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七十八 ▪第2页
于阗國叁藏實叉難陀奉製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心者猶如正道。令諸菩薩入智城故。菩提心者猶如好器。能持一切白淨法故。菩提心者猶如時雨。能滅一切煩惱塵故。菩提心者則爲住處。一切菩薩所住處故。菩提心者則爲壽行。不取聲聞解脫果故。菩提心者如淨琉璃。自性明潔無諸垢故。菩提心者如帝青寶。出過世間二乘智故。菩提心者如更漏鼓。覺諸衆生煩惱睡故。菩提心者如清淨水。性本澄潔無垢濁故。菩提心者如閻浮金。映奪一切有爲善故。菩提心者如大山王。超出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者則爲所歸。不拒一切諸來者故。菩提心者則爲義利。能除一切衰惱事故。菩提心者則爲妙寶。能令一切心歡喜故。菩提心者如大施會。充滿一切衆生心故。菩提心者則爲尊勝。諸衆生心無與等故。菩提心者猶如伏藏。能攝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如因陀羅網。能伏煩惱阿修羅故。菩提心者如婆樓那風。能動一切所應化故。菩提心者如因陀羅火。能燒一切諸惑習故。菩提心者如佛支提。一切世間應供養故。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功德。舉要言之。應知悉與一切佛法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叁世如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者。則已出生無量功德。普能攝取一切智道。善男子。譬如有人得無畏藥離五恐怖。何等爲五。所謂火不能燒。毒不能中。刀不能傷。水不能漂。煙不能熏。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得一切智菩提心藥。貪火不燒。嗔毒不中。惑刀不傷。有流不漂。諸覺觀煙不能熏害。善男子。譬如有人得解脫藥終無橫難。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得菩提心解脫智藥。永離一切生死橫難。善男子。譬如有人。持摩诃應伽藥。毒蛇聞氣即皆遠去。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持菩提心大應伽藥。一切煩惱諸惡毒蛇。聞其氣者悉皆散滅。善男子。譬如有人。持無勝藥。一切怨敵無能勝者。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持菩提心無能勝藥。悉能降伏一切魔軍。善男子。譬如有人。持毗笈摩藥。能令毒箭自然墮落。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持菩提心毗笈摩藥。令貪恚癡諸邪見箭。自然墮落。善男子。譬如有人。持善見藥。能除一切所有諸病。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持菩提心善見藥王。悉除一切諸煩惱病。善男子。如有藥樹名珊陀那。有取其皮以塗瘡者。瘡即除愈。然其樹皮。隨取隨生終不可盡。菩薩摩诃薩。從菩提心。生一切智樹。亦複如是。若有得見而生信者。煩惱業瘡悉得消滅。一切智樹初無所損。善男子。如有藥樹名無生根。以其力故。增長一切閻浮提樹。菩薩摩诃薩菩提心樹。亦複如是。以其力故。增長一切學與無學。及諸菩薩所有善法。善男子。譬如有藥名阿藍婆。若用塗身。身之與心鹹有堪能。菩薩摩诃薩。得菩提心阿藍婆藥。亦複如是。令其身心增長善法。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念力藥。凡所聞事憶持不忘。菩薩摩诃薩。得菩提心念力妙藥。悉能聞持一切佛法。皆無忘失。善男子。