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釋鑒稽古略續集》

「史傳部」經文2038卷49頁碼:P0903
明 幻輪編

  《釋鑒稽古略續集》一 ▪第5页

  乙醜至元二年 大宋鹹淳元年 去年十月理宗崩。度宗嗣位。事迹見于前書茲不錄

  ..續本經文上一頁賜號。師每歲元旦。率衆修金光明忏。祝厘聖壽。說法之外力禮忏摩。與諸衆生掃除塵翳。攝入善根。既老彌勤。得其法者叁人。僧傳曰居簡。曰宗矩。曰宗權。皆法門之龍象也

  範椁。字德機。清江人。天資穎異。雖臞然清苦。若不勝衣。卓然自樹于流俗外。吳澄志以爲特立獨行之士。可方東漢之君子。蓋非虛美雲

  辛未至順二年。翰林學士吳澄卒。有易春秋禮記纂言。及校定皇極經世書大戴禮等書。贈臨川郡公。谥文正

  壬申至順叁年。四月天甯地震。五月京師地震有聲。白虹並日出竟天。八月天鼓鳴于東北 京師隴西地震 帝崩于上都

  甯宗

  名懿璘真班。明宗次子也。初封鄜王。文宗殂遺命傳位于帝。帝年七歲。在位兩月而殂

  臨壇大德 諱惠汶。姓張氏。歸德人。依耆宿釭公出家二十進具。從大德溫公受菩薩戒。嗣法壇主恩公。既而行業日隆。聞望日著。從者益衆。師齋戒既嚴。護衣惟謹。雖途行旅宿叁衣一缽必與身俱。終日幹幹惟佛是念。缁素相率而求戒者。接迹于途。承一訓言莫不歡心感戴。說法數十余年。升壇授戒四十余會。大臣接以師敬之禮。從化者蓋以萬數。是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殁。年七十有叁雲(佛祖通載)

  順宗

  名妥歡帖睦爾。明宗長子也。文宗時被讒出居廣西。甯宗崩登大寶。在位叁十六年。會 大明兵入京城。走于應昌府。一年崩

  癸酉元統元年六月。初八日登位。改元者叁。元統(二)至元(六)至正(二十七)禮請公哥兒監臧班臧蔔爲帝師

  天竺法師 諱真淨。字如庵華亭。姚氏子。母朱氏夢月墮懷而娠。誕時瑞光滿室。有異僧。指謂其母曰。此兒海月法師之再來也。九歲依明靜志公學法華經。曆耳成誦。十六得度搏究諸乘。谒雲夢澤公無極度公。盡得其學。大德間住海鹽德藏。至治間遷松江超果。泰定間居下竺。辟寺前之徑高大其門。書佛國山以揭之。至順間上竺湛堂澄公舉師自代。殚心弘法。衆逾千指。上慕其道。賜以佛心弘辨之號。及金紋紫伽黎之服。師課法華寒暑不辍。是年示疾。書偈而逝。壽七十二。臘五十六。阇維舌根頂骨不壞。舍利五色。塔于本山(僧傳)

  甲戌元統二年元旦。汴梁雨血。著衣皆赤

  叁月彰德雨毛如線而綠。民謠雲。天雨線。民起怨。中原地。事必變 水旱交洊 七月流星如杯。色赤有光 八月京師地震。雞鳴山崩。陷爲池百裏

  乙亥改元至元元年

  丙子二年。宿松地震山裂 秦州山崩 黃州蝗 江浙自春至八月不雨。民大饑赈之

  丁醜至元叁年四月有星。孛于王良。至七月沒于貫索 星名訂議房星主馬。又名天驷。王良善識馬故名之 五月民間訛言。朝廷采童男童女。一時嫁娶殆盡 彗星見于東北 七月武涉縣有蝗。尹張寬仰天祝曰。甯殺尹毋傷百姓。黑鷹啄蝗。盡命刊金履祥所著論孟考證行之。門人許謙序之

  許謙 字益之。東陽人。學于金履祥。告之曰。吾儒之學理一而分殊。理不患其不一。所難者分殊耳。謙由是致其辨于分之殊。而要其歸于理之一。又曰。聖人之道中而已矣。謙由是事事求夫中者而用之。自謂吾非有大過人。惟爲學之功無間斷耳。其教以五性人倫爲本。以開明心術變化氣質爲先。以爲已爲立心之要。以分辨義利爲處事之製。嘗曰。已或有知使人亦知之。豈不快哉。是年卒。年六十八。門人號之白雲先生。所著有四書叢說詩名物鈔讀書傳觀史等書。後谥曰文懿

