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叁 ▪第2页
于阗國叁藏實叉難陀奉製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來等。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于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智慧無等法無邊 超諸有海到彼岸
壽量光明悉無比 此功德者方便力
所有佛法皆明了 常觀叁世無厭倦
雖緣境界不分別 此難思者方便力
樂觀衆生無生想 普見諸趣無趣想
恒住禅寂不系心 此無礙慧方便力
善巧通達一切法 正念勤修涅槃道
樂于解脫離不平 此寂滅人方便力
有能勸向佛菩提 趣如法界一切智
善化衆生入于谛 此住佛心方便力
佛所說法皆隨入 廣大智慧無所礙
一切處行悉已臻 此自在修方便力
恒住涅槃如虛空 隨心化現靡不周
此依無相而爲相 到難到者方便力
晝夜日月及年劫 世界始終成壞相
如是憶念悉了知 此時數智方便力
一切衆生有生滅 色與非色想非想
所有名字悉了知 此住難思方便力
過去現在未來世 所有言說皆能了
而知叁世悉平等 此無比解方便力
爾時光明過一億世界。遍照東方。十億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複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彼一一閻浮提中。悉見如來。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刹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刹。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其大菩薩。謂文殊師利等。所從來國。謂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謂不動智如來等。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于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廣大苦行皆修習 日夜精勤無厭怠
已度難度師子吼 普化衆生是其行
衆生流轉愛欲海 無明網覆大憂迫
至仁勇猛悉斷除 誓亦當然是其行
世間放逸著五欲 不實分別受衆苦
奉行佛教常攝心 誓度于斯是其行
衆生著我入生死 求其邊際不可得
普事如來獲妙法 爲彼宣說是其行
衆生無怙病所纏 常淪惡趣起叁毒
大火猛焰恒燒熱 淨心度彼是其行
衆生迷惑失正道 常行邪徑入闇宅
爲彼大然正法燈 永作照明是其行
衆生漂溺諸有海 憂難無涯不可處
爲彼興造大法船 皆令得度是其行
衆生無知不見本 迷惑癡狂險難中
佛哀愍彼建法橋 正念令升是其行
見諸衆生在險道 老病死苦常逼迫
修諸方便無限量 誓當悉度是其行
聞法信解無疑惑 了性空寂不驚怖
隨形六道遍十方 普教群迷是其行
爾時光明過十億世界。遍照東方。百億世界。千億世界。百千億世界。那由他億世界。百那由他億世界。千那由他億世界。百千那由他億世界。如是。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盡法界。虛空界。所有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複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彼一一閻浮提中。悉見如來。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刹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刹。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其大菩薩。謂文殊師利等。所從來國。謂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謂不動智如來等。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于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一念普觀無量劫 無去無來亦無住
如是了知叁世事 超諸方便成十力
十方無比善名稱 永離諸難常歡喜
普詣一切國土中 廣爲宣揚如是法
爲利衆生供養佛 如其意獲相似果
于一切法悉順知 遍十方中現神力
從初供佛意柔忍 入深禅定觀法性
普勸衆生發道心 以此速成無上果
十方求法情無異 爲修功德令滿足
有無二相悉滅除 此人于佛爲真見
普往十方諸國土 廣說妙法興義利
住于實際不動搖 此人功德同于佛
如來所轉妙法輪 一切皆是菩提分
若能聞已悟法性 如是之人常見佛
不見十力空如幻 雖見非見如盲睹
分別取相不見佛 畢竟離著乃能見
衆生隨業種種別 十方內外難盡見
佛身無礙遍十方 不可盡見亦如是
譬如空中無量刹 無來無去遍十方
生成滅壞無所依 佛遍虛空亦如是
