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諸經要集》

「事彙部·外教部·目錄部」經文2123卷54頁碼:P0001
唐 道世集

  《諸經要集》十八 ▪第4页

  

  ..續本經文上一頁即使兵衆還將斑足安置本國。前仙人立誓十二年滿。自是已後更不啖人。遂還霸王治民如舊。爾時須陀素彌王者。今我身是。斑足王者。今央掘摩羅是。時諸人十二年中。爲斑足王所食啖者。今此諸人央崛摩羅所殺者是。此諸人等。世世常爲央掘所殺。我亦世世降之以善。央掘摩者。指鬘比丘。是時波斯匿王複白佛言。指鬘比丘。殺此人多食已得道。當受報不。佛告。大王。行必有報。今此比丘在于房中。地獄之火從毛孔出。極患苦痛酸切叵言。佛敕一比丘。汝持戶排往指鬘房刺戶孔中。比丘即往奉教爲之。排入戶內尋自融消。比丘驚愕還來白佛。佛告比丘。行報如是。王及衆會莫不信解

  頌曰

  財色與酒  名爲叁惑  臣耽喪家

  君重亡國  肉障大慈  幸遮淨德

  懷道君子  斯穢不欲 

  占相部第二十七(此有叁緣) 述意緣 觀相緣 歸信緣

  述意緣第一

  夫大教無私。至德同感。凡情業行。造化殊方。心境相乖。苦樂報異。如蠟印泥。印成文現。業相既分。睹報可測。故使在人畜以別響處。胡漢以分形。貴賤有尊卑之別。聖凡有善惡之異也

  觀相緣第二

  如正見經雲。時佛會中。有一比丘。名曰正見。雖入法服有疑念言。佛說有後世生。至于人死皆無相報。何以知乎。此問未發佛已預知。佛告諸弟子。譬如樹本。以一核種四大包毓。自致巨盛牙葉莖節。展轉變易遂成大樹。樹複生果果複成樹。歲月增益。如是無數。佛告諸弟子。欲踧集華實莖節更還作核。可得以不。諸弟子言。不可得也。彼已轉變日就朽敗。核種複生如是無極。轉生轉易終皆歸朽。不可複還使成本核也。佛告諸弟子。生死亦如此。本由癡出展轉合成。十二因緣識神轉易。隨行而使更有父母。更受形體不複識故。不得還報。譬如治家洋石作鐵。鑄鐵爲器。成器可還使作石乎。正見答言。實不可成鐵爲石。佛言。識之轉徙住在中陰。如石成鐵。轉受他體如鐵成器。形消體易不得複還。故識禀受人身更有父母。已有父母便有六閉。一住在中陰不得複還。二墮所受身胞內。叁初生迫痛妄故識想。四生墮地故所識念滅。更起新見想。五已生便著食念故識念斷。六從生日長大習所新無複宿識。佛言。諸弟子。識神墮作善惡。臨死隨行所見非故。身不可複還識故。面相答報也。未有道意無有淨眼。身死識去隨行變化。轉受他體何得相報也。譬如月晦夜陰。以五色物著冥暗中。千萬億人不能視物。若人把炬照之皆別五色。如愚癡人。暗蔽惡道未得慧眼。往來相報如月晦夜。欲視五色終不得見。若修經戒守攝其意。如持炬火別色。譬如無手欲書。無目欲視。暗夜貫針。水中求火。終不可得。汝諸弟子。勤行經戒深思生死。本從何來終歸何所。得淨結除所疑自解。正見聞已歡喜奉行