譬如有藥名大蓮華。其有服者住壽一劫。菩薩摩诃薩。服菩提心大蓮華藥。亦複如是。于無數劫壽命自在。善男子。譬如有人執翳形藥。人與非人悉不能見。菩薩摩诃薩。執菩提心翳形妙藥。一切諸魔不能得見。善男子。如海有珠名普集衆寶。此珠若在。假使劫火焚燒世間。能令此海減于一滴。無有是處。菩薩摩诃薩菩提心珠。亦複如是。住于菩薩大願海中。若常憶持不令退失。能壞菩薩一善根者。終無是處。若退其心。一切善法即皆散滅。善男子。如有摩尼名大光明。有以此珠璎珞身者。映蔽一切寶莊嚴具。所有光明悉皆不現。菩薩摩诃薩菩提心寶。亦複如是。璎珞其身。映蔽一切二乘心寶。諸莊嚴具悉無光彩。善男子。如水清珠能清濁水。菩薩摩诃薩菩提心珠。亦複如是。能清一切煩惱垢濁。善男子。譬如有人得住水寶。系其身上入大海中不爲水害。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得菩提心住水妙寶。入于一切生死海中。終不沈沒。善男子。譬如有人得龍寶珠持入龍宮。一切龍蛇不能爲害。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得菩提心大龍寶珠。入欲界中。煩惱龍蛇不能爲害。善男子。譬如帝釋著摩尼冠。映蔽一切諸余天衆。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著菩提心大願寶冠。超過一切叁界衆生。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如意珠。除滅一切貧窮之苦。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得菩提心如意寶珠。遠離一切邪命怖畏。善男子。譬如有人得日精珠。持向日光而生于火。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得菩提心智日寶珠。持向智光而生智火。善男子。譬如有人得月精珠。持向月光而生于水。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得菩提心月精寶珠。持此心珠。鑒回向光。而生一切善根願水。善男子。譬如龍王首戴如意摩尼寶冠。遠離一切怨敵怖畏。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著菩提心大悲寶冠。遠離一切惡道諸難。善男子。如有寶珠名一切世間莊嚴藏。若有得者。令其所欲悉得充滿。而此寶珠無所損減。菩提心寶亦複如是。若有得者。令其所願悉得滿足。而菩提心無有損減。善男子。如轉輪王有摩尼寶。置于宮中。放大光明破一切暗。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以菩提心大摩尼寶。住于欲界。放大智光。悉破諸趣無明黑暗。善男子。譬如帝青大摩尼寶。若有爲此光明所觸即同其色。菩薩摩诃薩菩提心寶。亦複如是。觀察諸法回向善根。靡不即同菩提心色。善男子。如琉璃寶于百千歲。處不淨中。不爲臭穢之所染著。性本淨故。菩薩摩诃薩菩提心寶。亦複如是。于百千劫住欲界中。不爲欲界過患所染。猶如法界性清淨故。善男子。譬如有寶名淨光明。悉能映蔽一切寶色。菩薩摩诃薩菩提心寶。亦複如是。悉能映蔽一切凡夫二乘功德。善男子。譬如有寶名爲火焰。悉能除滅一切暗冥。菩薩摩诃薩菩提心寶。亦複如是。能滅一切無知暗冥。善男子。譬如海中有無價寶。商人采得船載入城。諸余摩尼百千萬種。光色價直無與等者。菩提心寶亦複如是。住于生死大海之中。菩薩摩诃薩。乘大願船。深心相續。載之來入解脫城中。二乘功德無能及者。善男子。如有寶珠名自在王。處閻浮洲。去日月輪四萬由旬。日月宮中所有莊嚴。其珠影現悉皆具足。菩薩摩诃薩發菩提心淨功德寶。亦複如是。住生死中照法界空。佛智日月。一切功德悉于中現。善男子。如有寶珠名自在王。日月光明所照之處。一切財寶衣服等物。所有價直悉不能及。菩薩摩诃薩發菩提心自在王寶。亦複如是。一切智光所照之處。叁世所有天人二乘。漏無漏善一切功德。皆不能及。善男子。