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苑珠林》

「事彙部·外教部·目錄部」經文2122卷53頁碼:P0269
唐 道世撰

  《法苑珠林》七十叁 ▪第2页

  卷第七十一法苑珠林卷第七十二 /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續本經文上一頁我生生常著衣服。乃至中有亦不露形。由彼願力所引發故。所生之處常豐衣服。彼最後身所受中有。常有衣服入母胎位。乃至出時衣不離體。如如彼身漸次增長。後出家受具戒已。轉成五衣。勤修正行。不久便證阿羅漢果。乃至後涅槃時。即以此衣纏身火葬。菩薩過去叁無數劫。所修種種殊勝善行。皆爲回向無上菩提。利益安樂諸有情故。由斯行願。雖具相好。而無有衣。願力有殊不應爲難。次依論問。在中有位資段食不。答色界中有不資段食。欲界中有必資段食。問欲界中有段食雲何。有作是說。欲界中有。至有食處。便食彼食。至有水處。便飲彼水。由彼飲食以自存濟。此說非理。所以者何。中有極多。難周濟故。謂契經說。如從袋等瀉粳米等。置铛镬中數極稠密。五趣有情所受中有。散在處處數量過彼。若彼受用諸飲食者。一切世間所有飲食。唯供狗犬一類中有。尚不周濟。況余中有。而可充足。又中有身既極微輕妙。受粗重食身應散壞。應作是說。中有食香。非食粗質。故無前過。謂有福者。歆飨清淨華果食等輕妙香氣。以自存活。若無福者。歆飨糞穢臭爛。食等輕細香氣。以自存活。又彼所食香氣極少。中有雖多而得周濟

  次依論引世尊經中作如是說。叁事和合得入母胎。父母俱有染心和合。母身調適無病。是時及健達縛正現在前。此健達縛。爾時二心展轉現前入母胎藏。此中叁事和合者。一者父母交愛和合。二者母身是時調適。叁者健達縛是時正現在前。時父母俱有染心和合者。謂父母俱起淫貪而共合會。母身調適無病。是時者。謂母起貪身心悅豫名身調適。持律者說。由母起貪身心渾濁。如春夏水渾濁而流。不能自持名身渾濁。母腹清淨無風熱淡。互增逼切。故名無病。由此九月。或十月中。任持胎子。令不損壞。言是時者。謂諸母色有穢惡事。日月常有血水流出。此若過多。由稀濕故不得成胎。此若太少。由幹稠故亦不成胎。若此血水不少不多。不幹不濕。方得成胎。名爲是時。是中有者入胎時故。謂母血水于最後時余有二滴。父精最後余有一滴。展轉和合方得成胎。及健達縛正現在前者。謂即中有此處現在前。非于余處。非前非後。此健達縛。爾時二心展轉現前入母胎藏者。謂健達縛將入胎時。于父于母愛恚二心。展轉現起方得入胎。若男中有將入胎時。于母起愛于父起恚。若女中有將入胎時。于父起愛于母起恚。次依論問中有何處入于母胎。有作是說。中有無礙。隨所樂處而便入胎。問若中有身無能障礙。如何依住此母胎中。答業力所拘故依此住。有情業力不可思議。無障礙物令有障礙。是故于此不應爲難。應作是說。中有入胎必從生門。是所受故。由此理趣諸孿生者。後生爲長。所以者何。先入胎者。必後出故。問菩薩中有何處入胎。答從右脅入正知入胎。于母母想。無淫愛故。複有說者。從生門入。諸卵胎生法應爾故。問輪王獨覺先中有位何處入胎。答從右脅入正知入胎。于母母想。無淫愛故。複有說者。從生門入。諸卵胎生法應爾故。有余師說。菩薩福慧極增上故。將入胎時無顛倒想。不起淫愛。輪王獨覺雖有福慧非極增上。將入胎時雖無倒想。亦起淫愛。故入胎位必從生門入也

