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赞戒论浅释 ——智者走向解脱之教言▪P4

  ..续本文上一页照白莲启,托出妙色身,喜成佛子前。”以及如同华云侍者之公案那样(因守持净戒、发清净心,最后直接往生佛刹)。

  戊二(破戒之业感)

  本论云:未能如理取舍犯戒者,

  死时恐惧狰狞狱卒说,

  恶劣有情趋入此劣道,

  杀叫声中身拖铁刺原。

  释:未能如理如法取舍并违犯一切善妙功德之本无上解脱圣道戒律之学处的这些愚昧无知、罪大恶极者到了命终死亡之时,身量相当于十三个普通人的身高,獠牙毕露、牙关紧咬、双足发出踢踏声等十分恐惧、面目狰狞、令人毛骨悚然的阎罗狱卒们怒冲冲、恶狠狠地说:“你和象你这样恶劣愚痴的有情,(在人间已经)轻毁了佛陀教言、损害了佛教如意宝、不取舍因果、积累了众多恶业,今天理应趋入如此恶劣之道中。”说完后破戒者面前即刻出现可怖的三险地12、四恐怖声13及气势汹汹、煞气腾腾“打打杀杀”的叫声等,处于这种迷乱境界中,狱卒在其颈上套着黑索、用铜铁手指剌入其头中,身体被拖到遍地布满铜刺铁刺的许多平原、山谷中。如此罪孽深重之人将堕入寒热地狱中感受难以堪忍的苦痛,理应对此恶业境现生起厌离之心。《念住经》中说:“何者若以强烈贪心忆念非理女人,以邪念而邪淫,则彼死后将堕入邪道恶趣,感受无边地狱痛苦,于彼处遭受种种危害折磨。因其以作已积集业14感召,其感受力十分强烈,即遭受以火烧身、兵器砍杀、盐水浇烫、重病缠绕,此等所说之苦感难以想象、无法衡量、不可比喻。如是地狱有情皆由自心迷惑,乃至所造罪业未灭尽或断尽之前,将于数十万年中感觉烧焦之苦。从地狱中解脱后以顺后受业15感召,不转生为饿鬼傍生,而转生于同缘份人类中。转为人时,亦将成为贫穷者、山野者、寂静者、畏怖者及山野者之奴仆,恒时罹患众病。”《三摩地王经》云:“破戒堕恶趣,多闻不能救。”《入中论》中也说:“失坏戒足诸众生,于恶趣受布施果。”

  丁三(思维死后来世苦乐而应取舍之理)分二:戊一、总说持戒功德及破戒过患;戊二、分说黑业白业之果报。

  戊一(总说持戒功德及破戒过患)分二:己一、顺福德分守戒之乐果(持戒功德);己二、以贪心见女人之过患(破戒过患)。

  己一(持戒功德)

  本论云:虽无出离发心所摄戒,

  然以清净善愿守戒者,

  将成天子围绕诸天女,

  享受圆满五欲生极喜,

  释:本来出离心所摄的一切善根是解脱之因,菩提心所摄的一切善根是成佛之因,但是除了某些圣者高僧大德之外,未精通三藏教典、未被圣者怙主(善知识)摄受之人暂时虽然于自相续无法守持能解脱有寂二边、彻见三有一切痛苦的出离心及愿将诸众生安置遍知佛果的发清净菩提心所摄的善妙戒律。然而,如果以发清净善愿获得增上生功德之心守持解脱道阶梯的别解脱戒乃至仅仅现在受持斋戒16等少分戒律者,则其果报必将转生于天界,在诸多饰品严饰、舒心悦意、美妙庄严的天宫中变成精通技艺、相貌端严、见而生喜、青春年少的天子,四周围绕诸多妩媚可爱漂亮的天女供养承侍,在自己寿量未尽之前将一直享受不可言表、安乐无比、十分圆满的色、声、香、味、触五种欲妙并且生起极其喜悦之情,如《胜者智慧经》中说:“欲获善趣当持戒。”《别解脱经》中也说:“趋入善趣者,渡河之桥梁。”又《广戒经》云:“虽耳未闻眼未见,持戒之人趋善趣。”但是因为这不能趋至究竟解脱之干地,所以他们仍然需要重新入道,因此我们不应为得善趣安乐的善愿守持戒律,必须以出离心、菩提心所摄持之心而受持净戒。