  同時休甯陳栎婺源胡一桂。皆以講明道學重于時

  太白 上公大將軍之象。出東當伏東。出西當伏西。過午爲經天。謂晝見于上也。太白少陰之星以己未爲界。經天爲不臣兵起也

  戊寅至元四年正月。以地震赦天下 四月雨雹如拳。環玦獅象等形 信州山震 邵武雨水深二丈 鞏昌山崩壓死人民

  己卯至元五年夏四月。加封孝女曹娥。爲慧感靈孝昭順純懿夫人 六月汀州水高叁丈余。沒廬壞田 太白屢經天

  宗周法師 諱子文。字宗周。四明人。得法于北溪聞公。出主寶雲寺。教觀淹博律規甚嚴。尋常對人則讷。升座講演則滔滔。如建瓴之水。莫之禦也。臨終時講十六觀經。罷即欲就座別衆入滅。有啓曰。和尚後事未曾分付。奈何遽爾告寂耶。師曰。僧家要行便行。莫做俗漢伎倆爲兒女計而有後事。衆[怡-臺+(懇-心)]益切。于是下座。複歸方丈一一條書之。即合掌稱西方四聖號。回向發願畢遂寂。阇維舍利無數(僧傳)

  庚辰至元六年處士吳萊論作文如用兵。有正有奇。正者法度。如部伍分明是也。奇者不爲法度所縛。千變萬化元不曾亂

  天如禅師 諱惟則。號天如。得法于中峰國師。住姑蘇師子林。有楞嚴會解禅宗語錄淨土或問十法界圖說等書。行世

  元粹法師 苕溪人。有圓覺經集注等書。行于世

  休耕法師 諱逸。雲門叁高之一。有詩文集

  辛巳至正元年。帝閱宋徽宗畫稱善。學士[山*(廿/(止*白*匕)/ㄆ)][山*(廿/(止*白*匕)/ㄆ)]進曰。徽宗多能惟一事不能。其身辱國破。皆由不能爲君所致。人主貴能爲君

  元叟禅師 諱行端。號元叟。族臨海何氏出家化城院。參徑山藏叟得旨。大德庚子出世湖之資福。名聞京師。特旨賜慧文正辨之號。平章張闾公。舉中天竺遷居靈隱。有旨設水陸齋于金山。命師說法峻事入觐。奏對稱旨。加佛日普照之號。南歸退處西庵。至治壬戌衆請補處徑山。玺書金斓叁被人以爲榮。師宴如也。先是宋度宗設醮秦章天庭遇上帝。爲定徑山四十八代住持事。四十四代虎岩。謂住持豈苟然哉。皆預定之天庭。師聞頗心非之。及師適當其次雲

  愚庵禅師 諱超智。字以中。族姑蘇。得法于元叟端公。曆住于隆教普慈二刹。帝賜以明辨正宗廣慧禅師之號。已而升淨慈遂主徑山。四據高座敷[改-己+易]佛法。以聳人天龍鬼之聽。缁素相從如雲歸岫。弟子集其四會語錄。宋文憲序之。極其贊頌起人之敬信也

  梅屋禅師 諱念常。世居華亭。黃姓。母楊氏禱觀音大士夢龐眉老僧托宿而娠。生時神光照室異香襲人。出家平江圓明院。博究群書參晦機熙公。有省禮五臺。曆燕京帝師尊寵。預金書藏經之列。乃集佛祖通載二十二卷。備曆代法門事迹。住持祥符僧中斑馬