  阿育王太子法益壞目因緣經雲。六道各有其相

  第一地獄相者

  夫人根元  流浪生死  漂滯馳騁

  墮于五趣  彼終生此  皆有因緣

  人根相貌  今爲汝說  行步顛蹶

  不自覺知  視瞻眩惑  恒喜多忘

  舉動輕飄  浮遊曠野  此人乃從

  活地獄來  支節煩痛  睡眠驚覺

  夢悟凶惡  黑繩獄來  粗發戾眼

  長齒喜嗔  聲濁暴疾  合會獄來

  語聲高大  不知慚愧  喜鬥喚聲

  不別真僞  眠臥呻吟  夢數驚喚

  當知此人  啼哭獄來  恒喜悲泣

  登高望遠  好鬥家人  無有親疏

  言便致恚  經宿不食  此人本從

  大啼哭來  身大腳細  筋力薄少

  言語咽塞  聲如破甕  神識不定

  心無孝順  當知此人  阿鼻獄來

  身體粗醜  長苦寒戰  好熱喜渴

  悭貪嫉妒  見人施惠  自生煩惱

  此人乃從  熱地獄來  見火驚恐

  複喜暖熱  行步輕便  不避時宜

  所作尋悔  複欲更施  此人複從

  大熱獄來  小眼喜嗔  所受多忘

  所造短狹  無廣大心  見大而懼

  視小歡娛  此人乃從  優缽獄來

  赤眼醜形  常喜鬥訟  誹謗賢聖

  諸得道者  晝夜伺人  非法之行

  當知此人  缽頭獄來  眼規叁角

  不孝二親  生便短命  拘牟獄來

  好帶刀釰  強遼人鬥  必爲人殺

  邠持獄來  身生瘡痍  口氣臭處

  與人無親  曠地獄來  形體長大

  行步劣弱  少發薄皮  恒多病痛

  見人則嗔  貪餮無厭  當知此人

  從焰獄來  體白眼青  語便流沫

  言無端緒  好弄塵土  見深淤泥

  身臥其上  此人乃從  灰地獄來

  卷頭黃目  人所惡見  臨事惶怖

  劍樹獄來  手恒執刀  聞鬥便喜

  爲刃所害  從刀獄來  體黑咽塞

  喜止冥室  口出惡言  熱灰獄來

  薄力少氣  不得自在  得失之宜

  一不由己  設見屠殺  不離其側

  當知此人  從剝獄來  嗔喜無常

  尋知變悔  時能辭謝  不經日夜

  懇責其心  如被刑罰  此人乃從

  鞠地獄來  喜宿臭處  好食粗弊

  所著醜陋  從屎獄來  顔色醜惡

  口氣粗礦  好讒鬥人  善香獄來

  當觀此貌  所從來處  知之遠離

  如避劫燒  地獄之相  略說如是 

  第二畜生相者

  次說畜生  受形殊異  專心思察

  無造彼緣  語言舒遲  不起嗔恚

  謙效尊長  從象中來  身大臭穢

  堪忍寒熱  健嗔難解  從駱駝來

  遠行健食  不避險難  憶事識真

  從馬中來  恩和寬仁  堪履寒熱

  所行無記  從牛中來  高聲無愧

  多所愛念  不別是非  從驢中來

  長幼無畏  恒貪肉食  衆事不難

  從師子來  身長眼圓  遊于曠野

  憎嫉妻子  從虎中來  毛長眼小

  少于嗔恚  不樂一處  從禽中來

  性無反覆  喜殺害蠱  獨樂丘冢

  從狐中來  少聲無健  無有淫欲

  不愛妻子  從狼中來  不好妙服

  伺捕奸非  少眠多怒  從狗中來

  身短毛長  饒食睡眠  不喜淨處

  從豬中來  毛黃卒暴  獨樂山陵

  貪食花果  從猕猴來  多妄強顔

  無所畏難  行知反複  從烏中來

  情多色欲  少于分義  心無有記

  從鴿中來  所行返戾  強辯耐辱

  不孝父母  鸬鸠中來  亦不知法

  複不知非  晝夜愚惑  從羊中來

  好妄喜談  數親豪族  衆人所愛

  鹦鹉中來  所行卒暴  樂人衆中

  言語多煩  鸲鹆中來  行步舒緩

