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世品經》一
西晉月氏叁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一時佛遊摩竭國法閑道場普光講堂蓮華藏師子座。覺了真谛。無有二行。度無想法。如佛遊居。以致平等。一切諸佛。進退遊行。無所挂礙。亦無蔭蔽。法無退還。行無等倫。所見奉敬。不可思議。現等叁世。其身所顯。普周世界。分別諸法。慧無猶豫。具足諸法。坐佛樹下。究暢經典。不疑正覺。不想計身。一切菩薩。志願道慧。佛行無二。所濟第一。度于彼岸。不壞如來建立脫門。諸佛土地。不可限量。所遊平等。所修法境。曠若虛空。十方國土。不可計會。億百那術一切塵限諸菩薩數其亦如此。菩薩大士。皆生補處。當成無上正真之道。各各他異。十方佛國。來會此土。皆成開士。皆發慧目。德門無極。開化一切衆生諸界。順律唱道。權方便門。曉了隨時。住菩薩法一切世界講堂樓閣。越升慧定。而以觀察滅度之地。尊敬道慧。蠲除一切言辭行陰所可釋去。明識因宜。攝取衆生。入于無量道。遊其中一切衆生所作禍福。皆有報應。終不腐朽。分別應時。所試觀察。永無所獲。解知衆生諸界志性。達了諸根。省應可度。從其緣便。應病授藥。去來今佛。所可頒宣。章句議理。辄受奉持。已受其決。執懷平等。解發正藏。所當歸者。入于現世。度世無量法。自所入真正悉已暢解。有爲無爲。觀之無二。去來今佛。一切如來。所入道場。一時道禦。建平解。成平等覺。悉能示現。心閑心懅。已了佛道。不離一切衆生發心。入一人心。則能普入一切衆生。所知所樂。自于其慧。而不動轉。諸菩薩身。逮得普智諸通慧心。住于其地。而不退轉。菩薩所行。力無休懈。周旋往來。慧無所行。一切人故。于無數劫。在于生死。曉了建立。不可計劫。難可值見。諸菩薩寶。真正難遇。常轉法輪。未曾勞廢。開化衆生。令入律品。過去當來。現在如來嚴淨斯處。逮成衆生。具足本行。所誓已具。功行殊特。如是菩薩。及余學士。十方諸佛。所可咨嗟。劫數無際。所歎無限。其無元底。與衆超異其名曰普賢菩薩。普因(一作目)菩薩。普化菩薩。普智菩薩。普眼菩薩。普光菩薩。普觀菩薩。普明菩薩。普英菩薩。普覺菩薩。如是之等不可稱計億百那術十方諸佛國土塵數。如是普賢。成就所願。其所誓志。志願超殊。若諸佛興。普往求請。曉了隨時。皆持諸佛所化法目。不斷一切如來之教。諸佛興世。速疾受決。成最正覺。名號國土。已淨畢了。所住法輪。見無佛國。示現爲佛。嚴治一切凶弊穢濁難化世界。休息滅除諸菩薩衆挂礙禍福。入無陰蓋正谛法界。于是普賢菩薩。即以佛藏叁昧正受。這叁昧已。應時遍入十方諸佛之所遊居。靡不周暢。皆以通達。無有余土而不徹者講堂法境。其虛空界。悉至無際。十方刹土。六反震動。其大光明。靡所不照。謦揚洪音。莫不聞聲。普賢菩薩。從叁昧興。見諸菩薩。鹹來俱會。欣然大悅。普智菩薩。睹諸菩薩皆來雲集。亦複踴躍。前問普賢菩薩大士。善哉佛子。今諸菩薩。十方來會。渴仰經典。瞻戴仁者。如冥思明。唯爲解說諸菩薩行。從始至終。令無疑。結者亘然。如病得愈。盲者得目。何謂菩薩有所依怙。而無所著。何謂菩薩未曾有想。何謂爲行。何謂善友。何謂精進。何謂勸信。何謂化衆生。何謂禁戒。何謂受決。何謂菩薩不相求短。何謂入如來。何謂得入衆生性行。何謂逮入于諸世界。何謂曉入諸念劫數靡所不達。何謂暢說于叁世事。何謂得入叁處。何謂無厭。其所發心。無所缺漏。何謂菩薩分別諸辯。何謂菩薩逮得總持。何謂菩薩頒宣佛道
