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九 ▪第3页
東晉罽賓叁藏瞿昙僧伽提婆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往詣郁伽長者家。郁伽長者遙見尊者阿難來。即從坐起。偏袒著衣。叉手向尊者阿難。白曰。善來尊者阿難。尊者阿難久不來此。願坐此床。尊者阿難即坐其床。郁伽長者禮尊者阿難足。卻坐一面
尊者阿難告曰。長者知不。長者施設如是大施。與遠來客食。與行人.病人.瞻病者食。常設粥食。常設飯食。供給守僧園人。常請二十衆食。五日都請比丘衆食。施設如是大施。複于海中有一舶船。載滿貨還。價直百千。一時沒失。長者可止。勿複布施。長者後自當知
長者白曰。尊者阿難。爲是誰語
尊者阿難答曰。長者。我宣比丘衆語
長者白曰。若尊者阿難宣比丘衆語者。無所複論。若自語者。或能致大不喜。尊者阿難。若我如是舍與。如是惠施。一切財物皆悉竭盡。但使我願滿。如轉輪王願
尊者阿難問曰。長者雲何轉輪王願
長者答曰。尊者阿難。村中貧人作是念。令我于村中最富。即是彼願。村中富人作是念。令我於邑中最富。即是彼願。邑中富人作是念。令我于城中最富。即是彼願。城中富人作是念。令我于城中作宗正。即是彼願。城中宗正作是念。令我作國相。即是彼願。國相作是念。令我作小王。即是彼願。小王作是念。令我作轉輪王。即是彼願。轉輪王作是念。令我如族姓子所爲。剃除須發。著袈裟衣。至信.舍家.無家.學道者。謂無上梵行訖。令我于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即是彼願。尊者阿難。若我如是舍與。如是惠施。一切財物皆悉竭盡。但使我願滿。如轉輪王願。尊者阿難。我有是法
尊者阿難歎曰。長者。若有是法。甚奇。甚持
複次。尊者阿難。我不但有是法。尊者阿難。我詣僧園時。若初見一比丘。便爲作禮。若彼比丘經行者。我亦隨經行。若彼坐者。我亦于一面坐。坐已聽法。彼尊爲我說法。我亦爲彼尊說法。彼尊問我事。我亦問彼尊事。彼尊答我事。我亦答彼尊事。尊者阿難。我未曾憶輕慢上中下長老上尊比丘。尊者阿難。我有是法
尊者阿難歎曰。長者。若有是法。甚奇。甚持
複次。尊者阿難。我不但有是法。尊者阿難。我在比丘衆行布施時。天住虛空而告我曰。長者。此是阿羅诃。此是向阿羅诃。此是阿那含。此是向阿那含。此是斯陀含。此是向斯陀含。此是須陀洹。此是向須陀洹。此是精進。此不精進。尊者阿難。我施比丘衆時未曾憶有分別意。尊者阿難。我有是法
尊者阿難歎曰。長者。若有是法。甚希。甚特
複次。尊者阿難。我不但有是法。尊者阿難。我在比丘衆行布施時。天住虛空而告我曰。長者。有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世尊善說法。如來聖衆善趣向。我不從彼天信。不從彼欲樂。不從彼所聞。但我自有淨智。知有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世尊善說法。如來聖衆善趣向。尊者阿難。我有是法
尊者阿難歎曰。長者。若有是法。甚奇。甚特
複次。尊者阿難。我不但有是法。尊者阿難。我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遊。尊者阿難。我有是法
尊者阿難歎曰。長者。若有是法。甚奇。甚特
于是。郁伽長者白曰。尊者阿難。願在此食
尊者阿難爲郁伽長者故。默然受請。郁伽長者知尊者阿難默然受已。即從坐起。自行澡水。以極淨美種種豐饒食啖含消。自手斟酌。令得飽滿。食訖收器。行澡水已。取一小床。別坐聽法。尊者阿難爲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爲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從坐起去
尊者阿難所說如是。郁伽長者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奉行
郁伽長者經第八竟(一千七百四十八字)
(四○)
中阿含未曾有法品手長者經第九(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阿邏鞞伽邏。在惒林中
爾時。手長者與五百大長者俱。往詣佛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五百長者亦禮佛足。卻坐一面
世尊告曰。手長者。汝今有此極大衆。長者。汝以何法攝此大衆
彼時手長者白曰。世尊。謂有四事攝。如世尊說。一者惠施。二者愛言。叁者以利。四者等利。世尊。我以此攝于大衆。或以惠施。或以愛言。或以利。或以等利
世尊歎曰。善哉。善哉。手長者。汝能以如法攝于大衆。又以如門攝于大衆。以如因緣攝于大衆。手長者。若過去有沙門.梵志以如法攝大衆者。彼一切即此四事攝于中或有余。手長者。若有未來沙門.梵志以如法攝大衆者。彼一切即此四事攝。于中或有余。手長者。若有現在沙門.梵志以如法攝大衆者。彼一切即此四事攝于中或有余
于是。世尊爲手長者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爲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默然而住。于是。手長者佛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即從坐起。爲佛作禮。繞叁匝而去。還歸其家。到外門已。若有人者。盡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中門.內門及入在內。若有人者盡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升堂敷床。結跏趺坐。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叁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舍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爾時。叁十叁天集在法堂。咨嗟稱歎手長者。諸賢。手長者有大善利。有大功德。所以者何。彼手長者。佛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即從坐起。爲佛作禮。繞叁匝而去。還歸其家。到外門已。若有人者盡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中門.內門及入在內。若有人者盡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升堂敷床。結加趺坐。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叁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舍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于是。毗沙門大天王色像巍巍。光耀暐晔。夜將向旦。往詣手長者家。告曰。長者。汝有善利。有大功德。所以者何。今叁十叁天爲長者集在法堂。咨嗟稱歎。手長者有大善利。有大功德。所以者何。諸賢。彼手長者。佛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即從坐起。爲佛作禮。繞叁匝而去。還歸其家。到外門已。若有人者盡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中門.內門及入在內。若有人者盡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升堂敷床。結加趺坐。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叁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舍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是時。手長者默然不語。不觀.不視毗沙門大天王。所以者何。以尊重定。守護定故
