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度世品經》

「法華部·華嚴部」經文292卷10頁碼:P0617
西晉 竺法護譯

  《度世品經》六 ▪第3页

  西晉元康元年月氏沙門竺法護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  或現轉法輪  顯現若幹品

  或佛化衆生  遍億千國土

  示現不退行  佛亦無寂業

  入想度無極  遊于億千劫

  一心所顯現  境界百千劫

  諸想無有想  爲衆現劫數

  無疑無所說  而現有周旋

  見有作寂業  普降于衆生

  皆由降伏勝  彼處爲澹泊

  佛國衆生界  入諸法報應

  究竟百億劫  所宣不可窮

  入衆生如是  廣智曉黎庶

  則以一人身  報無量變形

  亦以一幻術  常悉周一切

  此說度無極  教諸不學者

  解諸根通利  中間調定本

  諸根得自在  衆生無有業

  一根入諸根  各各懷貪猗

  禅滅甚微妙  所住諸入根

  是脫信施性  不止塵欲行

  過去當來心  現在亦如是

  衆生度彼岸  無去亦無來

  盡曉真谛行  爲衆演上法

  心如此若幹  心行塵無漏

  一心入正道  甚解一切智

  心在佛無心  住第一上慧

  一發心之頃  解別自然慧

  神足度無極  識別一切聖

  神通發念頃  至無量載國

  普遊亦如是  億百那術劫

  宣智不可量  不動普徹力

  幻師求財業  衆中見諸像

  無色見諸色  幻者無所有

  權慧亦如是  入于廣法幻

  現若幹種變  普遍于世間

  如日在虛空  清淨無微瞖

  猶如清淨水  見底之所有

  法界場淨然  慧明爲遠照

  見人界清淨  心不住邪見

  如夢種種思  覺則無所有

  無數億載歲  長夜不可盡

  自然法等然  普現一切義

  竟住百千劫  一時須盡慧

  處世間方俗  如山頂門阃

  一切所暢音  不想己說慧

  菩薩曉了此  諸法自然爾

  隨衆生言向  現法音無想

  譬如春夏日  野馬人起想

  馳走謂有水  虛渴益更甚

  衆生欲興如  志求立解脫

  得慧無人想  慈愍益更興

  佛說色如沫  痛癢如水泡

  想悉如野馬  行者譬芭蕉

  其心猶如幻  識現若幹變

  演五陰如此  達者無所著

  諸入空自然  隨己有所作

  以等于法界  現離衆生土

  六事寂真谛  說若幹不定

  是爲分別解  諸法所猗著

  無來無去處  亦無常住處

  恩愛之報應  罪福轉叁世

  分別因緣生  無住而拔者

  至成求本末  依猗無所有

  了叁世一等  一時現若幹

  在欲無色界  普能顯境土

  從行致叁護  濟脫于叁處

  咨嗟宣叁乘  歸一一切智

  剖判法處處  令度諸根原

  已解塵勞界  自在普遊居

  識念過去事  明眼滅塵勞

  曠慧佛十力  亦不得諸力

  覺一切空意  現觀衆生法

  無愛欲穿漏  亦不得盡傥

  入于諸所生  慧廣不失衆

  勝子勇住此  善施撰釋行

  不缺不動道  其意不忽忘

  好精進定意  智慧消諸穢

  悉造慧法護  今現于叁世

  慈法衆生侶  無爲無所得

  其行此法門  逮致宣揚德

  粗舉其功勳  莊嚴諸至義

  嗟歎其所行  億載劫無盡

  粗舉其要惠  如取地一塵

  依猗佛聖慧  住未曾想念

  精進堅慈心  超遵一切業

  勸衆而教化  禅戒不可動

  逮得正決行  皆號爲佛子

  通入佛功勳  念國衆生行

  入于無二想  惠超無厭難

  得辨力總持  度以真谛義

  贊無等倫心  逮成最正覺

  普思賢功稱  誓願尊妙行

  愍哀緣修慈  近尊淨妙道

  解淨度無極  究竟權滅度

  識別得勢力  逮成最上道

  解致普等惠  頒宣最上法

  超德執聖铠  在道遵法位

  究竟住聖旨  等心除雷音

  禦慧化慢迹  得致和佛道

  智建立無想  致撫育之堂

  住深猗勇猛  蠲除衆生疑

  思慧次第法  善報度無極

  下入平等迹  慧部覺普智

  以度雜碎智  神通自娛樂

  明照脫塵勞  爲衆生苑囿

  清淨行宮殿  現若幹妙行

  示衆無所淨  其心不動搖

  究暢志性明  善說度無極

  嚴淨道見中  奮慧光明曜

  無雙無怯弱  其意如太山

  德行至無極  智如海無盡

  若寶室金剛  堅住大德铠

  所設極廣大  善解莫能壞

  授決當至道  由住廣大心

  得佛無盡藏  覺成一切智

  常護慧自在  曉了現變化