大方廣佛華嚴經菩薩問明品第十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覺首菩薩言。佛子。心性是一。雲何見有種種差別。所謂。往善趣惡趣。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端正醜陋。苦樂不同。業不知心。心不知業。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緣。緣不知因。智不知境。境不知智。時覺首菩薩。以頌答曰
仁今問是義 爲曉悟群蒙
我如其性答 惟仁應谛聽
諸法無作用 亦無有體性
是故彼一切 各各不相知
譬如河中水 湍流競奔逝
各各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
亦如大火聚 猛焰同時發
各各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
又如長風起 遇物鹹鼓扇
各各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
又如衆地界 展轉因依住
各各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
眼耳鼻舌身 心意諸情根
以此常流轉 而無能轉者
法性本無生 示現而有生
是中無能現 亦無所現物
眼耳鼻舌身 心意諸情根
一切空無性 妄心分別有
如理而觀察 一切皆無性
法眼不思議 此見非顛倒
若實若不實 若妄若非妄
世間出世間 但有假言說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財首菩薩言。佛子。一切衆生非衆生。雲何如來。隨其時。隨其命。隨其身。隨其行。隨其解。隨其言論。隨其心樂。隨其方便。隨其思惟。隨其觀察。于如是諸衆生中。爲現其身。教化調伏。時財首菩薩。以頌答曰
此是樂寂滅 多聞者境界
我爲仁宣說 仁今應聽受
分別觀內身 此中誰是我
若能如是解 彼達我有無
此身假安立 住處無方所
谛了是身者 于中無所著
于身善觀察 一切皆明見
知法皆虛妄 不起心分別
壽命因誰起 複因誰退滅
猶如旋火輪 初後不可知
智者能觀察 一切有無常
諸法空無我 永離一切相
衆報隨業生 如夢不真實
念念常滅壞 如前後亦爾
世間所見法 但以心爲主
隨解取衆相 顛倒不如實
世間所言論 一切是分別
未曾有一法 得入于法性
能緣所緣力 種種法出生
速滅不暫停 念念悉如是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寶首菩薩言。佛子。一切衆生。等有四大。無我無我所。雲何而有受苦受樂。端正醜陋。內好外好。少受多受。或受現報。或受後報。然法界中。無美無惡。時寶首菩薩。以頌答曰
隨其所行業 如是果報生
作者無所有 諸佛之所說
譬如淨明鏡 隨其所對質
現像各不同 業性亦如是
亦如田種子 各各不相知
自然能出生 業性亦如是
又如巧幻師 在彼四衢道
示現衆色相 業性亦如是
如機關木人 能出種種聲
彼無我非我 業性亦如是
亦如衆鳥類 從[谷-禾+卵]而得出
音聲各不同 業性亦如是
譬如胎藏中 諸根悉成就
體相無來處 業性亦如是
又如在地獄 種種諸苦事
彼悉無所從 業性亦如是
譬如轉輪王 成就勝七寶
來處不可得 業性亦如是
又如諸世界 大火所燒然
此火無來處 業性亦如是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德首菩薩言。佛子。如來所悟。唯是一法。雲何乃說無量諸法。現無量刹。化無量衆。演無量音。示無量身。知無量心。現無量神通。普能震動無量世界。示現無量殊勝莊嚴。顯示無邊種種境界。而法性中。此差別相。皆不可得。時德首菩薩。以頌答曰
佛子所問義 甚深難可了
智者能知此 常樂佛功德
譬如地性一 衆生各別住
地無一異念 諸佛法如是
亦如火性一 能燒一切物
火焰無分別 諸佛法如是
亦如大海一 波濤千萬異
水無種種殊 諸佛法如是
亦如風性一 能吹一切物
風無一異念 諸佛法如是
亦如大雲雷 普雨一切地
雨滴無差別 諸佛法如是
亦如地界一 能生種種芽
非地有殊異 諸佛法如是
如日無雲曀 普照于十方
光明無異性 諸佛法如是
亦如空中月 世間靡不見
非月往其處 諸佛法如是
譬如大梵王 應現滿叁千
其身無別異 諸佛法如是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目首菩薩言。佛子。如來福田。等一無異。雲何而見衆生布施。果報不同。所謂。種種色。種種形。種種家。種種根。種種財。種種主。種種眷屬。種種官位。種種功德。種種智慧。而佛于彼。其心平等。無異思惟。時目首菩薩。以頌答曰
譬如大地一 隨種各生芽
于彼無怨親 佛福田亦然
又如水一味 因器有差別
佛福田亦然 衆生心故異
亦如巧幻師 能令衆歡喜
佛福田如是 令衆生敬悅
如有才智王 能令大衆喜
佛福田如是 令衆悉安樂
譬如淨明鏡 隨色而現像
佛福田如是 隨心獲衆報
如阿揭陀藥 能療一切毒
佛福田如是 滅諸煩惱患
亦如日出時 照曜于世間
佛福田如是 滅除諸黑暗
亦如淨滿月 普照于大地
佛福田亦然 一切處平等
譬如毗藍風 普震于大地
佛福田如是 動叁有衆生
譬如大火起 能燒一切物
佛福田如是 燒一切有爲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勤首菩薩言。佛子。佛教是一。衆生得見。雲何不即悉斷一切諸煩惱縛。而得出離。然其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欲界色界。無色界。無明貪愛。無有差別。是則佛教。于諸衆生。或有利益。或無利益時勤首菩薩。以頌答曰
