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鑒稽古略續集》一 ▪第7页
乙醜至元二年 大宋鹹淳元年 去年十月理宗崩。度宗嗣位。事迹見于前書茲不錄
..續本經文上一頁山。未幾降于壽輝。及倪文俊陷蜀。令玉珍守之。文俊死遂自據成都。蜀中郡縣皆附號夏改天統
正月陳友諒。陷安慶。元守將余阙死之谥忠烈。後立廟歲時致祭 叁月宋毛貴破濟南。元右丞董抟霄死之。殺無血見白氣衡天死 十二月。大明兵取婺州路。守臣僧住死之 太祖谕諸將曰。戡亂雖以武。而安民必以仁。師旅之行勢如烈火。火烈則人必避之。爲將者能以不殺爲心。非惟國家所利。在己亦蒙其福。爾等從吾言則事不難就。大功可成矣
己亥十九年 龍鳳五年四月。帝以天下多故。卻天壽節朝賀诏曰。朕宜敬天地法祖宗。以自修省。初度之日群臣毋朝
浮休法師 諱允若。字季蘅。號浮休。若耶人。依雲門元公。十五剃度。谒大山恢法師。受天臺教觀。次禮湛然。凡法智所集立之義靡不精究。隨湛堂入燕京。朝廷錫以慈光圓照之號。出住淨聖院。複主杭之興化。與天岸濟我庵無玉庭罕道望並峙。世稱錢塘四依。後居雲門。又與斷江恩休耕逸臨風吟詠。又稱雲門叁高。曆越之圓通遷上竺。纓絡泉久涸禱之泉湧。命曰再來泉。築精舍修法華叁昧。爲暮年淨業。後罹賊難而終。是年二月二十九也。壽八十。臘六十五。荼毗舍利如菽無算。師不妄言笑。趙子昂稱爲僧中禦史。有內外集雲
大用法師 諱必才。字大用。姓屈氏。臺州人。十二從西瞿法師出家祝發進具。谒湛堂澄公親玉崗潤公。執經入室。雖至流金之暑。折膠之寒。足不踰戶。山家之玄教觀之要。悉臻其奧。玉崗歎曰。此子非靈山會上業已習之。烏能至此哉。隨玉崗于德藏。命師分座講演。辨若雨注河翻。聽者稱之。繼主德藏。後遷杭之興福。次補演福。順帝特賜佛鑒圓照之號。是年叁月十九日。焚香高稱彌陀佛號。盡一晝夜告衆曰。吾淨土緣熟叁昧現前矣。爲書以別相識。合掌而逝。荼毗有五色光。自龛中發火。舌根齒牙不壞。舍利滿地。穴地尺許亦有得者。壽六十八。臘五十六。所著有妙玄文句止觀增治助文法華涅槃講義章安荊溪法智禮文詩偈等。並行于世(僧傳)
桐江法師 諱紹。大嚴之桐江人。因以爲號。姓吳。母李氏。入鳳山寺祝發受具。私曰。化龍之魚肯以[跳-兆+弟]涔求生乎。谒雙徑大辨陵公。公以單傳心印诘難久之。複遍參名宿知法之無異味也。閱大藏教至叁過通其旨趣。出世景德寺興複廢墜。诏住義烏寶林。一時法席號爲極盛。是年八月初七日。翛然而化。壽七十四。臘五十八。阇維舍利如绀珠。齒牙貫珠不壞。有叁會語錄並桐江集行世
庚子二十年正月。五色雲現 大都有杜鵑 彗星見于東方 五月朔日食。雨雹
劉伯溫 諱基。括蒼人。自幼聰明絕倫。凡天文兵法性理諸書。過目洞識其要。嘗遊西湖有異雲起西北。光映湖水。時魯道源與諸同遊者。皆以爲慶雲。劉曰。此天子氣也。應在金陵。十年後有王者興。我當輔之。諸人以爲狂悉去之。惟西蜀趙天澤奇之。以爲諸葛孔明之流。是年太祖下金華定括蒼。基乃指乾象謂所親曰。此天命也。豈人力耶。太祖遣孫炎聘之。劉趨金陵。陳時務十八策。上嘉納之楊憲曰。福基于至誠。禍生于反覆
辛醜二十一年 宋龍鳳七年 漢大義二年 正月朔。奉小明王慶賀禮。劉基怒罵不拜。陳太祖以天命所在。乃定征伐之計
