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諸經要集》

「事彙部·外教部·目錄部」經文2123卷54頁碼:P0001
唐 道世集

  《諸經要集》七 ▪第5页

  

  ..續本經文上一頁羅柰。有一山名曰利師。古昔諸佛多住其中。若無佛時。有二千辟支佛。恒至其中。有一長者。名曰散陀甯。時世旱儉。其家巨富。即問藏監。今我藏中谷米多少。欲請大士。未知供不。藏監對曰。饒多足供。即請二千辟支。飯食供養。差五百使人。供設飯食。時諸使人厭心便生。我等諸人所以辛苦。皆由此諸乞兒。爾時長者。恒令一人知白時到。養一狗子日日逐往。爾時使人。卒值一日忘不往白。狗子時到獨往常處。向諸大士高聲而吠。諸辟支佛聞其狗吠。即知時到來詣便坐。如法受食。因白長者。天今當雨宜可種殖。長者如言耕種。所種之物盡變爲瓠。長者見怪。隨時溉灌。後熟皆大。即劈看之。隨所種物。成治淨好。麥滿其中。長者歡喜。其家滿溢。複分親族。合國一切鹹蒙恩澤。是時五百作食之人。念言。斯之獲果實。是大士之恩。我等雲何惡言向彼。即往其所請求改悔。複立誓言。願使我等于將來世。遭值賢聖蒙得解脫。由此之故。五百世中常作乞兒。因其改悔複立誓故。今遭我世蒙得過度。太子當知。爾時大富散陀甯者。我身是也。時藏臣者今須達是也。日白時到者。今優填王是也。五百作食人者。今此五百阿羅漢是也。爾時只陀及衆會者。睹其神變。皆得四果

  貧女緣第五

  如賢愚經雲。昔佛在世時。尊者迦旃延。在阿槃提國。時彼國中。有一長者大富饒財。家有一婢小有愆過長者鞭打晝夜走使。衣不蓋形食不充口。年老辛苦思死不得。適持[土*瓦]詣河取水。舉聲大哭。爾時尊者。聞其哭聲往到其所。問知因緣。即語之言。汝若貧者。何不賣之。老母答言。誰買貧者。迦旃延言。貧實可賣。老母向言。貧可賣者。賣之雲何。迦旃延言。汝若賣者。一隨我語。告令先洗。洗已教施。母白尊者。我今貧窮身上衣無。手許完納。唯有此[土*瓦]是大家許。當以何施。即持缽與。教取水施。受爲咒願。次與授戒。複教念佛。竟問之言。汝止何處。婢即答言。無定止處。隨舂炊磨即宿其處。或在糞堆。尊者語言。汝好勤心恭謹走使。伺其大家一切臥訖。竊開戶入。于其戶內敷草而坐。思惟觀佛。母受教已。至夜坐處戶內命終。生忉利天。大家曉見嗔恚而言。此婢常不聽入舍。何忽此死。即便遣人。以草系腳置寒林中。此婢生天與五百天子以爲眷屬。即以天眼。觀見故身生天因緣。尋即將彼五百天子。赍持香華到寒林中。燒香散花供養死屍。放天光明照于村林。大家見怪。普告遠近。詣林觀看見已語言。此婢已死何故供養。天子報言。此吾故身。即爲具說生天因緣。後皆回詣迦旃延所。禮拜供養因緣說法。五百天子。悉皆獲。得須陀洹果。既得果已還歸天上。以是因緣。智者應當如是學之

  又佛說摩诃迦葉度貧母經雲。佛在舍衛國。是時摩诃迦葉。獨行教化到王舍城。常行大哀福于衆生。舍諸豪富而從貧乞。時欲分衛。先入叁昧。何所貧人吾當福之。即入王舍大城之中。見一孤母最甚貧困。在于街巷大糞聚中。傍鑿糞聚以爲岩窟。羸劣疾病常臥其中。孤單零丁無有衣食。便于岩窟施小籬柵。以障五形。迦葉叁昧。知此人宿不植福是以今貧。知母受命終日在近若吾不度永失福堂。母時饑困。長者青衣。而棄米汁臭惡難言。母從乞之。即以破瓦。盛著左右。迦葉到所。咒願從乞。多少施我可得大福。爾時老母即說偈言

