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结印,坐式,气脉,明点何故,可参考前一答。各有各之含义,各有各之表显,若笼统答复,无非取其瑜伽而已。
问:藏密之“破瓦”与“大手印”,两者在修习法上有何区别
修气脉,提明点,醒拙火是否为两者之原则共有法
(李明扬)
答:未学密者,不必问此,一法有一法之仪式,结印观想持咒,各法各别,简单说之则不解,详细说之,等于著述,亦非本栏范围。中脉与明点,虽属两事,然有联带关系。密宗注重受金刚上师之灌顶,亲依传授,不许随便谈论,以涉盗法卖法之嫌。区区于密,固有一知半解,然不作上师,故不传法。桃园大溪有传红密者,台北有传黄密者,居士有志,可往求之。
问: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卷下四四面,变食真言,念时有否手印
(郭无垢)
答:凡属密法,皆以观想结印持咒三者并行为原则,观与印必经上师亲授,方无错谬,惟书既不载,后人故只以持咒一端,但心诚作之,亦能感格也。
问: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四六面之济饿鬼谓于晨朝及一切时,白日非鬼境界济之是否得益,究应于何时为宜
(学人于晨暮各施一次)(郭无垢)
答:一切时,是不限于某时也。居士朝暮通行,有何不可。
问:济鬼施食,是否须要观想。如金刚经云“不住相布施等”施食时无杂念亦不观想可否
答:观想与金刚经所示之“不住相布施”,意义不同,切勿误解,施食不会观想,自不必强作。但应不断持咒以除杂想,若杂想起,其所施食,即随其想而变所想之事矣。
问:贵刊有写大悲咒之感应,请录出大悲咒之念法,不知同意否
(邱福慧)
答:学咒有二法,一:依密宗仪式,受金刚上师之灌顶,然后亲口传授,学者依其音而修持,此为正规。二:传密之金刚上师,不能处处皆有,或求曾诵修之人学习,不问其读音如何,只存恭敬修持,此为方便。前者有观想,结印,拼音,可谓有“念法”,后者求长诵之人依书传音,为方便“念法”。笔答者,只能于纸上写字,不能于纸上发音。
问:据说印度有无上瑜伽经典,依法修行能即生解脱,不待来生,当今印度雪山,圣熙福难陀尊者,便是依此无上瑜伽勤修十年而获亲证圆满、光明、清净自性的。彼获证后,以慈悲度生大愿,遍设神圣生命学会于香港,南洋新加坡等地,并常以“神足通”——法身,指示各地弟子之修持法,或在诸弟子入定时显示,或在梦中显示。此事实否
又彼尊者所证何果位
(李明扬)
答:佛法多门,总括为显密二宗,瑜伽经典,即密教法也,显密各法,传授须契根器,成就皆赖修功,契机功纯者成就速,反之则成就迟,不过各法,有重自力与重二力之不同。至于心专功纯,密有感而显亦有感,密即生成就,而禅净皆是即生成就也。彼尊者区区未曾参谒,何敢妄测高深。
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何唤作着魔
学佛浅说内中云:每日要诵楞严咒大悲咒,即能消灭魔障。莲友中每每遇着不顺时就退转,望详细开示 除魔之法!(林宽修)
答:道乃我心,魔亦我心,起妄即魔,显真即道。是理即道,昧理即魔,为顺逆所动即魔,不为顺逆所动即道。精进即道,退转即魔,是道魔皆在于心,不关外来。楞严咒与大悲咒,固可却魔,六字洪名岂能不却魔耶