  己二(破戒过患)

  本论云:虽未二身接触犯淫戒,

  然以贪心眼看少女行,

  恐怖阎罗用以燃烧沙,

  反复涂入眼中真痛苦。

  释: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说:“你甚至不应眼看女人。”如是作了遮止,所以说虽然未以男女二个身体(二根)接触,没有染上(意乐等……)分支圆满违犯淫欲根本戒的过患,然而若未以稳固的出离心紧紧护持自相续,以贪爱之心引起眼看豆蔻年华少女的身姿行为,则其异熟果报将是:面目狰狞、凶狠恐怖、行为粗暴的阎罗狱卒们气汹汹、恶狠狠地用以火舌炽热燃烧的铜沙铁沙不仅仅是一次,而是在恶业众生业力未尽之前反反复复涂入他的忍耐力极弱的眼根之中,真是痛苦难忍,以此分别的痛苦业感境现也应生起强烈的厌离心。《念住经》中说:“具戒者若以非理作意看女人,则将(以热沙)烧其双目。”此外布敦仁波切也说:“见女若生非理意,眼为烈焰铜水烧。”

  戊二(分说黑业白业之果报)分二:己一、略示持戒、破戒之因果;己二、广说其分类。

  己一(略示持戒、破戒之因果)分二:庚一、唯以持净戒得功德;庚二、以破戒过患堕恶趣之理。

  庚一(持戒功德)

  本论云:若有何人受持清净戒,

  虽无一分闻思修功德,

  死时必定往生清净刹,

  行善无欺缘起之特法。

  释:倘若有任何具有福德善缘之人自相续未被破戒罪行所染污,如理如法地受持一切功德之本清净戒律学处如意宝,则此人虽然无有一分其它广闻经典、断除增益的深思以及纯熟串习法义的修行智慧等种种不同增上生、决定胜之因的功德,但是死亡降临之时,他必定会往生极乐世界等无比清净之刹土中。其因为:大慈大悲导师释迦牟尼佛教法之根本即是戒律。以奉行持戒这一善法之因所生与得地菩萨同等缘份的希有安乐之果绝对无有欺惑、无有迁变,此乃空性与缘起不相违背或无欺缘起境现之自性,是如海一切教派的无上特法,这是世尊以知处非处智力17所发出的狮吼声。如《三摩地王经》云:“纵然精通一切法,若以闻慢不持戒,破戒必将堕恶趣,多闻无法救护彼。”

  庚二(破戒过患)

  本论云:若无净戒守护自相续,

  外表装作广行闻思修,

  无利漂泊轮回恶趣处,

  具贪愚者满业受痛苦。

  释:若无有能够以真实出离心所摄的清净戒律如理如是守护自相续,断除罪行,那么仅仅为了在他人面前炫耀庄严,外表上装模作样地广泛进行听闻佛法、思维他过、希求诅咒降伏等观修忿怒本尊等等增上贡高我慢、勇猛威力之事,但实际上正法与自相续已背道而驰,(如此而行)非但对成办来世之永久之计无有任何利益反而极为有害。通常罪孽深重之人在呼吸间便会显现今生来世各种业感的痛苦,尤其是此处所说的造大罪业者或依靠密法而造严重罪业的人将堕入金刚地狱或者虽未堕入金刚地狱,也会堕于恶趣深渊之中,于无数大劫中感受痛苦,最后若暂时从恶趣中获得解脱,但因自相续无有出离心、菩提心等清净种子,所以必将犹如水车之轮、瓶中之蜂一样始终接连不断地流转于六道险地之中、漂泊于轮回恶趣之处。其因为:在他人面前进行欺诈诱骗,肆意贪执欲妙及世间八法、具有贪心、卑鄙劣行的愚痴者终生依靠正法积累严重罪业,他们定将以罪恶满业18感召漂于轮回恶趣之中遭受各种各样的痛苦。《佛藏经》中说:“舍利子,譬如阉割之人非男亦非女,破戒比丘与彼相同,非在家亦非出家,寿终后直堕地狱。”