  舉身得疾病  孤窮安可言

  一國之最貧  衣食不蓋形

  世有不慈人  尚見矜愍憐

  雲何名慈哀  而不知此死

  普世之寒苦  無過我之身

  願見哀矜庶  實不爲人惜 

  摩诃迦葉即答偈言

  佛爲叁界尊  吾備在其中

  欲除汝饑貧  是故從貧乞

  若能減身口  分铢已爲施

  長夜得解脫  後生得豪富 

  爾時老母。聞偈歡喜。心念前日有臭米汁。是以施之。則不可飲。遙啓迦葉。哀我受不。迦葉答言。大善。母即在窟匍匐取之。形體裸露不得持出。側身偻體。籬上受與。迦葉受之。尊口咒願使蒙福安。迦葉心念。若吾赍去。著余處飲。母則不信。謂吾棄之。即于母前飲訖蕩缽。還著囊中。于是老母特複真信。迦葉自念。當現神足。令此母人必獲大安。即在空中廣現神變。爾時母人見此踴躍。一心長跪遙視迦葉。迦葉告曰。母今意中。所願何等。即啓迦葉。願以微福。得生天上。于是迦葉忽然不現。老母數日壽終。即生忉利天上。威德巍巍震動天地。光明挺特。譬如七日一時俱出。照曜天宮。帝釋驚悸。何人福德感動勝吾。即以天眼。觀此天女。福德使然。即知天女本生來處。爾時天女即自念言。此之福報。緣其前世供養迦葉所致。假令當以天上珍寶種種百千施上迦葉。猶尚未報須臾之恩。即將侍女。持天香花忽然來下。于虛空中散迦葉上。然後來下。五體投地禮畢卻住。叉手歎曰

  大千國土  佛爲特尊  次有迦葉

  能閉罪門  昔在閻浮  糞窟之前

  爲其貧母  開說真言  時母歡喜

  貢上米潘  施如芥子  獲報如山

  自致天女  封受自然  是故來下

  歸命福田 

  天女說已。俱還天上。帝釋心念。女施米汁乃致此福。迦葉大哀。但福劣家不往大姓。當作良策。即與天後持百味食。盛小瓶中詣王舍城。巷邊作小陋屋。變其形狀。似于老公。身體痟瘦。偻行而步。公妻二人而共織席。貧窮之狀不儲飲食。迦葉後行分衛。見此貧人而往乞食。公言。至貧無有如何。迦葉咒願良久不去。公言。我等夫妻。甚老織席。不暇向乞。唯有少飯。適欲食之。聞仁慈德但從貧乞。是以福之。今雖窮困。意自割損以施賢者。審如所雲。令吾得福。天食之香非世所聞。若預開瓶苾芬之香。迦葉覺之全不肯取。即言。道人弊食不多。將缽來取迦葉即以缽取受。咒願施家。其香普熏王舍大城及其國界。迦葉即嫌其香。公母釋身。疾飛空中。彈指歡喜。迦葉思惟。即知帝釋化作老公而爲福祚。吾今已受不宜複還。迦葉贊歎帝釋種福無厭。忍此醜類。來下殖福。必獲影報。帝釋及後倍複欣踴。是時天上伎樂來迎。帝釋到宮。倍益歡喜  頌曰

  浮雲南化竟無歸  子客東西何可依

  原憲糟糠竊有望  田氏膏腴讵敢希

  藹藹庑庭絕車馬  寂寂蓬門掩席扉

  宿昔偷光吝余照  今日窮途空自欺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諸經要集》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4】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