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

「法華部·華嚴部」經文279卷10頁碼:P0001
唐 實叉難陀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六 ▪第3页

  于阗國叁藏實叉難陀奉製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菩薩以此初發心

  諸禅解脫及叁昧  雜染清淨無量種

  欲悉了知入住出  菩薩以此初發心

  隨諸衆生根利鈍  如是種種精進力

  欲悉了達分別知  菩薩以此初發心

  一切衆生種種解  心所好樂各差別

  如是無量欲悉知  菩薩以此初發心

  衆生諸界各差別  一切世間無有量

  欲悉了知其體性  菩薩以此初發心

  一切有爲諸行道  一一皆有所至處

  悉欲了知其實性  菩薩以此初發心

  一切世界諸衆生  隨業漂流無暫息

  欲得天眼皆明見  菩薩以此初發心

  過去世中曾所有  如是體性如是相

  欲悉了知其宿住  菩薩以此初發心

  一切衆生諸結惑  相續現起及習氣

  欲悉了知究竟盡  菩薩以此初發心

  隨諸衆生所安立  種種談論語言道

  如其世谛悉欲知  菩薩以此初發心

  一切諸法離言說  性空寂滅無所作

  欲悉明達此真義  菩薩以此初發心

  欲悉震動十方國  傾覆一切諸大海

  具足諸佛大神通  菩薩以此初發心

  欲一毛孔放光明  普照十方無量土

  一一光中覺一切  菩薩以此初發心

  欲以難思諸佛刹  悉置掌中而不動

  了知一切如幻化  菩薩以此初發心

  欲以無量刹衆生  置一毛端不迫隘

  悉知無人無有我  菩薩以此初發心

  欲以一毛滴海水  一切大海悉令竭

  而悉分別知其數  菩薩以此初發心

  不可思議諸國土  盡抹爲塵無遺者

  欲悉分別知其數  菩薩以此初發心

  過去未來無量劫  一切世間成壞相

  欲悉了達窮其際  菩薩以此初發心

  叁世所有諸如來  一切獨覺及聲聞

  欲知其法盡無余  菩薩以此初發心

  無量無邊諸世界  欲以一毛悉稱舉

  如其體相悉了知  菩薩以此初發心

  無量無數輪圍山  欲令悉入毛孔中

  如其大小皆得知  菩薩以此初發心

  欲以寂靜一妙音  普應十方隨類演

  如是皆令淨明了  菩薩以此初發心

  一切衆生語言法  一言演說無不盡

  悉欲了知其自性  菩薩以此初發心

  世間言音靡不作  悉令其解證寂滅

  欲得如是妙舌根  菩薩以此初發心

  欲使十方諸世界  有成壞相皆得見

  而悉知從分別生  菩薩以此初發心

  一切十方諸世界  無量如來悉充滿

  欲悉了知彼佛法  菩薩以此初發心

  種種變化無量身  一切世界微塵等

  欲悉了達從心起  菩薩以此初發心

  過去未來現在世  無量無數諸如來

  欲于一念悉了知  菩薩以此初發心

  欲具演說一句法  阿僧祇劫無有盡

  而令文義各不同  菩薩以此初發心

  十方一切諸衆生  隨其流轉生滅相

  欲于一念皆明達  菩薩以此初發心

  欲以身語及意業  普詣十方無所礙

  了知叁世皆空寂  菩薩以此初發心

  菩薩如是發心已  應令往詣十方國

  恭敬供養諸如來  以此使其無退轉

  菩薩勇猛求佛道  住于生死不疲厭

  爲彼稱歎使順行  如是令其無退轉

  十方世界無量刹  悉在其中作尊主

  爲諸菩薩如是說  以此令其無退轉

  最勝最上最第一  甚深微妙清淨法

  勸諸菩薩說與人  如是教令離煩惱

  一切世間無與等  不可傾動摧伏處

  爲彼菩薩常稱贊  如是教令不退轉

  佛是世間大力主  具足一切諸功德

  令諸菩薩住是中  以此教爲勝丈夫

  無量無邊諸佛所  悉得往詣而親近

  常爲諸佛所攝受  如是教令不退轉

  所有寂靜諸叁昧  悉皆演暢無有余

  爲彼菩薩如是說  以此令其不退轉

  摧滅諸有生死輪  轉于清淨妙法輪

  一切世間無所著  爲諸菩薩如是說

  一切衆生墮惡道  無量重苦所纏迫

  與作救護歸依處  爲諸菩薩如是說

  此是菩薩發心住  一向志求無上道

  如我所說教誨法  一切諸佛亦如是

  第二治地住菩薩  應當發起如是心

  十方一切諸衆生  願使悉順如來教

  利益大悲安樂心  安住憐愍攝受心

  守護衆生同己心  師心及以導師心

  已住如是勝妙心  次令誦習求多聞

  常樂寂靜正思惟  親近一切善知識

  發言和悅離粗犷  言必知時無所畏

  了達于義如法行  遠離愚迷心不動

  此是初學菩提行  能行此行真佛子

  我今說彼所應行  如是佛子應勤學

