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翻譯名義集》

「事彙部·外教部·目錄部」經文2131卷54頁碼:P1055
宋 法雲編

  《翻譯名義集》叁 ▪第6页

  

  ..續本經文上一頁尼幹經雲。帝釋金剛寶。能滅阿修羅。智碎煩惱山。能壞亦如是。無常經雲。金剛智杵碎邪山。永斷無始相纏縛

  爍迦羅。乃堅固義。此同金剛

  阿路巴。或惹多。此雲銀。大論雲。銀出燒石中。爾雅雲。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

  琉璃。或作琉。此雲青色寶。亦翻不遠。謂西域有山。去波羅柰城不遠。山出此寶。因以名焉。應法師雲。或加吠字。或加毗字。或言毗頭梨。從山爲名。乃遠山寶也。遠山即須彌山也。此寶青色。一切寶皆不可壞。亦非煙焰所能镕鑄。唯鬼神有通力者能破壞。又言金翅鳥卵殼。鬼神得之。出賣與人。或名绀琉璃釋名雲。绀含也。青而含赤色也。古字但作流離。左太沖吳都賦雲。致流離與珂[王*戍](皆寶名)後人方加其玉

  珊(蘇幹)瑚(音胡)梵語缽攞娑福羅。外國傳曰。大秦西南漲海中。可七八百裏。到珊瑚洲。洲底盤石。珊瑚生其上。人以鐵網取之。任昉述異記。曰珊瑚樹碧色。生海底。一株數十枝。枝間無葉。大者高五六尺。小者尺余應法師雲。初一年青色。次年黃色。叁年蟲食敗也。大論雲。珊瑚出海中石樹

  阿濕摩揭婆。此雲琥珀。其色紅瑩。博物志雲。松脂入地千年。化爲茯苓。茯苓千年化爲琥珀。廣志雲。生地中。其上及傍。不生草木。深者八九尺。大如斛。削去上皮。中是琥珀

  牟婆洛揭拉婆。或牟呼婆羯落婆。此雲青白色寶。今名砗磲。尚書大傳雲。大貝如車之渠。渠謂車辋。其狀類之。故名車渠。渠魁也。後人字加玉石

  摩羅伽隸。此雲碼瑙。此寶色如馬之腦。因爲名。赤白色。琢成器。有文如纏絲焉。梵名谟薩羅揭婆。谟薩羅此雲杵。揭婆此雲藏。或言胎者。取馬腦堅實爲名也

  頗梨。或雲塞頗胝迦。此雲水玉。即蒼玉也。或雲水精。又雲白珠。刊正記雲。正名窣坡致迦。其狀似此方水精。然有赤有白。大論雲。譬如過千歲冰。化爲頗梨

  釋迦毗楞伽。此雲能勝

  摩尼。或雲踰摩。應法師雲。正雲末尼。即珠之總名也。此雲離垢。此寶光淨。不爲垢穢所染。或加梵字顯其淨也。又翻增長。有此寶處。增長威德。大品雲。如摩尼寶。若在水中。隨作一色。以青物裹水色即青。若黃赤白紅缥物裹。隨作黃赤白紅缥色。又大品。阿難問憍屍迦。是摩尼寶。爲是天上寶。爲是閻浮提寶。釋提桓因言。是天上寶。閻浮提人。亦有是寶。但功德相少不具足。大論雲。有人言。此寶珠從龍王腦中出人得此珠。毒不能害。入火不燒。輔行曰。亦雲如意。似如唐梵不同。大論華嚴雲如意摩尼。似如並列二名。若法華雲摩尼珠等。似如體別。大莊嚴論。有摩尼珠。大如膝蓋。大論雲。如意珠狀如芥粟。又雲如意珠。出自佛舍利。若法沒盡時。諸舍利皆變爲如意珠。觀經指如意。爲摩尼。天臺雲。摩尼者。如意也