爾時。世尊于無量百千衆中。咨嗟稱歎手長者。手長者有七未曾有法。彼手長者。我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即從坐起。爲我作禮。繞叁匝而去。還歸其家。到外門已。若有人者盡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中門.內門及入在內。若有人者盡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升堂敷床。結加趺坐。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叁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舍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今叁十叁天爲彼集在法堂。咨嗟稱歎。手長者有大善利。有大功德。所以者何。諸賢。彼手長者。佛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即從坐起。爲佛作禮。繞叁匝而去。還歸其家。到外門已。若有人者盡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中門.內門及入在內。若有人者盡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升堂敷床。結加趺坐。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叁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舍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今毗沙門大天王色像巍巍。光曜暐晔。夜將向旦。詣手長者家。告曰。長者。汝有善利。有大功德。所以者何。今叁十叁天爲長者集在法堂。咨嗟稱歎。手長者有大善利。有大功德。所以者何。諸賢。彼手長者。佛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即從坐起。爲佛作禮。繞叁匝而去。還歸其家。到外門已。若有人者盡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中門.內門及入在內。若有人者盡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升堂敷床。結加趺坐。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叁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舍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于是。有一比丘過夜平旦。著衣持缽。往詣手長者家。手長者遙見比丘來。即從坐起。叉手向比丘白曰。尊者善來。尊者久不來此。願坐此床。彼時比丘即坐其床。手長者禮比丘足。卻坐一面
比丘告曰。長者。汝有善利。有大功德。所以者何。世尊爲汝于無量百千衆中。咨嗟稱歎手長者。手長者有七未曾有法。手長者我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即從坐起。爲我作禮。繞叁匝而去。還歸其家。到外門已。若有人者盡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中門.內門及入在內。若有人者盡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升堂敷床。結加趺坐。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叁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舍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今叁十叁天爲彼集在法堂。咨嗟稱歎。手長者。有大善利。有大功德。所以者何。諸賢。彼手長者。佛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即從坐起。爲佛作禮。繞叁匝而去。還歸其家。到外門已。若有人者盡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中門.內門及入在內。若有人者盡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升堂敷床。結加趺坐。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叁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舍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于是。毗沙門大天王色像巍巍。光耀暐晔。夜將向旦。詣手長者家。告曰。長者。汝有善利。有大功德。所以者何。今叁十叁天爲手長者集在法堂。咨嗟稱歎。手長者。有大善利。有大功德。所以者何。諸賢。彼手長者。佛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即從坐起。爲佛作禮。繞叁匝而去。還歸其家。到外門已。若有人者盡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中門.內門及入在內。若有人者盡爲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升堂敷床。結加趺坐。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叁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舍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是時。手長者默然不語。亦不觀視毗沙門大天王。所以者何。以尊重定.守護定故
于是。手長者白比丘曰。尊者。是時無白衣耶
比丘答曰。無白衣也。又問曰。若有白衣者。當有何咎
長者答曰。尊者。或有不信世尊語者。彼當長夜不義不忍。生極惡處。受苦無量。若有信佛語者。彼因此事故。便能尊重恭敬禮事我。尊者。我亦不欲令爾也。尊者。願在此食
彼比丘爲手長者故。默然受請。手長者知彼比丘默然受已。即從坐起。自行澡水。以極淨美種種豐饒食啖含消。自手斟酌。令得飽滿。食訖收器。行澡水已。取一小床。別坐聽法。彼比丘爲手長者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爲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從坐起去。往詣佛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謂與手長者本所共論盡向佛說
于是。世尊告諸比丘。我以是故。稱說手長者有七未曾有法。複次汝等當知。手長者複有第八未曾有法。手長者無求無欲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手長者經第九竟(二千六百五十八字)
(四一)
中阿含未曾有法品手長者經第十(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阿邏鞞伽邏。在惒林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手長者有八未曾有法。雲何爲八。手長者有少欲.有信.有慚.有愧.有精進.有念.有定.有慧。手長者有少欲者。此何因說。手長者自少欲。不欲令他知我少欲。有信.有慚.有愧.有精進.有念.有定.有慧。手長者自有慧。不欲令他知我有慧。手長者有少欲者。因此故說。手長者有信者。此何因說。手長者得信堅固。深著如來。信根已立。終不隨外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余世間。手長者有信者。因此故說
手長者有慚者。此何因說。手長者常行慚恥。可慚知慚。惡不善法。穢汙煩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手長者有慚者。因此故說。手長者有愧者。此何因說。手長者常行愧。可羞愧知愧。惡不善法。穢汙煩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手長者有愧者。因此故說。手長者有精進者。此何因說。手長者常行精進。除惡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爲諸善本。不舍方便。手長者有精進者。因此故說
手長者有念者。此何因說。手長者觀內身如身。觀內覺.心.法如法。手長者有念者。因此故說。手長者有定者。此何因說。手長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遊。手長者有定者。因此故說。手長者有慧者。此何因說。手長者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此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手長者有慧者。因此故說。手長者有八未曾有法者。因此故說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手長者經第十竟(四百七十叁字)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中阿含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51】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