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諸經要集》

「事彙部·外教部·目錄部」經文2123卷54頁碼:P0001
唐 道世集

  《諸經要集》十五 ▪第3页

  

  ..續本經文上一頁士。恒修觀行。臭處流溢遍身皆滿。六塵怨賊每相觸惱。五陰旃陀難可親近。凡夫顛倒縱此貪迷。妄見妖姿封著華態。皓齒丹唇長眉高髻。弄影逶迤增妍美豔。所以洛川解佩。能稅駕于陳王。漢曲弄珠。遂留情于交甫。巫山臺上。托雲雨以去來。舒姑水側。寄泉流而還往。遂使然香之氣。迥襲韓壽之衣。彈琴之曲。懸領相如之意。或因廌枕而成親。或藉挂冠而爲密。豈知形如聚沫質似浮雲。內外俱空須臾散滅。舉身不淨遍體無常。方棄溝渠以充蝼蟻。凡是衆生有此邪行。乖梵天道。障菩提業。爲四趣因。感叁塗果。是知叁有之本寔由淫業。六趣之報特因愛染。以潤業偏重故。聖製不爲也(此下有四種緣)

  第一呵欲多苦者。如涅槃經偈雲

  若常愁苦  愁遂增長  如人喜眠

  眠則滋多  貪淫嗜酒  亦複如是 

  又正法念經偈雲

  如火益幹薪  增長火熾然

  如是愛樂者  愛火轉增長

  薪火雖熾然  人皆能舍離

  愛火燒世間  纏綿不可舍 

  又智度論偈雲

  世人愚惑  貪著五欲  至死不舍

  爲之後世  受無量苦  譬如愚人

  貪著好果  上樹食之  不肯時下

  人伐其樹  樹傾乃墮  身手毀壞

  痛苦而死  得時樂少  失時苦多

  如蜜塗刀  舐者貪甜  不知傷舌

  後受大苦 

  又成實論偈雲

  貪欲實苦  凡夫顛倒  妄生樂想

  智者見苦  見苦則斷  受欲無厭

  如飲堿水  轉增其渴  以增渴故

  何得有樂  譬如狗咬  血塗枯骨

  增涎唾合  想謂有美  貪欲亦爾

  于無味中  邪倒力故  謂爲受味

  故知色欲  苦實樂虛  要無貪求

  方名真樂 

  第二觀女不淨者。但惟諸女。外假容儀內懷臭穢。迷人著相不覺虛诳。唯大智者。能知可惡也

  又禅秘要經雲。長老目連得羅漢道。本婦將從。盛服莊嚴欲壞目連。目連爾時爲說偈言

  汝身骨幹立  皮肉相纏裹

  不淨內充滿  無一是好物

  韋囊盛屎尿  九孔常流出

  如鬼無所宜  何足以自貴

  汝身如行廁  薄皮以自覆

  智者所棄遠  如人舍廁去

  若人知汝身  如我所惡厭

  一切皆遠離  如人避屎坑

  汝身自莊嚴  花香以璎珞

  凡夫所貪愛  智者所不惑

  汝是不淨聚  集諸穢惡物

  如莊嚴廁舍  愚人以爲好

  汝脅肋著脊  如椽依梁棟

  五藏在腹內  不淨如屎箧

  汝身如糞舍  愚夫所貪寶

  飾以珠璎珞  外好如畫瓶

  若人欲染空  始終不可著

  汝欲來娆我  如蛾自投火

  一切諸欲毒  我今已滅盡

  五欲已遠離  魔網已壞裂

  我心如虛空  一切無所著

  正使天欲來  不能染我心 

  又增一阿含經雲。甯以火燒鐵錐而铄于眼。不以視色興起亂想。又正法念經雲。女人之性心多嫉妒。以是因緣。女人死後多生餓鬼趣中。雖有美言心如毒害。強知虛詐。能惑世間

  第叁女人難親可厭者。如優填王經偈雲

  女人最爲惡  難與爲因緣

