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十五
于阗國叁藏實叉難陀奉製譯
賢首品第十二之二
有勝叁昧名安樂 能普救度諸群生
放大光明不思議 令其見者悉調伏
所放光明名善現 若有衆生遇此光
必令獲益不唐捐 因是得成無上智
彼光示現于諸佛 示法示僧示正道
亦示佛塔及形像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照耀 映蔽一切諸天光
所有闇障靡不除 普爲衆生作饒益
此光覺悟一切衆 令執燈明供養佛
以燈供養諸佛故 得成世中無上燈
然諸油燈及酥燈 亦然種種諸明炬
衆香妙藥上寶燭 以是供佛獲此光
又放光明名濟度 此光能覺一切衆
令其普發大誓心 度脫欲海諸群生
若能普發大誓心 度脫欲海諸群生
則能越度四瀑流 示導無憂解脫城
于諸行路大水處 造立橋梁及船筏
毀呰有爲贊寂靜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滅愛 此光能覺一切衆
令其舍離于五欲 專思解脫妙法味
若能舍離于五欲 專思解脫妙法味
則能以佛甘露雨 普滅世間諸渴愛
惠施池井及泉流 專求無上菩提道
毀呰五欲贊禅定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歡喜 此光能覺一切衆
令其愛慕佛菩提 發心願證無師道
造立如來大悲像 衆相莊嚴坐華座
恒歎最勝諸功德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愛樂 此光能覺一切衆
令其心樂于諸佛 及以樂法樂衆僧
若常心樂于諸佛 及以樂法樂衆僧
則在如來衆會中 逮成無上深法忍
開悟衆生無有量 普使念佛法僧寶
及示發心功德行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福聚 此光能覺一切衆
令行種種無量施 以此願求無上道
設大施會無遮限 有來求者皆滿足
不令其心有所乏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具智 此光能覺一切衆
令于一法一念中 悉解無量諸法門
爲諸衆生分別法 及以決了真實義
善說法義無虧減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慧燈 此光能覺一切衆
令知衆生性空寂 一切諸法無所有
演說諸法空無主 如幻如焰水中月
乃至猶如夢影像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法自在 此光能覺一切衆
令得無盡陀羅尼 悉持一切諸佛法
恭敬供養持法者 給侍守護諸賢聖
以種種法施衆生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能舍 此光覺悟悭衆生
令知財寶悉非常 恒樂惠施心無著
悭心難調而能調 解財如夢如浮雲
增長惠施清淨心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除熱 此光能覺毀禁者
普使受持清淨戒 發心願證無師道
勸引衆生受持戒 十善業道悉清淨
又令發向菩提心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忍嚴 此光覺悟嗔恚者
令彼除嗔離我慢 常樂忍辱柔和法
衆生暴惡難可忍 爲菩提故心不動
常樂稱揚忍功德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勇猛 此光覺悟懶墮者
令彼常于叁寶中 恭敬供養無疲厭
若彼常于叁寶中 恭敬供養無疲厭
則能超出四魔境 速成無上佛菩提
勸化衆生令進策 常勤供養于叁寶
法欲滅時專守護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寂靜 此光能覺亂意者
令其遠離貪恚癡 心不動搖而正定
舍離一切惡知識 無義談說雜染行
贊歎禅定阿蘭若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慧嚴 此光覺悟愚迷者
令其證谛解緣起 諸根智慧悉通達
若能證谛解緣起 諸根智慧悉通達
則得日燈叁昧法 智慧光明成佛果
國財及己皆能舍 爲菩提故求正法
聞已專勤爲衆說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佛慧 此光覺悟諸含識
令見無量無邊佛 各各坐寶蓮華上
贊佛威德及解脫 說佛自在無有量
顯示佛力及神通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無畏 此光照觸恐怖者
非人所持諸毒害 一切皆令疾除滅
能于衆生施無畏 遇有惱害皆勸止
拯濟厄難孤窮者 以是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安隱 此光能照疾病者
令除一切諸苦痛 悉得正定叁昧樂
施以良藥救衆患 妙寶延命香塗體
酥油乳蜜充飲食 以是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見佛 此光覺悟將沒者
令隨憶念見如來 命終得生其淨國
見有臨終勸念佛 又示尊像令瞻敬
俾于佛所深歸仰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樂法 此光能覺一切衆
令于正法常欣樂 聽聞演說及書寫
法欲盡時能演說 令求法者意充滿
于法愛樂勤修行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妙音 此光開悟諸菩薩
能令叁界所有聲 聞者皆是如來音
以大音聲稱贊佛 及施鈴铎諸音樂
普使世間聞佛音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施甘露 此光開悟一切衆
令舍一切放逸行 具足修習諸功德
說有爲法非安隱 無量苦惱悉充遍
恒樂稱揚寂滅樂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最勝 此光開悟一切衆
