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苑珠林》

「事彙部·外教部·目錄部」經文2122卷53頁碼:P0269
唐 道世撰

  《法苑珠林》六十叁 ▪第4页

  卷第六十一法苑珠林卷第六十二 /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續本經文上一頁揚聲大呼曰。安居可入。既入稱有教付刺奸獄吏兩人。一雲與大械。一雲此人頗有福。可止叁尺械。疑論不判。乃共視文書。久之遂與叁尺械。有頃見有貴人。翼從數十形貌閑雅。謂安居曰。汝那得來。安居具陳所由。貴人曰。汝伯有罪。但宜錄治。以先植小福故暫得遊散。乃敢告訴。吾與汝父幼少有舊。見汝依然可隨我共遊觀也。獄吏不肯釋械。曰府君無教。不敢專辄。貴人曰。但付我不使走逸也。乃釋之。貴人將安居。遍至諸地獄。備觀衆苦。略與經文相符。遊曆未竟。有傳教來雲。府君喚安居。安居忙懼然求救于貴人。貴人曰。汝自無罪。但以實對必無憂也。安居至合。見有鉗梏者數百一時俱進。安居在第叁。既至階下。一人服冠冕立于囚前。讀諸罪簿。其第一者雲。昔娶妻之始。夫婦爲誓。有子無子終不相棄。而其人本是祭酒。妻亦奉道。共化導徒衆得仕女弟子。因而奸之。遂棄本妻。妻常冤訴府君曰。汝夫婦違誓。大義不罪。二終罪一也。師咨義著在叁。而奸之。是父子相淫無以異也。付法局詳形。次讀第二女人辭牒。忘其姓名。雲家在南陽冠軍縣黃水裏。家安爨器于福窖口。而此婦眠重。嬰兒于窖上匍匐走行。糞汙爨器中。此婦寤已。即請謝神祇。盥洗精熟。而其舅每罵詈此婦言。無有天道鬼神。置此女人得行穢汙。司命聞知。故錄送之。府君曰。眠窖非過。小兒無知。又已請謝神明。是無罪也。舅罵詈言無道誣謗幽靈。可錄之來。須臾而到。赤官捉至安居。階下人具讀名牒。爲伯所訴。雲雲。府君曰。此人事佛。大德人也。其伯殺害無辜訾诳百姓。罪宜窮治。以昔有小福故。未知罪耳。今複謗訴無辜教催錄取。未及至而府君遣安居還。雲若可還去善成勝業。可壽九十叁。努力勉之。勿複更來也。安居出至合。局司雲。君可拔卻死名。于是安居以次抽名。既畢而欲向遊貴人所。貴人亦至雲。知汝無他。得還甚善。努力修功德。吾身福微不辦生天受報。于此輔佐府君亦優遊。富樂神道之美。吾家在宛陵。姓某名某。君還爲吾致意。深盡奉法。勿犯佛禁。可具以所見示語之也。乃以叁力士送安居。出門數步。有傳教送符與安居。謂曰。君可持此符經過戌邏以示之。勿辄偷過。偷過有徒讁也。若有水礙可以此符投水中。即得過也。安居受符而歸。行久之阻大江不得渡。安居依言投符。曚然如眩。乃是其家屋前中方地也。正聞家中號恸哭泣。所送叁人勸還就身。安居之身已臭穢。吾不複能歸。此人乃強排之。踣于屍腳上。安居既愈欲驗黃水婦人。故往冠軍縣尋問。果有此婦。相見依然如有曩舊。雲已死得生。舅即以其日而亡。說所聞見與安居悉同。授五戒師。字僧旻。襄陽人也。末居長沙。本與安居同裏。聞其口說。安居之終亦親睹。果九十叁焉

  宋齊僧欽者。江陵人也。家門奉法。年十許歲時。善相占雲。年不過叁六。父母兄弟甚爲憂懼。僧欽亦增加勤敬齋戒精苦。至年十七宋景平末得病危笃。家中齋祈彌勵。亦淫祀求福。疾終不愈。時有一女巫雲。此郎福力猛盛。魔魍所不敢親。自有善神護之。然病久不差。運命或將有限。世有探命之術。小事天神。頗曉其數。當爲君試效之。于野中設酒脯之饋。燒香然燈。或如寢寐。須臾複興。夕中一兩如此。經七日七夕雲。始有感見見諸善神。方爲此郎祈禱蒙益兩算矣。病必得愈。無所憂也。僧欽于是遂差。彌加精至。其後二十四年而終。如巫所言。則一算十二年矣(右此叁人出冥祥記)

