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叁十五 ▪第2页
卷第叁十叁法苑珠林卷第叁十四 /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續本經文上一頁于澓流離于此岸種種怖畏。得至彼岸安隱快樂。我說此譬。當解其義。比丘箧者譬此身色粗四大。四大所造精血之體。穢食長養。沐浴衣服。無常變壞危脆之法。毒蛇者譬如四大。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地界若诤能令身死及以近死。水火風诤亦複如是。五拔刀怨者譬五受陰。內六賊者譬六愛喜。空村者譬六內入。觀察眼入之處。是無常變壞虛僞之法。耳鼻舌身意亦複如是。空村群賊者譬外六入處。眼爲可意不可意色所害。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如是。澓流者譬如四流。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河譬叁愛。欲愛色愛無色愛。此岸多恐怖者譬有身。彼岸清涼安樂者譬無余涅槃。筏者譬八正道。手足方便截流度者。譬精進勇猛得到彼岸。婆羅門住處者譬如來應等正覺
又木患子經雲。時有難國王。名波琉璃。白佛言。我國邊小頻歲寇賊五谷湧貴。疫疾流行人民困苦。我常不安。法藏深廣不得修行。唯願垂矜賜我法要。佛告王言。若欲滅煩惱障者。當貫木患子一百八。常以自隨至心無散。稱南無佛陀。南無達摩。南無僧伽名。乃過一木患子。如是漸次度木患子。若十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若能滿二十萬遍。身心不亂離諸谄曲者。舍命得生第叁焰摩天。衣食自然常安樂行。若複能滿一百萬遍者。當斷除百八結業獲無上果。王聞歡喜我當奉行。佛告王曰。有莎升比丘。誦叁寶名經曆十歲。得成斯陀含果。漸次修行。今在普香世界作辟支佛。王聞是已倍複修行
又賢愚經雲。波羅奈國有居士。字曰鞠提。此人有子名優波鞠提。後年長大家貧燋煎。父付財物居肆販賣。有邪贳羁阿羅漢。往到其邊。而爲說法教使系念。以白黑石子。用當籌算。善念下白。惡念下黑。優波鞠提奉受其教。善惡之念辄投石子。初黑偏多白者鮮少。漸漸修習白黑正等。系念不止。更無黑石。純有白者。善念已盛逮得初果
又譬喻經雲。昔有人不信敬。婦甚事佛。婦白婿曰。人命無常可修福德。婿無心懶墮。婦恐將來入地獄中。即複白婿。欲懸一鈴安著戶上。君出入時[打-丁+棠]鈴作聲。稱南無佛。婿曰甚善。如是經久。其婿命終。獄卒叉之擲镬湯中。叉[打-丁+棠]镬作聲。謂是鈴聲。稱南無佛。獄官聞之。此人奉佛放令出去。得生人中
又雜譬喻經雲。昔有五百賈客乘船入海。值摩竭魚。出頭張口欲食衆生。時日少風而船去如箭。薩薄主語衆人言。船去太疾可舍帆。如言舍下。船去轉駛不可得止。薩薄主問樓上人言。汝見何等。我見上有兩日出。下有白山。中有黑山。薩薄主驚言。此是大魚。當奈何哉。我與汝等今遭困厄。入此魚腹無有活理。汝等各隨所事一心求之。于是衆人各隨所奉。一心歸命求脫此厄。所求逾笃船去逾疾。須臾不止當入魚口。于是薩薄主告諸人言。我有大神。號名爲佛。汝等各舍奉神一心稱之。時五百人俱發大聲稱南無佛。魚聞佛名自思惟言。今日世間乃複有佛。我當何忍傷害衆生。即便閉口水皆倒流。轉得遠魚。五百賈人善心即生。皆得解脫
又大集經雲。譬如沙門自有頭發生不知日長幾分。如是菩薩罪生不能自知。言我無罪者
又雜阿含經。爾時世尊說偈言
善護于身口 及意一切業
慚愧而自防 是名善守護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淨法能護世間。何等爲二。所謂慚愧。假使世間無此二淨法者。世間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親師長尊卑之緒。顛倒渾亂如畜生趣。即說偈言
世間若無有 慚愧二法者
違越清淨道 向生老病死
世間若成就 慚愧二法者
增長清淨者 永閉生死門
又惟無叁昧經雲。佛告阿難。善男子。人求道安禅先當斷念。人生世間所以不得道者。但坐思想穢念多故。一念來一念去。一日一宿有八億四千萬念。念念不息。一善念者亦得善果報。一惡念者亦得惡果報。如響應聲如影隨形。是故善惡罪福各別
頌曰
靜念遺忘慮 有慮非理盡
境來投虛空 虛空何所轸
托陰遊重冥 冥亡影迹殒
四果皆欣求 一乘獨玄泯
發願篇第二十九(此有二部)
述意部第一
夫佛果夐絕登之有階。法雲峻極屆之有漸。是以創發大誠。則玄福招于極果。初立弘誓。則妙願遍于來際。一念興行。遂感塵劫之瑞華。半刻虔躬。乃得大千之甘露。蓋是大乘之根基。種智之津衢也
引證部第二
如阿彌陀經雲。佛語阿難。阿彌陀佛爲菩薩時。常奉行是二十四願。珍寶愛重保持恭順。何等爲二十四願
第一願使某作佛時。令我國中無有泥犁禽獸薜荔蜎飛蠕動之類。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願使某作佛時。令我國中無有婦人。女人欲來生我國中者即作男子。諸無央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來生我國者。皆于七寶水池蓮華中化生。長大皆作菩薩阿羅漢。都無央數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叁願使某作佛時。令我國土自然七寶縱廣甚大。曠蕩無極極自軟好。所居舍宅被服飲食都皆自然。比如第六天王所居處。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願使某作佛時。令我名字皆聞八方上下無央數佛國。皆令諸佛各于比丘僧大座中。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聞我名字莫不慈心歡喜踴躍者。皆令來生我國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五願使某作佛時。令八方上下諸無央數天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若前世作惡聞我名字。欲來生我國者。