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四十八 ▪第3页
卷第四十六法苑珠林卷第四十七 /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續本經文上一頁 世間殺父母 命盡墮泥犁
今加害于王 其罪等無異
我今實不忍 加惡于大王
甯令身命盡 終不造逆意
于是一切施王複語婆羅門子言。卿若不欲取頭者。便可截我鼻耳送之。亦可得賞。恐不中王故也。婆羅門子報王言。如我今日不忍爲是。王複語婆羅門子言。若不爾者。便可縛我送往與之。亦可大有所得。婆羅門子能相知王還複爲王不爲彼害婆羅門子言。王審欲爾者可共俱還。臨至本國乃當相縛。于是王與婆羅門子便共相將俱還本國。二十余裏。王以欲至。便自反手語婆羅門子言。卿可縛我。婆羅門子遂乃縛王。一國人民皆聞知王一切施爲他國婆羅門子見縛送。人民大小見王莫不啼哭。躄地崩絕劇喪父母。遂前詣宮門。諸臣即入白彼王。前所募亡去王一切施者。爲婆羅門子所見縛送。今在宮門。彼王即言。便捉見之。一切施王便前入宮。彼王及臣與諸官屬。見一切施王無不躄地而啼泣者。彼劫人王亦複淚出。而問諸臣。汝輩何以皆啼。諸臣白言。我等見一切施王棄國與王。複持身施與婆羅門子。所作不悔。是故啼耳。彼劫人王聞諸臣各各說是。即便躄地而大啼泣。不能自勝。即問婆羅門子汝今那得是王。婆羅門子具答王本末因由。彼劫人王聞婆羅門子所說。即複躄地啼淚而言。告敕諸臣促解王縛。洗浴衣被著其印绶。還立爲王。即還坐領國法如故。于是彼王即長跪叉手贊歎而說偈言
自在本國時 遙聞大王德
今來至于此 見尊踰所聞
巍巍積功德 譬若如金山
其力堅如是 無能動搖者
今見王所行 于世甚無雙
願以國相還 並奉所居界
願歸得本土 修敬爲臣禮
不敢複憍慢 事王如天尊
佛告諸比丘。爾時一切施王者我身是也。彼國王者舍利弗是。婆羅門子者調達是。成我六波羅蜜相好功德。皆是調達恩。調達是我善知識。亦爲善師。調達卻後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號字提和羅耶(晉言天人王)
和國部第四
如雜寶藏經雲。佛言。過去久遠有二國王。一是迦屍國王。二是比提醯國王。比提醯王有大香象以香象力摧伏迦屍王軍。迦屍王作是念言。我今雲何當得香象摧伏比提醯王軍。時有人言。我見山中有一白香象。王聞此已即便募言。誰能得香象者。我當重賞。有人募言。多集軍衆往取彼象。象思惟言。若我遠去。父母盲老。不如調順往至王所。爾時衆人便自將香象向王邊。王大歡喜爲作好屋。具被毾[毯-炎+登]敷著其下。與諸妓女彈琴鼓瑟以娛樂之。與象飲食不肯食之。時守象人來白王言。象不肯食。王自向象所。上古畜生皆能人語。王問象言。汝何故不食。象答王言。我有父母。年老眼盲無與水草。父母不食我雲何食。象白王言。我欲去者。王諸軍衆無能遮我。但以父母盲老順王來耳。王今見聽我去供養父母終其年壽。自當還來。王聞此語極大歡喜。我等便爲人頭之象。此象乃是象頭之人。先迦屍國人。惡賤父母無供養心。因此象故。王即宣令一切國內。若不孝養父母者。當與大罪。尋即放象還父母所。供養父母隨壽長短。父母喪亡還來王所。王得白象甚大歡喜。即時莊嚴欲伐彼國。象語王言。莫興鬥诤。凡鬥诤法多所傷害。王言。彼欺淩我。象言。聽我使往。令彼怨敵不敢欺侮。王言。汝若去者或能不還。答言。無能遮我使不還者。象即于是往彼國中。比提醯王聞象來至。極大歡喜。自出往迎。既見象已而語之言。即住我國。象白王言。不得即住。我立身已來不違言誓。先許彼王當還其國。汝二國王應除怨惡。自安其國豈不快乎。即說偈言
得勝增長怨 負則益憂苦
不诤勝負者 其樂最第一
爾時此象說斯偈已。即還迦屍國。從是以後二國和好。爾時迦屍國王者。今波斯匿王是。比提醯王者。今阿阇世王是。爾時白象者今我身是也。由我爾時孝養父母故。令多衆生亦孝養父母。爾時能使二國和好。今日亦好
和事部第五
如僧祇律雲。佛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城名波羅柰。國名伽屍。有一婆羅門。有摩沙豆陳久。煮不可熟。持著肆上欲賣與他。都無人買。時有一人。家有一態驢市賣難售。時陳豆主便作是念。我皆以豆買此驢用。便往語言。汝能持驢貿此豆耶。驢主複念。用是態驢爲當取彼豆。即便答言。可爾。得驢已歡喜。爾時豆主便作是念。今得子。便即說頌曰
婆羅門法巧販賣 陳久冰豆十六年
唐盡汝薪煮不熟 足折汝家大小齒
爾時驢主。亦作頌曰
汝婆羅門何所喜 雖有四腳毛衣好
負重著道令汝知 錐刺火燒終不動
爾時豆主。複說偈言
獨生千秋杖 頭著四寸針
能治敗態驢 何憂不可伏
爾時驢聞複嗔即說頌曰
安立前二足 雙飛後兩蹄
折汝前版齒 然後自當知
爾時豆主聞驢此頌。複說偈言
蚊虻毒蟲螫 唯仰尾自防
當截汝尾卻 令汝知辛苦
爾時驢複以偈答曰
從先祖已來 行此[怡-臺+龍]悷法
今我故承習 死死終不舍
爾時豆主知此弊惡不可苦語。便更稱譽以頌答曰
音聲鳴徹好 面白如珂雪
當爲汝取婦 共遊林澤中
驢聞軟愛語。即複說頌曰
我能負八斛 日行六百裏
婆羅門當知 聞婦歡喜故
頌曰
性愛和柔 賢愚親附 情貪粗犷
人畜遠慮 外違常策 內順常禦
萬代揚名 千齡久住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法苑珠林》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54】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