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如來興顯經》

「法華部·華嚴部」經文291卷10頁碼:P0592
西晉 竺法護譯

  《佛說如來興顯經》一 ▪第2页

  西晉月氏叁藏竺法護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一時須臾  悉可知分數

  群萌諸思想  神識之所念

  猶譬如法界  悉無有邊際

  而不見一切  法界之所趣

  十力亦如是  所行無限量

  一切無一切  法界爲自然

  猶如大雨時  名曰不可壞

  無能任受者  水災乃能苞

  佛演無極澤  小乘不堪受

  唯菩薩能奉  遍布于一切

  無本如無本  寂寞無二想

  永無有生者  是曰爲普等

  一切世間上  境界亦如茲

  無本等自然  已脫于增損

  猶如斯本際  真本際無際

  叁世爲平等  普解脫一切

  愍哀等如斯  導師之所行

  鹹周于叁世  一切無挂礙

  本際無所造  無造能自然

  本淨如虛空  無垢無塵勞

  最勝顯如是  一切悉嚴淨

  已舍造無造  棄于有無事

  釋放言聲辭  及一切音響

  蠲除于去來  滅度無所有

  諸十方如斯  于法而自然

  一切言無聲  亦不可受持

  如是淨寂然  曉了一切法

  如空中鳥迹  若石處虛空

  緣本所誓願  而示現色身

  自觀諸十方  最勝所變化

  假使欲入斯  如是最勝界

  當志念遵道  自淨其志性

  製捐諸思想  于念亦無念

  猶空中鳥迹  心所入如是

  是故安住子  省諸導師行

  聽我之所說  精舉諸譬喻

  計于諸十方  名德不可極

  況複說其義  咨嗟講聖尊

  如彼群萌類  自然行致身

  不能思念計  諸導師所行

  十方境界果  佛道自在倫

  成就諸德本  聽說一切德

  今現是世人  思行令無余

  未曾念堪任  合聚依因緣

  百億土有辭  音合億百千

  所以曰言世  因立叁千界

  人中上如是  斯等自然悉

  不能計演德  如其等所周

  常可數宣暢  一切衆生念

  不可知人尊  所行之自然

  複次佛子。猶如此雨無所從來。無所從去。而致斯潤。是群萌類。因罪福生。如是佛子。斯諸如來。興隆道化。無所從來無所從去。而致法雨。悉是菩薩。衆德本力。是爲叁事。于是頌曰

  如雨無從來  去亦無所至

  佛化一切然  無來亦無去

  複次佛子。譬如大雨叁千世界。受體衆人無能計會。知其渧數。設一佛土。所興衆生。思念弘澤。心眼爲惑。唯有主知。叁千世界。雨尊天子。悉知諸數。不失一渧。悉是宿本德之所致。如是仁者。一切衆生。聲聞緣覺。不能曉了。思惟觀察。如來法澤。不能及念。懷來大心。假使聞之。斯大心者。則當迷惑。唯衆生尊菩薩大人。于過去佛。善修道業。得無上力。能知之耳。是爲第四。于是頌曰

  猶如有大雨  遍叁千佛土

  唯尊天子知  其余無能別

  計一切聲聞  及緣覺之乘

  不解佛法雨  唯菩薩能知

  複次佛子。興大雲時。又有陰雨。名曰滅除。滅盡于火。有大雨。名曰愦亂。壞于水災。又有大雨。名曰斷絕。斷除于風。又有大雨。名曰壞敗。毀壞大寶。又有大雨。名曰消爛。則以糜爛叁千世界。如來如是。興顯于世。有大法雨。名曰滅除。而演法澤。消除一切塵勞之欲。又名積業。而演法澤。積累一切。衆德之本。又名蠲釋。而演法澤。斷除一切六十二見。又名壞敗。而演法澤。令成一切諸法之慧。又名消化。而演法澤。化滅一切心志所行。是爲第五。于是頌曰