  衆生國法界  住慧顯權變

  身願建遊行  慧變亦如是

  現億載無量  以悅樂黎庶

  顯力神通飛  究暢娛樂力

  逮致覺境界  難化衆生類

  勇猛無所畏  嚴智無言辭

  一切爲佛子  其身大清淨

  體業甚廣長  口言亦清淨

  樂建慧至成  最勝造十業

  心心發其心  顯遍最爲上

  定意教諸根  勝諸原堅住

  清淨除谀谄  性行常質直

  以致入解脫  現衆若幹變

  棄捐所止處  執懷上品業

  成其所當善  解達一切智

  不舍住寂然  住于上澹泊

  出生號功勳  善學于大道

  求心無量業  奉行無所著

  現道庶流淵  堅立入衆生

  所行以爲手  腹強慧最上

  其意如金剛  愍铠聖淨狀

  智慧首觀法  識道行博聞

  戒香爲清淨  動靜爲最上

  身心遊言辨  心慧爲最勝

  所行至佛道  坐于師子床

  梵行迹臥寐  最空行無爲

  明爲往安界  光所照若斯

  觀察知衆生  行若幹頻伸

  布施離悭貪  不輕慢禁戒

  忍辱舍嗔恚  精進最第一

  禅智得自在  慈心等衆生

  愍哀無厭法  清淨盡塵勞

  義寂順道法  以福施衆生

  聖慧利如犀  明智照廣遠

  博聞無厭足  無畏拔妄想

  製己立在行  得脫魔徑路

  所修佛慧業  志性稽首奉

  棄捐于貢高  常遵爲道義

  勖勉魔所困  從佛之威神

  大意隨法教  總義至無上

  所作後追身  趣嚴度無極

  所生現豪尊  初生行七步

  普顯諸伎術  示現處後宮

  棄家無所慕  修道至止本

  近空光明耀  習廣至誠業

  降魔逮上道  轉法輪之迹

  示在佛道地  大師無等倫

  此行無崖底  粗現或廣遠

  積行億載劫  以是爲娛樂

  億百千衆生  精修住佛德

  法者無有人  及著一切行

  此行合慧義  神通以自娛

  億千諸國土  萬百千載劫

  手掌擎周行  億載國不勞

  尋能還複處  不逼惱衆生

  諸佛國嚴淨  現之如有限

  皆令衆生類  入于一毛孔

  使其四大海  在于一毛孔

  不增亦不減  益衆無迫惱

  掌捉大鐵圍  億姟如一塵

  移億江沙土  還複著故處

  取國並其土  或有破壞者

  以無心降伏  所入不可盡

  假令百千日  一切月照衆

  明珠大炎光  及諸天須倫

  演一毛之光  其耀超億載

  演無上法已  皆消世惡趣

  若幹種言音  衆生無余辭

  暢一音教已  皆周入諸訓

  得聞柔軟音  巨億衆忻然

  佛所講法音  鹹共悉聽之

  計其過去劫  而睹當來事

  若當來現在  爲顯過去行

  示限諸佛土  危壞複還複

  以諸衆生億  悉具入一毛

  十方佛威神  建立得越度

  皆己身真現  感動現變化

  明者住無慢  曉了衆生心

  隨其身示現  離垢不貪己

  一切諸人身  口言所歸趣

  釋梵四天王  諸天及世人

  聲聞緣覺乘  皆從佛身出

  示奉行佛道  至于一切智

  皆入思想罔  清淨中瑕穢

  建立于普智  常現佛道國

  念分別思想  總世自在智

  從其本行道  國爲現所修

  所感動如此  善廣極現上

  世俗所不及  爲現如斯教

  所現無所現  複能有過者

  因黎庶性行  爲顯真谛業

  其身等如空  其名聞叁世

  戒香衣自勳  寂然德莊嚴

  被法離垢缯  普智如意珠

  明智已備悉  功勳住普智

  逮度無極輪  常施最神通

  慧神足無礙  至智上明珠

  其行淨妙女  殊勝攝四恩

  唱導以善權  德善本法輪

  居空定意尊  慈愍铠爲城

  弓弩智惠意  諸根明爲箭

  建立爲世蓋  聖慧[立*寺]幢幡

  因降諸魔勢  伏以忍辱力

  土地攝總持  行慧淵智樹

  覺意華叁昧  神足嚴娛樂

  解空爲浴池  脫門要淨妻

  曉法甘露食  樂戲以叁乘

  是行爲最尊  殊妙不過此

  億姟百千劫  未曾興懈惓

  恭敬聖淨土  曉衆樂無住

  立慧諸妙樂  具足一切智

  勇猛計諸國  天雨消諸穢

  衆妙尚可盡  虛空亦可度

  須臾一時間  可曉衆心念

  嗟歎諸佛子  百千劫無盡

  欲致淨功勳  慧無能過者

  濟度衆苦患  令立于永安

  至無盡平等  安住身口意

  當堅固其心  造行如金剛

  普賢菩薩。說是語時。叁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其大光明。普照十方。箜篌樂器。不鼓自鳴。諸天人民。莫不欣慶。聲聞弟子。皆來歸命。諸菩薩等。皆言其誠。一切衆會。皆共歡然。悉發無上正真道意

