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二十七
罽賓國叁藏般若奉诏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白林神言。聖者。得此解脫。其已久如林神告言善男子乃往古世過億佛刹極微塵數劫。複倍是數。時有世界。名普寶劫名悅樂。八十億那由他佛。于中出現。其第一佛。名自在功德無能勝幢。十號具足。彼世界中。有四天下。名種種莊嚴光。閻浮提中。有一王都。名清淨莊嚴須彌幢。其中有王。名寶光焰眼。時彼大王。第一夫人。名大焰自在歡喜光。如此世界。閻浮提中。摩耶夫人。爲毗盧遮那如來之母。彼種種莊嚴光世界閻浮提中。大焰自在歡喜光夫人。爲彼最初自在功德無能勝幢如來之母。亦複如是。善男子。時喜光夫人。將欲誕生彼菩薩時。與二十億那由他采女前後圍繞。詣圓滿廣大金華園中。示現種種不可思議菩薩受生神通變化。時彼園中。有一樓閣。名清淨妙寶峰。有大樹王。名一切施。時彼夫人。即以右手攀彼樹枝。于其右脅。誕彼菩薩。諸天捧持。香水沐浴。一切世主。廣陳供養。時有乳母。名無垢光。侍立其側。于是諸天。授與乳母。乳母敬受。以手抱持。生大歡喜。即得菩薩普眼境界叁昧。得此叁昧故。普見十方一切世界無量諸佛。複得此一切自在受生解脫法門。善男子。如初受胎識速疾無礙。得此叁昧故。速疾能見十方諸佛乘本願力受生神變。亦複如是
善男子。于意雲何。彼時乳母無垢光者。豈異人乎。我身是也。時二十億那由他采女者。今此林中我之眷屬二十億那由他諸林神女是。彼時夫人大焰自在歡喜光者。今摩耶夫人是。時彼大王寶光焰眼者。今淨飯王是。善男子。我從是來。于念念中。常見毗盧遮那菩薩自在受生大神變海。善男子。如見世尊毗盧遮那。念念于此娑婆世界及此世界一一塵中。乘本願力。自在受生神變海門。亦見世尊普于十方一切刹海所有世界及彼塵中。示現受生自在神變。如見現在。亦見如來盡未來際十方世界。及彼世界一一塵中。示現受生自在神變。善男子。如見今佛毗盧遮那普遍受生自在神變。亦見十方一切諸佛各乘本願。遍一切處。盡前後際。所有世界。及彼世界所有塵中。一切世界。示現受生自在神變。皆得親近承事供養。及聞諸佛所轉法輪。皆能受持。隨順悟入。爾時妙德林神。欲重宣此解脫門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偈言
善哉佛子汝所問 最勝難知諸佛境
深生尊重信樂心 我說此因應谛聽
億刹塵劫複倍是 過彼有劫名悅樂
八十億數那由他 諸佛于中相續現
最初有佛出興世 號自在德無勝幢
時我在彼金華園 見彼如來誕生相
彼時我身爲乳母 名無垢焰而供侍
諸天授我菩薩身 金色光明勝無比
我時受得天人師 捧持谛觀不見頂
左右身量無邊際 諸相圓滿叵思議
見彼離垢清淨身 相好莊嚴甚微妙
猶如妙寶真金像 歡喜自慶發淨心
思惟彼佛諸功德 增長無量深福海
見佛神通無與等 即發廣大菩提心
專求一切佛功德 增長一切諸大願
嚴淨一切微塵刹 滅除一切險惡道
普于十方一切國 供養諸佛無央數
爲求解脫遍修行 願滅一切衆生苦
我聞彼法能受持 獲此難思解脫力
億刹塵數無邊劫 具修菩薩清淨行
劫中次第所興佛 一一我皆曾供養
受持其法備修行 莊嚴淨此解脫海
億刹塵數刹塵劫 過去所有十力尊
盡持其法亦修行 此解脫輪轉清淨
我于一念皆能了 一切佛刹極微中
所有一切諸如來 各各莊嚴諸刹海
彼諸刹海所有佛 園中示現初誕生
念念所現難思議 廣大自在神通力
我見億刹諸菩薩 專求最勝佛菩提
將成正覺住天宮 顯現難思諸佛境
或見無邊刹海中 諸佛受生神變事
一切衆會共圍繞 廣說正法令開悟
我于一念能普見 億刹塵數諸菩薩
出家降魔坐道場 示現種種佛境界
或見一切刹塵中 無量仁尊成正覺
各現難思方便力 度脫一切苦衆生
或見一切極微內 諸佛皆轉妙法輪
悉以無盡微妙音 普雨無邊甘露法
