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只有《楞严经》才把心物一元跟科学结合起来,六根可以并用,尤其懂了唯识的道理,前五识第六意识都可以摆在明了的现量境,假使现量境灵灵明明,一念清净是万象皆知的。
譬如说,大家都晓得禅宗南能、北秀都是五祖的得法弟子,南方六祖慧能禅师,北秀是北方神秀禅师,实际上两个人见地、顿渐各有不同,得法的道理是一个。这个所谓南能、北秀,神秀这一派走渐修的路子,如来禅;南能走顿修的路子,祖师禅。这个作风,所谓祖师禅、如来禅,教育法上的不同,一个是差不多偏重于渐修,一个是偏重于顿悟,顿悟里头又有不同,一种是用世间法最通俗最奇言妙语,一句话,偶然碰上的最奇怪的话,突然出来、恍然悟道;一种是从有意义的话而证悟。譬如他们俩师兄弟,神秀后来在北方,真正的佛教在唐代影响一代的文化,能够时兴,神秀的功劳老实讲不亚于六祖慧能,甚至也可以说比慧能六祖功劳还大。对佛教界,因为神秀的禅,由教理而走渐修的路子,使一般知识分子、士大夫阶级包括这些皇帝们容易接受,譬如神秀在唐高宗武则天的丈夫手里,一直到武则天的阶段,都是影响朝廷很大的,影响一个当政的政权朝廷那么大,当然对社会佛教的风气影响就大,这个时候六祖慧能尽管了不起,所影响民间社会是单线的慢慢上来,这要客观的研究佛教的发展史,这个禅宗的发展史要搞清楚,不然一般、我看写了很多……这个关键没有弄清楚,那么现在我们重点不是研究学术,我们是讲,我们很现实、禅堂上很现实,要讲对我们的修持成就立刻有帮助的,那么这个我们要了解,他俩师兄弟作的偈子都同样有用处的,刚才叫大家静坐,坐尽管坐,要六根并用,前五识同第六意识提到唯识所讲的现量境界,什么叫现量境,拿禅宗说,当下即是,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不要另外用心去找个什么道,道理在哪里?神秀讲的身是菩提树,诸位现在坐在这里,寂然不动,毗卢遮那佛七支坐法,身体都不动了,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既不空、也不有,既不压念头、也不故意起念头,耳朵也听得见、眼睛也看得见,统统都现成么,本来现成么,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如果有其他杂乱烦恼来,丢了就是。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本无次第。这就是扫把,有一个念头来,就把它丢开了,像一个明镜一样,一点灰尘都不沾上,假设在现量境界上,你耳朵也听得见、眼睛也看得见,手也能够动,不是很好吗?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渐修用功这个路子没有错阿,乃至行住坐卧之间如此修去,所以师傅五祖一看到,你看六祖坛经怎么讲,五祖一看到这个偈子,照此大家照此修行就行了、必有成就,师傅讲得对阿,这是渐修之路,一定有成就阿,你不能说神秀后来晚年还只停留在这里。那么反过来,六祖当时所了解的,他是有意地针对这一首,渐修不免着相,他要破渐修的着相,因此他写道:菩提本无树、四大皆空么,此身也没有,明镜亦非台,所谓有个心有个清净、有个空,把这个清净空抓得牢牢的,那不是不对了,变成有了,所以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本来清净,何处惹尘埃。一切音声过来,一切动作过来,有什么沾住呢?譬如我们外地来的许多同学,今天晚上同我们一起到那个那个南普陀那个大楼,大楼叫什么楼我也不知道,可以叫它花花楼、那么漂亮的,那么好的素菜阿,吃了,现在在哪里?素菜到哪里去了?本来无一物,没有吃过素菜,都没有了,素菜到八个钟头以后变出另外一样东西来,一点都不好,荤的素的也一样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两个是一样的呀。我讲这一番话叫你们、现在我尽管……我是为了赶时间,为了你们而赶时间,不是为我赶时间,因为只有今天晚上,明天……偶然相聚在一起呀,明天晚上也许本人坐上鸟背就呼……飞走了,就是这样如梦如幻,没有什么了不起,那么你说如梦如幻有什么悲哀呀?因缘会聚时,果报还自受,还是有一天又碰到你们,老师、老师长、老师短,老师早、老师好、老师不得了、老师死不了,然后叫半天,还不是会碰见,即使这一生碰不见,他生来世又撞到,好像这个家伙我见过的呀,你也觉得好像见过的呀,就是这样一回事,所以你们听尽管听、坐尽管坐,坐坐听听、听听坐坐,了无妨碍,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要、要听的时候眼睛瞪起,像那个猫抓老鼠一样,瞪着那个老鼠洞,目睛不瞬,你们讲参话头怎么参的,这几句话是黄龙南禅师告诉你们用功参话头,怎么参?他形容的:如灵猫捕鼠、四足据地,灵猫捕鼠,黄龙南禅师告诉你们用功参话头,你看这个形容得多好,灵猫捕鼠,那个好的猫抓老鼠的时候,过来两个眼睛瞪着那个老鼠洞,灵猫捕鼠、手脚据地,四只脚踏在地板上,动都不动,看到那个老鼠眼睛、目睛不瞬,这个眼睛是歪都不歪、两边都不瞟的,目睛不瞬、四足据地,目睛不瞬、首尾一直,那个猫抓老鼠,那个身体端端正正,尾巴翘起来,准备老鼠一出来一把就抓住,你们要用功,念佛、参话头,就要这样的精神,对了、这个时候你如果呢,这样一……四面八方都听到的哦,猫抓老鼠那个时候,一点声响它都清楚,一点、它敏感极了,所以快的很,因此告诉你们现在我讲话,不会妨碍你们,你们去试试看,就当场给你试验。
晚上讲到唯识瑜伽,我们自性本来清净、圆明,为什么会生出宇宙万有同这个物理世界,又变出一个人来,既然本来是佛,本来圆明为什么要动,这一点唯识已经比其他的讲的、其他的佛经,你看般若经一路讲空,都是讲形而上道,把形而下拉到形而上,形而下、形而上这两个名词搞清楚了没有,搞清楚了吧,不然我讲得很吃力耶,诸位菩萨、拜托慈悲一点、清楚了吧?清楚了。其他经典,什么空啊……讲的都是形而上,形而下的、所以唯识宗由形而上到达形而下,分析给你清清楚楚,再回到那个本来本体上去,可是讲得那么清楚,这个物理世界同这个生命怎么出来呀?要追寻这个问题,第一追寻《楞严经》,《楞严经》不是伪经哦,《楞严经》不是伪经(对老师兄说),你的信心、怎么还听他们?他是心理不平,所以四川跑出来很不平,听到《楞严经》是伪经,我们老和尚都不高兴到极点,所以跑来,他说要我打听一下,《楞严经》不是伪经,是、不是伪经,《楞严经》的经题怎么念啊?
