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九十九 ▪第3页
卷第九十七法苑珠林卷第九十八 /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續本經文上一頁 其年既幼少 多畜衆弟子
其心懷诤亂 不能究所學
莫能謹慎戒 墮落于邪見
苟且無羞恥 不能修慎行
亦不樂法會 汲汲著利養
適共鬥诤已 遂乃結仇怨
諸魔及官屬 用斯得人便
諸天龍鬼神 來欲聽經教
傾企遲聞戒 但更聞诤訟
諸天人懷恨 不可比丘行
行來共講言 佛法欲滅盡
吾等舍天樂 故來欲受法
不得聞正法 不如棄之去
其有尊鬼神 心樂佛法者
不念諸比丘 不複行擁護
于時弊鬼神 凶暴行毒害
取比丘精氣 令命無有余
偷狗無羞慚 懈怠懷毒意
斯等將來世 反當見敬事
有仁賢比丘 具足知廉恥
于彼失法時 乃更不見侍
譬如師子王 處在林樹間
豺狼及犬狐 不敢食其肉
命過身出蟲 還自啖其肉
晝夜共啖食 毀滅其形體
正法在于世 終不自沒盡
因緣像法故 正法則滅盡
譬如海中船 貪重故沈沒
佛法斯亦然 利養故滅盡
諸比丘遭患 如人喪二親
今日最末世 佛正法滅盡
從今日以往 無複說經典
法律及禁戒 當何從聞聽
諸天樹木鬼 曠野屠神明
悲感心憂惱 宛轉不自甯
法燈爲已沒 正學已毀滅
今世最崩頹 法鼓不複鳴
諸魔設歡喜 聚會相慶賀
舉手而贊言 今是佛末世
知後將來世 當有是患難
益當加精進 勉力求度脫
破戒部第七
如蓮華面經。佛告阿難。我今當說未來之時。有諸破戒比丘。身著袈裟遊行城邑。往來聚落住親裏家。彼非比丘。又非白衣。畜養婦妾産育男女。複有比丘。往淫女家。淫比丘尼。貯畜金銀。造作生業。以自活命。複有通致使驿以自活命。複有專行醫藥以自活命。複有圍棋六博以自活命。複有爲他蔔筮以自活命。複有爲他誦咒驅遣鬼神多取財物以自活命。複有專行殺生以自活命。複有私自費用佛法僧物以自活命。複有內實犯戒外示護持受人信施。複有秘吝僧物不與客僧。複有吝惜僧房床座不與客僧。複有比丘實非羅漢而詐稱羅漢。欲令人知多受供養但爲活命不爲修道。複有興利商賈以自養活。複有專行盜偷以自養活。複有畜養雜畜乃至賣買以自養活。複有販賣奴婢以自養活。複有屠殺牛羊以自養活。複有受募入陣征戰討伐多殺衆人以求勳賞。複有專行劫奪攻破城邑及與聚落以自活命。如是無量地獄因緣。舍命之後皆墮地獄。譬如師子身肉所有衆生不敢食彼。唯師子身自生諸蟲還自啖食師子之肉。佛告阿難。我之佛法非余能壞。是我法中諸惡比丘。猶如毒刺。破我叁阿僧祇劫積行勤苦所集佛法。爾時阿難見此事已。心大怖畏身毛皆豎。即白佛言。如來速入涅槃。今正是時。何用見此未來之世如是惡事。佛言。阿難。未來之世多有在家白衣得生天上。多有出家之人墮于地獄餓鬼畜生。善惡之業終不敗亡。我于過去曾作商人。入于大海。活多人故手殺一人。以是業緣乃至成佛。猶尚身受金槍之報
又當來變經雲。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將來之世當有比丘。因有一法不從法化。令法毀滅不得長益。何謂爲一。謂不護禁戒。不能守心。不修智慧。放逸其意。唯求善名。不順道教。不肯勤慕度世之業。是爲一事令法毀滅。複有二事令法毀滅。何謂爲二。一不護禁戒。不攝其心。不修智慧。畜妻養子放心恣意。賈作治生以共相活。二伴黨相著。憎奉法者。欲令陷墮。故爲言義。謂之谀谄。私記惡行外揚清白。是爲二事令法毀滅。複有叁事令法毀滅。何謂爲叁。一既不護禁戒。不能攝心。不修智慧。二自讀文字不谛句讀。以上著下。以下著上。頭尾顛倒不能解了義之所歸自以爲是。叁明者呵之不從其教。反懷嗔恨謂相嫉姤。議識者少多不別理。鹹雲爲是。是爲叁事令法毀滅。複有四事令法毀滅。何謂爲四。一將來比丘舍空閑處修道之業。二喜遊人間愦鬧之中行來。比丘談言求好袈裟五色之服。叁高望遠視以爲奇雅。自以高德無能及者。雜碎之智比日月之明而已。四不攝叁事。不護根門。行婦女間宣文飾詞。多言合偶以動人心。使清變濁。身行荒亂。正法廢遲。是爲四事令法毀滅。若有比丘欲谛學道。棄捐绮飾。不求名聞。質樸守真。宣傳正經。佛之雅典。深法之化。不用多言。案本說經。不舍正句。希言屢中不失佛意。粗衣趣食。得美不甘。得粗不惡。衣食好醜。隨施者意。守諸根門。不違佛教。勤修佛法猶救頭然。雖不值佛出世。出家爲道學不唐捐。平其本心愍念一切
