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如来兴显经》

「法华部·华严部」经文291卷10页码:P0592
西晋 竺法护译

  《佛说如来兴显经》一 ▪第2页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一时须臾  悉可知分数

  群萌诸思想  神识之所念

  犹譬如法界  悉无有边际

  而不见一切  法界之所趣

  十力亦如是  所行无限量

  一切无一切  法界为自然

  犹如大雨时  名曰不可坏

  无能任受者  水灾乃能苞

  佛演无极泽  小乘不堪受

  唯菩萨能奉  遍布于一切

  无本如无本  寂寞无二想

  永无有生者  是曰为普等

  一切世间上  境界亦如兹

  无本等自然  已脱于增损

  犹如斯本际  真本际无际

  三世为平等  普解脱一切

  愍哀等如斯  导师之所行

  咸周于三世  一切无挂碍

  本际无所造  无造能自然

  本净如虚空  无垢无尘劳

  最胜显如是  一切悉严净

  已舍造无造  弃于有无事

  释放言声辞  及一切音响

  蠲除于去来  灭度无所有

  诸十方如斯  于法而自然

  一切言无声  亦不可受持

  如是净寂然  晓了一切法

  如空中鸟迹  若石处虚空

  缘本所誓愿  而示现色身

  自观诸十方  最胜所变化

  假使欲入斯  如是最胜界

  当志念遵道  自净其志性

  制捐诸思想  于念亦无念

  犹空中鸟迹  心所入如是

  是故安住子  省诸导师行

  听我之所说  精举诸譬喻

  计于诸十方  名德不可极

  况复说其义  咨嗟讲圣尊

  如彼群萌类  自然行致身

  不能思念计  诸导师所行

  十方境界果  佛道自在伦

  成就诸德本  听说一切德

  今现是世人  思行令无余

  未曾念堪任  合聚依因缘

  百亿土有辞  音合亿百千

  所以曰言世  因立三千界

  人中上如是  斯等自然悉

  不能计演德  如其等所周

  常可数宣畅  一切众生念

  不可知人尊  所行之自然

  复次佛子。犹如此雨无所从来。无所从去。而致斯润。是群萌类。因罪福生。如是佛子。斯诸如来。兴隆道化。无所从来无所从去。而致法雨。悉是菩萨。众德本力。是为三事。于是颂曰

  如雨无从来  去亦无所至

  佛化一切然  无来亦无去

  复次佛子。譬如大雨三千世界。受体众人无能计会。知其渧数。设一佛土。所兴众生。思念弘泽。心眼为惑。唯有主知。三千世界。雨尊天子。悉知诸数。不失一渧。悉是宿本德之所致。如是仁者。一切众生。声闻缘觉。不能晓了。思惟观察。如来法泽。不能及念。怀来大心。假使闻之。斯大心者。则当迷惑。唯众生尊菩萨大人。于过去佛。善修道业。得无上力。能知之耳。是为第四。于是颂曰

  犹如有大雨  遍三千佛土

  唯尊天子知  其余无能别

  计一切声闻  及缘觉之乘

  不解佛法雨  唯菩萨能知

  复次佛子。兴大云时。又有阴雨。名曰灭除。灭尽于火。有大雨。名曰愦乱。坏于水灾。又有大雨。名曰断绝。断除于风。又有大雨。名曰坏败。毁坏大宝。又有大雨。名曰消烂。则以糜烂三千世界。如来如是。兴显于世。有大法雨。名曰灭除。而演法泽。消除一切尘劳之欲。又名积业。而演法泽。积累一切。众德之本。又名蠲释。而演法泽。断除一切六十二见。又名坏败。而演法泽。令成一切诸法之慧。又名消化。而演法泽。化灭一切心志所行。是为第五。于是颂曰