  意有所規  多害生類  從鶴中來

  體小好淫  意不專定  見色心惑

  從雀中來  眼赤齒短  語便吐沫

  臥則纏身  從蚖中來  語則嗔恚

  不察來義  口出火毒  從鸩中來

  獨處貪食  聲響暗呃  夜則少睡

  從貓中來  穿牆竊盜  貪財健恐

  亦無親疏  從鼠中來  深觀相貌

  從畜生來 

  第叁餓鬼相者

  身長多懼  以發纏身  衣裳垢圿

  從餓鬼來  淫泆悭貪  嫉彼所得

  不好惠施  從餓鬼來  不孝父母

  家室大小  動則诤訟  從餓鬼來

  不信至誠  所行趣爲  薄力少知

  從餓鬼來  聲壞響塞  卒興嗔恚

  食便好熱  從餓鬼來  恒乏財貨

  空貧匮陋  智者所嗤  從餓鬼來

  門不事佛  不好聞法  永絕天路

  從餓鬼來  不教妻子  兄弟姊妹

  人所憎嫉  從餓鬼來  生則孤裸

  無人瞻視  終歸未受  不離宿緣

  意志褊狹  不好榮飾  所行醜陋

  從餓鬼來  所爲不獲  所作事煩

  人所驅逐  從餓鬼來  惑事喜敗

  不審根原  不受人谏  從餓鬼來

  不樂靜處  喜居廁溷  顔貌臭穢

  從風神來  身大喜好  喜貪食肉

  獨樂神祠  從閱叉來  健嗔合鬥

  見物貪著  無有患忘  從閱叉來

  見者毛豎  直前熟視  如似所失

  從羅刹來  體狹皮薄  顔色和悅

  聞樂喜欣  幹沓和來  意好輕飄

  香熏自塗  多諸伎術  幹沓和來

  恒喜歌舞  男女所傳  先語後笑

  甄陀中來  情性柔耎  曉了時節

  能斷漏結  真陀羅來  此餓鬼相

  閱叉羅刹 

  第四修羅相者

  圓眼面方  黃體金發  盡備伎術

  阿須倫來  直前視地  無有疑難

  見怨辄擊  阿須倫來  此是須倫

  略說其相 

  第五人相者

  知趣所生  所執不忘  曉了事業

  從人道來  解諸幻僞  己不爲之

  所作平等  從人道來  善惡之言

  初不忘失  不信奸僞  從人道來

  貪淫悭嫉  執心難舍  盡解方俗

  從人道來  信意惠施  解法非法

  心不偏彼  從人道來  不失時節

  亦不懈怠  恭敬賢聖  從人道來

  設見沙門  持戒多聞  至心承事

  從人道來  供事諸佛  正法衆僧

  隨時聞法  從人道來  聞法能知

  聞惡不爲  速還泥洹  從人道來

  此是人相  粗說其貌 

  第六天相者

  依須彌山  有五種天  本所造緣

  其相不同  腰細腳粗  恒喜含笑

  智者當察  從曲天來  意好微妙

  少于資財  見鬥則懼  從屍天來

  身長體白  顔色端正  不好火光

  從婆天來  常懷悅豫  聞惡不懅

  不從彼受  從樂天來  思惟忍苦

  好分別義  慈孝父母  毗沙天來

  宿不樂家  喜遊林薮  志念女色

  從叁天來  財寶雖多  生卑賤家

  心樂清淨  從叁天來  任己自行

  所爲不克  望斷願達  從炎天來

  意喜他淫  不守己妻  爲鬼所使

  他化天來  承事父母  恒法則義

  己短彼受  兜率天來  非道求道

  心無吝想  不樂在家  從梵天來

  意願性質  恒貪睡眠  亦不解法

  無想天來  六趣衆生  各有元本

  性行不同  志操殊異 

  歸信緣第叁