  次依論引施設論說。若彼父母福業增上。子福業劣不得入胎。若彼父母福劣薄。子福業勝不得入胎。要父母子叁福業等方得入胎。問若富貴丈夫與貧賤女合。或富貴女人與貧賤男合。如何中有亦得入胎。答富貴男子與貧賤女人合時。必于自身起下劣想。于彼女人生尊勝想。富貴女人與貧賤男子合時。必于自身生下劣想。于彼男子起尊勝想。貧賤男子與富貴女人合時。必于自身生尊勝想。于彼女人起下劣想。貧賤女人與富貴男子合時。必于自身起尊勝想。于彼男子生下劣想。子于父母將入胎位。應知亦然。故入胎時皆有等義

  次依論問中有微細。一切牆壁山崖樹等皆不能礙。此彼中有爲相礙耶。有作是說。此彼中有亦不相礙。以極微細。相觸身時不覺知故。複有說者。此彼中有亦互相礙。以相遇時。此彼展轉。有語言故。問若爾甯說中有無礙。答于余無礙。非謂中有。問此彼中有皆相礙耶。答自類相礙非于余類。謂地獄中有但礙地獄中有。乃至天中有但礙天中有。有作是說。劣礙于勝。以粗重故。勝不礙劣。以細輕故。謂地獄中有礙五中有。傍生中有礙四中有。鬼界中有礙叁中有。人中有礙二中有。天中有唯礙天中有

  五生部第五

  如地持論雲。菩薩生有五種。住一切行。安樂一切衆生。一息苦生。二隨類生。叁勝生。四增上生。五最後生

  菩薩以願力故。于饑馑世受大魚等身。以肉救濟一切衆生。于病疾世爲大醫王。救治衆病。于刀兵世爲大力王救息戰诤。以法化邪及諸惡行。如是無量皆悉往生。是名息苦生。菩薩以願自在力故。于種種衆生天龍鬼神等。遞相惱亂及諸外道。起諸邪見悉生其中。爲其導首。引令入正。廣爲宣說。是名隨類生。菩薩以性受生。勝于世間壽色等報。是名勝生

  菩薩從淨心住。乃至最上菩薩住。于閻浮提自在受生。一切受生處于中奇特。是名增上生

  最上菩薩住受生調伏業。菩提衆具增上滿足。生刹利婆羅門家得。阿耨菩提作一切佛事。是名最後生。世世菩薩皆此五種受生。無余無上。因此疾得阿耨菩提

  又瑜伽論雲。諸菩薩生略有五種攝一切生。一切菩薩受無罪生。利益安樂一切有情。何等爲五。一者除災生。二者隨類生。叁者大勢生。四者增上生。五者最勝生。菩薩于諸饑馑作大魚等。並給一切皆令飽滿。或有疫病。作大良醫息除疾疫。或有戰诤。以大威力善巧息除。或有惡王非理治罰。以大願力哀愍一切。或起邪見能除邪惡。是名略說除災橫生。或有菩薩。以大願力生趣異類。方便化導令彼行善。是名略說隨類受生。或有菩薩禀性生時。所感壽量形色族姓。自在富等。最爲殊勝。所作事業自他兼利。是名略說大勢生。或有菩薩住于十地。作十王報。最爲殊勝。已得成滿。即由此業增上所感。是名略說隨增上生。或有菩薩。于此生中菩提資糧已極圓滿。或生大貴國王家。能現等覺廣作佛事。是名略說最後生。若諸菩薩于去來今清淨仁賢妙善生處。皆此五生所攝。除此無有若過若增。唯除凡地菩薩受生。何以故。此中意取有智菩薩生大菩提果之所依止。令諸菩薩疾證菩提

  頌曰

  四生誠易轉  五陰病難湮

  壽報雖延促  終成丘墓塵

  徒知餌六色  會當悲四鄰

  複愍輪回報  難成不壞身 

  感應緣(略引二驗) 晉沙門支道林 唐居士信都元方

  晉沙門支遁字道林。陳留人也。神宇隽發。爲老釋風流之宗。常與其師辯論物類。謂雞卵生用未足殺之。與諸蠕動不得同罰。師尋亡。忽見形來至遁前。手執雞卵投地破之。見有雞雛出[穀-禾+卵]而行。遁即惟寤悔其本言。俄而師及雞雛並滅不見(右此一驗出冥祥記)

