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漫谈两性关系(王警官讲述)

  漫谈两性关系

  

  王警官讲述

  今天很高兴有这个因缘,为各位报告“漫谈两性关系”这个题目。以前我曾经讲过“如何面对两性关系”,但只有录音带流通。现在有人要求,希望以VCD或DVD光碟之形式流通,效果会比较好。因此我就随顺这个因缘。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确实是像佛经所说,是个“五浊恶世”。试观此一世纪交替之际,男女关系十分复杂,想要远离诱惑,惟有透视真相。至于须如何来面对与因应,今天就此说明,只要两性关系和谐,人生自然幸福。

  现在有许多因男女问题而产生的灾难,今天的新闻报导提及,前两天深夜,有位太太怀疑先生外遇而纵火自焚,引发了一场重大灾难,致使十几人死亡、六七十人受伤之惨剧,成为世界新闻。这就是两性关系沟通不良,所产生的后遗症之一。

  另有一位罹患忧郁症的先生,向熟睡中的妻子泼洒硫酸,此种手段实在让人难以想像。现代人对于这方面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入,完全凭着自己的想法与看法;跟着感觉走的结果,马上就会出事。所以,这个问题值得共同来探讨、分析,以帮助大家心平气和,放下主观意见,包容、尊重对方,这是沟通的先决要件。

  当我们处理很多婚姻、家庭的问题时,心里总有很多的感触,尤其现在男女接触太过频繁,往往出现很多意外;纵然是结婚二三十年,孩子都已长大的人,还会发生婚外情。这是婚姻的头号杀手,常发生在你我周遭,实非三言两语所能道尽。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正确的观念,因为思想、观念会影响人类的行为导向;如果从小就有正确的因果观念,男女关系较不会产生偏差。

  在所辅导过的个案里,常见闻很多人从小接触不良资讯,受到严重污染。在社区的公寓大厦里,小孩在中庭玩耍,居然会讲男女之事、避孕常识,让人听了既奇怪又震惊,这就是受到媒体污染之故。现在的小孩晚上看电视不肯睡觉,受到了电视的支配,所以头脑产生变化,观念产生偏差,不该懂的提早懂,这不是好现象。

  有一位长官忧心忡忡地对我说:“现在学校中的问题很严重。”我说:“怎么严重法?”他说:“从小学五六年级起,就开始教“性教育”,孩子还没有发育成熟,根本不懂,就来问我,说老师上课时提到自慰,到底什么是自慰?我问他什么自卫?是自我保卫的卫,卫生的卫?小孩说不是!是自我安慰的慰。”他一听,差点昏倒,说孩子还没有发育完成,怎么会讲这个问题。小孩非常好奇而一再追问,这就是“因药成病”。我们想要治病,所以才会使用药物,结果却因用药不当而产生疾病,这就是后遗症。

  我曾问现在E世代青年学子说:“你们大学了,学校护理课上的健康教育,老师是怎么讲?”护理老师的观念,可能受到现代媒体资讯污染,所讲出来的观念误导了学生,认为只要彼此有需求就可以做,只要避孕得当就没事。这等于动摇了女孩子的贞操观念,这在过去简直是妖言惑众,但现在却变成平常事,难怪以前方东美教授(哲学大师)曾经感慨地说:“现在的学校,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学生之间互相污染,传播邪知邪见,甚至起哄;这样下去,父母会因儿女的出轨行为,而非常担心、失望,进而导致家庭破碎。

  中国人向来是礼义之邦,为他国之所称叹,但现今台湾的离婚率,却高居亚洲之首,这是很可耻的现象。现在更衍生了许多婚前性行为,例如同居、网路一夜情、网路援交等问题。警界有些受过训练的人,而且负责取缔犯罪,他们还是经不起诱惑,天天上网看色情节目,久而久之头脑被毒化,思想观念转变,因而产生偏差行为,明知是犯法的行为,却还是被拖着走。台湾话讲:“人牵牵不走,鬼牵拼命跑。”他就跟着人家跑,而且一犯再犯,被移送法办,让长官感到非常震惊。因此科技是为人类带来文明或灾难,值得现代人深思。科技是一种工具,应为人类所主导,而不是被它支配。

  青少年因为接触到不正确资讯,所以教育产生问题,所谓“因药成病”的副作用,造成性方面的问题。虽不懂,却又好奇骛怪、冲动、跟着感觉走,对其身心有很大的负作用。常有因恋爱问题-感情创伤,想不开而自杀的事件。一般人自杀是上吊或跳楼,而警察大都举枪自杀,因为警察有配枪,拿枪最方便,还浪费公家一颗子弹,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近十年来自杀的警察,感情因素占一半以上。

  其实感情是一种“迷情”,会让人迷惑颠倒、失去理性,自然产生不可思议的言行。其实,“问世间情为何物?”若真正透视这个“情”字,就不会受它束缚。《无量寿经》上说:“思想恩好,不离情欲。”这是情欲在支配!所以只要了解这个道理,就不会为它所骗,不会被感情蒙蔽而失去理性。