普賢菩薩。緣普智問。欲令來者皆得開解。贊言善哉。諸會菩薩。皆共鹹聽菩薩有十事法有所依怙。而無所著。何謂爲十。依菩薩心令不違失。依于善友常修專精。倚于德本而植福慶。順度無極能奉行故。恃一切法無所歸故。怙誓諸願使親道故。專于諸行習具足故。附諸菩薩一生補故。歸奉諸佛心歡然故。奉諸如來歎如父故。是爲菩薩十事法有所依怙爲無所著。菩薩住此。疾逮無上如來大慧。至無極依。于是頌曰
依者無所依 自歸于諸佛
解法無所望 乃至于大願
見諸佛歡然 依之而奉敬
恃怙諸如來 因具足道行
菩薩有十事未曾有想。何謂爲十。念諸德本如己無異。身積衆善以施衆生。一切功訓以爲道想。解達衆生爲道器想。願濟一切如己願想。皆以諸法施不及想。察一切法念如佛法。爲一切行如奉身想。一切言辭于諸所行無所妄想。睹見諸佛爲父母想。于衆如來爲無二想。是族姓子。諸菩薩衆未曾有想。菩薩住此。疾成無上。逮衆德本。于是頌曰
爲一切積德 念之如己身
觀察于衆生 亦如道法器
諸衆生造願 與身等無異
歸命于道法 令致無從生
菩薩有十事爲行。何謂爲十。講說分別衆生所行。而求一切諸法所行。普學禁戒尋即奉行。積累諸行衆德之本。一心專精奉修叁昧。曉了聖慧所當歸趣。殷勤謹敕無所違失。遊于刹土欲莊嚴故。修善知識不離恭恪。奉如來行敬如師子。是爲十事。于時頌曰
一切有所行 當開化衆生
勤求于諸法 而奉行禁戒
積累衆德本 一心歸定意
曉了聖明慧 所遊淨刹土
菩薩有十事爲善友。何謂爲十。建立道意。能修德本。入度無極。頒宣道法。開化衆生。分別辯才。稱舉群萌。除衆妄想。住無患厭。立普賢行入諸佛慧。則爲善友。是爲十事。于是頌曰
心建立于道 精勤修德本
入諸度無極 頒宣諸經典
開化度衆生 辯才決衆疑
稱譽于黎庶 除去衆想念
菩薩有十事爲精進。何謂爲十。講說一切衆生之界。識念經典之所歸趣。嚴淨一切諸佛世界。又當奉行諸菩薩戒。常忍一切衆難之患。爲斷地獄餓鬼畜生燒煮之痛。降伏一切衆魔官屬。不令衆生懷嗔恨心。當奉十方諸佛世尊。常遇諸佛歸命咨受。是族姓子。應行菩薩十事精進。于時頌曰
歸命于諸佛 嚴淨衆佛土
奉修菩薩行 忍一切苦惱
斷叁塗之難 降伏魔官屬
能悅于衆生 常見諸如來
菩薩有十事爲勸信。何謂爲十。常建立意亦勸他人使發道心。仁和第一無所诤訟。亦化他人立于欣悅蠲除愚法。亦化他人令棄邪典使住佛道。務求德本亦勸他人使志善原。歸度無極亦勸他人求波羅蜜。己生佛種亦誘他人令務佛性。身已得入無所有法開進他人使立空法。贊諸佛慧無所譏謗示宣他人不毀正覺。具足普智諸願純備亦導他人成諸通慧。究竟道誓以得嚴淨如來至真無盡之慧。亦當建立一切衆人入如來道。是爲十事。于時頌曰
已建立在道 亦化于他人
心不懷诤訟 和悅忿恚者
棄捐衆愚冥 開化癡邪徑
常求衆德本 誘之住道義