  摩羅伽陀。大論雲。此珠金翅鳥口邊出。綠色能辟一切毒

  因陀尼羅。大論。此雲天赤珠

  缽摩羅伽。大論。此雲赤光珠。佛地論雲。赤蟲所出。或珠體。名爲赤珠。智論雲。真珠出魚腹中蛇腦中。漢書雲。珠蚌中陰精。隨月陰盈虛

  甄叔迦。此雲赤色寶。西域傳。有甄叔迦樹。其華色赤。形大如手。此寶色似此華。因名之。慈恩上生經疏雲。甄叔迦。狀如延圭。似赤琉璃

  摩诃尼羅。大論雲。此翻大青珠

  金銀生像。沙彌十戒第九。不捉金銀生像。南山雲。胡漢二彰。謂胡言生像。此翻金銀也。善見雲。生色似色。似即像也。謂金則生是黃色。銀則可染似金。故雲生像。指歸雲況于阗語。與五印度語不同。若四分到于阗。自經一番翻了。經本到唐則爲重也

  吉由羅。或枳由邏。此雲璎珞

  彌呵羅。此雲金帶

  曷剌怛那揭婆。此雲寶臺。亦雲寶藏

  數量篇第叁十六

  理非數量。如虛空無丈尺。事有法度。猶丈尺約虛空。故大品須菩提白佛。無數。無量。無邊。有何等算。佛言無數者。名不墮數中。若有爲性中。無爲性中。無量者。量不可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無邊者。諸法邊不可得。雖性非算數所知。而相有分齊之量。今附此集編出數量。俱舍論五十二數。皆從一增至十也。謂一。十。百。千。萬。洛叉(億也)度洛叉(兆也)俱胝(京也)未陀(秭也)阿庾多(垓也)大阿庾多(壤也)那庾多(溝也)大那庾多(澗也)缽羅庾多(正也)大缽羅庾多(載也)矜羯羅(或甄迦羅)大矜羯羅 頻婆羅(或頻跋羅)大頻婆羅 阿閦婆(或阿刍婆) 大阿閦婆 毗婆诃 大毗婆诃 嗢蹭伽 大嗢蹭伽 婆喝那 大婆喝那 地致婆 大致地婆 醯都 大醯都 羯臘縛 大羯臘縛 印達羅 大印達羅 叁磨缽耽 大叁磨缽耽 揭底 大揭底 枯筏羅阇 大枯筏羅阇 姥達羅 大姥達羅 跋藍 大跋藍 珊若 大珊若 毗步多 大毗步多 跋羅攙 大跋羅攙 阿僧企耶 算經。黃常爲數法有十等。億。兆。京。秭。垓。壤。溝。澗。正。載。風俗通雲。千生萬。萬生億。億生兆。兆生京。京生秭。秭生垓。垓生壤。壤生溝。溝生澗。澗生正。正生載。載地不能載也。億分四等。一以十萬爲億。二以百萬爲億。叁以千萬爲億。四以萬萬爲億。虞書曰。自伏犧畫八卦。由數起。律曆志。引書曰。先其算命本起于黃鍾之數。始于一而叁之。叁積之曆十二辰之數。十有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而五數備矣(孟康曰。初以子十乘叁。叁余則轉因其成數以叁乘之。曆十二辰。得是積數也。五行陰陽之數備矣)。其算法。用竹徑一分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爲一握(六觚六角也度角至角其度一寸。面容一分)。其數以易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九。成陽六爻。得周流六虛之象也。論語周衰官失。孔子陳後王之法。曰謹權量(權衡嘉量)審法度。修廢官。舉逸民。四方之政行矣。漢書衡權者。衡平也。權重也。衡所以任權而均物平輕重也。其道如底(師古曰。底平也)。以見准之正繩之直。左旋見規。右折見矩。其在天也佐助璇玑。斟酌見指。以齊七政(師古曰。月五星日也)故曰玉衡。權者。铢。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本起于黃鍾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兩之爲兩。二十四铢爲兩。十六兩爲斤。叁十斤爲鈞。四鈞爲石。忖爲十八。易十有八變之象也(孟康曰忖度也。度其義有十八也。黃鍾。龠。铢。兩。鈞。斤。石。凡七。與下十一象。爲十八也)