又十誦律雲。正法滅于像法時有五非法。一比丘小得心止便謂已得聖法。二白衣生天出家墮地獄。叁有人舍世間業出家破戒。四破戒人多人佐助持戒者無人佐助。五乃至羅漢亦被罵辱。更有五怖畏未來有應知。一自身不修身戒心慧。複度他出家。亦不能令他修身戒心慧。二畜沙彌。叁與他依止。四如是人與淨人沙彌近住不知叁相掘。地斬草用水溉灌。五雖誦持叁藏前後雜亂
诤訟部第八
如雜阿含經雲。佛言。此摩偷羅國。將來之世。我之正法千歲不滅。過千歲後有非法出。閻浮提中惡風暴雨多諸災患。人民饑馑觸物磨滅。飲食失味珍寶沈沒。西方有王名缽羅婆。北方有王名耶婆那。南方有王名非釋迦。東方有王名兒沙羅。此之四王皆多眷屬。殺害比丘破壞塔寺。四方盡亂。時諸比丘來集中國。拘睒彌國。王名摩因陀羅西那。生子手似血塗。身似甲胄。有大勇力。又五百大臣同日生子。皆血手胄身。時拘睒彌國一日雨血。王見惡相。即大恐怖。請問相師。相師答王。今生子當王閻浮提多殺害人。即因爲名難當。年漸長大四惡王從四方來。王大憂怖。有天神告言。大王。且立難當爲王。足能降伏彼四惡王。便依神言。舍位與子。以髻中明珠冠其子首。迨五百大臣香水灌頂令往征伐。諸臣之子。身被甲胄從王俱征。與四惡王共戰殺之都盡。王閻浮提治在拘睒彌國。後有叁藏羅漢出現。爲王說法。王聞法已憂惱即止。于佛法中大生敬信。而發聲唱言。自今以後我施諸比丘無恐畏事。適意爲樂。而問比丘言。前四惡王毀滅佛法有幾年歲。諸比丘答雲。經十二年。王心念言作師子吼。我當十二年中供養五衆種種豐足。供施之日天當降雨。香澤之雨遍閻浮提。一切實種皆得增長。後經不久。叁藏門徒弟子。共諸比丘不和。有惡比丘遂殺阿羅漢及叁藏法師。心生懊惱。諸邪見輩競破塔廟及害比丘從是佛法索然頓滅。爾時人天聞佛所說莫不揮淚
又法滅盡經雲。佛告阿難。吾般泥洹欲滅時。五逆濁世魔道興盛。諸魔沙門壞亂吾道。著俗衣裳。樂好袈裟五色之服。飲酒啖肉。殺生貪味無有慈心。更相憎嫉。時有菩薩精進修德者。衆魔比丘鹹共嫉之。誹謗揚惡。擯黜驅遣不令得住。自此于後不修道德。寺廟空荒不複修理。展轉毀壞。但貪財物。積聚不散。不作福田。販賣奴婢。耕田種殖。焚燒山林。傷害衆生。無有慈心。奴爲比丘。婢爲比丘尼。無有道德。淫嫉濁亂。男女不別。令道薄淡。皆由斯輩。或避縣官依倚五道。求作比丘不修戒律。月半月盡。雖名誦戒。厭倦懈怠不欲聽聞。不樂讀誦經律。設有讀者不識字句。爲強言是不咨明者。貢高求名虛無雅步。以爲榮貴望人供養。諸魔比丘命終死後。精神當墮無擇地獄五逆罪中。餓鬼畜生靡不更曆。于無邊河沙劫受罪竟。乃出生在邊國無叁寶處。法欲滅時。女人精勤常作功德。男子懈怠不用法語。眼見沙門如視糞土。無有信心。法輪彌沒。當爾之時諸天泣淚。水旱不調五谷不熟。災疫流行死亡者衆。人民勤苦縣官侵克。不循道理皆思樂亂。惡人轉多善者甚少。日月轉促人命轉短。菩薩比丘衆魔驅逐不預衆會。菩薩入山福德之處。淡泊自守以爲傾快。壽命延長諸天衛護。一切十二部經尋複化滅。不見文字。沙門袈裟自然變白。聖王去後吾法滅盡。譬如油燈臨欲滅時。光更猛盛。于是便滅。吾法盡時亦如燈滅。自此之後難可覶縷。如是久後。彌勒當下世間作佛。天下大平。毒氣消除。雨潤和適。五谷滋茂。草木榮敷。大人長八丈。皆壽八萬四千歲。衆生得度不可稱計
損法部第九