佛子善谛聽 我今如實答
或有速解脫 或有難出離
若欲求除滅 無量諸過惡
當于佛法中 勇猛常精進
譬如微少火 樵濕速令滅
于佛教法中 懈怠者亦然
如鑽燧求火 未出而數息
火勢隨止滅 懈怠者亦然
如人持日珠 不以物承影
火終不可得 懈怠者亦然
譬如赫日照 孩稚閉其目
怪言何不睹 懈怠者亦然
如人無手足 欲以芒草箭
遍射破大地 懈怠者亦然
如以一毛端 而取大海水
欲令盡幹竭 懈怠者亦然
又如劫火起 欲以少水滅
于佛教法中 懈怠者亦然
如有見虛空 端居不搖動
而言普騰蹑 懈怠者亦然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法首菩薩言。佛子。如佛所說。若有衆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斷一切煩惱。何故複有受持正法。而不斷者。隨貪嗔癡。隨慢隨覆。隨忿隨恨。隨嫉隨悭。隨诳隨谄。勢力所轉。無有離心。能受持法。何故複于心行之內。起諸煩惱。時法首菩薩。以頌答曰
佛子善谛聽 所問如實義
非但以多聞 能入如來法
如人水所漂 懼溺而渴死
于法不修行 多聞亦如是
如人設美膳 自餓而不食
于法不修行 多聞亦如是
如人善方藥 自疾不能救
于法不修行 多聞亦如是
如人數他寶 自無半錢分
于法不修行 多聞亦如是
如有生王宮 而受餧與寒
于法不修行 多聞亦如是
如聾奏音樂 悅彼不自聞
于法不修行 多聞亦如是
如盲缋衆像 示彼不自見
于法不修行 多聞亦如是
譬如海船師 而于海中死
于法不修行 多聞亦如是
如在四衢道 廣說衆好事
內自無實德 不行亦如是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智首菩薩言。佛子。于佛法中。智爲上首。如來何故。或爲衆生。贊歎布施。或贊持戒。或贊堪忍。或贊精進。或贊禅定。或贊智慧。或複贊歎慈悲喜舍。而終無有唯以一法。而得出離。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者。時智首菩薩。以頌答曰
佛子甚希有 能知衆生心
如仁所問義 谛聽我今說
過去未來世 現在諸導師
無有說一法 而得于道者
佛知衆生心 性分各不同
隨其所應度 如是而說法
悭者爲贊施 毀禁者贊戒
多嗔爲贊忍 好懈贊精進
亂意贊禅定 愚癡贊智慧
不仁贊慈愍 怒害贊大悲
憂戚爲贊喜 曲心贊歎舍
如是次第修 漸具諸佛法
如先立基堵 而後造宮室
施戒亦複然 菩薩衆行本
譬如建城廓 爲護諸人衆
忍進亦如是 防護諸菩薩
譬如大力王 率土鹹戴仰
定慧亦如是 菩薩所依賴
亦如轉輪王 能與一切樂
四等亦如是 與諸菩薩樂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賢首菩薩言。佛子。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離。雲何今見一切佛土。所有衆事。種種不同。所謂。世界衆生界。說法調伏。壽量光明。神通衆會。教儀法住。各有差別。無有不具一切佛法。而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者。時賢首菩薩。以頌答曰
文殊法常爾 法王唯一法
一切無礙人 一道出生死
一切諸佛身 唯是一法身
一心一智慧 力無畏亦然
如本趣菩提 所有回向心
得如是刹土 衆會及說法
一切諸佛刹 莊嚴悉圓滿
隨衆生行異 如是見不同
佛刹與佛身 衆會及言說
如是諸佛法 衆生莫能見
其心已清淨 諸願皆具足
如是明達人 于此乃能睹
隨衆生心樂 及以業果力
如是見差別 此佛威神故
佛刹無分別 無憎無有愛
但隨衆生心 如是見有殊
以是于世界 所見各差別
非一切如來 大仙之過咎
一切諸世界 所應受化者
常見人中雄 諸佛法如是
爾時諸菩薩謂文殊師利菩薩言。佛子。我等所解。各自說已。唯願仁者。以妙辯才。演暢如來。所有境界。何等是佛境界。何等是佛境界因。何等是佛境界度。何等是佛境界入。何等是佛境界智。何等是佛境界法。何等是佛境界說。何等是佛境界知。何等是佛境界證。何等是佛境界現。何等是佛境界廣。時文殊師利菩薩。以頌答曰
如來深境界 其量等虛空
一切衆生入 而實無所入
如來深境界 所有勝妙因
億劫常宣說 亦複不能盡
隨其心智慧 誘進鹹令益
如是度衆生 諸佛之境界
世間諸國土 一切皆隨入
智身無有色 非彼所能見
諸佛智自在 叁世無所礙
如是慧境界 平等如虛空
法界衆生界 究竟無差別
一切悉了知 此是如來境
一切世間中 所有諸音聲
佛智皆隨了 亦無有分別
非識所能識 亦非心境界
其性本清淨 開示諸群生
非業非煩惱 無物無住處
無照無所行 平等行世間
一切衆生心 普在叁世中
如來于一念 一切悉明達
爾時此娑婆世界中。一切衆生所有法差別。業差別。世間差別。身差別。根差別。受生差別。持戒果差別。犯戒果差別。國土果差別。以佛神力。悉皆明現。如是。東方百千億那由他。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中。所有衆生。法差別。乃至國土果差別。悉以佛神力故。分明顯現。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複如是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67】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