楞严经及洪医师报告和大愚法师
所以四川跑出来很不平,听到《愣严经》是伪经,我们老和尚都不高兴到极点,所以跑来,他说要我打听一下《愣严经》不是伪经,是,不是伪经。《愣严经》的经题怎么念啊?经题怎么说啊?大佛顶首愣严什么呀,中间还有两句,想一下。《愣严经》是真正的显与密在一起的,这里啊,在这里给你,你不要说他们同学答不出来,你们两个老同学也没有了不起,答不出来嘛,对不对?所以啊,那边,那边在笑,释迦拈花,迦叶微笑,你问迦叶吧。《愣严经》是真正显密的秘密,但是《愣严经》了解以后还不行,最后还要,所以讲生命的真谛,还要追寻到密教里头、密宗里头的真正的教义,怎么样讲心,到了密宗的真正的教义,真的秘密在哪里你们知道吗?不是咒语啊、观想啊,什么男女双修啊,双修男女啊,不是那些啊,真正的密宗的秘密在哪里,我们显教,譬如说四大皆空,把物跟心两个分开,而且认为只有这个“心”,明心见性,明白证得菩提就是佛,这个物啊四大物理世界,到了密教《愣严经》境界,“心”精神是无上的,“物”唯物的物也是无上的,心跟物两个轮子是平等的。换句话说,物就是心,心就是物,分不开的,我这几句话你们记得哦,把我的话一个字不能说错了的,错了有罪过,我吩咐你啊,不能记错了。你给我查查,根据我这个讲法,全世界两千年前到现在,有人给你这样指出来说明没有,就给你讲明了。所以《愣严经》不但是佛经,把心物不只是一元,当然心能……,《愣严经》重要两句话,“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心能够转了物,即同如来。但是我可以给它加两句,把《愣严经》的内幕秘密再告诉你,物能转心,差不多一样的功力,所以佛说诸佛菩萨有无边的神通,无量的智慧,一切众生业力,佛菩萨的智慧功德有多大,一切众生的业力也有多大,两个平等,换句话说对这个宇宙间,白天的光明有多亮,夜里黑暗同样的,各占一半。你把这个道理……,所以《愣严经》是真的密宗,也是真的显教,大佛顶首愣严如来密因修证了义,是讲成佛的、真正秘密里头的秘密,你想做功夫修证成就的彻底的法门,诸菩萨的万行包括在内,这一部经是这样的。大家不能不留意他的经题,所以我把《愣严经》翻成白话,现在我一看,我已经不满意了,但是叫我下一道功夫把它完全翻成白话,不照这样的翻法更清楚,那我没有精力没有时间,可是后代啊,事情不要做完,后面的人会接上来做的。
可是我把《愣严经》的修行的摘要的叫“五阴解脱”,把最麻烦最困难的都给你们集中了,附在《愣严大义》后面,五阴怎么解脱,以及把《愣严经》的要点抓出来变成一串,这两篇。你们同学们有我的《愣严大义》吧,有吗,没有,有的,有看了没有?有,看了几页,大概翻了几页,整个的研究完,大概没有,不是研究我的,要你研究《愣严经》。所以愣严经对于修行是五阴解脱,是渐修到顿悟的法门,所以《愣严经》的结论,我们先讲结论。“理”属顿悟,佛说的,乘悟并销,这个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生因识有,灭从色除,这是最后的结论的要点,同密宗的修持、同显教的修持统统有关系,理啊,佛法的理,行而上道空的究竟,理必须顿悟,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你悟道懂得了以后,不要死死把这个理抓住放在心中变成妄想了,你要马上把它,等于一个东西很好吃的营养品,吃到嘴里去了,我们如果把这个经文改成饮食的话,吃须快吃,吃了快消化,就是这…
《南禅七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