如仁王經雲。後五濁世比丘比丘尼四部弟子。天龍八部一切神王。國王大臣大子王子。自恃高貴滅破吾法。明作製法。製我弟子比丘比丘尼不聽。造作佛像形佛塔形。立統官製衆安籍記僧。比丘地立。白衣高坐。兵奴爲比丘受別請法。知識比丘共爲一心。親善比丘爲作齋會。求福如外道法。都非吾法。當知爾時正法將滅不久。大王。法末世時。有諸比丘四部弟子國王大臣。各作非法之行。橫與佛法衆僧作大法製。作諸罪過非法非律系縛比丘。如獄囚法。當爾之時法滅不久。大王。我滅度後未來世中四部弟子。諸小國王大子王子。乃是住持護叁寶者。轉更滅破叁寶。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外道也。各壞我佛法得大罪過。正教衰薄民無正行。以漸爲惡其壽日減。至若幹百歲。人壞佛教。無複孝子。六親不和。天神不祐。疾疫惡鬼日來侵害。災怪首尾連禍從衡。死入地獄餓鬼畜生。若出爲人。兵奴果報。如響如影。如人夜書火滅字存。叁界果報亦複如是。大王。未來世中一切國王太子王子四部弟子。橫與佛弟子書記製戒。如白衣法。如兵奴法。若我弟子比丘比丘尼立籍。爲官所使。都非我弟子。是兵奴法。立統官攝僧。典主僧籍。大小僧統共相攝縛。如獄因法兵奴之法。當爾之時佛法不久
又舍利弗問經雲。佛告舍利弗。我尋泥洹。大迦葉等當共分別爲比丘比丘尼作大依止。如我不異。迦葉傳付阿難。阿難複付末田地。末田地複付舍那婆私。舍那婆私傳付優波笈多。優波笈多後孔雀輸柯王世弘經律。其孫名曰弗沙蜜多羅。嗣正王位。顧問群臣。雲何令我名事不滅時有臣言。唯有二事。何等爲二。猶如先王造八萬四千塔。舍傾國物供養叁寶。此其一也。若其不爾。便應反之。毀塔滅法殘害息心四衆。此其二也。名雖好惡俱不朽也。王曰。我無威德以及先王。當建次業以成名。行即禦四兵攻雞雀寺。寺有二石師子。號吼動地。王大驚怖退走入城。人民看者嗟泣盈路。王益忿怒自不敢入。驅逼兵將。詐行死害。蹴令勤與。呼攝七衆。一切集會。問曰。壞塔好。壞房好。佥曰。願皆勿壞。如不得已壞房可耳。王大忿勵曰。雲何不可。因遂害之。無問少長。血流成川。壞諸塔寺八百余所。諸清信士舉聲號噭。悲哭懊惱。王取囚系加其鞭罰。五百羅漢登南山獲免。山谷隱崄軍甲不能至。王恐不濟賞募諸國。若得一首即賞金錢叁千。時有君徒缽歎阿羅漢。乃佛所囑累流通。一人化作無量人。捉無量比丘比丘尼頭。處處受金。王諸庫藏一切空竭。王益忿怒。君徒缽歎阿羅漢。現身入滅盡定。王自加害。定力所持。初無傷損。次燒經臺。火始就然颷焰及經。彌勒菩薩以神通力。接我經律上兜率天。次至身齒塔。塔神曰。有蟲行神先索我女。我薄不與。今誓令護法。以女與之。使王心伏。蟲行神喜手捧大山。用以壓王及四部兵衆。一時皆死。王家子孫于斯頓盡。其後有王性甚良善。彌勒菩薩化作叁百童子。下于人間以求佛道。從五百羅漢咨受法教。國土男女複共出家。還複滋繁。羅漢上天接取經律。還于人間。時有比丘。名曰總聞。咨諸羅漢。及與國王分我經律。多立臺館。爲求學來難。王玄策行傳雲。摩伽陀國菩提寺主。達磨師問漢敕使。知此佛法盛行。達磨師雲。佛法當今盛在四方也。昔有迦羯王。夢大海水中心濁四邊清。請迦葉佛解雲。後釋迦末代佛法。中天竺無。所以中濁也。總向四方。所以四邊清也
述曰。自佛法東流已來。震旦已叁度爲諸惡王廢損佛法。第一赫運勃勃號爲夏國。被破長安遇僧皆殺。第二魏太武用崔皓言夷滅叁寶。後悔皓加五刑。第叁周武帝。但令還俗。此之叁君爲滅佛法。皆不得久。身患癞瘡。死入地獄。有人暴死見入地獄受大極苦。具如別傳。唐臨冥報記述
頌曰
聖迹隱顯 隨人廢興 至誠即感
匪信難矜 冀存敬學 教被真宗
迷斯厥理 甯解困窮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法苑珠林》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3】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