  用明禅師。諱[言*冏]。四明人。有文集行世 斷江禅師。諱恩。雲門叁高之一

  壬午至正二年大同人相食 地震如雷 惠州羅浮山崩

  癸未叁年诏。修遼金宋叁史。脫脫都總裁 學士揭傒斯字曼碩豐城人。脫脫問政治何先。曰儲材爲先。養之于譽望未隆之時。用之于周密庶務之後可也。卒封郡公。谥文安

  湛堂法師 諱性澄。字湛堂。號越溪。會稽孫氏子。母姜氏夢日輪而生。從石門祩律師祝發受具。深通止持作犯之義。依佛鑒铦公習天臺教觀。谒雲夢澤公深加器重。奏複天臺國清講額。遊高麗求天臺遺書。吳越大旱。師率衆說法。禱雨格應歲饑民死無以斂。乃掩其遺骸作水陸大會普度之。至治間馳召入京。問道于明仁殿。被旨居青塔寺。校正大藏特賜金斓衣。賜號佛海大師。後歸天竺之雲外齋。還越之佛果笃志淨土。修一心叁觀者七晝夜。屢感瑞應。一日師揖衆曰。今日則有。明日恐無。光陰其可把玩乎。次日黎明端坐而逝。壽七十八。臘六十四。留龛七日顔貌如生。所著有金剛集注心經消災經注彌陀經句解仁王經如意輪咒經科等。並行于世(僧傳)

  甲申至正四年。諸山主僧請複僧司且曰。爲郡縣所苦如坐地獄。脫脫曰。若複僧司何異地獄中複置地獄耶。不許

  笑隱法師 諱訢。號谥廣智全悟大禅師。文宗以潛龍之舊。建龍翔大集慶寺。召師住持。授以大中大夫。以主寺事。奉敕校正德輝重編之百丈清規。是年五月二十四日示寂。八月葬城南撥雲山康僧會塔之鄰。行業道迹。具如虞文靖學古錄。及黃文憲宋文憲二公碑銘所記。得法弟子宗泐。字季潭。洪武中住持天界。聲光顯著雲。時加征士官。太優雲隱士無求于朝廷。朝廷有求于隱士。名爵何吝

  乙酉至正五年。承旨[山*(廿/(止*白*匕)/ㄆ)][山*(廿/(止*白*匕)/ㄆ)]遇事英發掀髯論辨。每遇天變民災。必勸帝。側身修行。庶天意可回。善書。卒後片紙之存人爭寶之。宋金遼叁史成。帝曰。史既成書。前人善者朕當取以爲法。惡者取以爲戒。豈止爲君者爲臣者。亦當知之以前代善惡爲勉

  丙戌至正六年。山東地震七日 邵武地震有聲如鼓 河決 李綗請祀郊廟。近正人遠佞邪。以崇陽抑陰雲

  丁亥至正七年元旦。日食大寒而風朝官仆地 東平地震 山東地震壞城郭。有聲如雷 河水搖動

  竺源法師 諱水盛。字竺源。自號無住翁。樂平人。姓範。母徐。生時祥光照室。依羅山常公受度。谒月庭忠公。見孤舟濟師自信法決可證。因發誓雲。吾此生不能作佛。當入無間獄也。由是力參發悟者幾回。濟公記之雲。爾後當大弘吾宗也。天曆間聘師。主西湖妙果寺。一時公卿與師爲方外交甚笃。是歲四月二十四日書偈而逝。壽七十叁。師囑學徒嘗雲。要當洞明諸佛心宗。行解相應雲

  李孝光。溫州人。少博學笃志。爲文一取法秦漢古文。不拘于世尚 朱公遷。字克升。勤于著述。有書傳疏義四書約說四書通旨。行世

  戊子至正八年。楊載。字仲弘。杭州人。文章一以氣爲主。自成一家言。而于詩尤有法。取材于楚漢。而音節以唐人爲宗 學士虞集。字伯生。父汲文清而淳。母楊氏亦通經學。弟槃。字仲常。進士皆得之家庭。槃曰陶庵。集曰邵庵。嘗言。試藝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主意。若主意先定則求賢之心狹而差。自此始矣 是年十一月。臺州方國珍作亂。聚衆海上。授珍以官。不赴。勢益猖獗

  方國珍 黃岩人。亦名谷珍。兄弟四人。先因設酒詭殺其田主。事露拒殺捕者。官親往亦殺之。兄弟遂亡命于海者十余年。乃掠漳州賊船寇漳州。維時文恬武嬉人寇即陷。自太不華墮計而死。勢日猖獗。竊據溫臺明十二郡。十有八年。太祖龍興潛逃于海。既而內附

  己醜至正九年夏四月。棗陽民張氏婦生男。甫周歲暴長…

《釋鑒稽古略續集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