  如雨灭除火  有雨坏水灾

  有雨断绝风  毁落大宝山

  如来兴显世  灭一切贪欲

  积累众德本  除六十二见

  法雨于十方  成就一切慧

  化众生志性  使顺从正道

  令不吝四大  三界无根原

  自然无极慈  三达无挂碍

  复次佛子。如雨一味。若滋无限。润悉周遍。如来若斯。以一大哀。咸雨一切。令至无边。法泽周普。怀致大圣。故曰如来分别显现无量之法是为六事。于是颂曰

  譬如雨一味  而悉遍蒙润

  如来亦如是  行等无偏邪

  则以一大哀  咸雨一切人

  法泽至无边  普怀来大道

  复次佛子。犹如三千世界还复之时。先成色界诸天子身所有宫殿。次成欲界世人所居。然后成就众生之类。如来若斯。兴显现世。先成就于诸菩萨慧。然后次演缘觉慧行。次乃显示声闻德本所行之慧。然后示于余众生合集善本所当行慧。道法一味。随众生乐。所为德本。所居屋宅。宫殿之处。如现一类。或不用者。如来法味。亦复如是。从黎庶器。所殖德本。而显慧行。自然为现。是为七事。于是颂曰

  犹始立天宫  色界无色界

  然后乃兴盛  欲界之宫殿

  已后乃成地  人民之处所

  一切诸萌类  诸龙揵沓惒

  十力亦如是  本已应自然

  修行无边际  菩萨之风仪

  然后寂然宝  因缘而得立

  次于得自在  分乃及众生

  雨诸渧堕已  无青亦无黄

  水则入于地  缘是生若干

  因其地欲就  生树山丛林

  其水不若干  生地种之名

  诸导师住谛  智慧悉圣达

  哀慧如虚空  执持于善权

  如最胜之法  则入斯供养

  智慧离众垢  其身无所住

  复次佛子。犹如水灾兴起之时。等在虚空。斯三千界。现有莲华。名成德宝。为若干种。而自然生。皆悉覆蔽于水灾变。普照世间。假使莲华。自然出时。大尊天子。及净居天。得见斯华。则便知之。于此劫中。当有若干平等觉兴。彼有自然风。名显曜。而起游行。则已成就色界天子宫殿屋宅。又复有风。名净显明。安隐净洁。而以成立欲行天子宫殿屋宅。又复有风。名曰一类。无所破坏。而成立于大铁围山金刚之山。又复有风。名曰特尊。而吹成立须弥山王。又复有风。名曰长立。而吹成就七大宝山王。一曰阴涂利。二曰懿此山其利。三曰除害[土*屋]。四曰除优陀罗。五曰脱化民随罗。六曰目邻大目邻。七曰香山冰山。又复有风。名曰善住。成立大地。又复有风。名曰严净。成立游地诸天。天龙揵沓惒宫殿屋宅。又复有风。名无尽意。成立三千通流一切海之渊。又复有风。名照明藏。成立普世如意宝珠。又复有风。名坚固根。吹令成就衣服之树。如是仁者。其大阴雨。则为一味。又其水者。无有想念。获致诸法自然之数。而使众生别知德本。如斯诸风。则以诸风。分别了知三千世界如来至真等正觉者。所以怀来一切德本。成就诸法积累无上无极之慧。为世面首。而不断绝。如来种性。显耀无极威神光明。普晖世间。靡不周遍。其见光明。皆以至心。向于如来。又是大圣。无所挂碍。及诸菩萨。各自念言。今者如来。所以兴显化诸菩萨。是故现身于斯世矣。分别演说诸佛种性清净离垢平等之慧。奋此光明。如来所可咏怀合集无漏之慧道光明。名曰普照。令致如来不可思议法界之慧正觉种性。又有光明。名曰总持以。故如来。力不可动。怀来兴显。无能胜者。有道光明。名曰超越。故诸如来。慧无所畏。怀来兴显。莫能及者。有道光明。名一切通。故诸如来。怀来合集。诸通之慧。靡不从教。有道光明。名坏憍慢。故诸如来。令众声闻。见功德本。不为虚妄。无所缺减。致无所著。有慧光明。名曰普德。一切众生。若见佛者。悉令归趣。无尽福慧身亦如是。有慧光明。名远中间。如来以斯深妙之智。归趣合集。至道三宝。而不断绝。有慧光明。名若干种庄校严净。如来以斯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怀来合集。一切普备。悦可众人。有慧光明。名无等伦。如来以斯。度于法典。咸同空界。于佛之土。寿命无量。致无穷极。如是仁者。如来法雨。则为一味。如来慧场。无所想念。显示菩萨。成致道法。见众生根。而为说经。如来之慧。悉为一等。圣道光明。等无差特。以故如来。兴出现耳。佛子。观此如来致于一解脱味。分别显现。无有限量不可思议清净之德。令众生类。悉睹知之。皆是大圣之所建立。又复欲令如来无所建立。而显现法未之有也。若使劝立化于一人。至于无上。则为如来。俱显德本。若能晓了如来之德。想念智慧。而逮及者未之有也。如来圣旨。超殊诸法。故为众生。分别显现。令入此义。使了亮法。不以厌足。如来无想。亦无所念。无所成就。亦不怀来。无所造作。亦无不作。彼无作者。无所从来。乃为兴显。是为八事。于是颂曰

