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諸經要集》

「事彙部·外教部·目錄部」經文2123卷54頁碼:P0001
唐 道世集

  《諸經要集》九 ▪第5页

  

  ..續本經文上一頁夜半時。去家學道。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得佛道。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般泥洹。佛言。所以用四月八日者。爲春夏之際。殃罪悉畢。萬物普生。毒氣未行。不寒不熱。時氣和適。今是佛生日故。諸天下人民共念佛功德。浴佛形像如佛在時。以示天下人佛言我爲菩薩時。叁十六反爲天王帝釋。叁十六反作金輪王。叁十六反。作飛行皇帝。今日諸賢誰有好心。念釋迦佛恩德者。以香華浴佛形像。求第一福者。諸天鬼神所證明知。四月八日浴佛法。時當取叁種香。一都梁香二藿香。叁艾納香。合叁種草香挼而漬之。此則青色水。若香少者。可以绀黛秦皮權代之。又用郁金香。手挼漬之于水中。挼之以。作赤水。以水清淨用灌像訖以白練白綿拭之。斷後自占更灌。名曰清淨。其福第一也

  又溫室經雲。佛告只域長者。澡浴之法。當用七物。除去七病。得七福報。何謂七物。一者然火。二者淨水。叁者澡豆。四者酥膏。五者淳灰。六者楊枝。七者內衣。此是澡浴之法。何謂除七病。一者四大安隱。二者除風。叁者除濕痹。四者除寒冰。五者除熱氣。六者除垢穢。七者身體輕便。眼目清明。是爲除七病。得七福者。一者四大無病所生常安。二者所生清淨面首端正。叁者身體常香衣服淨潔。四者肌體濡澤威光德大。五者多饒人從拂拭塵垢。六者口齒香好所說肅用。七者所生之處自然衣服

  又十誦律雲。洗浴得五利。一除塵垢。二治身皮膚令一色。叁破寒熱。四下風氣調。五少病痛。舍利弗。夏盛熱時。有一客作人。園中汲水灌樹。見舍利弗發小信心。喚舍利弗。脫衣樹下以水洗浴。身得清涼。作人後命終。即生忉利天上。有大威力。爲功雖少以遇良田獲報甚多。即下詣舍利弗所。散華供養。舍利弗因其信心。爲說法要得須陀洹果

  又賢愚經雲。爾時首陀會天。下閻浮提世尊所。請佛及僧洗浴供養。世尊默然許可。即設飲食。並辦洗具。溫室暖水調適。酥油浣草皆悉備有于是世尊及諸比丘。納受其供。其洗浴已。並厚飲食其食甘美世所希有。食竟澡漱各還本座。是時阿難白佛。此天往昔作何功德。形體殊妙威相奇特。光明顯赫如大寶山。佛告阿難。乃往過去。毗婆屍佛時。此天彼世爲貧家子。恒行傭作以供身口。聞佛說洗僧之德。情中欣然。便勤作務。得少錢谷用設洗具。並設飲食。請佛衆僧。而以盡奉。由此福行。壽終之後生首陀會天。有此光相。七佛已來。乃至千佛出世亦皆如是。洗佛及僧。佛授記曰。于未來世兩阿僧祇百劫之中。當得作佛。號曰淨身。十號具足

  又雜譬喻經雲。昔佛弟難陀。乃往昔維衛佛時人。一洗衆僧之福。功德自追生在釋種。身佩五六之相。神容晃昱金色。乘前之福與佛同世。研精道場便得六通。古人施一猶有弘報。況今檀越能多行者。普等之行必逮尊號。加增歡喜廣度一切

  又福田經雲。有比丘名阿難。白世尊曰。我念宿命。生羅閱只國爲庶民子。身生惡瘡治之不差。有親友道人。來語我言。當浴衆僧。取其浴水以用洗瘡。便可得愈。又可得福。我即歡喜往到寺中。加敬至心。更作新井香油浴具。洗浴衆僧。以汁洗瘡。尋蒙除愈。從此因緣所生端正。金色晃昱不受塵垢。九十一劫常得淨福。慶祐廣遠。今複值佛。心垢消滅逮得應真

  又十誦律雲。外國浴室形圓。猶如圓倉。開戶通煙。下作伏渎。出水內施。叁擎閣齊。人所及處。以瓨盛水滿叁重閣。火氣上升。上閣水熱。中閣水暖。下閣水冷。隨宜自取用。無別作湯。故雲淨水耳

  又增一阿含經雲。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造作浴室有五功德。雲何爲五。一除風。二病得差。叁除去塵垢。四身體輕便。五得肥白。若有四部之衆。欲求此五功德者。當求造浴室