令于佛所普聽聞 戒定智慧增上法
常樂稱揚一切佛 勝戒勝定殊勝慧
如是爲求無上道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寶嚴 此光能覺一切衆
令得寶藏無窮盡 以此供養諸如來
以諸種種上妙寶 奉施于佛及佛塔
亦以惠施諸貧乏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香嚴 此光能覺一切衆
令其聞者悅可意 決定當成佛功德
人天妙香以塗地 供養一切最勝主
亦以造塔及佛像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雜莊嚴 寶幢幡蓋無央數
焚香散華奏衆樂 城邑內外皆充滿
本以微妙妓樂音 衆香妙華幢蓋等
種種莊嚴供養佛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嚴潔 令地平坦猶如掌
莊嚴佛塔及其處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大雲 能起香雲雨香水
以水灑塔及庭院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嚴具 令裸形者得上服
嚴身妙物而爲施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上味 能令饑者獲美食
種種珍馔而爲施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大財 令貧乏者獲寶藏
以無盡物施叁寶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眼清淨 能令盲者見衆色
以燈施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耳清淨 能令聾者悉善聽
鼓樂娛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鼻清淨 昔未聞香皆得聞
以香施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舌清淨 能以美音稱贊佛
永除粗惡不善語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身清淨 諸根缺者令具足
以身禮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意清淨 令失心者得正念
修行叁昧悉自在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色清淨 令見難思諸佛色
以衆妙色莊嚴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聲清淨 令知聲性本空寂
觀聲緣起如谷響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香清淨 令諸臭穢悉香潔
香水洗塔菩提樹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味清淨 能除一切味中毒
恒供佛僧及父母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名觸清淨 能令惡觸皆柔軟
戈鋋劍戟從空雨 皆令變作妙華鬘
以昔曾于道路中 塗香散華布衣服
迎送如來令蹈上 是故今獲光如是
又放光名法清淨 能令一切諸毛孔
悉演妙法不思議 衆生聽者鹹欣悟
因緣所生無有生 諸佛法身非是身
法性常住如虛空 以說其義光如是
如是等比光明門 如恒河沙無限數
悉從大仙毛孔出 一一作業各差別
如一毛孔所放光 無量無數如恒沙
一切毛孔悉亦然 此是大仙叁昧力
如其本行所得光 隨彼宿緣同行者
今放光明故如是 此是大仙智自在
往昔同修于福業 及有愛樂能隨喜
見其所作亦複然 彼于此光鹹得見
若有自修衆福業 供養諸佛無央數
于佛功德常願求 是此光明所開覺
譬如生盲不見日 非爲無日出世間
諸有目者悉明見 各隨所務修其業
大士光明亦如是 有智慧者皆悉見
凡夫邪信劣解人 于此光明莫能睹
摩尼宮殿及辇乘 妙寶靈香以塗瑩
有福德者自然備 非無德者所能處
大士光明亦如是 有深智者鹹照觸
邪信劣解凡愚人 無有能見此光明
若有聞此光差別 能生清淨深信解
永斷一切諸疑網 速成無上切德幢
有勝叁昧能出現 眷屬莊嚴皆自在
一切十方諸國土 佛子衆會無倫匹
有妙蓮華光莊嚴 量等叁千大千界
其身端坐悉充滿 是此叁昧神通力
複有十刹微塵數 妙好蓮華所圍繞
諸佛子衆于中坐 住此叁昧威神力
宿世成就善因緣 具足修行佛功德
此等衆生繞菩薩 悉共合掌觀無厭
譬如明月在星中 菩薩處衆亦複然
大士所行法如是 入此叁昧威神力
如于一方所示現 諸佛子衆共圍繞
一切方中悉如是 住此叁昧威神力
有勝叁昧名方網 菩薩住此廣開示
一切方中普現身 或現入定或從出
或于東方入正定 而于西方從定出
或于西方入正定 而于東方從定出
或于余方入正定 而于余方從定出
如是入出遍十方 是名菩薩叁昧力
盡于東方諸國土 所有如來無數量
悉現其前普親近 住于叁昧寂不動
而于西方諸世界 一切諸佛如來所
皆現從于叁昧起 廣修無量諸供養
盡于西方諸國土 所有如來無數量
悉現其前普親近 住于叁昧寂不動
而于東方諸世界 一切諸佛如來所
皆現從于叁昧起 廣修無量諸供養
如是十方諸世界 菩薩悉入無有余
或現叁昧寂不動 或現恭敬供養佛
于眼根中入正定 于色塵中從定出
示現色性不思議 一切天人莫能知
于色塵中入正定 于眼起定心不亂
說眼無生無有起 性空寂滅無所作
于耳根中入正定 于聲塵中從定出
分別一切語言音 諸天世人莫能知
于聲塵中入正定 于耳起定心不亂
說耳無生無有起 性空寂滅無所作
于鼻根中入正定 于香塵中從定出
普得一切上妙香 諸天世人莫能知
于香塵中入正定 于鼻起定心不亂
說鼻無生無有起 性空寂滅無所作
于舌根中入正定 于味塵中從定出
普得一切諸上味 諸天世人莫能知
于味塵中入正定 于舌起定心不亂…
《大方廣佛華嚴經十五》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