  第叁菩薩修行住  當依佛教勤觀察

  諸法無常苦及空  無有我人無動作

  一切諸法不可樂  無如名字無處所

  無所分別無真實  如是觀者名菩薩

  次令觀察衆生界  及以勸觀于法界

  世界差別盡無余  于彼鹹應勸觀察

  十方世界及虛空  所有地水與火風

  欲界色界無色界  悉勸觀察鹹令盡

  觀察彼界各差別  及其體性鹹究竟

  得如是教勤修行  此則名爲真佛子

  第四生貴住菩薩  從諸聖教而出生

  了達諸有無所有  超過彼法生法界

  信佛堅固不可壞  觀法寂滅心安住

  隨諸衆生悉了知  體性虛妄無真實

  世間刹土業及報  生死涅槃悉如是

  佛子于法如是觀  從佛親生名佛子

  過去未來現在世  其中所有諸佛法

  了知積集及圓滿  如是修學令究竟

  叁世一切諸如來  能隨觀察悉平等

  種種差別不可得  如是觀者達叁世

  如我稱揚贊歎者  此是四住諸功德

  若能依法勤修行  速成無上佛菩提

  從此第五諸菩薩  說名具足方便住

  深入無量巧方便  發生究竟功德業

  菩薩所修衆福德  皆爲救護諸群生

  專心利益與安樂  一向哀愍令度脫

  爲一切世除衆難  引出諸有令歡喜

  一一調伏無所遺  皆令具德向涅槃

  一切衆生無有邊  無量無數不思議

  及以不可稱量等  聽受如來如是法

  此第五住真佛子  成就方便度衆生

  一切功德大智尊  以如是法而開示

  第六正心圓滿住  于法自性無迷惑

  正念思惟離分別  一切天人莫能動

  聞贊毀佛與佛法  菩薩及以所行行

  衆生有量若無量  有垢無垢難易度

  法界大小及成壞  若有若無心不動

  過去未來今現在  谛念思惟恒決定

  一切諸法皆無相  無體無性空無實

  如幻如夢離分別  常樂聽聞如是義

  第七不退轉菩薩  于佛及法菩薩行

  若有若無出不出  雖聞是說無退轉

  過去未來現在世  一切諸佛有以無

  佛智有盡或無盡  叁世一相種種相

  一即是多多即一  文隨于義義隨文

  如是一切展轉成  此不退人應爲說

  若法有相及無相  若法有性及無性

  種種差別互相屬  此人聞已得究竟

  第八菩薩童真住  身語意行皆具足

  一切清淨無諸失  隨意受生得自在

  知諸衆生心所樂  種種意解各差別

  及其所有一切法  十方國土成壞相

  逮得速疾妙神通  一切處中隨念往

  于諸佛所聽聞法  贊歎修行無懈倦

  了知一切諸佛國  震動加持亦觀察

  超過佛土不可量  遊行世界無邊數

  阿僧祇法悉咨問  所欲受身皆自在

  言音善巧靡不充  諸佛無數鹹承事

  第九菩薩王子住  能見衆生受生別

  煩惱現習靡不知  所行方便皆善了

  諸法各異威儀別  世界不同前後際

  如其世俗第一義  悉善了知無有余

  法王善巧安立處  隨其處所所有法

  法王宮殿若趣入  及以于中所觀見

  法王所有灌頂法  神力加持無怯畏

  宴寢宮室及歎譽  以此教诏法王子

  如是爲說靡不盡  而令其心無所著

  于此了知修正念  一切諸佛現其前

  第十灌頂真佛子  成滿最上第一法

  十方無數諸世界  悉能震動光普照

  住持往詣亦無余  清淨莊嚴皆具足

  開示衆生無有數  觀察知根悉能盡

  發心調伏亦無邊  鹹令趣向大菩提

  一切法界鹹觀察  十方國土皆往詣

  其中身及身所作  神通變現難可測

  叁世佛土諸境界  乃至王子無能了

  一切見者叁世智  于諸佛法明了智

  法界無礙無邊智  充滿一切世界智

  照耀世界住持智  了知衆生諸法智

  及知正覺無邊智  如來爲說鹹令盡

  如是十住諸菩薩  皆從如來法化生

  隨其所有功德行  一切天人莫能測

  過去未來現在世  發心求佛無有邊

  十方國土皆充滿  莫不當成一切智

  一切國土無邊際  世界衆生法亦然

  惑業心樂各差別  依彼而發菩提意

  始求佛道一念心  世間衆生及二乘

  斯等尚亦不能知  何況所余功德行

  十方所有諸世界  能以一毛悉稱舉

  彼人能知此佛子  趣向如來智慧行

  十方所有諸大海  悉以毛端滴令盡

  彼人能知此佛子  一念所修功德行

  一切世界抹爲塵  悉能分別知其數

  如是之人乃能見  此諸菩薩所行道

  去來現在十方佛  一切獨覺及聲聞

  悉以種種妙辯才  開示初發菩提心

  發心功德不可量  充滿一切衆生界

  衆智共說無能盡  何況所余諸妙行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64】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