  如雨滅除火  有雨壞水災

  有雨斷絕風  毀落大寶山

  如來興顯世  滅一切貪欲

  積累衆德本  除六十二見

  法雨于十方  成就一切慧

  化衆生志性  使順從正道

  令不吝四大  叁界無根原

  自然無極慈  叁達無挂礙

  複次佛子。如雨一味。若滋無限。潤悉周遍。如來若斯。以一大哀。鹹雨一切。令至無邊。法澤周普。懷致大聖。故曰如來分別顯現無量之法是爲六事。于是頌曰

  譬如雨一味  而悉遍蒙潤

  如來亦如是  行等無偏邪

  則以一大哀  鹹雨一切人

  法澤至無邊  普懷來大道

  複次佛子。猶如叁千世界還複之時。先成色界諸天子身所有宮殿。次成欲界世人所居。然後成就衆生之類。如來若斯。興顯現世。先成就于諸菩薩慧。然後次演緣覺慧行。次乃顯示聲聞德本所行之慧。然後示于余衆生合集善本所當行慧。道法一味。隨衆生樂。所爲德本。所居屋宅。宮殿之處。如現一類。或不用者。如來法味。亦複如是。從黎庶器。所殖德本。而顯慧行。自然爲現。是爲七事。于是頌曰

  猶始立天宮  色界無色界

  然後乃興盛  欲界之宮殿

  已後乃成地  人民之處所

  一切諸萌類  諸龍揵沓惒

  十力亦如是  本已應自然

  修行無邊際  菩薩之風儀

  然後寂然寶  因緣而得立

  次于得自在  分乃及衆生

  雨諸渧墮已  無青亦無黃

  水則入于地  緣是生若幹

  因其地欲就  生樹山叢林

  其水不若幹  生地種之名

  諸導師住谛  智慧悉聖達

  哀慧如虛空  執持于善權

  如最勝之法  則入斯供養

  智慧離衆垢  其身無所住

  複次佛子。猶如水災興起之時。等在虛空。斯叁千界。現有蓮華。名成德寶。爲若幹種。而自然生。皆悉覆蔽于水災變。普照世間。假使蓮華。自然出時。大尊天子。及淨居天。得見斯華。則便知之。于此劫中。當有若幹平等覺興。彼有自然風。名顯曜。而起遊行。則已成就色界天子宮殿屋宅。又複有風。名淨顯明。安隱淨潔。而以成立欲行天子宮殿屋宅。又複有風。名曰一類。無所破壞。而成立于大鐵圍山金剛之山。又複有風。名曰特尊。而吹成立須彌山王。又複有風。名曰長立。而吹成就七大寶山王。一曰陰塗利。二曰懿此山其利。叁曰除害[土*屋]。四曰除優陀羅。五曰脫化民隨羅。六曰目鄰大目鄰。七曰香山冰山。又複有風。名曰善住。成立大地。又複有風。名曰嚴淨。成立遊地諸天。天龍揵沓惒宮殿屋宅。又複有風。名無盡意。成立叁千通流一切海之淵。又複有風。名照明藏。成立普世如意寶珠。又複有風。名堅固根。吹令成就衣服之樹。如是仁者。其大陰雨。則爲一味。又其水者。無有想念。獲致諸法自然之數。而使衆生別知德本。如斯諸風。則以諸風。分別了知叁千世界如來至真等正覺者。所以懷來一切德本。成就諸法積累無上無極之慧。爲世面首。而不斷絕。如來種性。顯耀無極威神光明。普晖世間。靡不周遍。其見光明。皆以至心。向于如來。又是大聖。無所挂礙。及諸菩薩。各自念言。今者如來。所以興顯化諸菩薩。是故現身于斯世矣。分別演說諸佛種性清淨離垢平等之慧。奮此光明。如來所可詠懷合集無漏之慧道光明。名曰普照。令致如來不可思議法界之慧正覺種性。又有光明。名曰總持以。故如來。力不可動。懷來興顯。無能勝者。有道光明。名曰超越。故諸如來。慧無所畏。懷來興顯。莫能及者。有道光明。名一切通。故諸如來。懷來合集。諸通之慧。靡不從教。有道光明。名壞憍慢。故諸如來。令衆聲聞。見功德本。不爲虛妄。無所缺減。致無所著。有慧光明。名曰普德。一切衆生。若見佛者。悉令歸趣。無盡福慧身亦如是。有慧光明。名遠中間。如來以斯深妙之智。歸趣合集。至道叁寶。而不斷絕。有慧光明。名若幹種莊校嚴淨。如來以斯具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懷來合集。一切普備。悅可衆人。有慧光明。名無等倫。如來以斯。度于法典。鹹同空界。于佛之土。壽命無量。致無窮極。如是仁者。如來法雨。則爲一味。如來慧場。無所想念。顯示菩薩。成致道法。見衆生根。而爲說經。如來之慧。悉爲一等。聖道光明。等無差特。以故如來。興出現耳。佛子。觀此如來致于一解脫味。分別顯現。無有限量不可思議清淨之德。令衆生類。悉睹知之。皆是大聖之所建立。又複欲令如來無所建立。而顯現法未之有也。若使勸立化于一人。至于無上。則爲如來。俱顯德本。若能曉了如來之德。想念智慧。而逮及者未之有也。如來聖旨。超殊諸法。故爲衆生。分別顯現。令入此義。使了亮法。不以厭足。如來無想。亦無所念。無所成就。亦不懷來。無所造作。亦無不作。彼無作者。無所從來。乃爲興顯。是爲八事。于是頌曰