菩薩有十事開化衆生。何謂爲十。菩薩布施誘進衆生。和顔悅色而勸進之。班宣經道令其亘然。誘進分別己身無異。所施無量發起人界。顯佛菩薩行誘衆生種。示諸世間如火然熾。訓教衆生無上道法。神足變化若幹感動。曉了若幹善權方便。隨其習俗度脫衆生。是爲十事。于時頌曰
菩薩行布施 已用化衆生
常和顔悅色 誘進諸不及
睹世如然熾 顯示佛大道
神足現變化 若幹權方便
菩薩禁戒有十事。何謂爲十。不舍道心。捐聲聞緣覺意。觀察一切衆生愍行。開化群萌令住佛法。奉修菩薩所應學者。解一切法悉不可得。所造德本勸助至道。未曾猗著于諸佛身。能忍諸法亦無所倚。濟護諸根以爲禁戒。是爲十事。于時頌曰
常和于道心 舍聲聞緣覺
愍傷于衆生 勸使立佛法
學諸菩薩行 解法無所有
一切所行德 勸助于佛道
菩薩有十事受決所見受決能自知之。何謂爲十。發仁和心。自然道意。不厭菩薩行。棄捐一切。諸所妄想。而能奉修諸佛之法皆能笃信諸如來身所可宣說。亦以究暢成就德本。化于一切使住佛道。等敬親友而無二心。視諸善友如見諸佛。古昔所願將護佛道。是爲十事受決。于時頌曰
等心敬善友 利義皆由之
將護古昔願 清和發道意
不厭菩薩行 棄捐衆妄想
使住諸佛法 笃信如來教
菩薩有十事不相求短。何謂爲十。入于宿世本所誓願。隨時入行導習其便。不失正義皆得通入。諸度無極具足成就。隨其宜便。所可入者順從所願。隨其所樂以開化之。莊嚴刹土勸使入道。神足變化使從其教。普爲示現所生之處。是爲十事不相求短。于時頌曰
入于宿世願 世行隨宜便
遵習不失節 順諸度無極
因得大成就 從若幹信樂
爲莊嚴佛土 以神足變化
菩薩有十事入于如來去來現在一切諸佛所可由成。何謂爲十。入于無量平等道教。而轉無限經法之輪。宣傳無量慧義之要。順從無際音聲通暢。開化無底衆生之類。顯暢無數神足變化。隨時遍至若幹種形。入于無喻諸叁昧定。照耀開悟不可計量。示力無畏顯現無限使入滅度。是爲十事如來所入。于是頌曰
過去來現在 一切諸如來
入無量道教 轉無限法輪
順無際道法 宣無底慧場
開化無數人 神足不可計
菩薩有十事入衆生性行。何謂爲十。入于本行衆生所解。隨時開度當來受身。一切人民遍于群萌。現在所作入于衆生。善行本末隨時救濟。諸非法行當宣道衆生。心性所入曉了一切。根原所趣分別若幹。隨所愛樂發起諸礙。塵勞愛欲數數說法以度脫之。是爲十事入衆生性。于時頌曰
曉了過世行 亦複知當來
分別現在事 衆生所可行
入于衆德行 亦遊于無德
其心靡不周 使諸根成就
菩薩有十事入于世界。何謂爲十。常知止足在于世間。而修清淨無所沾汙。處于俗間心存少求。演無極香薰諸迷惑。所入方俗如一土塵。周于無量微妙之義。亦遍曠然無量世界度脫有身四大之患。恭敬自歸于諸佛道。亦複遊人無道天下。是爲十事遊入世界。于時頌曰
在世知止足 所行常清淨
所入而少求 周遍無極業
猶如塵世界 解微妙之行
小大無不達 入于諸所有
菩薩有十事曉入諸念劫數。靡所不達。何謂爲十。知過去劫。曉當來對。知現在事。知有限世。識無限礙。入于有限無限之事。了諸有數無數劫事。于諸有…
《度世品經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