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經要集》十九 ▪第4页
..續本經文上一頁誦。而作留難乃至一偈。此非根本罪。亦非逆罪。是名甚惡。近于逆罪。若不忏悔除其罪根。終不聽使佛法出家。設使出家受具足戒。不悔過者亦驅令出。何以故。不信正法。毀謗叁乘。壞正法眼。欲滅法燈。斷叁寶種。減損人天而無利益。墮于惡道。此二種人名謗正法。毀呰賢聖。地獄劫壽。增長惡法。是名根本大重罪也。何者。是不威儀根本法罪。若比丘故淫。故殺凡人。不與而取。犯故妄語。于此四中。若犯一一罪。悉不聽取四方僧物。飲食臥具。皆悉不得共同受用。然帝王大臣不應加其鞭杖。系閉刑罰乃至奪命。何故名爲根本重罪。若人作如是行。身壞命終墮于惡趣。是惡道根本。是故名爲根本罪也。譬如鐵丸。雖擲空中。終不暫住。速疾投地。如是五逆犯四重禁。及二種衆生。毀壞正法。誹謗賢聖。如是等十一種罪中。若人犯一一罪者。身壞命終。皆墮阿鼻地獄
又如正法念經說。阿鼻地獄中苦。千倍過前。七大地獄壽經一劫。其身長大五百由旬。造四逆人四百由旬。造叁逆人叁百由旬。造二逆人二百由旬。造一逆人一百由旬。彼五逆業人臨欲死時。唱喚失糞。咽喉抒氣。如是死滅中有色生不見。其對其身。猶如八歲小兒。閻羅王然焰鐵罥。系縛其咽。及束兩手。頭面在下足在于上。經二千年皆向下行。多燒焰鬘先燒其頭。次燒其身。彼六欲天。聞彼阿鼻地獄中氣。即皆消盡。何以故。以阿鼻獄人極大臭故
又觀佛叁昧海經雲。佛告阿難。若有衆生殺父害母。罵辱六親。作是罪者。命終之時揮霍之間。譬如壯士屈申臂頃。直落阿鼻大地獄中。化閻羅王大聲告敕。癡人獄種。汝在世時不孝父母。邪慢無道。汝今生處名阿鼻地獄。作是語已即滅不現。爾時獄卒複驅罪人。從于下隔乃至上隔。經曆八萬四千隔中。攢身而過。至鐵網際。一日一夜乃爾周遍。阿鼻地獄一日一夜。比此閻浮提日月歲數。經六十小劫。如是壽命盡一大劫。具五逆者。其人受罪足滿五劫。複有衆生。犯四重禁。虛食信施。誹謗邪見不識因果。斷學般若。毀十方佛。偷僧祇物。淫劮無道。逼略淨戒諸比丘尼姊妹親戚。不知慚愧。毀辱所親。造衆惡事。此人罪報。臨命終時刀風解身。俄爾之間身如鐵花。滿十八隔中。一一花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頭身手支節。各在一隔間。地獄不大。此身不小。遍滿如此大地獄中。經曆八萬四千大劫。此泥犁滅。複入東方十八隔中。如前受苦。此阿鼻獄南西北方。各經十八隔。謗方等經。具五逆罪。破壞僧祇。汙比丘比丘尼。斷諸善根如此罪人具衆罪者。身滿阿鼻獄。四支複滿十八隔中。此阿鼻獄但燒如此。獄種衆生劫欲盡時。東門即開。見東門外。清泉流水華果林樹。一切俱現。是諸罪人從下隔見。眼火暫歇。從下隔起婉轉腹行。踴身上走到上隔中。手攀刀輪。時虛空中雨熱鐵丸。走趣東門。既至門阃。獄卒羅刹。手捉鐵叉逆刺其眼。鐵狗齧心悶絕而死。死已複生。見南門開如前不異。如是西門北門亦複如此。如此時間經曆半劫。阿鼻獄死生寒冰中。寒冰獄死生黑暗處。八千萬歲目無所見。受大蟲身婉轉腹行。諸情暗塞無所解知。百千狐狼牽掣食之。命終之後生畜生中。五千萬身受鳥獸形。還生人中聾盲喑啞。疥癞癰疽。貧窮下賤。一切諸衰以爲嚴飾。受此賤形經五百身。後複還生餓鬼道中。餓鬼道中。遇善知識諸大菩薩。呵責其言。汝于前身無量世時。作無根罪。誹謗不信。如此罪人具衆罪者。身滿阿鼻獄。四支複滿十八隔中。此墮阿鼻獄。受諸苦惱不可且說。汝今應當發慈悲心。時諸餓鬼聞是語已。稱南無佛。稱佛恩力。尋即命終生四天處。生彼天已悔過自責。發菩提心。諸佛心光不舍是等。攝受是輩如羅睺羅。教避地獄如愛眼目。故起世經。世尊說偈言
若人身口意造業 作已入于惡道中
如是當生活地獄 最爲可畏毛豎處
經曆無數千億歲 死已須臾還複活
怨仇各各相報對 由此衆生更相殺
若于父母起惡心 或佛菩薩聲聞衆
此等皆墮黑繩獄 其處受苦極嚴熾
教他正行令邪曲 見人有善必破壞
此等亦墮黑繩獄 兩舌惡口多妄語
樂作叁種重惡業 不修叁種善根牙
此等癡人必當入 合大地獄久受苦
或殺羊馬及諸牛 種種雜獸雞豬等
並殺諸余蟲蟻類 彼人當墮合地獄
世間怖畏相多種 以此逼迫惱衆生
當墮硙山地獄中 受于推壓舂搗苦