  又僧祇律雲。若欲浴時。使園民等掃灑令淨。辦其薪炭。溫暖得所。乃打揵椎應知入浴。各以腰帶系衣作識。安衣架上。入時不得掉兩臂而入。一手遮前而入。若欲與師揩者。當先白已無罪。不得一時舉兩手。當先令揩一臂。一手覆前竟。次揩一臂。一手及余內外已。閉戶而坐。令身汙出。籌量用水不得多用。若池水洗自恣無罪。不聽露地裸。形而浴。若水齊腰腋得用無罪。若坐水中至臍亦得。出已取己衣著。正理而去

  雜福緣第六

  如薩婆多論雲。若作僧房及以塔像。曠路作井。及作橋梁船。此人功德一切時生。常資施主除叁因緣。一前事毀壞。二此人若死。叁若起惡邪。無此叁因緣者。福德常生

  又增一阿含經雲。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施不得其福。雲何爲五。一以刀施人。二以毒施人。叁以野牛施人。四以淫女施人。五以造作神祠。是謂有此五施。不得其福。複有五施人天得福。雲何爲五。一造作園觀。二造作林樹。叁造作橋梁。四造作大船。五與當來過去。造作房舍住處。是謂有此五事。令得其福。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園觀施清涼  及作好橋梁

  河津度人民  並作好房舍

  彼人日夜中  恒當受其福

  戒定以成就  此人必生天 

  又僧祇律。有諸天子以偈問佛

  何等人趣善  何等人生天

  何等人晝夜  長養善功德 

  爾時世尊。以偈答言

  曠路作好井  種殖園果施

  樹林施清涼  橋船度人民

  布施修淨戒  智慧舍悭貪

  功德日夜增  常生天人中 

  又正法念經雲。若有衆生。施人美水。或覆井泉。恐諸毒蛇墮于井中。行人飲之而致苦惱。命終生叁箜篌天。受五欲樂。從此命終。若得人身王所愛重。若見病困咽喉出聲。余命未盡。施其漿飲。或施其財以贖彼命。命終生深水天。如帝釋快樂。從天命終隨業流轉。不墮叁塗。得受人身。從生至生不遭病苦。無有惱亂。若有衆生持戒。見比丘僧。以扇布施。令得清涼讀誦經法。命終生風行天。香氣來吹悅樂無比。若有衆生。于河津濟造立橋船。以善心渡持戒人。兼渡余人。不作衆惡。命終生鬘持天。受五欲樂。命盡人中爲王典藏

  又譬喻經雲。昔有母子叁人。常作叁事。一作大船置于河中以渡百姓。二于都市造立好井以供萬民。叁于四門各作圊廁給人便利。修是功德。命終之後皆生天上。受福自然。下生人中富貴長壽。所生之處不經叁塗。設此微福。尚獲果報巍巍無量。何況有人廣修功德。造立塔寺。分檀布施。作諸福業。百千萬倍。複勝于此不可計量。故成實論。引經偈雲

  若種樹園林  造井橋梁等

  是人所爲福  晝夜常增長 

  又華手經雲。佛告舍利弗。菩薩有四法。終不退轉無上菩提。何等爲四。一者若見塔廟毀壞。當加修治。若塊若泥乃至一塼。二者若于四衢道中多人觀處。起塔造像。爲作念佛善福之緣。塔中畫作若轉法輪。及出家相。乃至雙樹入涅槃相。叁者若見有比丘僧二部诤訟。勤求方便令其和合。四者若見佛法欲壞。能讀誦說乃至一偈。令法不絕。爲護法故。敬養法師。專心護法不惜身命。菩薩若成是四法者。世世當作轉輪聖王。得大身力如那羅延。舍四天下而行出家。能得隨意修四梵行。命終生天作大梵王。乃至究竟成無上道。是故智者。欲求佛道當作是學

  又放牛經。出增一阿含別品同譯。佛告諸比丘。有十一法。放牛兒不知放牛便宜。不曉養牛。何等爲十一。一者放牛兒不知色。二者不知相。叁者不知摩刷。四者不知護瘡。五者不知作煙。六者不知擇道行。七者不知處牛。八者不知何道渡水。九者不知逐好水草。十者不知構牛不遺殘。十一者不知分別養可用不可用。如是十一事。放牛兒不曉養護其牛者。牛終不滋息。日日有減。此喻比丘。亦有十一種損益。不可具述。佛于是頌曰

  放牛兒審谛  牛主有福德

  六頭牛六年  成六十不減

  放牛兒聰明  知分別諸相

  如此放牛兒  先世佛所譽 

  頌曰

  直影端形  虛岩應響  福滋善運

  果由因上  委質圓音  輸誠閟獎

  惠之陰德  冥資功賞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諸經要集》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2】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