  普智菩薩。複白佛言。道從有言。無言致乎。佛言。亦從有言。亦從無言。墮在五趣生死之難。五陰六衰。所見[革*奇]絆。十二因緣六十二見。擾擾不安。或十二海。不度彼岸。此諸事業。百千種病。故佛設教。施以法藥。戒定慧解。度知見品四等四恩。叁十七品。六度無極。十二部經。空無想願。四谛叁脫。及以叁寶。以用療治此諸穢病。藥爲病施。無病無藥。叁毒衆穢。皆爲重病。至正真慧。而曰不病。因緣所縛。不解道者。故佛爲暢。曉喻文說聚沫水泡。芭蕉野馬。影向幻化。夢月荒忽。以解其意。此事皆虛。因或而生。不貪世俗。習道法藥。六度四等。四恩衆事。奉行此業。得至于道。解諸言教。本皆無言。或有佛土。無有五陰六衰叁毒因緣之縛。故無文說。無身無言。虛靜寂寞。解無叁界。不住有爲。不處無爲。不處中間。是爲名曰從無言致

  普智複問。今者衆會。來集于此。或有深解。諸根明徹。或有中人。可進可退。或有下士。不智所趣。達者無疑。中間下士。皆懷猶豫。所以者何。聞吾向者問二百事。普賢菩薩。答以二千。各心念言。事物煩鬧。不知何事。可奉可舍。願佛分別。開解其意。以何等故。事有二百。答以二千。佛言。善哉善哉。所問一何快乎。決將來疑。令諸學者不挾經罔。佛言谛聽。善思念之。當爲汝說是義所趣。答言受教。佛言用有二故。故問二百。何謂爲二。有神貪身計。有吾我。有內有外。在有在無。故問二百又複問曰。用有此計。故有生死。何故複鄭重。問二百事。世尊告曰。其二百事。所咨問。皆除吾我內外有無。則以權慧。開化無際。不得內外。乃得至道。開化一切

  普智複問。普賢菩薩。何故複重二千事答。世尊告曰。十方一切皆來集會。其心各異意行不同。達者聞要。則以至道。不能達者。爲演多辭。曉喻文說。牽攀義旨。目所睹形。以喻其意乃得解慧。如衣多垢以淳灰浣。若幹反數。乃得淨耳。然後染之。其色乃鮮。譬如有人欲。起屋宅。其地高下。不能平正。多有溷廁蛇虺毒蟲。高下平之。徙去不淨。擯棄蛇虺。築牆園基。乃起屋宅。菩薩如是。除去五陰六衰十二因緣吾我諸蓋。行大慈哀智慧善權。爲衆法舍。爲世間護。爲世間臺。普智複問。何謂法舍。世尊告曰。教化一切。皆入空慧。無增無愛。心無妄想。度脫衆生。是爲法舍。普智複問。何謂爲臺。世尊告曰。以六神通。徹視睹見十方心念。徹聽有形。亦察無形。身遍十方。無有去來。道心睹見一切根原。本無處所。見已本際。不處有無。不處生死。不住滅度開心一切。皆至大道。是曰爲臺。何謂爲護。世尊告曰。隨時開化。入于五道。而淨五眼。何謂爲五。一曰肉眼。處于世間。現四大身。因此開化。度脫衆生。何謂天眼。諸在天上。及在世間。未識至道。示以叁乘各令得所。何謂慧眼。其不能解智度無極。皆開化之。使入大慧。何謂法眼。其在褊局。不能恢泰。悉開化之。解法身一無去來今平等叁世。何謂佛眼。其迷或者。不識正真。陰蓋所覆。譬如睡眠。示以四等四恩之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善權方便。隨時而化。進退隨宜不失一切。各令得所。皆發無上正真道意

  普智複問。何謂此經。名度世品。佛言。一切衆生。閉在世間。何謂爲閉。五陰六衰。之所覆蓋。纏綿生死。不能自拔。以權方便智度無極。消去五陰。捐棄六衰。不計吾我。不在生死。不住滅度。譬如日月晝夜演光。權慧如是。忽然無迹。德如虛空。無有譬喻。是故號曰度世品

  佛說如是。普智菩薩。普賢菩薩。諸來會者。天龍鬼神。阿須輪。聞佛所說。莫不歡喜。爲佛作禮

  度世品第六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本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經文閱讀已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