果念到一心不乱,道尚不可名,安得尚有魔在,居士问却魔之法,即一心不乱是。
问:藏密中有中阴救度密法,其功效如何,未习密宗之人,依法行之有效否
(洁园)
答:显密功效无二理,功夫成熟,则行法有效,功夫不熟,则行法无效,效与不效,在乎行法之人,而不在法。
问:闻说:密宗的光明咒,持念的人,往生很有把握,我们修净土的学念,有益吗
是否盗法
(白张文适)
答:大灌顶光明真言,依法咒沙咒米,专为加持亡者,然持法者当亦有益。往生把握,是指被加持者,加持人不修净功,自亦不能往生。蜜宗规矩,经人传授,乃系正受,不名盗法。
问:修密宗“破瓦”是什么
有何妙处请指教。(陈冠仁)
答:“破瓦”,乃是开顶之法,使神识从顶而出,亲近阿弥陀佛。平素如此,临终如此,密宗中之往生净土法也。(“破瓦”有多种之法,但必须经金刚上师传授,方能修。)
问:或有持咒诵经而能梦见圣境及佛菩萨圣相,或有任持任诵均不能见到,不知其差何在
两者何属究竟
(吴明安)
答:修行人以无梦为佳,若有梦而能现圣境,亦是瑞相。但不可执著,思常得梦,初学人不解心性之理,执著恐招魔境。次问见不到者,亦有分别,如任何梦皆无自佳,倘有乱梦而无此境者,自是功夫欠专耳。
问:陀罗尼经被,用以盖死者之尸体,因值咒力,得生净土,是否要大德加持过方生效力
(李福民)
答:密宗仪式,一切皆须经过加持,方为相应。至云效力与否,是又在诚敬如何耳。
问:密宗“红密”与“黄密”此二法有何分别,学密者应学何法。(吕净安)
答:红密始自莲花生大士,多讲顿修,学者衣红,故以红教呼之。黄密始自宗喀巴大师,多主次第,学者衣黄,故以黄教呼之。应学何法,各有所长,各随其机。
问:“白衣神咒”学人疑为“外道”伪造,其实此咒是否“外道”伪造
(吕净安)
答:此咒普遍流行,然藏中未载,故说为伪。且此咒语之组织,梵汉混杂,更令人生疑。细味之,开首为诵皈依,结尾乃是回向,惟中间是咒。究其竟语为何,须求通晓梵音者证之,方能定其是外非外也。
问:学密者应受“金刚上师”传授密法“金刚上师”是否指“活佛”。(吕净安)
答:金刚上师,有活佛为者,非活佛亦能为之。
问:密咒如军中秘密号令,不可讲解,为何“某”法师,还著有“大悲咒讲解”其中七十四句,还有七十三位神相,此实否
(吕净安)
答:秘密不翻,乃晋唐各译经大师所定,自宜顺从。某版之大悲咒增加图解,是否深解梵音,(咒不尽为梵语)有无错译,尚在其次,已显与持咒之密意不契。区区学浅,言恐无当,按依法不依人之训,莫如从古不从今也。
问:“楞严神咒”甚长难受持,如受持最后之八句“正楞严心咒”可否
受持此八句与受持全咒是否有差别
(吕净安)
答:若解圆意,八句未尝不可,闻尚有专持六字咒心者,惟须至心诚敬,而不起分别,自然感应无差。
问:三藏十二部经典是否包括“密乘”
(李明扬)
答:包括有密部。
问:“密宗”法门是否为释尊亲口所宣,若是则据何经典
(李明扬)
答:密部法门甚多,有佛说者,有祖说者,有载藏经中,有未经翻译而为西来之上师口传者。
问:蒙山施食经文中所念的“佛子所造诸恶业”是什么意思
(江宽玉)
答:此为华严经中之一偈,后人取作忏悔之用。蒙山施食,原为救济饿鬼,彼等罪业所障,故咽细喷火,不闻水名。念此偈者,意为先与求忏消罪去障,然后与食,方能入咽也。
