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

「法華部·華嚴部」經文293卷10頁碼:P0661
唐 般若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九

  罽賓國叁藏般若奉诏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複有十千乾闼婆王。于虛空中。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其火光明照我宮殿及諸眷屬。悉令我等受不思議無量快樂。是故我等。來詣其所。此婆羅門。爲我說法。能令我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得不退轉。複有十千阿修羅王。從大海出。住虛空中。舒右膝輪。合掌禮敬。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我阿修羅所有宮殿大地諸山。悉皆震動。大海波濤。湧浪騰沸。令我眷屬失其威力。舍憍慢心。離諸放逸。息除戰鬥傷害之心。是故來詣婆羅門所。從其聞法。永離谄诳。入深法忍。住于叁昧。成就十力。堅固不動。複有十千迦樓羅王。大力勇持迦樓羅王而爲上首。于虛空中。化作廣大童子之形。容貌端嚴。色相具足。于虛空中。唱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其火光明照我宮殿。一切震動。而令我等皆悉恐怖。不樂住處。生厭離心。來詣其所。時婆羅門。即爲我等如應說法。能令我等修習大慈。增長大悲。令其精進不舍善轭。令于五欲拔出衆生。令其發起大菩提心。令入甚深清淨法界。令其獲得明利智慧。方便善巧調伏衆生。複有十千緊那羅王。于虛空中。唱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從火焰中。有大風起。吹我宮殿。園林池沼。寶多羅樹。諸寶鈴網。諸寶缯彩。璎珞鬘帶。諸音樂樹。諸妙寶樹。及諸樂器。一切資具。鹹皆震動。自然演出佛聲法聲。及不退轉菩薩僧聲。發起大願菩薩道聲。住于無上正等覺聲。雲某方某界某國某處。有某菩薩。發菩提心。出生大願。某方某界某國某處。有某菩薩。修行苦行。于身命財。難舍能舍。某方某界某國某處。有某菩薩。爲速圓滿一切智智。積集菩薩功德妙行。乃至究竟無作法門。某方某界某國某處。有某菩薩。往詣道場。坐菩提樹。降魔軍衆。成等正覺。乃至某方某界某國某處。有某如來。轉大法輪。某方某界某國某處。有某如來。作佛事已。而般涅槃。善男子。假使有人以閻浮提地及草木一切所有。末爲微塵。此微塵數可知邊際。我宮殿中寶多羅樹。乃至樂器莊嚴具等所出音聲。演說菩薩名如來名法名僧名。所發大願。所修諸行。及佛菩薩。所遊所住。所說所化。無有能得知其邊際。善男子。我等以聞佛聲法聲菩薩僧聲。菩薩所住行願聲故。生大歡喜。來詣其所。時婆羅門。即爲我等。如應說法。令我及余無量衆生。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得不退轉。複有無量欲界天子。現高大身。住虛空中。以諸種種上妙供具。恭敬供養。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其火光明。下照阿鼻及諸地獄。諸所受苦悉令休息。我等遇此光明照故。心生淨信。以信心故。罪垢除滅。從彼命終。生于天中。以慚愧故。爲知恩故。舍離欲樂而來其所。恭敬戀仰。無有厭足。時婆羅門。爲我說法。能令我等及與無量百千衆生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

  爾時善財童子。得聞如是種種說法。心大歡喜。踴躍無量。于婆羅門所。發起真實善知識想。頭頂禮足。恭敬合掌。唱如是言。我于大聖善知識所。生不信心。而懷疑惑。唯願聖者。容我悔過。時婆羅門。即爲善財而說偈曰

