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

「法華部·華嚴部」經文278卷09頁碼:P0395
東晉 佛馱跋陀羅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二十叁 ▪第3页

  東晉天竺叁藏佛馱跋陀羅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咨受請問成地之法。無有厭廢。是菩薩住初地中。于諸佛菩薩善知識所。咨受請問第二地中行果ˇ貌。無有厭足。如是第叁。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中。行果ˇ貌。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咨受請問。成十地法。無有厭廢。是菩薩善知諸地對治法。善知諸地成壞。善知諸地行果。善知分別得諸地。善知諸地清淨行。善知諸地從一地至一地行。善知諸地是處非是處。善知諸地轉所住處。善知諸地勝進業。善知諸地得不退轉。乃至善知一切菩薩淨地法入如來智地。諸佛子。如是菩薩善知諸地行。未發初地。乃知十地。無有障礙。得諸地智慧光明。乃至知諸佛智慧光明。如大商主。多將賈人。欲至大城。先問道路。退還過咎在道利害。未發初處。知道宿時。乃至善知到彼城事。能以智慧。思惟籌量。具諸資用。令無所乏。正導人衆。得至大城。于ˇ道中。免諸患難。身及衆人。皆無憂惱。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住于初地。而善知諸地對治法。乃至善知一切菩薩淨地法。入如來智地。爾時菩薩集大福德智慧資糧爲衆生商主。隨宜教化。令出生死ˇ難惡處。示安隱道。乃至令住薩婆若智慧大城。無諸衰惱。是故菩薩常應心不疲倦。勤修諸地本行。乃至善知入如來智地。諸佛子。是名略說菩薩入歡喜地。廣說則有無量百千萬億阿僧ˇ事。菩薩住歡喜地。多作閻浮提王。豪貴自在。常護正法。能以大施攝取衆生。善除衆生悭貪之垢。常行大施。而無窮盡。所作善業。布施。愛語。利益。同事。是諸福德。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諸同行菩薩。不離念菩薩所行道。不離念諸波羅蜜。不離念十地。不離念諸力。無畏。不共法。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智。常生是心。我當于一切衆生中。爲首。爲勝。爲大。爲妙。爲上。爲無上。爲導。爲將。爲帥。爲尊。乃至于一切衆生中。爲依止者。諸佛子。是菩薩若欲舍家勤行精進。于佛法中。便能舍家妻子五欲。得出家已。勤行精進。須ˇ之間。得百叁昧。得見百佛。知百佛神力。能動百佛世界。能飛過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世界衆生。能住壽百劫。能知過去未來世各百劫事。能善入百法門。能變身爲百。于一一身。能示百菩薩。以爲眷屬。若以願力。自在示ˇ。過于此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不可計知。時金剛藏菩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若有諸衆生  厚修集善根

  成就清白法  親近于諸佛

  清淨信樂力  隨順慈悲心

  如是人能發  無量之佛智

  諸佛一切智  無量力清淨

  堪受力堅牢  成就諸佛法

  悲心救世間  淨修諸佛國

  敷演轉法輪  發此無上願

  一念知叁世  而無有別異

  種種時差別  以示于世間

  略說則盡求  諸佛之功德

  發于廣大心  猶若如虛空

  悲心智慧首  方便合修行

  深直心淳至  其力無有量

  心ˇ無障礙  而不隨他教

  同諸佛平等  而生于大心

  諸佛子發生  如是之寶心

  即離凡夫地  入于佛所行

  即生如來家  無有可譏嫌

  則同于諸佛  必成無上道

  生如是心時  即便得初地

  其心不可動  猶如大山王

  是菩薩便有  大喜ˇˇˇ

  其心常清淨  堪受于大事

  心不樂鬥訟  不好惱衆生

  無有嗔恨心  樂慚愧恭敬

  又習行直心  守護于諸根

  常念救世間  念求諸佛智

  心生于歡喜  我當得此事

  得于歡喜地  即過五恐怖

  不活死惡名  惡道衆威德

  以不貪著我  及與我所故

  是諸佛子等  遠離諸怖畏

  常行慈悲心  恒有信恭敬

  慚愧功德備  晝夜增善法

  樂功德實利  不樂于諸欲

  如有所聞法  能常善思惟

  無有貪著行  斷諸利養心

  常樂于菩提  一心求佛智

  行諸波羅蜜  離于谄曲心

  隨說而能行  安住實語中

  不汙諸佛家  不舍菩薩學

  遠世間事願  樂出于世間

  求善法無厭  精進轉增益

  諸菩薩如是  好樂諸功德

  而發于大願  求欲見諸佛

  護法至佛所  行菩薩妙行

  化一切衆生  淨一切佛土

  我佛國土中  滿諸大菩薩

  諸菩薩同心  見聞皆不空

  一切微塵中  諸佛成佛道

  發于如是等  無量無邊願

  是願無窮盡  如虛空衆生

  法界世涅ˇ  諸佛出智慧

  心緣起智轉  我願如是住

  如是發大願  心柔軟調順

  能信佛功德  而觀于衆生

  知從因緣起  則生慈悲心

  即于苦衆生  我當救度之

  爲是衆生故  而行種種施

  所謂妙國土  一切諸珍寶

  ˇ馬及車乘  眷屬與人民

  頭目及手足  肌肉施無悔

  求種種經書  心無有疲倦

  得解其義趣  能隨世而行

  慚愧堪受力  漸令得增長

  能以恭敬心  供養無量佛

  智者于日夜  如是常修行

  善根轉明淨  猶若成煉金

  菩薩住是地  能了知十住

  展轉修行時  無有諸障礙

  譬如賈客主  欲利諸商人

  先問道路中  諸ˇ艱難事

  菩薩住初地  善知諸地行

  而無有障礙  能至于佛地

  住是初地中  多作閻浮王

  善知于諸法  常行慈悲心

  如法而化導  一切皆信敬

  勸令行布施  以求佛智慧

  菩薩若舍國  佛法中出家

  勤行于精進  即得百叁昧

  能見百諸佛  震動百國土

  光明照百國  飛行亦如是

  化百土衆生  入于百法門

  念知百劫事  示ˇ于百身

  能以百菩薩  眷屬而示ˇ

  若以其願力  過是數無量

  今明初地義  但以略解說

  若欲廣說者  億劫不能盡

  是初菩薩地  名之爲歡喜

  利益衆生者  今已分別竟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37】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