  如莲华出生  觉佛兴如斯

  诸天欢喜者  曾见过去佛

  睹水之所在  宫殿则清明

  今世不复久  各当有国土

  佛真善光明  斯为本瑞应

  菩萨之所念  觉了靡不达

  其慧识清净  身鲜洁无垢

  十力济蠕动  念行诸佛法

  晓了世所有  无量所造业

  犹在因地上  地在于水表

  悉处于虚空  此谓大宫殿

  两足及四足  众生皆依仰

  人中尊如是  已达为法王

  为一切无余  众生皆戴赖

  睹见若闻者  悉宗共侍之

  破坏爱欲尘  群生所依业

  上至于梵天  然及无边际

  孰为众生故  而欲安黎庶

  不应光为迷  而求于智慧

  无喻而为喻  最胜以故见

  复次佛子。譬如空中而立四风。执持水种。何谓为四。住风起风御风坚周风。是为四。持虚空水。地在水上。不动不摇。是则名曰为地力矣。水在风上。风立于空。空无所住。以是之故。三千世界。而有处所。如是仁者。假使怀集。如来兴显。建立于世。无所挂碍。智慧之明。便有四部。无极慧场。执持一切众生德本。何谓为四。一时顺欢悦群黎慧场。二建立诸法因缘慧场。三护众德本所御慧场具足诸业。四住无漏界而睹慧场。是为四慧场。以此将育一切黎庶。其大慈者。度脱群萌。其大哀者。执师子吼。以能立此大慈大哀。分别众生诸所念趣。住权方便。建立慈行。是为绥怀如来兴显。又如来者。无所挂碍。圣达之明。悉无所住。是为九法。于是颂曰

  犹如虚空界  而无有齐限

  受有色无色  所苞无有量

  八维及上下  佛土诸有身

  三界无有余  是为虚空界

  诸胜身如是  则普而示现

  观察诸法界  有无之所处

  大圣之尊体  一切无见者

  若睹诸导师  随律蒙开化

  复次佛子。犹如三千世界。弥广无限。众生之类。有若干行。若有方便。不离虚空。或在水中。或在地上。或分陀利。不可计量。各行权便。或在诸天宫殿之中。自在天宫。或在虚空。因空自恣。如是仁者。假使如来。绥集显现。一切众生。见皆戴仰。若有觐者。欢喜踊跃随时自恣。则住觉力。继习禁戒。娱乐弘业。度世贤圣。自由神通。智慧无身。说无挂碍。圣达之门。修行此业。演说显耀。而自恣成。不失报应。讲务光辉。导利诸法。依由大化。无所忘失。是者名曰。绥集如来显现。一切众生而悉戴仰。是为十力法。斯为佛子。如来至真等正觉为诸菩萨兴显示现怀来讲法。有所归趣。不可限量。无有放逸。亦不调戏。其心意识。有所兴发。归于无身。自然如空。了解众生。则为自然。不计吾我。非有崖底。一切佛土。则无有土。诸土尽空。归无退还而不断绝。当来之际至无欢豫如来圣慧无有[番*去]党。归于无二。有形无形。有为无为。诸法平等。假使通达一切众生遵修大猷自恣之业。乃是往古之所劝助。则能具足斯奇雅矣。是为佛子。无限言辞之徒类也。所言徒类。怀集如来兴显大道。于是颂曰

  一切诸众生  依怙于佛土

  悉因虚空界  则顺随法教

  或水中平地  若于诸天宫

  鬼神及龙王  皆为依仰之

  空无有斯念  今吾何所造

  已为何所失  为谁现造义

  人中上如是  身显诸缘便

  随一切十方  而造若干行

  戒禁自娱乐  弘业度世圣

  以神通慧明  为益谁利义

  顺示清白法  了无有诸身

  未曾兴想念  为益谁利义

  佛说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佛说如来兴显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3】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