竺遠禅師 諱正源。字竺遠。歐陽姓。南庸人。二十七受具。始見陵公。問答省悟智開識融外內無礙。雄談慧辨動靜皆空。住興聖道場靈隱諸名刹。帝師錫以佛慧慈照普應禅師之號。方鎮大臣邀請住持徑山。是年六月二十六日殁。壽七十二。臘四十五。塔于徑山 八月。大明帥師伐漢。徐達曰。師直爲壯。劉基曰。取威製敵。在此時也
水庵禅師 諱守貴。字無用。族甄氏。婺州人。十八學法爲僧。首谒千岩長公。與向上之機。默究有契。隨千岩興聖壽古刹。後還天龍。複參中峰斷崖梁山。反覆扣答。初無異致。師曰千江雖殊而明月則一。吾今無複疑矣。是年八月二十日作偈。寄別丞相帖睦爾公。頌曰。一蝸臭殼內外穢惡。撒手便行虛空振铎。天龍一指今猶昨。擲筆而化。丞相大加歎異。壽七十二。臘五十四。塔于天龍西崗
冬十一月。黃河自平陸叁門碛下至孟津五十余裏皆清凡七日
壬寅二十二年 宋龍鳳八 漢大義叁 二月彗星見于危宿。光丈余。色青白 叁月長星見虛危間。形如練數十丈
松隱禅師 諱德然。號唯庵。雲間張氏子。出家得度後。谒千岩禅師有所悟入。又谒石屋于霞冪山。屋書松隱二字授之。師至華亭構室以名額焉。又主千岩所居之壽聖。刺血書經。有語錄行世
癸卯二十叁年 宋龍鳳九年 漢大義四年 正月。明玉珍稱帝。建國號大夏。改元天統元年
七月。陳友諒圍洪都。太祖帥諸將討之。大戰于鄱陽湖。友諒敗死 是戰也。友諒骁將奮犯太祖之舟。計無所出。韓成服上冠袍投水死 劉基大呼。難星過可更舟。太祖更之未半饷。舊舟爲敵炮擊碎矣 又張鐵冠笑賀曰。友諒死矣。降卒來言。友諒爲流矢貫睛及頭而死
周顛仙 建昌人。每見人必曰。告太平。飲酒極多終不醉。太祖曾命覆以甕。積薪煆之。火息啓視正坐晏然。及征友諒問此行何如。應聲曰好。仰視屋久之曰。上面無他底。從行苦無風。顛曰。只管行只管有風。不行便無風。既而迅飙猛作。及見江豚顛曰。水怪見損人多
甲辰二十四年 宋龍鳳十年 夏天統二年 正月。太祖建國號曰吳 二月陳理降。江西悉平
陳友諒。用镂金床。斯進太祖。曰陳氏窮奢極靡。焉得不亡。侍臣曰。未富而驕未貴而侈。所以取敗。太祖曰。既富豈可驕。既貴豈可侈乎
實庵禅師 諱茂。號松隱。實庵其字。族鄭。母胡氏。奉化人。年十六依傳法寺希顔出家。受戒于昭慶惠律師。見南澗泉公。複谒古林茂公。林曰。子明知四大五蘊是生死根本。何故入此革囊耶。師擬議間林以錫杖擊之。師豁然悟入。後會月江印公于湖之道場。請師分座說法。大衆允悅。宣政院命居瑞雲之清涼寺。奏賜佛光普照之谥。住十五年退隱惠堂。是年八月二十七日。憑幾握右手爲拳。以額枕之而逝。壽八十五歲
乙巳二十五年 龍鳳十一 天統叁年 二月日旁有一月一星 四月日中有一黑子 五月大都雨[(牙*ㄆ)/毛]。長尺許。或曰龍須也。命拾而祀之 冬太祖置國子學于應天府。規製宏麗行。至廣業堂前偶發一言雲。天下有福兒郎。應得居此。迄今居此者。往往古魁選。跻位叁臺者焉
丙午至正二十六年 龍鳳十二年 大統四年 二月黃河北徙。自東明曹濮及濟甯 叁月玉珍卒。子明升嗣立。改元開熙 五月太祖訪求古今書籍。藏之秘府。以資覽閱。太祖曰。孔子之言。真治國之良規。孔子誠萬世之師也 八月拓建康城于鍾山之陽。延亘周回五十余裏。盡據山川之勝 十二月太祖立宗廟社稷曰。宮室但取完固而已。何必雕巧 十二月宋主小明王韓林兒殂
昙芳禅師 諱忠。法號廣慈。住持徑山。當四十九代雲
無還禅師(富) 辨庵禅師(讷)