  梁九江廬山東林寺釋僧融。笃志泛博遊化己任。曾于江陵勸一家受戒。奉佛爲業。先有神廟。不複宗事。悉用給施。融便撒取送寺。因留設福。至七日後。主人母見一鬼持赤索欲縛之。母甚遑懼。乃更請僧讀經行道。鬼怪遂息。融晚還廬山獨宿逆旅。時天雨雪。中夜始眠見有鬼兵。其類甚衆。中有鬼將。帶甲挾刃。形奇壯偉。有持胡床者。乃對融前踞之。便勵色揚聲曰。君何謂鬼神乃無靈耶。速拽下地。諸鬼將欲加手。融默念觀音。稱聲未絕即見所住床後有一天將。可長丈余。著黃皮褲褶。手捉金剛杵擬之。鬼便驚散。甲胄之屬碎爲塵粉。融嘗于江陵勸夫妻二人。俱受五戒。後爲賊引夫遂逃走。執妻系獄。遇融于路。求哀請救。融曰。唯至心念觀世音。更無余信。婦入獄後稱念不辍。因夢沙門立其前足蹴令去。忽覺身貫叁木自然解脫。見門猶閉。阍司憲重守之。計無出理。還更眠夢見向僧曰。何不早出。門自開也。既聞即起。重門洞開。便越席。而東南數裏將值民村。天夜暗冥。其夫先逃夜行晝伏。二忽相遇皆大驚駭。草間審問乃其夫也。遂共投商者。遠避得免(右此一驗出梁高僧傳)

  唐兖州曲阜人倪買得妻皇甫氏。爲有疾病祈禱泰山。稍得瘳愈。因被冥道使爲伺命。每被使即死。經一二日。事了以後還複如故。前後取人亦衆矣。自雲。曾被遣取鄉人龐領軍小女。爲其庭前有齋壇讀誦。久不得入。少間屬讀誦稍閑。又因執燭者詣病女處。乃隨而入。方取得去。問其取由。乃府君四郎所命。府君不知也。論說地獄具有條貫。又雲。地下訴說生人非止一二。但人微有福報。追不可得。如其有罪攝之則易。皇甫見被使役。至今猶存。今男子作生伺命者。兖州見有叁四人。但不知其姓名耳(右此一驗出冥報拾遺)

  占相篇第七十(此有二部) 述意部 引證部

  述意部第一

  夫大教無私。至德同感。凡情緣隔。造化殊形。心境相乘。苦樂報異。如蠟印印泥。印成文現。其相可占。致使在人畜以別響。處胡漢以分容。貴賤有晦明之別。聖凡有清濁之異也

  引證部第二

  如正見經雲。時佛會中有一比丘。名曰正見。新入法服有疑念言。佛說有後世生至于人死。皆無相報。何以知乎。此問未發。佛已預知。佛告諸弟子。譬如樹本以一核種四大句毓自致巨盛。牙葉莖節展轉變易。遂成大樹。樹複生果。果複成樹。歲月增益。如是無數。佛告諸弟子。欲踧集華實莖節更還作核。可得以不。諸弟子言。不可得也。彼已轉變。日就朽敗。核種複生。如是無極轉生轉易。終皆歸朽。不可複還使成本核也佛告諸弟子。生死亦如比。本由癡出。展轉合成十二因緣。識神轉易隨行而往。更有父母更受形體。不複識故。不得還報。譬如冶家。洋石作鐵鑄鐵爲器。成器可還使作石乎。正見答言。實不可成鐵爲石。佛言。識之轉徙住在中陰。如石成鐵轉受他體。如鐵成器形消體易不得複還。故識禀受人身更有父母。已有父母便有六閉。一住在中陰不得複還。二隨所受身胞內。叁初生迫痛忘故識想。四生墮地故。所識念滅更起新見想。五已生便著食念故識念斷。六從生日長大習所新無複宿識。佛言。諸弟子。識神隨作善惡。臨死隨行所見非故身。不可複還識故面相答報也。未有道意。無有淨眼。身死識去。隨行變化。轉受他體。何得相報也。譬如月晦夜陰以五色物著冥暗中。千萬億人不能視物。若人把炬照之。皆別五色。如愚癡人暗蔽惡道。未得慧眼。往來相報。如月晦夜欲視五色終不得見。若修經戒守攝其意。如持炬火人別五色。譬如無手欲書無目欲視。暗夜貫針水中求火終不可得。汝諸弟子。勤行經戒深思生死。本從何來終歸何所。得淨結除所疑自解。正見聞已。歡喜奉行

