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如來興顯經》一
西晉月氏叁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一時佛遊如來建立之土。號歎法身深奧悅豫普見棚閣。爲大嚴淨顯曜威宮琉璃之藏如來所行。佛時興出無量之路。爲法界宮。觀菩薩身。光明清淨。師子之座。鹹受一切菩薩之體。爲大法座。咨嗟法界。如來聖旨。緣虛空界。行無挂礙。曉了本際聖慧之界。普解佛慧。分別聖道。去來今佛。一切悉等。爲一法身。一切諸佛行。皆平等神通之行。無所挂礙。法身慧體。究竟無相。法度無極。遊于法界。無有二行。玄曠無限。爲最正覺。其等如稱。則超度行。無有陰蓋解脫之門。其法界者。普同虛空。常遊十方。諸佛國土無限之故。靡所不睹。億百千姟諸菩薩等。猶如塵數。一切悉已一生補處。各各在于異佛世界。志願無極。奉諸慧行。各各入于無所破壞平等法界。空界無限。無所獲致。無中間行。無有自然。亦無所生。曉了證明一切諸法。亦複如是。衆菩薩身。無所動舍。逮諸通慧。遍諸佛土。而無所念遵如來慧。而于佛道。現在得致顯明之曜。遊大聖行。無所震動。慧以一身。示于無量所行之體。周于無限法界之裏分別善人衆生之界。至不退轉。等獲本際。無本法界。除去自大。身常卑順。則無所畏。如來照明。一切德本。以爲徒類
其名曰普賢菩薩。普稱尊菩薩。如來族姓成首菩薩。金剛幢英菩薩。無蓋月淨菩薩。日光離垢藏菩薩。大神通變動菩薩。離垢光首十方精進王大師子娛樂神通菩薩。如是等類。猶如十方不可計數億百千姟諸佛之土滿中衆塵。衆會菩薩。其數如斯
于是有光。號如來聖旨。世尊眉間。演出斯耀。無央數姟億百千明。照于無量無有邊際。無余世界十方佛土。示現如來威神之變。告無央數億百千姟諸菩薩衆。威神。則令諸佛世界一切惡趣。悉爲銷滅。覆蔽一切諸魔宮殿。又諸如來。成最正覺。寤諸未覺。示現諸佛衆會道場。所出光明嚴淨之座。顯曜法界第一空界在所周遍。達諸佛界。尋複來還。皆繞一切菩薩坐場。入如來族姓成首菩薩頂上不現。如是衆會。一切菩薩。怪未曾有。身心踴躍。今日當有無極之變。講說大法。如此光明。自然來現。光明適沒。如來族姓成首菩薩。即從坐起。于蓮花上。而下右膝。長跪叉手。思如來德。以偈頌曰
寤諸不覺者 超踰諸德王
其行無挂礙 所起度無極
其大聖安住 平等于叁世
恭敬今稽首 明哲之慧上
所行無形相 則度于彼岸
又複而示現 善莊嚴身相
光明離衆垢 演顯百千曜
降伏諸魔事 以頂歸命禮
震動諸國土 宮殿之元首
乃至于十方 諸所有土地
終不令一人 而使獲恐懼
佛道之威神 所興如是比
而平等建立 于虛空之界
其法界如是 獲逮諸境土
嚴淨于黎庶 億姟之塵數
蠲除諸衆生 一切之罪釁
志願甚堅強 行于億千劫
玩習積累德 殊勝之佛道
逮得于一行 聖慧無挂礙
以一之自然 皆行諸佛道
所演放光明 導師爲若茲
普見于忍界 一切靡不周
普示現一切 威神之變化
吾身已得入 于一自然行
今以是之故 興發如此念
今爲正應時 稽首于法王
無央數菩薩 悉來集會斯
而欲得聽省 所分別法事