貪欲毒癡結使故 回轉正理令別異
判是作非乖法律 彼爲刀劍輪所傷
倚恃強勢劫奪他 有力無力皆悉取
若作如是諸逼惱 當爲鐵象所蹴踏
若樂殺害諸衆生 身手血塗心嚴惡
常行如是不淨業 彼等當生叫喚處
種種觸惱衆生故 于叫喚獄被燒煮
其中複有大叫喚 此由谄曲奸猾心
諸見稠林所覆蔽 愛網彌密所沈淪
常行如是最下業 彼則墮于大叫喚
若至如是大叫喚 熾然鐵城毛豎處
其中鐵堂及鐵屋 諸來入者悉燒然
若作世間諸事業 恒多惱亂諸衆生
彼等當生熱惱處 于無量時受熱惱
世間沙門婆羅門 父母尊長諸耆舊
若恒觸惱令不喜 彼等皆墮熱惱獄
生天淨業不樂修 所愛至親常遠離
喜作如是諸事者 彼人當入熱惱獄
惡向沙門婆羅門 並諸善人父母等
或複害于余尊者 彼墮熱惱常熾然
恒多造作諸惡業 不曾發起一善心
是人直趣阿毗獄 當受無量衆苦惱
若說正法爲非法 說諸非法爲正法
既無增益于善事 彼人當入阿毗獄
活及黑繩此兩獄 合會叫喚等爲五
熱惱大熱共成七 阿毗地獄爲第八
此八名爲大地獄 嚴熾苦切難忍受
惡業之人所作故 其中小獄有十六
誡勖緣第八
如起世經雲。佛告諸比丘。有叁天使在于世間。何等爲叁。一老。二病。叁死。有人放逸叁業惡行。身壞命終生地獄中。諸守獄者。應時即來。驅彼衆生。至閻王前白言。大王。此等衆生。昔在人間。縱逸自在不善叁業。今來生此。唯願大王善教示之。王問罪人。汝昔人間。第一天使善教示汝。善呵責汝。豈得不見出現生耶。答言大天。我實不見。王重告言。汝豈不見。爲人身時。或作婦女。或作丈夫。衰老相現。齒落發白。皮膚緩皺。黑黡遍體。狀若胡麻。膊伛背曲。行步跛蹇。足不依身。左右傾側。頸細皮寬。兩邊垂緩。猶若牛胡。唇口幹枯。喉舌燥澀。身體屈弱。氣力綿微。喘息出聲。猶如挽鋸。向前欲倒。恃杖而行。盛年衰損骨肉消竭。羸瘦尪弱。趣來世路。舉動沈滯無複壯形。乃至身心恒常戰掉。一切支節疲懈難攝。汝見之不。答言。大天。我實見之。時王告言。汝愚癡人無有智慧。昔日既見如是相貌。雲何不作如是思惟。我今具有如是老法。未得遠離。可作善業。使我長夜利益安樂。彼人複答言。大天。我實不作如是思惟。以心縱蕩行放逸故。王又告言。汝愚癡人不修善業。當具足受放逸之罪。此之苦報非他人作。是汝自業今還聚集受此報也
爾時閻摩王。第二诃之告。言。諸人豈不見第二天使世間出耶。答言。大天。我實不見。王複告言。汝豈不見。昔在世間作人身時。若婦女身。若丈夫身。四大和合。忽爾乖違病苦所侵。纏綿困笃。或臥小大床上。糞尿汙穢。宛轉其中不得自在。眠臥起坐仰人扶侍。洗拭抱持。與飲與食。一切須人。汝見之不。彼人答言。大天。我實見之。王複告言。癡人汝見如是。雲何不思。我今亦有如是之法。未離患法。可作善業。令我當來長夜得大利益大安樂事。彼人答言。不也。我實不作如是思惟。以懈怠心行放逸故。王告。癡人。汝既懶墮不作善業。受此惡報。非他人造。還自受報
爾時閻摩王。第叁诃之語言。汝愚癡人。汝昔人時。豈可不見第叁天使世間出耶。答言。大天。我實不見。王複告言。汝人間時。豈複不見婦女身。若丈夫身。隨時命終置于床上。以雜色衣而蒙覆之。將出聚落。升帳軒蓋種種莊嚴。眷屬圍繞。舉手散發。灰土坌頭。極大悲惱。號啕哭泣舉聲大叫。椎胸哀恸酸哽楚切。汝悉見不。答言。大天。我實見之。時王告言。癡人汝昔既見如此。何不思惟。我亦有死。未得免離。今當作善。爲我長夜得大利益。彼人答言。大天。我實不作如是思惟。何以故。以放逸故。時王告言。汝既放逸不作善業。自造此惡非他人造。得此果報汝還自受。以此叁使教示诃責已。敕令將去。時守獄者。即執罪人兩足兩臂。以頭向下。以足向上。遙擲置于諸地獄中
頌曰
生來死還送 日往複月旋
弱喪昏風動 流浪逐物遷
愚戆失正路 漂沒入重淵
一墜幽闇處 萬劫履鋒辛
六道旋寰苦 叁業未曾全
墜流無人救 淒傷還自憐
歸誠觀像物 方知虛妄筌
苦海深河趣 思登般若船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諸經要集》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2】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