  唐相州滏陽縣人信都元方。少有操尚。尤好釋典。年二十九。至顯慶五年春正月死。死後月余。其兄法觀寺僧道傑。情切友情。乃將一巫者至家。遣求元方與語。法觀又頗解法術。乃作一符攝得元方。令巫者問其由委。巫者不識字。遣解書人執筆。巫者爲元方口授。作書一紙。與同學憑行基。具述平生之意。並詩二首。及其家中亦留書啓。文理順序言詞淒怆。其書疏大抵勸修功德。及遣念佛寫經。以爲殺生之業罪之大者。無過于此。又雲。元方不入地獄。亦不墮鬼中。前蒙冥官處分。令于石州李仁師家爲男。但爲隴州吳山縣石名遠于華嶽祈子。乃改與石家爲男。又雲。受生日逼匆迫不得更住。從二月受胎。至十二月誕育。願兄等慈流就彼相看也。言訖洟泣而去。河東薛大造寓居滏陽。前任吳山縣令自雲。具識名遠。智力寺僧慧永法真等說之(右此出冥報拾遺記)

  十使篇第八十叁(此有四部) 述意部 會名部 迷理部 斷障部

  述意部第一

  蓋聞。叁界昏寢。皆由十使爲窟宅。六賊攀緣。寔因五住爲猛將。致使妄想虛構。惑倒交興。萬苦爭纏。百憂總萃。于是十使驅馳。十纏拘束。五鈍易沈。五利難製。苦集順流。無始常漂。滅道清虛。何由得證也

  會名部第二

  初釋名者。一身見。二邊見。叁邪見。四戒取。五見取。六貪。七嗔。八癡。九慢。十疑。此之十使生死根本。凡夫倒惑未曾觀理。妄執相續不出叁有。如世公使隨逐罪人。名之爲使。如地論雲。隨逐轉義名之爲使。雜心論雲。使之隨逐如空行影。成論雲。使之隨逐如母隨子。于叁界中常隨逐義。上來總釋。自下別解

  第一身見者。亦名我見。色心相依。名之爲身。凡愚迷此。執爲我人。從其所迷。故名身見以迷色心計爲我故。從其所立。亦名我見。故十地經雲。世間受生皆由著我。若離著我。則無世間受生身處。故知我見是生煩惱原。故涅槃經雲。如六大賊欲劫人時。要因內人。若無內人則便中還。是六塵賊亦複如是。欲劫善法。要因內有。衆生知見常樂我淨不空等相。若內無如是等相。六塵惡賊則不能劫一切善法。有智之人。內無是相。凡夫則有。是故六塵常來侵奪善法之財。故知我見生惡滅善之原也。又大寶積經雲。如咽塞病即能斷命。一切見中唯有我見。即時能斷于智慧命也

  第二邊見者。夫世間因果生滅相續。非定斷常。是中道理。不解偏執。故名邊見。如中論說。因果常生滅相續故往來不絕。生滅故不常。相續故不斷。故知因果叁世相續是正道理。又成論雲。以世谛故得成中道。以五陰相續生故不斷。念念滅故不常。離此斷常名爲中道。故知因果非定斷常。于現報中凡愚不觀。念念遷滅則是常見。不觀念念新生則是斷見。若于來報愛未盡者。隨業受生六道不定。人非常人迷此謂常。則是常見。若謂死後更不受生。心識永謝。則是斷見

  第叁明邪見者。謂謗無因果。乖正名邪。若依俱舍論。一切諸見皆違理起。悉是邪見。但說一見爲邪見者。由此見最惡能斷善根故。說爲邪見。若論身邊見等。雖邪非正。直是迷理。障出聖道。不謗因果。邪心則輕。不妨修善。仍…

《法苑珠林七十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