  阿育王太子法益壞目因緣經雲六道各有其相

  第一地獄相者

  夫人根元  流浪生死  漂滯馳騁

  墮于五趣  彼終生此  皆有因緣

  人根相貌  今爲汝說  行步顛蹶

  不自覺知  視瞻眩惑  常喜多忘

  舉動輕飄  浮遊曠野  此人乃從

  活地獄來  支節煩痛  睡眠驚覺

  夢寤凶惡  黑繩獄來  粗發戾眼

  長齒喜嗔  聲濁暴疾  合會獄來

  語聲高大  不知慚愧  喜聞喚呼

  不別真僞  眠臥呻吟  夢數驚喚

  當知此人  啼哭獄來  常喜悲泣

  登高遠望  好鬥家人  無有親疏

  言便致恚  經宿不食  此人本從

  大啼哭來  身大腳細  筋力薄鮮

  言語噎塞  聲如破甕  神識不定

  心無孝順  當知此人  阿鼻獄來

  身體粗醜  長苦寒戰  好熱喜渴

  悭貪嫉妒  見人施惠  自致煩惱

  此人乃從  熱地獄來  見火驚恐

  複喜暖熱  行步輕便  不避時宜

  所作尋悔  複欲更施  此人複從

  大熱獄來  小眼喜嗔  所受多妄

  所造短狹  無廣大心  見大而懼

  視小歡喜  此人乃從  優缽獄來

  赤眼醜形  常喜鬥訟  誹謗賢聖

  諸得道者  晝夜伺人  非法之行

  當知此人  缽頭獄來  眼視叁角

  不孝二親  生便短命  拘牟獄來

  好帶刀劍  強撩人鬥  必爲人殺

  邠持獄來  身生瘡痍  口氣臭處

  與人無親  曠地獄來  形體長大

  行步劣弱  少發薄皮  常多病痛

  見人則嗔  貪餮無厭  當知此人

  從焰獄來  體白眼青  語便流沫

  言無端緒  好弄塵土  見深淤泥

  身臥其上  此人乃從  灰地獄來

  卷頭黃目  人所惡見  臨事惶怖

  劍樹獄來  手常執刀  聞鬥便喜

  爲刃所害  從刀獄來  體黑咽塞

  喜止冥室  口出惡言  熱灰獄來

  薄力少氣  不得自在  得失之宜

  一不由己  設見屠殺  不離其側

  當知此人  從剝獄來  嗔喜無常

  尋知變悔  時能辭謝  不經日夜

  懇責其心  如被刑罰  此人乃從

  鞠地獄來  喜宿臭處  好食粗弊

  所著醜陋  從屎獄來  顔色醜惡

  口氣粗犷  好讒鬥人  善香獄來

  常觀此懇  所從來處  知之遠離

  如避劫燒  地獄之相  略說如是 

  第二畜生相者

  次說畜生  受形殊異  專心思察

  無造彼緣  語言舒遲  不起嗔恚

  謙敬尊長  從象中來  身大臭穢

  堪忍寒熱  健嗔難解  從馲駝來

  遠行健食  不避險難  憶事識真

  從馬中來  恩和寬仁  堪履寒熱

  所行無記  從牛中來  高聲無愧

  多所愛念  不別是非  從驢中來

  長幼無畏  常貪肉食  衆事不難

  從師子來  身長眼圓  遊于曠野

  憎嫉妻子  從虎中來  毛長眼小

  少于嗔恚  不樂一處  從禽中來

  性無反覆  喜殺害蟲  獨樂丘冢

  從狐中來  少聲勇健  無有…

《法苑珠林六十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