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

「法華部·華嚴部」經文279卷10頁碼:P0001
唐 實叉難陀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二十一 ▪第2页

  于阗國叁藏實叉難陀奉製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彼。而退善根。常勤修行。未曾廢舍。但欲因彼境界。攝取衆生。爲說真實。令成熟佛法。然此法者。非有處所。非無處所。非內非外。非近非遠。複作是念。若法非有。不可不舍。是名未來施。雲何爲菩薩現在施。此菩薩。聞四天王衆天。叁十叁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天梵身天。梵輔天梵衆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淨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廣天少廣天。無量廣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乃至聞聲聞緣覺。具足功德。聞已其心。不迷不沒。不聚不散。但觀諸行。如夢不實。無有貪著。爲令衆生。舍離惡趣。心無分別。修菩薩道。成就佛法。而爲開演。是名現在施。雲何爲菩薩究竟施。佛子。此菩薩。假使有無量衆生。或有無眼。或有無耳。或無鼻舌。及以手足。來至其所。告菩薩言。我身薄祜。諸根殘缺。唯願仁慈。以善方便。舍己所有。令我具足。菩薩聞之。即便施與。假使由此。經阿僧祇劫。諸根不具。亦不心生一念悔惜。但自觀身。從初入胎。不淨微形。胞段諸根。生老病死。又觀此身。無有真實。無有慚愧。非賢聖物。臭穢不潔。骨節相持。血肉所塗。九孔常流。人所惡賤。作是觀已。不生一念愛著之心。複作是念。此身危脆。無有堅固。我今雲何。而生戀著。應以施彼。充滿其願。如我所作。以此開導一切衆生。令于身心。不生貪愛。悉得成就清淨智身。是名究竟施。是爲菩薩摩诃薩第六施藏

  佛子。何等爲菩薩摩诃薩慧藏。此菩薩。于色如實知。色集如實知。色滅如實知。色滅道如實知。于受想行識如實知。受想行識集如實知。受想行識滅如實知。受想行識滅道如實知。于無明如實知。無明集如實知。無明滅如實知。無明滅道如實知。于愛如實知。愛集如實知。愛滅如實知。愛滅道如實知。于聲聞如實知。聲聞法如實知。聲聞集如實知。聲聞涅槃如實知。于獨覺如實知。獨覺法如實知。獨覺集如實知。獨覺涅槃如實知。于菩薩如實知。菩薩法如實知。菩薩集如實知。菩薩涅槃如實知。雲何知知從業報。諸行因緣之所造作。一切虛假。空無有實。非我非堅固。無有少法。可得成立。欲令衆生。知其實性。廣爲宣說。爲說何等。說諸法不可壞。何等法不可壞。色不可壞。受想行識不可壞。無明不可壞。聲聞法獨覺法。菩薩法不可壞。何以故。一切法。無作無作者。無言說無處所。不生不起。不與不取。無動轉無作用。菩薩成就如是等無量慧藏。以少方便。了一切法。自然明達。不由他悟。此慧無盡藏。有十種不可盡故。說爲無盡。何等爲十。所謂。多聞善巧不可盡故。親近善知識不可盡故。善分別句義不可盡故。入深法界不可盡故。以一味智莊嚴不可盡故。集一切福德心無疲倦不可盡故。入一切陀羅尼門不可盡故。能分別一切衆生語言音聲不可盡故。能斷一切衆生疑惑不可盡故。爲一切衆生現一切佛神力教化調伏令修行不斷不可盡故。是爲十。是爲菩薩摩诃薩第七慧藏。住此藏者。得無盡智慧。普能開悟一切衆生

  佛子。何等爲菩薩摩诃薩念藏。此菩薩。舍離癡惑。得具足念。憶念過去。一生二生。乃至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無量百千生。成劫壞劫成壞劫。非一成劫。非一壞劫。非一成壞劫。百劫千劫。百千億那由他。乃至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劫。念一佛名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名號。念一佛出世說授記。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出世說授記。念一佛出世。說修多羅。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出世說修多羅。如修多羅。祇夜。授記。伽他。尼陀那。優陀那。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譬谕論議。亦如是。念一衆會。乃至不可說不可說衆會。念演一法。乃至演不可說不可說法。念一根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根種種性。念一根無量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根無量種種性。念一煩惱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煩惱種種性。念一叁昧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叁昧種種性。此念有十種。所謂。寂靜念。清淨念。不濁念。明徹念。離塵念。離種種塵念。離垢念。光耀念。可愛樂念。無障礙念。菩薩住是念時。一切世間。無能娆亂。一切異論。無能變動。往世善根。悉得清淨。于諸世法。無所染著。衆魔外道。所不能壞。轉身受生。無所忘失。過現未來。說法無盡。于一切世界中。與衆生同住。曾無過咎。入一切諸佛。衆會道場。無所障礙。一切佛所。悉得親近。是名菩薩摩诃薩第八念藏

  佛子。何等爲菩薩摩诃薩持藏。此菩薩。持諸佛所說。修多羅。文句義理。無有忘失。一生持。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生持。持一佛名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名號。持一劫數。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劫數。持一佛授記。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授記。持一修多羅。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修多羅。持一衆會。乃至不可說不可說衆會。持演一法。乃至演不可說不可說法。持一根無量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根。無量種種性。持一煩惱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煩惱種種性。持一叁昧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叁昧種種性。佛子。此持藏。無邊難滿。難至其底。難得親近。無能製伏。無量無盡。具大威力。是佛境界。唯佛能了。是名菩薩摩诃薩第九持藏

  佛子。何等爲菩薩摩诃薩辯藏。此菩薩。有深智慧。了知實相。廣爲衆生。演說諸法。不違一切諸佛經典。說一品法。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品法。說一佛名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名號。如是。說一世界。說一佛授記。說一修多羅。說一衆會。說演一法。說一根無量種種性。說一煩惱無量種種性。說一叁昧無量種種性。乃至說不可說不可說。叁昧無量種種性。或一日說。或半月一月說。或百年千年。百千年說。或一劫。百劫千劫。百千劫說。或百千億那由他劫說。或無數無量。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劫說。劫數可盡。一文一句。義理難盡。何以故。此菩薩。成就十種無盡藏故。成就此藏。得攝一切法。陀羅尼門現在前。百萬阿僧祇陀羅尼以爲眷屬。得此陀羅尼已。以法光明。廣爲衆生。演說于法。其說法時。以廣長舌出妙音聲。充滿十方一切世界。隨其根性。悉令滿足。心得歡喜。滅除一切煩惱纏垢。善入一切音聲言語。文字辯才。令一切衆生。佛種不斷。淨心相續。亦以法光明。而演說法。無有窮盡。不生疲倦。何以故。此菩薩。成就盡虛空遍法界無邊身故。是爲菩薩摩诃薩第十辯藏。此藏無窮盡。無分段。無間無斷。無變異。無隔礙。無退轉。甚深無底。難可得入。普入一切佛法之門

  佛子。此十種無盡藏。有十種無盡。令諸菩薩。究竟成就無上菩提。何等爲十。饒益一切衆生故。以本願善回向故。一切劫無斷絕故。盡虛空界悉開悟心無限故。回向有爲而不著故。一念境界一切法無盡故。大願心無變異故。善攝取諸陀羅尼故。一切諸佛所護念故。了一切法皆如幻故。是爲十種無盡法。能令一切世間所作。悉得究竟無盡大藏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59】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