  如那先比丘問佛經雲。時有彌蘭王。問羅漢那先比丘言。人在世間作惡至百歲。臨欲死時念佛。死後生天。我不信是語。複言殺一衆生。死即入泥犁中。我亦不信是也。那先比丘問王。如人持小石置在水上。石浮耶沒耶。王言。其石沒也。那先言。如令持百枚大石置在船上。其船沒不。王言。不沒。那先言。船中百枚大石因船故不得沒。人雖有本惡。一時念佛。用是不入泥犁便生天上。何不信耶。其小石沒者。如人作惡不知佛經。死後便入泥犁。何不信耶。王言。善哉善哉。那先比丘言。如兩人俱死。一人生第七梵天。一人生罽賓國。此二人遠近雖異。死則一時俱到。如有一雙飛鳥。一于高樹上止。一于卑樹上止。兩鳥一時俱飛其影俱到地耳。那先比丘言。如愚人作惡得殃大。智人作惡得殃小。譬如燒鐵在地。一人知爲燒鐵。一人不知。兩人俱取。然不知者手爛大。知者小壞。作惡亦爾。愚者不能自悔故。其殃得大。智者作惡。知不當爲日自悔過故。其殃少耳

  又四品學經雲。凡俗之人或有不如畜生。畜生或勝于人。所以者何。人作罪不止。死入地獄。罪畢始爲餓鬼。餓鬼罪畢轉爲畜生。畜生罪畢乃還爲人。以畜生中畢罪。便得爲人。是故當勤作善。奉叁尊之教。長離叁惡道受天人福。後長解脫

  又四十二章經雲。佛言。天下有五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製命不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

  又雜譬喻經雲。有十八事于世甚難。一值佛世難。二正使值佛得爲人難。叁正使成人在中國生難。四正使在中國生種姓家難。五正使在種姓家。四支六情完具難。六正使四支六情完具。得財産難。七正使得財産值善知識難。八正使值善知識具智慧難。九正使得智慧具善心難。十正使得善心能布施難。十一正使能布施。欲得賢善有德人難。十二正使得賢善值有德人。往至其所難。十叁正使至其所得宜適難。十四正使得宜適。得受聽說難。十五正使聽說。得正解智慧難。十六正使得解能受深經難。十七正使能受深經。得如說修行難。十八正使能受深經。得如說修行。得證聖果難。是爲十八事難

  又罪業報應經偈雲

  水流不常滿  火盛不久然

  日出須臾沒  月滿已複缺

  尊榮豪貴者  無常複過是 

  故知。人身難遇易失。以易失故不須生著。當知人身念念近死。如牽豬羊詣于屠所。故涅槃經雲。觀是壽命。常爲無量怨仇所繞。念念損減無有增長。猶如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霧勢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

  又摩耶經偈言

  譬如旃陀羅  驅牛就屠所

  步步近死地  人命疾過是 

  又叔迦經中說。叔迦婆羅門子。白佛言。在家白衣。能修福德善根勝出家者。是事雲何。佛言。我于此中不定答。出家或有不修善根。則不如在家。在家能修則勝出家(爲判而言出家之人明解法多故勝在家希故故說不如出家人也)又叁千威儀雲。出家人所作業務者。一者坐禅。二者誦經法。叁者勸化衆事。若具足作叁業者。是應出家人法。若不行者。徒生徒死唯有受罪之因。又百喻經雲。昔有一人。事須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火以燥灌盛水置于火上。後欲取火而火都滅。欲取冷水而水複熱。火及冷水二事俱失。世間之人。入佛法中出家求道。既得出家。還念妻子五欲之樂。由是之故失其功德之火。兼失持戒之水。念欲之人亦複如是

  頌曰

  善惡相異  聖凡道合  五陰雖同

  六道乖法  占候觀色  各知先業

  苦樂殊形  孰能止遏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諸經要集》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3】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