今日諸會者 清淨複清淨
而于諸世界 親近遵修行
聖慧無限量 境界無挂礙
逮得于勇猛 無極之威神
斯等遊世誼 所行逮神仙
智慧不可計 超越精進力
而造奮光明 悉照諸菩薩
今鄙如應問 殊勝最上法
所堪任境界 爲之大聖通
自恣其威曜 而普悉示現
導師最上尊 頒宣諸佛土
孰爲人中聖 至上之真子
說此頌贊已。應時世尊從口演光。名不可計億數照明。照于一切無有邊際諸佛世界。繞諸佛土。具足十匝。示現如來聖旨威變。請無央數諸菩薩億百千姟。悉見告敕。動諸佛土。至諸惡趣。悉滅災患。覆蔽一切諸魔宮殿。十方如來平等正覺。覺諸不覺。示現諸佛衆會道場。光明之耀度于法界。一切周遍虛空之界。達諸佛土。尋即複還。繞諸菩薩。入于普賢菩薩面門。普賢菩薩。適遇斯光。尋時如應。功德威顔。師子之座。倍加于前。超越佛身及師子座。又複絕踰諸菩薩體師子之座。普賢菩薩儀觀美德。師子之座。高廣殊妙。而現特爲顯麗。爾時如來族姓成首菩薩。問普賢曰。唯佛之子。仁之功德不可思議。一切世界悉遍知之。興大變化悅諸菩薩無極感動。今斯佛子。如來所現。變本瑞應。普賢菩薩。謂如來族姓成首菩薩。如吾所憶。又如往古諸平等覺之所睹現。如斯變化無極感動。當講如來興顯經典。今者大聖。欲演此義。故複示現如是變應。如來族姓成首菩薩。適聞于斯興顯典名。尋時即以佛之威神。地則大動。于是如來族姓成首菩薩。謂普賢曰。善哉佛子。堪任能樂爲諸菩薩大士之等。贊揚如來至真等正覺。興顯成乎。今者十方悉皆嚴淨。無央數億百千姟衆。而來集會。往古善修清淨之行。心有所歸。懷抱道德。顯發覺意。演大言辭。超度彼岸。建立一切諸如來行。威儀禮節。心念諸佛。未曾忘舍。興設大哀。普觀衆生。諸大菩薩。決了神通。分別一切如來精進。己身惔怕。聞一切佛所贊道音尊妙之法。如是俦倫。功德名稱。平等蠲除一切憎愛。而無適莫。今斯菩薩。皆來集會。仁爲佛子。曾已供養無央數億百千姟佛。稽首咨受。悉已遵修諸菩薩行。獲大神足諸叁昧門。娛樂神通。皆入如來秘密之藏。銷諸狐疑。入于如來無畏精進。探睹衆生一切諸根。皆以信于真谛解脫。而說經典。達如來動。聖性所歸。頒宣一切諸佛之法。最爲第一得度無極。如是比類。不可稱計。衆德奇特。善哉佛子。願說如來興顯現身。暢演弘音。所可講說。諸心念行境界之處。所歎行者。成最正覺。轉于法輪。宣傳佛教。現大滅度。示于如來一切德本。諸所造行。爾時。如來族姓成首菩薩。重欲解義分別所歸。則爲普賢菩薩。而說頌曰
善歸無合會 谛曉了悉覺
其慧則無上 平等離欲塵
稱歎于最勝 所行無限量
其聞于音響 一切悉踴躍
菩薩之殊特 雲何興出勝
所以得歸趣 何因致真實
如來之音響 何謂爲身心
其行之境界 斯大稱雲何
何謂爲諸佛 而因言如來
何故爲最勝 而轉于法輪
願講衆安住 滅度之道地
當悅可斯等 無量諸佛子
其在于十方 安住大法王
一切諸衆生 功德之所歸
斯等之福慶 大聖願爲說
何緣見道意 雲何至安住
雲何得聽聞 如來之名號
未曾得睹見 滅度諸大聖
假使發踴躍 恭敬于尊聖
唯悅豫說之 何因成大意
今以問于此 清淨之大人
爲說所奉行 大德之巨海
察斯諸菩薩 一切悉叉手
問佛並仁者 及咨于鄙身