  己二(广说其分类)分三:庚一、分说持戒往生净土、破戒堕入地狱之理;庚二、持戒无勤得财、破戒转生饿鬼之理;庚三、持戒天生具有芳香、破戒于不净处转为旁生之理。

  庚一(分说持戒往生净土、破戒堕入地狱之理)分四:辛一、总说生处;辛二、别说生处分类;辛三、生处资具等差别;辛四、以未来后世之苦乐劝生欢喜与厌离。

  辛一(总说生处)分二:壬一、持戒功德;壬二、破戒过患。

  壬一(持戒功德)

  本论云:具戒将生广大莲花中,

  具足相好殊胜庄严身,

  享用佛法无漏甘露味,

  严饰种种珠宝真欢喜。

  释:恒时具有令佛欢喜的清净戒律之补特迦罗,死后将往生于一由旬或闻距许具数千花瓣的广大莲花之中。这时受持净戒之大士具足胜妙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极其殊胜、无比庄严的身体,诸人天龙等也无法堪比,如此端严的身相令人见而生喜。以其福德力而感享用佛语或佛法喜宴,犹如无有有漏习气之天龙胜妙甘露美味,身上严饰绿玉、吠琉璃19之璎珞、臂环等种种珠宝饰品,发出悦耳的响声,内心中生起无漏悦意之感,真是欢喜。

  壬二(破戒过患)

  本论云:呜呼破戒燃烧大地上,

  庞大柔嫩劣身倒栽行,

  饮用难忍沸腾铜水液,

  各种兵器砍割真痛苦。

  释:因作者对破戒者所感痛苦果报,内心中生起强烈厌离而用“呜呼”感叹语气词。破戒之人将堕入地狱,倒在燃烧一肘高火焰的熊熊烈火并散发出浓浓黑烟的大地上,其身体以所积种种不善业所感,诚如《念住经》及《涅槃经》等佛经中说:“恶业众生每一身体长达五由旬至八万由旬。”地狱众生每一身体此南瞻部洲也无法容纳,十分庞大庸重,又极为脆弱(忍耐力极弱)。犹如即日初生的婴儿身体一般柔嫩。投生为如此恶劣之身的有情以各自业感头朝向下倒栽而行,如是难忍的痛苦之因是以出家人形象享用茶、稀饭等僧众饮食。其异熟果还有:狱卒将多如海洋的滚烫铁水铜水灌入它们口中,它们也是不由自主地饮用这些难以忍受、炽热沸腾的铁水铜水熔液,燃烧内脏而感受痛苦的同时也分别遭受宝剑、锯子、短矛等各种兵器的砍割刺杀,真是痛苦不堪。以降临头上的此等种种痛苦业感也应生起强烈厌离之心,《俱舍大疏》云:“诽谤净戒者,苦行仙人者,彼等倒栽行,唯堕地狱中。”又经中说:“迦叶,有懈怠者,不持净戒者,失坏沙门功德者,虽身着袈裟,不生恭敬之心;迦叶,有名为损害沙门色相之众生孤独地狱;迦叶,此孤独地狱中,彼等身为比丘形象,衣装燃火,头上燃火、钵盂燃火、坐垫燃火、卧具燃火、所使用之物皆成损害,成为大火,火焰熊熊盛燃,一切沙门之色相(所见)皆…

《赞戒论浅释 ——智者走向解脱之教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事师法五十颂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