海中有寶名曰海藏。普現海中諸莊嚴事。菩薩摩诃薩菩提心寶。亦複如是。普能顯現一切智海諸莊嚴事。善男子。譬如天上閻浮檀金。唯除心王大摩尼寶。余無及者。菩薩摩诃薩發菩提心閻浮檀金。亦複如是。除一切智心王大寶。余無及者。善男子。譬如有人善調龍法。于諸龍中而得自在。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得菩提心善調龍法。于諸一切煩惱龍中。而得自在。善男子。譬如勇士被執铠仗。一切怨敵無能降伏。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被執菩提大心铠仗。一切業惑諸惡怨敵。無能屈伏。善男子。譬如天上黑栴檀香。若燒一铢。其香普熏小千世界。叁千世界滿中珍寶。所有價直皆不能及。菩薩摩诃薩菩提心香。亦複如是。一念功德普熏法界。聲聞緣覺一切功德。皆所不及。善男子。如白栴檀若以塗身。悉能除滅一切熱惱。令其身心普得清涼。菩薩摩诃薩菩提心香。亦複如是。能除一切虛妄分別貪恚癡等諸惑熱惱。令其具足智慧清涼。善男子。如須彌山。若有近者即同其色。菩薩摩诃薩菩提心山。亦複如是。若有近者。悉得同其一切智色。善男子。譬如波利質多羅樹。其皮香氣。閻浮提中。若婆師迦。若薝蔔迦。若蘇摩那。如是等華所有香氣皆不能及。菩薩摩诃薩菩提心樹。亦複如是。所發大願功德之香。一切二乘無漏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諸功德香悉不能及。善男子。譬如波利質多羅樹。雖未開華。應知即是無量諸華出生之處。菩薩摩诃薩菩提心樹。亦複如是。雖未開發一切智華。應知即是無數天人衆菩提華所生之處。善男子。譬如波利質多羅華。一日熏衣。薝蔔迦華。婆利師華。蘇摩那華。雖千歲熏亦不能及。菩薩摩诃薩菩提心華。亦複如是。一生所熏諸功德香。普徹十方一切佛所。一切二乘無漏功德。百千劫熏所不能及。善男子。如海島中生椰子樹。根莖枝葉及以華果。一切衆生。恒取受用無時暫歇。菩薩摩诃薩菩提心樹。亦複如是。始從發起悲願之心。乃至成佛。正法住世。常時利益一切世間。無有間歇。善男子。如有藥汁名诃宅迦。人或得之。以其一兩變千兩銅。悉成真金。非千兩銅能變此藥。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以菩提心回向智藥。普變一切業惑等法。悉使成于一切智相非業惑等。能變其心。善男子。譬如小火隨所焚燒其焰轉熾。菩薩摩诃薩菩提心火。亦複如是。隨所攀緣智焰增長。善男子。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其本一燈無減無盡。菩薩摩诃薩菩提心燈。亦複如是。普然叁世諸佛智燈。而其心燈無減無盡。善男子。譬如一燈入于闇室。百千年闇悉能破盡。菩薩摩诃薩菩提心燈。亦複如是。入于衆生心室之內。百千萬億不可說劫。諸業煩惱種種闇障。悉能除盡。善男子。譬如燈炷隨其大小而發光明。若益膏油明終不絕。菩薩摩诃薩菩提心燈。亦複如是。大願爲炷。光照法界。益大悲油。教化衆生。莊嚴國土。施作佛事無有休息。善男子。譬如他化自在天王冠閻浮檀真金天冠。欲界天子。諸莊嚴具皆不能及。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冠菩提心大願天冠。一切凡夫二乘功德。皆不能及。善男子。如師子王哮吼之時。師子兒聞皆增勇健。余獸聞之即皆竄伏。佛師子王菩提心吼。應知亦爾。諸菩薩聞增長功德。有所得者聞皆退散。善男子。譬如有人以師子筋。而爲樂弦。其音既奏余弦悉絕。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以如來師子波羅蜜身菩提心筋。爲法樂弦。其音既奏。一切五欲及以二乘諸功德弦。悉皆斷滅。善男子。譬如有人以牛羊等種種諸乳。假使積集盈于大海。以師子乳一滴投中。悉令變壞直過無礙。菩薩…
《大方廣佛華嚴經七十八》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