  如蓮華出生  覺佛興如斯

  諸天歡喜者  曾見過去佛

  睹水之所在  宮殿則清明

  今世不複久  各當有國土

  佛真善光明  斯爲本瑞應

  菩薩之所念  覺了靡不達

  其慧識清淨  身鮮潔無垢

  十力濟蠕動  念行諸佛法

  曉了世所有  無量所造業

  猶在因地上  地在于水表

  悉處于虛空  此謂大宮殿

  兩足及四足  衆生皆依仰

  人中尊如是  已達爲法王

  爲一切無余  衆生皆戴賴

  睹見若聞者  悉宗共侍之

  破壞愛欲塵  群生所依業

  上至于梵天  然及無邊際

  孰爲衆生故  而欲安黎庶

  不應光爲迷  而求于智慧

  無喻而爲喻  最勝以故見

  複次佛子。譬如空中而立四風。執持水種。何謂爲四。住風起風禦風堅周風。是爲四。持虛空水。地在水上。不動不搖。是則名曰爲地力矣。水在風上。風立于空。空無所住。以是之故。叁千世界。而有處所。如是仁者。假使懷集。如來興顯。建立于世。無所挂礙。智慧之明。便有四部。無極慧場。執持一切衆生德本。何謂爲四。一時順歡悅群黎慧場。二建立諸法因緣慧場。叁護衆德本所禦慧場具足諸業。四住無漏界而睹慧場。是爲四慧場。以此將育一切黎庶。其大慈者。度脫群萌。其大哀者。執師子吼。以能立此大慈大哀。分別衆生諸所念趣。住權方便。建立慈行。是爲綏懷如來興顯。又如來者。無所挂礙。聖達之明。悉無所住。是爲九法。于是頌曰

  猶如虛空界  而無有齊限

  受有色無色  所苞無有量

  八維及上下  佛土諸有身

  叁界無有余  是爲虛空界

  諸勝身如是  則普而示現

  觀察諸法界  有無之所處

  大聖之尊體  一切無見者

  若睹諸導師  隨律蒙開化

  複次佛子。猶如叁千世界。彌廣無限。衆生之類。有若幹行。若有方便。不離虛空。或在水中。或在地上。或分陀利。不可計量。各行權便。或在諸天宮殿之中。自在天宮。或在虛空。因空自恣。如是仁者。假使如來。綏集顯現。一切衆生。見皆戴仰。若有觐者。歡喜踴躍隨時自恣。則住覺力。繼習禁戒。娛樂弘業。度世賢聖。自由神通。智慧無身。說無挂礙。聖達之門。修行此業。演說顯耀。而自恣成。不失報應。講務光輝。導利諸法。依由大化。無所忘失。是者名曰。綏集如來顯現。一切衆生而悉戴仰。是爲十力法。斯爲佛子。如來至真等正覺爲諸菩薩興顯示現懷來講法。有所歸趣。不可限量。無有放逸。亦不調戲。其心意識。有所興發。歸于無身。自然如空。了解衆生。則爲自然。不計吾我。非有崖底。一切佛土。則無有土。諸土盡空。歸無退還而不斷絕。當來之際至無歡豫如來聖慧無有[番*去]黨。歸于無二。有形無形。有爲無爲。諸法平等。假使通達一切衆生遵修大猷自恣之業。乃是往古之所勸助。則能具足斯奇雅矣。是爲佛子。無限言辭之徒類也。所言徒類。懷集如來興顯大道。于是頌曰

  一切諸衆生  依怙于佛土

  悉因虛空界  則順隨法教

  或水中平地  若于諸天宮

  鬼神及龍王  皆爲依仰之

  空無有斯念  今吾何所造

  已爲何所失  爲誰現造義

  人中上如是  身顯諸緣便

  隨一切十方  而造若幹行

  戒禁自娛樂  弘業度世聖

  以神通慧明  爲益誰利義

  順示清白法  了無有諸身

  未曾興想念  爲益誰利義

  佛說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佛說如來興顯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3】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