丁未二十七年 吳元年 開熙二 正月。绛州夜聞天鼓鳴。其聲如空中戰鬥者 叁月太祖定文武科取士之法 應文舉者。察言行以觀其德。考經術以觀其業。試書算以觀其能。策經史時務。以觀其政事。應武舉者先以謀略。次以武藝俱求實效雲 六月朔日食。皇太子寢殿後。新甃井中有龍。出光焰爍人。宮人仆地 九月大明兵取平江路。執吳王張士誠以歸。士誠閉目不食。自缢死 十月。大明兵取通州及臺州。時溫臺等皆方國珍所據。相次以降 太祖命大將徐達副將常遇春。北定中原 太祖定律令。頒戊申曆 十二月大明兵。討方國珍降之
南楚禅師 諱悅。隆興人。法號佛慈法喜。住持徑山。當五十代雲
集列八十有五人。附見一百二十叁人
東昌法師 昊天講主 逸林上師
虛照禅師 海雲禅師 仙林法師
古源法師(清) 竹堂法師(傳) 雲夢法師(澤)
癡絕法師(沖) 無准禅師 偃溪禅師
西雲禅師 著赤上師 刺溫蔔師
柏林法師(潭) 萬安法師(揀) 寂照禅師
方山律師(寶) 大德法師(圓) 關輔法師(懷)
南陽法師(慈) 大林法師(性) 海聞和尚
法照禅師(禧) 淵叟法師(湛) 大德律師(溫)
明靜法師(志) 無極法師(度) 北溪法師(聞)
藏叟禅師 佛鑒禅師(铦) 羅山法師(常)
月庭法師(忠) 孤舟法師(濟) 慶庵法師(吉)
及庵禅師 舜田法師(滿) 靈芝律師
思恭法師 大山法師(恢) 子思法師
半岩禅師 玉庭法師(罕) 別傳禅師(教)
西瞿法師 大辨法師(陵) 梁山禅師(竟)
希顔法師 南澗法師(泉) 昭慶律師(惠)
古林禅師(茂) 月江禅師(印) 日溪禅師(泳)
天心法師(素) 良偉法師 東白法師(明)
開元法師(奎) 方山禅師(瑤) 無見禅師(睹)
鬥岩禅師(芳) 無用禅師 無一禅師(全)
春谷法師 古懷法師 空中法師(假)
靈岩禅師(芝) 無方禅師(普) 小隱法師(大)
毒種法師(昙) 成山法師(欽) 寶覺法師(簡)
古田法師(滋) 無言法師(宣) 讷翁法師(谟)
崇恩法師(簡) 孤嶽法師 古崖禅師(純)
石門禅師(剛) 布衲禅師(雍) 止岩禅師
壽彌法師 北禅法師(澤) 士瞻禅師(杓)
石室法師(瑛) 大均法師 明慶律師(果)
高麗法師(教) 一山法師(元) 佛海法師
賢叟法師(思) 竺西禅師(坦) 明極禅師(峻)
竺田禅師(霖) 雲寂法師(溫) 如海法師(真)
仲方禅師(倫) 竹屋法師(淨) 子文法師(良)
雪庭法師 覺源禅師(浚) 橫雲禅師(嶽)
毒海禅師(清) 鐵關禅師(樞) 東嶼禅師(海)
石林禅師(鞏) 虛谷法師(靈) 清拙禅師(澄)
淨覺法師 法秀法師 了然法師(義)
東陽法師(輝) 平山法師(等) 覺隱法師(誠)
慈觀律師 無隱法師(範) 一山禅師(甯)
普覺禅師(明) 白岩禅師(真) 雲外法師(岫)
弘教禅師(立) 子庭法師(訓) 東林禅師(曉)
元起太祖丙辰至順帝丁未凡一百六十二年 自世祖至元己卯滅宋混一。至順帝至正丁未。實計八十九年 茲集自世祖至元甲子。至順帝丁未凡一百四年
旃檀瑞像。自周穆王庚寅止至正丁未。計二千叁百五十九年
世尊入滅。自周穆王壬申止至正丁未。計二千叁百十七年
大教東被。自漢明帝戊辰止至正丁未。計一千二百九十六年
(皇明崇祯十一年春。月金蓋雲蘧壽光比丘寓杳溪蘧庵纂錄編次)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釋鑒稽古略續集》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2】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