  若有諸菩薩  順善知識教

  一切無疑懼  安住心不動

  彼當決定得  諸佛自然智

  降魔坐道場  廣度無邊衆

  爾時善財童子。聞此偈已。即登刀山。自投火聚。未至中間。即得菩薩善住堅牢清淨叁昧。才觸火焰。複得菩薩寂靜樂神通門叁昧。善財白言。甚奇聖者。如是刀鋒及大火焰。我身觸時。安隱快樂。時婆羅門。告善財言。善男子。我唯得此菩薩普圓滿無盡輪解脫。如諸菩薩摩诃薩。大功德焰悉能燒盡一切衆生諸見煩惱。安住菩薩無退轉心。無窮盡心。無懈怠心。無怯弱心。如那羅延金剛藏心。疾修諸行無慢惰心。大願風輪普持一切。勇猛堅誓無有退轉。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善男子。南方有城。名師子頻申。彼城有王。名無畏星宿幢。王有童女。名爲慈行。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繞無數匝。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爾時善財童子。于善知識所。起不思議最極尊重心。生廣大清淨信解心。常念大乘恒不舍離。心專求佛智常無異念。心觀法境界無有疑惑。一心系念隨善知識。無障礙智常現在前。決定住于真實智際。善能分別諸法實際。普入叁世諸刹那際。隨順解了如虛空際。現見諸法恒無二際。住于法界無分別際。入一切義無障礙際。住一切劫無失壞際。隨順調伏諸業性際。如來最勝不共法際。解了如來無際之際。以最勝智。悉能破壞一切執著顛倒想網。不取一切同異刹土差別之相。亦複不取一切諸佛衆會道場和合之相。不取佛刹清淨之相。了知衆生皆無有我及衆生相。亦知一切音聲語言如空谷響。亦知一切差別衆色皆如影像。如是思惟。正念觀察。漸次南行。向師子頻申城。周遍詢求慈行童女。聞衆人言。彼是王女。處在王宮。五百童女。以爲侍從。住毗盧遮那摩尼藏殿。于龍勝栴檀足金線網天衣座上。而說妙法。善財聞已。詣王宮門。一心渴仰求見彼女。于時乃見無量人衆來入宮中。善財問言。諸人今者欲何所詣。人鹹報言。我等欲詣慈行童女聽受妙法。善財即念。此王宮門。既無限礙。我亦應入。遂入王宮。見其寶殿。玻璃爲地。琉璃爲柱。金剛爲壁。閻浮檀金以爲垣牆。衆寶欄楯百千雜寶。光明普照而爲窓牖。阿僧祇勝摩尼寶而莊校之。寶藏摩尼鏡圓滿莊嚴。世中最上光藏摩尼寶。晝夜光明。以爲照耀。無數寶網。周匝彌覆。窓闼交映。衆寶相輝。百千金鈴。懸置其上。微風吹動出微妙音。有如是等不可思議衆寶嚴飾慈行童女身真金色。目發绀青。形貌端嚴相好具足。以梵音聲而演說法。善財見已。頂禮其足。繞無數匝。合掌恭敬。于一面立。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我聞聖者。善能誘誨。願爲我說。童女告言。善男子。汝應觀我所住宮殿內外種種莊嚴之事。善財頂禮如教觀察。見一一壁中。一一鏡中。一一柱中。一一相中。一一形像中。一一寶網中。一一欄楯中。一一金鈴中。一一寶樹中。一一寶璎珞中。一一莊嚴具中。一一寶形像中。一一摩尼寶中。一一光明照世毗盧遮那寶中。悉見十方一切法界。一切如來從初發心修菩薩道。各各行願。各各境界。各各出興成等正覺。各各示現廣大神變轉妙法輪。乃至各各現入涅槃。如是影相種種境界。如鏡中像亦如淨水。普見虛空日月星宿。如此皆是慈行童女。過去所修大善根力。所有衆像于中顯現。爾時善財。憶所觀察一切諸佛莊嚴刹土功德行願神變之相。合掌恭敬一心瞻仰慈行童女。時彼童女。告善財言。善男子。