即便反正自悔過。爲道作善便持經戒。願欲生我國不斷絕。壽終皆令不複泥犁禽獸薜荔。即生我國在心所願。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六願使某作佛時。令八方上下無央數佛國諸天人民。若善男子善女人。欲來生我國。用我故益作善。若分檀布施繞塔燒香。散華然燈懸雜缯彩。飯食沙門起塔作寺。斷愛欲齋戒清淨一心念我。晝夜一日不斷絕。皆令來生我國作菩薩。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七願使某作佛時。令八方上下無央數佛國諸天人民。若善男子善女人。有作菩薩道奉行六波羅蜜。若作沙門不毀經戒。斷愛欲。齋戒清淨一心。念欲生我國晝夜不斷絕。若其人壽欲終時。我即與諸菩薩阿羅漢。共飛行迎之。即來生我國。則作阿惟越致菩薩智慧勇猛。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八願使某作佛時。令我國中諸菩薩欲到他方佛國生者。皆令不更泥犁禽獸薜荔。皆令得佛道。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九願使某作佛時。令我國中諸菩薩阿羅漢面目皆端正淨潔姝好。悉同一色都一種類。比如第六天人。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願使某作佛時。令我國中諸菩薩阿羅漢。皆同一心所念欲所言者預相知意。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一願使某作佛時。令我國中諸菩薩阿羅漢。皆無有淫泆之心。終無念婦女意。終無有嗔怒愚癡者。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二願使某作佛時令我國中諸菩薩阿羅漢皆令心相敬愛終無相嫉憎者。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叁願使某作佛時。令我國中諸菩薩欲共供養八方上下無央數諸佛。皆令飛行即到。欲得自然萬種之物即皆在前。持用供養諸佛悉皆得遍。以後日未中時。即飛行還我國。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四願使某作佛時。令我國中諸菩薩阿羅漢欲飯時。即皆自然七寶缽中有自然百味飯食在前。食已自然去。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五願使某作佛時令我國中諸菩薩。身皆紫磨金色。叁十二相八十種好。皆令如佛。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六願使某作佛時。令我國中諸菩薩阿羅漢語者。如叁百鍾聲。說經行道皆如佛。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七願使某作佛時。令我洞視徹聽飛行十倍勝于諸佛。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八願使某作佛時。令我智慧說經行道十倍于諸佛。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九願使某作佛時。令八方上下無央數佛國。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人道。悉作辟支佛阿羅漢。皆坐禅一心。共欲計數知我年壽幾千億萬劫歲數。皆令無有能極知壽者。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願使某作佛時。令八方上下各千億佛國中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皆令作辟支佛阿羅漢。皆坐禅一心。共欲計數我國中諸菩薩阿羅漢知有幾千億萬人。皆令無有能知數者。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一願使某作佛時。令我國中諸菩薩阿羅漢壽命無央數劫。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二願使某作佛時。令我國中諸菩薩阿羅漢。皆智慧勇猛。自知前世億萬劫時。宿命所作善惡卻知無極皆洞視徹。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叁願。使某作佛時。令我國中諸菩薩阿羅漢。皆智慧勇猛頂中皆有光明。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四願使某作佛時。令我頂中光明絕好。勝于日月之明百千億萬倍。絕勝諸佛光明焰照諸無央數。天下幽冥之處皆當大明。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見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者。皆令來生我國。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佛告阿難。阿彌陀佛爲菩薩時。當奉行是二十四願。不犯道法絕去財色。精明求願。積功累德。無央數劫。今致作佛。悉皆得之。不亡其功也
又佛說滅十方冥經雲。時有釋種童子。名面善悅。來白佛言。唯天中天。今我二親身不安和。橫爲非人所見侵娆。晝夜寤寐不得甯息。出入行步亦見逼惱。或遭非人妖蠱奸邪。無以防護。唯願世尊。告示以法。隨時救濟令無娆害。佛告面善悅。當爲汝說擁護之法
佛言。東方去此過于八千那術佛土。有世界名拔衆塵勞。其佛號等行如來。今現在說法。人若東行先當稽首歸命。供養于東方佛。則無恐懼莫敢侵娆。有所興作悉當如願
佛告童子。南方去此過于十億百千佛土。有世界名消冥等要脫。其佛號初發心念離恐畏歸依超首如來。今現在說法。若欲南行當遙稽首歸命彼佛專意不離。則無恐懼不遇患…
《法苑珠林叁十五》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