问:蒙山施食如果没有法师领导,在家二众可如法举行否
(翟孟秋)
答:蒙山施食,系密宗之法,有观想结印,本重师传,如得其法,行时不限缁素。但作佛事,要在至诚,徒尚表面,且恐有慢法之咎。
问:暮课所念的蒙山施食,请大德劳心慈悲说明蒙山施食的原因及其义意吧
(弘宗师)
答:蒙山乃四川之山,宋时有不动法师,驻锡修道,师以诵持功德,常回向六道,而鬼狱两道饥渴最苦,特依密宗诸法,咒施水食,以济其苦,此原因之大意也。
问:持大悲咒时应作如何观想
(翟孟秋)
答:凡咒皆有观想,专修密者作之,各有其师父,不受金刚上师灌顶者,不得而知,但一心诚敬,即有感应。大悲咒十小咒等,久成秘密公开,只要恭诵便佳,不必观想。
问:佛前供养之茶水表布施,涂香表持戒,花表忍辱,香表精进,烛表智慧,饼果表禅定。此理何在
(何美枝)
答:水性长流普润,滋生万物,故表布施。涂香去垢,身心清凉,故表持戒。花开如笑,如无容,故表忍辱,香遭焚压,其馨愈远,故表精进。烛灯光明,照除黑暗,故表智慧。饼果食品,道者禅作资粮,故表禅定。
问:夫子曾修密有年,敢问是否有解宿怨冤咒语,若有未拜金刚上师,可否持念
后学怨憎会苦实大重。(李定超)
答:法法平等,一体万用,各经各咒,皆能解冤。密咒亦多公开者,但能诚心,可不经上师灌顶。若不诚心,虽灌顶而无益,心存结冤,虽诵密咒,冤亦不解。
问:密宗不戒口,仍可吃荤,其理何在
(吴任辉)
答:台端既未学密,言之亦恐难解。而密宗亦非全不素食,各言各事为佳。
问:昔日释迦如来运用佛顶神咒力消摩登伽女的爱欲心,令她成精进林,今日之下,何以没有高僧大德也用神咒力来消众生的爱欲心,使一般众生精进道力坚固呢
(周慧德)
答:爱憎二心,乃生相无明之我,非有大精进之功,恐不易断。密咒加持而消,实须具种种因缘,而后得以成就,非只一咒即消也,应仔细研经,当知其然。以咒力论,亦是佛之咒力,今虽有持密之高僧大德,而其成就尚未证佛,其咒力自然不能比佛。居士尚是自己精进为是,不必徼幸希望他力。
问:咒语,凡人不知其真义,常读何益
再此咒语,译此字音不一致,何取
何从
对于读咒得益,有无妨碍
(郝传森)
答:咒语乃密宗之法,其语不专属梵文,闻六道之语皆有之,故不主翻译。法重于口授其音,不起分别,此外再结印观想,三者和合,主诚主一,诚则能感,一则能应也。世界语系复杂,翻译音不尽同,并不为怪,即今日之中英翻译,亦是大同小异。必求不至大错,须通梵文,否则诚心诵之可耳。
问:佛教密宗六字大明咒“嘛呢叭咪口牛”及“哑口牛”外道为什么利用此咒作为符,为人安宅治病等用。(吕理由)
答:若言密宗,虽佛教徒,而未入坛灌顶受法者,亦多不解所以,况乎外道。大凡习外道者,多系不学昧理之人,彼之举动,亦不能以理推度。
问:六字大明神咒如受持者,应念何音,念诵时与“末法中一字心咒”合念可否
念时有否手印
(吕理由)
答:第一字原为乌之二合,读如嗡音,今取半音,显然不对。余须凭金刚上师之口传,长短高低转变,大同小异,学者但依上师口音为对,不依则否。但此六字虽密,等于显传。只诚心诵去即妥,凡咒皆结印,未学者则不必。再云一字心咒,应知一字者数种,未曾说名,无从依答,惟一种咒诵毕,再接诵一种,并无不可。
问:瑜伽一术,性命双修,即生能得许多成就,颇能迎合时下一般智识份子“科学求证”的心理,祈社长尽量设法大力提倡之。(李明扬)