  恩愛一縛著  牽人入罪門 

  非直牽人  入于惡道  天中退落

  亦由女惑 

  又正法念經偈雲

  天中大系縛  無過于女色

  女人縛諸天  將至叁惡道 

  又智度論雲。菩薩觀欲種種不淨。于諸衰中女衰最重。火刀雷電。霹雳怨家。毒蛇之屬。猶可暫近。女人悭妒。嗔谄妖穢。鬥诤貪嫉。不可親近。故佛說偈雲

  甯以赤鐵  宛轉眼中  不以散心

  邪視女色  含笑作姿  憍慢羞慚

  回面攝眼  美言妒嗔  行步妖穢

  以惑于人  淫羅彌網  人皆投身

  坐臥行立  回眄巧媚  薄智愚人

  爲之心碎  執劍向敵  是猶可勝

  女賊害人  是不可禁  毒蛇含毒

  猶可手捉  女情惑人  是不可觸 

  又增一經偈雲

  莫與女交通  亦莫共言語

  有能遠離者  則離于八難 

  又薩遮尼幹子經尼幹子說偈雲

  自妻不生足  好淫他婦女

  是人無慚愧  受苦常無樂

  現在未來世  受苦及打縛

  舍身生地獄  受苦常無樂 

  又雜譬喻經雲。佛在世時。有一婆羅門。生兩頭女。女皆端正。乃故懸金。九十日內。募索有能诃我女醜者。便當與金。竟無募者。將至佛所。佛便诃言。此女皆醜無有一好。阿難白佛言。此女實好而佛言惡。有何不好。佛言。人眼不視色。是爲好眼。耳鼻口亦爾。身不著細滑。是爲好身。手不盜他財。是爲好手。今觀此女。眼視色。耳聽音。鼻嗅香。身喜細滑。手喜盜財。如此之者皆不好也

  又佛般泥洹經雲。佛告奈女。好邪淫者。有五自妨。一名聲不好。二王法所疾。叁懷異多疑。四死入地獄。五地獄罪竟受畜生形。皆罪所致。能自滅心不邪淫者。有五增福。一多人稱譽。二不畏縣官。叁身得安隱。四死生天上。五從意清淨得泥洹道

  第四女人奸僞者。如舊雜譬喻經雲。昔有大姓家子端正。以金作女像。語父母言。有女似此者兒乃當取。時他國有女。貌亦端正。亦作金色。金女白父母言。有男似此乃當嫁之。父母各聞便遠娉合。時國王。舉鏡自照。謂群臣曰。天下人顔。有如我不。諸臣答曰。臣聞彼國有男。端正無比。則遣使請之。使至。告之。王欲見賢者。則嚴車進去。已自念。王以我明達故來相呼。則還取書。而見婦與奴爲奸。怅然懷憾。爲之結氣。顔色衰醜。臣見如此。謂行道消瘦。馬廄安之。夜于廄中。見王正大夫人與馬廄下人私通。心乃自悟。王大夫人。尚當如此。何況我婦。意解心悅顔色如故。則與王相見。王曰。何因止外叁日。答曰。臣來有忘還歸取之。而見婦與奴爲奸。意忿顔色衰變。故住廄中叁日。昨見正夫人來與養馬兒私通。夫人乃爾。何況余人。意解顔色複故。王言。我婦尚爾。何況凡女。兩人俱舍。便入山中。剃發作沙門。思惟女人不可從事。精進不懈。俱得辟支佛道

  又舊雜譬喻經雲。昔有婦人。生一女。端正無比。年始叁歲。國王取視。呼道人相。後堪爲夫人不。道人報王。此女有夫。王後得之。王言。我當牢藏。豈可後得。便呼鶴來。汝處在何。鶴白王言。我止大山。半腹有樹。人畜不曆。下有洄水。船所不行。王言。我以此女寄汝將養。便撮持去。日日從王。取飯與女。如是久後。上有一聚。卒爲水[漂*寸]去。有一樹奇。逐水下流。有一男子。得抱持樹。墮洄水中不得去回。有蒱桃樹踴出。住倚山傍。男子尋之得上鶴樹。與女私通。女便藏之。鶴覺女身重。左右求得男子。舉撮棄之。如事白王。王曰。前道人善巧相人也。師曰。人有宿對非力所製。逢對則可。畜生亦爾