此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我于叁十六恒河沙數諸如來所。求得此法。彼諸如來。各以種種異方便門。令我得入。一佛所演。余不重說。善財白言。聖者。此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境界雲何。童女答言。善男子。我入此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隨順趣向。思惟觀察。憶持分別。所有境界。所有威儀。所有相狀。所有證入。即時獲得普遍出生陀羅尼門。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皆悉現前。如水漩澓。速疾顯現。所謂佛陀羅尼門。法陀羅尼門。佛刹陀羅尼門。衆生陀羅尼門。普遍陀羅尼門。過去陀羅尼門。未來陀羅尼門。現在陀羅尼門。常住際陀羅尼門。福德陀羅尼門。福德聚陀羅尼門。智慧陀羅尼門。智慧聚陀羅尼門。諸願陀羅尼門。分別諸願陀羅尼門。行陀羅尼門。行清淨陀羅尼門。行修集陀羅尼門。行圓滿陀羅尼門。業陀羅尼門。業不失壞陀羅尼門。業清淨陀羅尼門。業流注陀羅尼門。業現前所作陀羅尼門。舍離惡業陀羅尼門。修習正業陀羅尼門。業自在陀羅尼門。善行陀羅尼門。常持善行陀羅尼門。叁昧陀羅尼門。隨順叁昧陀羅尼門。觀察叁昧陀羅尼門。叁昧境界陀羅尼門。從叁昧起陀羅尼門。神通陀羅尼門。心海陀羅尼門。種種心陀羅尼門。直心陀羅尼門。清淨心陀羅尼門。照心稠林陀羅尼門。心地清淨陀羅尼門。知衆生心所生處陀羅尼門。知衆生微細心陀羅尼門。知衆生煩惱行陀羅尼門。知煩惱習氣陀羅尼門。知煩惱方便陀羅尼門。知煩惱所作陀羅尼門。知衆生信陀羅尼門。知衆生解陀羅尼門。知衆生行陀羅尼門。知衆生信解諸行差別陀羅尼門。知衆生性陀羅尼門。知衆生欲陀羅尼門。知衆生想陀羅尼門。知世界所起陀羅尼門。普見十方陀羅尼門。普見一切法陀羅尼門。說法陀羅尼門。大慈陀羅尼門。大悲陀羅尼門。寂靜陀羅尼門。語言道陀羅尼門。解脫陀羅尼門。普遍出生陀羅尼門。無著際陀羅尼門。方便非方便陀羅尼門。隨順陀羅尼門。差別陀羅尼門。普入陀羅尼門。無礙際陀羅尼門。普遍一切陀羅尼門。佛法陀羅尼門。菩薩法陀羅尼門。聲聞法陀羅尼門。獨覺法陀羅尼門。世間法陀羅尼門。世界成陀羅尼門。世界壞陀羅尼門。世界住陀羅尼門。世界莊嚴陀羅尼門。世界形狀陀羅尼門。狹世界陀羅尼門。廣世界陀羅尼門。垢世界陀羅尼門。淨世界陀羅尼門。于淨世界現垢世界陀羅尼門。于垢世界現淨世界陀羅尼門。純垢世界陀羅尼門。純淨世界陀羅尼門。垢淨世界陀羅尼門。淨垢世界陀羅尼門。平坦世界陀羅尼門。高下世界陀羅尼門。覆世界陀羅尼門。仰世界陀羅尼門。側世界陀羅尼門。世界網陀羅尼門。世界轉陀羅尼門。世界各別依想住陀羅尼門。世界行陀羅尼門。細入粗陀羅尼門。粗入細陀羅尼門。大入小陀羅尼門。小入大陀羅尼門。見諸佛陀羅尼門。分別佛身陀羅尼門。見佛光明莊嚴網陀羅尼門。聞佛圓滿妙音聲陀羅尼門。佛轉法輪陀羅尼門。佛法輪成就陀羅尼門。佛法輪差別陀羅尼門。佛法輪無差別陀羅尼門。佛法輪訓釋陀羅尼門。佛法輪旋轉陀羅尼門。佛身普遍陀羅尼門。佛會圓滿陀羅尼門。能作佛事陀羅尼門。了知佛會差別相陀羅尼門。遍入佛衆會海陀羅尼門。諸佛光照陀羅尼門。諸佛叁昧陀羅尼門。諸佛叁昧自在用陀羅尼門。諸佛住處陀羅尼…

《大方廣佛華嚴經九》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