當爲斯等故 宣說淨尊法
爲斷衆狐疑 獲無量大慧
因爲引譬喻 示現佛種姓
設衆生聞者 發清淨道心
悉令諸佛土 周遍勝無余
諸佛普示現 若幹種身形
知法清淨者 則演隨應時
因其族譬喻 而爲示現說
往至姟佛土 于十方百千
億百那術數 無量不可計
難可得值見 如是等菩薩
如今日聚會 若茲自在勝
是故願說之 安住行清淨
由斯廣宣闡 如來之族姓
斯等諸菩薩 一切叉手立
普悉志求法 渴仰于經典
普賢菩薩。緣如來族姓成首所問。普告一切諸菩薩衆。唯最勝子。諸如來處不可思議。至真等正覺。若興出者。演不可量。敘法次第。無能稱計。如來熙隆。巍巍如是。雖以一事。不以一事。而歸于道。所以者何。唯佛之號。又有十事。爲無量法歸。不可計百千功德。修習所行。得至如來。何謂爲十。道心無量。普護群黎一切之意。往宿積累善行之念。志性無限從本清淨。合集無極。大慈大哀。而以習趣。救濟衆生。願行無底。不斷遵修。福慧無極。習行無厭。而習歸趣。教化衆生。無邊佛藏。亦以習趣。善谛清淨。無量善權。智慧之路。奉無量德。無限之道。所習聖智。合集懷來無際法義經典之藏。是故佛子。十法之行。爲法面首。已具足十不可計會。無量百千眷屬枝黨。得歸如來。譬如佛子其千世界。所因得號。不以一事。而合成也。以無數合會成。譬如大陰。不失時節。而以澍雨。有四因緣。諸風習習。飄飖流布。風名執禦。其大風場。多有衆水。主導禦雨。有枯竭風。其風燒水。有風名曰住立。住立一切所有宮殿。風名莊嚴。爲諸叁千受體衆生。罪福俱遊。計諸菩薩所成功德。亦複如是。無有限量。不可計會。亦如若幹立叁千界。乃得諸法。無有能爲分別計數。稱量本末。無能睹見盡其原者。如是佛子。如來至真等正覺。不以一事不以一義。而興出也。又從往古諸如來所。先興弘陰法雨。其心奉教。而無厭惓。志性堅強。執持不忘。不有愦亂。觀察寂然。以慧道場。枯竭一切塵勞之欲。誘勸修殖。衆德之本。而善建進。鎖卻憍慢。分別決了清淨之行。講暢言教。德淨群生。如來功祚。道原無漏。懷來如是。至真正覺。獲致諸法。于彼無有興出之者。是爲入于第一之門。菩薩所行。至于如來之所興顯。複次佛子。譬如喻于叁千世界。自然興盛。起大陰雲。名不可壞。應時而雨。其余地者。不能堪任。受于此水。唯有叁千世界遭水變時。如是仁者。佛之法界。有弘法澤。名曰無壞。合集如來不斷佛種。及諸聖士。一切聲聞。及與緣覺。所不堪任受持奉行。唯有菩薩。承大勢力。心無恐懼。誓被德铠。是爲二事。于是頌曰
明聽諸十方 一切世間上
求比無等倫 譬之若虛空
導師之所行 無量無邊際
則爲無俦匹 其德皆周遍
假使思惟佛 心念之所由
斯諸十方者 功德無限量
衆人之口辭 億百千劫歎
雄師子無極 世俗無有雙
一切諸十方 諸所有佛土
皆破碎如塵 如是塵數劫
複如億百千 咨嗟諸十方
一毛之功德 而不能盡極
假令有丈夫 欲稱量虛空
第二人計然 疾算諸受相
不可計無量 不能盡虛空
當知諸十方 如是行無限
假令叁世人 諸在叁界者
設計此衆生 心之所行念
心…
《佛說如來興顯經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