  又舊雜譬喻經雲。昔有國王。護持女急。正夫人語太子曰。我爲汝母生汝。不見國中。欲一回出。汝可白王。如是至叁。太子白王。王則聽可。太子自爲禦車。群臣于路奉迎設拜。夫人出手開帳。令人得見。太子見女人而如是。便詐腹痛而還。夫人言曰。我無相甚矣。太子自念。我母尚當如此。何況余乎。夜便委國舍去。入山遊觀。時道邊有樹。下有泉水。太子上樹。逢見梵志獨行入水池浴。出已飯食。作術吐出一壺。壺中有女。與屏處室。梵志將臥。女人複吐一壺。壺中有男複與共臥。臥已吞壺。須臾之頃。梵志起已。複內婦著壺中。吞已杖持而去。太子歸國白王。請梵志及諸臣下。作叁人食。持著一邊。梵志既至。言我獨自。太子曰。梵志。汝當出婦共食。梵志不得已出婦。太子語婦。汝當出夫共食。如是至叁。不得已出男共食。食已便去。王問太子。汝何因知之。答曰。我母觀國。我爲禦車。母開帳出手。令人見之。我念女人能多樂欲。便詐腹痛。還入山中見梵志。藏婦腹中。如是女人奸不可絕。願大王放赦宮中。自在行來。王敕後宮。其欲行者任從志也。師曰。天下不可信者。女人是也

  又舊譬喻經雲。昔有四姓。藏婦不使人見。婦使青衣人作地突。與琢銀兒私通。夫後覺婦。婦言。我今生不邪行。卿莫妄語。夫言。吾不信汝。當將汝至神樹所立誓。婦言。甚佳。夫持齋七日。始入齋室。婦密語琢銀兒。汝詐作狂亂頭于市。逢人抱持牽引弄之。夫齋竟便將婦出。婦言。我不見市。卿將我過市。琢銀兒便來抱持詐狂臥地。婦便哮呼其夫。何爲使人抱持我耶。夫言。此是狂人。何須記錄。夫婦俱到神所。叩頭言。我生來不作惡。但爲狂人所抱。婦便得活。夫默然而慚。佛言。當知一切女人。奸詐如是。不可信也

  又十誦律雲。佛在舍衛國。有一婆羅門生女。面貌端正顔色清淨。名曰妙光。相師占曰。是女後當與五百男共通。諸人聞已。女年十二無有求者。時婆羅門有鄰比估客。常入海采寶。是估客。于樓上遙見是女即生欲心。問余人言。是誰女耶。答是某甲婆羅門女。有取者耶。答言無。有求者耶。答言未也。問何故無人求耶。答曰。此女有一過罪。相師占曰。是女後當與五百男子共通。所以無求者。時估客念言。除沙門釋子。無入我舍者。即往求取。女到未久。估客結伴欲入海中。喚守門者語言。我欲入海。莫聽男子強入我舍。除沙門釋子。此是無過。答言爾。去後沙門于舍乞食。是女見已語言。共我行欲。諸比丘不知白佛。佛言。此舍必有非梵行。汝不應往。此女後得病。于夜命終。其家人以莊嚴具。合棄死處。時有五百群賊。于此處行。見死女即生欲心。便就行欲。是女先語沙門婆羅門。共我行欲。以此因緣故墮惡道。在彼國北方。生作淫龍。名毗摩達多

  正報頌曰

  邪淫入地獄  登彼刀葉林

  熱鐵釘其口  洋銅灌入心

  毒龍碎骨髓  金剛鼠食陰

  銅柱緣上下  鐵床臥隱深 

  習報頌曰

  昏淫亂情色  受苦無表裏

  余業得人身  自妻恒背己

  彼此懷猜忌  孰肯順情旨

  稍有性靈人  甯得無慚恥 

  妄語緣第四

  惟夫禀形人世。逢斯穢濁之時。受質僞身。恒在虛詐之境。所以妄想虛構。惑倒交懷。違心背理。出語皆虛。诳惑前人。令他妄解。致使萬苦爭纏百憂總萃。種虛妄之因感得輕賤之報。地獄重苦更加湯炭。迷法亂真。寔由妄語也

  如正法念經偈言

  妄語言說者  惱一切衆生

  彼常如黑暗  有命亦同死

  語刀自割舌  雲何舌不墮

  若妄語言說  則失實功德

  若人妄說語  口中有毒蛇

  刀在…

《諸經要集十五》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