答:佛法即是佛法,本有独立之精神,不必依傍他学而存在,何必牵扯科学。宇宙问学,凡体系不紊者,皆曰科学,不过于头上冠以附号以别之而已,岂必物质研究,方名科学。佛法体系尤精,亦是科学,居士但知瑜珈合科学,殊不知禅净唯识,都不在科学外也。至于台嘱提倡瑜珈一节惜敝社同人,于此仅知皮毛,故觉难以为言也,祈谅。
问:每月初一与十五日斋供养佛后,可许将白饭些少送出喂雀鸟吗
须要念什么咒方如法
星月菩提珠,菩提树根珠,种种意义如何
与念佛功德又如何,念珠何类念佛功德最优胜,天台菩提珠是菩提树根吗。(李伍春华)
答:所云斋供,分早时午时之别,从供器中持出少许,应作观想,即是七粒,再想每粒变七,七又变七,变至无穷,送外布施,名曰出生。此非为喂雀鸟,乃系布施饿鬼,其义详于朝暮二课中,早斋出生诵咒曰,“,度利益,莎诃。”午斋出生诵咒曰,“,穆帝,莎诃。”读“嗡”音,余照当地音念,念在心而不在珠。
问:大悲心陀罗尼经一部,敬阅之下,始悉本咒功用宏大,赞不能尽。弟子以前每晨除念佛外,即持诵该咒三遍,然只口诵,不知结印及观想三密有缺其二。而该经中亦无提及印契观想,今恳请长者大发慈悲指示印契观想(如不违佛戒范围,千万慈悲指教)以消障增慧,而自利利他。(某居士)
答:三密必经金刚上师灌顶传授为合法,已经公开普传者,不在此限。大悲咒有普传之手印,即两手合掌,右大指扣于左手虎口之间,(大食二指根间)再以左大指加于右大指之上。开始诵咒,诵至中间“婆夜摩那,娑婆诃。”即将左右手二小指放开,以下再念至次句娑婆诃,即将左右手四指放开,如是至一娑婆诃,即放开一对指,放至食指为止。至后“南无喝怛那哆夜耶”二中指,左在里,右在外,一交抱随竖起,诵“南无阿耶”二中指再一交如前式,但左在外,右在里,随即合掌,二大指仍扣不变。至于观想,有种子字,各师少有不同,甚为复杂,必不得已,只观面前一千手观音即可。往往发生错误,不如专持一密稳当。
问:佛母准提陀罗尼经内有印契观,如无上师灌顶,可以如行持否,密咒一项,须法诵几遍始有感应。(某居士)
答:准提咒极为普通,有“显密圆通”一书,记载颇详。不必有师,即可修法,兹检一册敬赠,恐贵处或无流通也。再有奉告者,学宜博,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行宜专,所谓一门深入也。然行分正助二功,必择一作正,余者为助,方有重心易成。
问:凡人逝世,为超度亡魂延僧诵经作功德中有放焰口,而盂兰盆祭时有放蒙山,此两种是何分别,请老师指示。(何玉贞)
答:所问乃三事,非两种也。焰口仪规繁重,初意施食虽在饿鬼,然亦供三宝及外宝及外道梵众,为无遮之大会,须修密之比丘为之。蒙山则简单,只作观想变食即可不必广设供养,不论缁素,皆可为之。盂兰盆限于七月十五日恣日举行,专供三宝,任何人皆可为之。佛法本圆融,此之事不独专为超亡,与生者祝祷,皆可用也。
问:放生时要诵何咒并祈明示。(何玉贞)
答:古德原订有放生仪规,诵持多种,我辈随缘随时,自不必拘,然宜为说三皈依。至于诵持,大悲咒往生咒等皆无不可。
敬守
此心 则心定
敛抑其气 则气平
——格言联璧
《佛学问答(十一)密宗》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