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祖統紀》

「史傳部」經文2035卷49頁碼:P0129
宋 志磐撰

  《佛祖統紀》二

  

  參天地之才。司萬物之化。同功而異位者。其唯人道乎。故自有生以來。蚩蚩群氓。必立大人。爲之君牧。是以四輪統乎四洲。粟散占乎異域。而南洲震旦。實爲東方君子之國。伏羲稱皇。始畫八卦。降及叁代。文物大明逮吾世尊出興天竺。將施化于此方也。乃先遣叁聖。爲世良導。以禮樂爲前驅。以真道爲後教。機成時至。大法可行。于是漢皇致夢感之祥。摩騰應東來之運。魏晉以降。盛譯群經。矯矯諸師。競登講席。雖各立義門。取名當世。而尚昧乎如來一代之化意。笃生天臺。紹隆法運。以五時八教四種叁昧。與夫事理即具境觀不二之旨。以爲後學入道之本。曆代師承。寶茲大訓。至于今七百年。守之弗墜。翰林梁子之言曰。言佛法者。以天臺爲司南。則殊塗異論。往往退息。誠然哉斯論也。志磐手抱遺編。久從師學。每念佛祖傳授之迹。不有紀述。後將何聞。惟昔。良渚之著正統。雖粗立體法。而義乖文薉。鏡庵之撰宗源。但列文傳。而辭陋事疏。至于遺逸而不收者。則舉皆此失。于是並取二家。且刪且補。依放史法。用成一家之書。斷自釋迦大聖訖于法智。一佛二十九祖。並稱本紀。所以明化事而系道統也。至若諸祖旁出爲世家。廣智以下爲列傳。名言懿行。皆入此宗。而表志之述。非一門義。具在通例。可以類知。既又用編年法起周昭王。至我本朝。別爲法運通塞志。儒釋道之立法。禅教律之開宗。統而會之。莫不畢錄。目之曰佛祖統紀。凡之爲五十四卷。紀傳世家。法太史公。通塞志。法司馬公。書成即負笈。詣白雲堂。仰求佛光法師爲之考校。而同志之士。共謀锓版以期流布。將令家藏其本。人觀此書。開人心之性靈。資國政之治化。豈不曰大有益于世哉。自寶祐戊午。首事筆削。十閱流年。五謄成[葶-丁+呆]。夜以繼晝。功實倍之。仰報佛恩。上酬

  帝力。不負所學。其志在茲

  宋鹹淳五年歲在己巳八月上日。四明福泉沙門志磐寓東湖月波山。謹序

  同校正吉祥安樂山教忠報國教寺首座沙門必升

  校正前住持華亭先福教寺傳天臺宗教沙門慧舟

  校正住持吉祥安樂山教忠報國教寺傳天臺宗教沙門善良

  校正住持東湖月波山慈悲普濟教寺傳天臺宗教沙門宗淨

  校正特賜佛光法師左右街都僧錄主管教門公事住持上天竺教寺賜金襽衣法照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佛祖統紀》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56】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