  洛叉。或落沙。此雲十萬

  俱胝。或拘致。此雲百億

  那由他。或阿庾多。或術那。或那術。此雲萬億

  阿僧祇。成阿僧企耶。此雲無央數。楚詞雲。時猶未央。王逸曰央盡也。大論雲。僧祇秦言數。阿秦言無。問幾時名阿僧祇。答天人中能知算數者。極數不能知。是名一阿僧祇。如一一名二。二二名四。叁叁名九。十十名百。十百名千。十千名萬。十萬名億。千萬億名那由他。千萬那由他。名頻婆。千萬頻婆名迦他。過迦他名阿僧祇。菩薩地持經雲。一者日月晝夜。歲數無量名阿僧祇。二者大劫無量名阿僧祇

  優波尼沙陀。清涼疏雲。此雲近少。謂微塵是色之近少分也。亦翻近對。謂少分相近比對之分。應法師雲。論中義言因果不相似也。以珍寶等但得叁界果報。無漏善法得佛果也

  歌羅分。經音義雲。如以一毛析爲百分。一分名歌羅分。論以義翻名爲力勝。以無漏善法。勝有漏也

  迦羅。清涼疏。此雲豎。析人身一毛。以爲百分

  褒羅那地邪。此雲舊第二

  佉盧。十佉盧爲一佉梨

  佉梨。此雲斛。律曆志雲。量者龠(音藥)合(音閣)升。鬥。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黃鍾之龠。用度數審。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實其龠。以井水准其概(孟康曰。概欲其直。故以水平之。井水清。清則平也)。合龠爲合。十合爲升。十升爲鬥。十鬥爲斛。而五量嘉矣。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應邵雲。圭自然之形。陰陽之始也。四圭曰撮。叁指撮之也)

  婆诃。此雲篅。(音垂)盛谷圓囤也。篅受二十斛。俱舍雲。頞部陀壽量。如一婆诃麻。百年除一盡。此言一篅。二十斛麻。百年之間。除去一升。除盡麻時頞部壽滿也

  迦利沙缽拏。八十枚貝珠。爲一缽拏。十六缽拏爲迦利沙缽拏

  踰繕那。此雲限量。又雲合應(計應合爾許度量)業疏雲。此無正翻。乃是輪王巡狩。一停之舍。猶如此方館驿。西域記雲。夫數量之稱踰繕那者。舊曰由旬。又曰踰闇那。又曰由延。皆訛略也。踰繕那者。自古聖王一日軍行。舊傳。一踰繕那。四十裏。印度國俗。乃叁十裏。聖教所裁。唯十六裏。大論雲。由旬叁別。大者八十裏。中者六十裏。下者四十裏。謂中邊山川不同。致行裏不等。窮微之數。分一踰繕那爲八拘盧舍。分一拘盧舍。爲五百弓。分一弓爲四肘。分一肘爲二十四指。分一指節爲七宿夌。乃至虱虮隙塵。牛毛羊毛。兔毫金水。次第七分。以至細塵。細塵七分爲極細塵。極細塵者。不可複析。析即歸空。故曰極微也。俱舍頌曰極微。微金水。兔羊毛隙塵。虮虱夌指節。後後增七倍。二十四指肘。四肘爲弓量。五百俱盧舍。此八踰繕那

  一箭道。嘉祥雲二裏。或雲取射垛一百五十步。或雲百叁十步。或雲百二十步。漢書律曆志曰。度長短者不失毫厘(孟康曰。毫兔毫也。十毫曰[(牙*ㄆ)/尾])又曰度者分。寸。丈。尺。引也。所以度(大各)長短也。本起黃鍾之長以子谷秬黍中者(師古曰。子谷猶言谷子耳。秬即黑黍。先取北方爲號。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中者不大不小。言黑黍谷子。大小中者。率爲分寸)。黃鍾之長一爲一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而五度審矣

  一磔手。通俗文雲。張申曰。磔周尺。人一尺。佛二尺。唐于周一寸上增二分。一尺上增二寸。蓋周尺八寸也。賈逵曰八寸曰咫。言膚寸者。四指曰膚。兩指曰寸。言一指者。佛指闊二寸

  一肘。人一尺八寸。佛叁尺六寸。言一圍者。莊子音雲。徑尺曰圍。言一仞者。說文雲。仞謂申臂一尋也。史記並鄭玄。皆雲七尺曰仞。小雅四尺謂之仞。倍謂之尋。尋舒兩肱。或曰五尺曰尋。倍尋…

《翻譯名義集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