  在感情方面,不少员警所追求的对象,连自己也不清楚,所谓“门不当,户不对”。“门当户对”虽是古老观念,但也有其价值存在。若是欢场女子或非正当场所中的女子,你跟她交往,不是自找麻烦吗?所以不要为了感官刺激,而迷失自己的理性。希望每个人在谈恋爱之前,要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很多心理学家提到,男女的结合须有一段交往期,交往时应该深思熟虑,是欣赏她的美貌,还是她的气质。异性在交往过程中,要谨守分际,须懂“礼”才能节制,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人若懂得道理,自然就不会盲动、蠢动、乱动。

  男女的交往,有很多功课必须学习,首先要懂得包容,既然交往的目的在于结婚,那么就要相互尊重;纵然不是当成结婚对象,更是要尊重对方,不要彼此伤害,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现在的教育只是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却忽略了道德、因果的教化,实非真正的学问,无法使人成为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的君子,只是知识符号的累积而已!所以现在层出不穷的校园问题,所有教育工作者和重视教改的人,应当深思熟虑,不要再短视近利。唐朝大文豪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老师实在不容易。

  还有一个女学生告诉我,有的老师到了中年以后,心理好像有点变态,看到了年轻的女老师,就老盯着或打电话骚扰,让新进的女老师惊吓不已。人的心理往往会随着年龄而改变,而媒体讯息所带来的污染,也会让人产生变化,所以要懂得防止,莫让心理、思想、见解或精神受到污染,才能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保持心地的清净,不被物欲所吞噬。

  男女交往应相互敬重,古人常说,夫妇要“相敬如宾”,须像对待宾客一样。古人的道德观念浓厚,待人懂得礼貌,所以中国向有“礼义之邦”的美誉。男女一旦结婚,双方都不可以随便。出了闺房就是家庭,人际关系有“五伦”,家中就占了三伦-父子、兄弟、夫妇;再加上朋友,就是四伦;古代有君臣关系,就是现在的长官与部属的关系,称为五伦。我们社会上的人际关系,实际上就是五伦的关系,夫妻关系纵然最亲密,也不能逾越这个范畴。

  后汉的梁鸿,娶了孟家女儿孟光为妻,刚入梁鸿家门时,孟光身上珠光宝气,妆扮入时。过了七天,梁鸿居然都不理会孟光。孟光于是挽起发髻,换穿布衣,像往昔一样做起家事。梁鸿才高兴地说:“这才真正是梁鸿的妻子。”于是夫妻一同隐居在霸陵山中。后来为了避难而前往吴国,寄居在皋伯通府里的厢房,受雇为人舂米。他每次工作完毕回家,妻子便为他准备饭菜,当端去给他用餐时,将餐碗恭敬奉上,与眉相齐。皋伯通说:“那个当佣工的人,竟然能使妻子恭敬到这种地步,实在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于是就请他夫妻搬到家中住下。

  现代人自我意识太强,心里只有自己,往往疏忽了对方,所以夫妻间容易产生冲突。希望大家能学习包容。朋友之间交往,也要包容对方的缺点,欣赏对方的优点,这样交往才能长远。夫妻更须如此,女方若懂得相夫教子,这就是有帮夫运;如果太太对先生不尊重,或者认为夫妻关系亲密,不须这么客套,家庭就很难美满。

  其实礼节可以促进彼此的尊重,等于是一种润滑剂;千万不要一有状况就短兵相接,容易起磨擦,产生口角,甚至拳脚相向-所谓的家庭暴力。现在警务机关有专门处理家庭暴力的部门-所谓“家暴官”。

  目前在警务中正推动“性侵害”防治,做得非常积极、认真,因为现在家庭性侵害问题越来越多。这种乱伦行为实在是家庭的悲剧,古时候这是罪大恶极,现代人却认为稀松平常。虽然这是个人家庭中的事情,但是性侵害事件涉及到法律层面,所以警务单位一直呼吁受害人能主动出面,警务单位会代为保密。现在这种事件越来越多,光是今年,全台湾就有三千件,而且每年都在递增,这不是好现象。

  当然,现在犯罪的招数实在不堪闻问,既然敢报案,可说是豁出去了;而那些未报案者更是不可计数,可能有好几倍以上。为什么会产生这么严重的后果呢?“有果必有因,无风不起浪”,必须看果寻因,仔细研究,才能达到预防胜于治疗的效果。中国人向来强调“防微杜渐”,所谓“圣人治未病”,在未病之前就要治疗,若生了病才治疗,就不是一流的医生。

  为人父母者,这方面不能光靠学校,必须加强家庭教育,从小巩固儿女的人生价值观,就不会受到外界的诱惑、污染。学校老师要照顾那么多学生,确实没有多余的心力,因此不能要求老师教得面面俱到,这是不可能的。而且现在老师所受的训练、道德观念和学问,都和从前不一样。现在注重专业,以前则是通才教育,老师对于做人处事的道理较能深入,都是以这些道理教导学生,其他的技术还是其次,这一点和现在教育不一样。

  现在的教育问题层出不穷,因为教学内容变革之后,学生不懂学生之道,不懂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这个问题必须靠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来弥补学校教育之不足,甚至还要靠提倡宗教教育,让人类的情操升华,不要流于感情冲动,做欲望的奴隶,那就跟禽兽没有两样。

  青少年十三岁到十七八岁,生理方面…

《漫谈两性关系(王警官讲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不可邪淫(果尚)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