于念念中見一切 億刹塵數諸佛刹
悉有如來現受生 及現涅槃無所著
如是無量佛刹海 如來于彼現初生
我皆普往不分身 一一現前興供養
不思議刹諸界趣 無邊品類諸衆生
悉以方便現其前 雨大法雨令開悟
佛子我悉能知此 最勝難思解脫門
設于無量億劫中 開示稱揚不能盡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于無量劫遍一切處示現受生自在神變解脫法門。如諸菩薩摩诃薩。能以一念。爲一切劫發生之藏。開顯證悟諸法本性。以善方便。普現受生。願常供養一切諸佛。精勤究竟佛法現前。諸趣受身。如影普現。一切佛所。坐蓮華座。隨應化度。成熟衆生。普于世間。現大神變。圓滿大智。通達無礙。于諸叁昧。皆得自在。示成正覺。轉妙法輪。證入甚深無礙法界。了知一切衆生心性。開示一切功德之相。發起廣大心自在力。獲得一切降魔怨智。順入一切如來境界。隨諸衆生。普現色身。如是菩薩智功德行。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善男子。從此西南。迦毗羅城。有釋種女。名曰瞿波。汝詣彼問。菩薩雲何。于生死中。成熟衆生。行菩薩行。爾時善財童子。頂禮右繞岚毗尼神。經無數匝。殷勤瞻仰。戀慕一心。辭退而去
爾時善財童子。從岚毗尼林。向迦毗羅城。思惟觀察。彼神所得諸佛受生自在神變菩薩解脫。思惟修習。增長廣大。隨順悟入。憶持不忘。漸次行詣菩薩集會普現法界影像光明宮殿。其中有一主宮殿神。名無憂德。與一萬主宮殿神。來迎善財。作如是言。善來丈夫。有大智慧。勇猛無畏。能修菩薩不可思議受生神變自在解脫。心恒不舍廣大誓願。善能觀察諸法境界。心常安住無上法城。入于清淨妙法宮殿。開示無量善巧方便。調伏衆生。令其悟入成就如來功德大海。得佛無盡微妙辯才無礙智輪。隨衆生轉。令其歡喜。增長大願。回向趣求一切智道。我觀仁者。于甚深行。心無暫舍。威儀寂靜。無諸垢濁。不久當得如來無上清淨最勝身語意業。以諸相好。莊嚴其身。十力智光。瑩其心地。遊行世間。作大光耀。我觀仁者。勇猛精進。難可沮壞。不久當得普見叁世一切諸佛相好圓滿。普聞諸佛所轉法輪。普能受用一切菩薩禅定解脫諸叁昧樂。隨順證入如來境界。何以故。由汝已能見善知識。親近承事。恭敬供養。隨其教命。念其功德。修行不斷。無憂無惱。不懈不退。無有障礙。一切世間天人魔梵不能爲難。不久當成無上菩提。亦令衆生證佛果故。時善財童子。聞是語已。白言聖者。如向所說種種功德。願我一切悉當具得。聖者。我願永息衆生諸煩惱熱。滅除衆生諸不善業。與諸衆生無上安樂。令諸衆生修清淨行。聖者。一切衆生。心常散亂。起于煩惱。造諸惡業。隨業流轉。墮惡趣中。身心長夜。受諸楚毒。菩薩見之。心生憂惱。聖者。譬如有人唯有一子。愛念情至。忽見被人割截肢體。其心痛切。不能自安。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見諸衆生集不善業。墮叁惡趣。受種種苦。心大憂惱。不能自安。若見衆生起身語意叁種善行。生于善道。受身心樂。生大歡喜。何以故。菩薩不爲利益自身求一切智。亦不爲貪種種生死諸安樂故。亦不爲貪五欲樂故。亦複不爲專求欲界眷屬愛敬莊嚴樂故。亦複不隨想倒。心倒。見倒。諸結隨眠愛見力轉。于諸衆生恩愛縛著。心無貪戀。亦不味著諸禅定樂。亦無種種障礙厭退。住于生死流轉沈溺。菩薩但見一切衆生。于有海中。具受無邊諸苦逼迫。起大悲心。願皆攝取。令其速出生死大海。以悲願力。勤行種種難行苦行。普斷一切衆生煩惱。令其出離。永無退轉。是故精勤求于如來一切智智。承事供養一切諸佛。見諸雜染不淨刹土。爲其嚴淨諸佛刹海。見諸衆生種種名相皆無真實。令其皆得清淨法身。見諸衆生身心雜染。令得清淨莊嚴叁業。見諸衆生心行不具。令其皆得清淨具足。聖者。菩薩如是。于諸衆生。大悲深厚。能行一切難行苦行。經無邊劫。心不疲厭。一切所行。皆得成就。猶如父母。亦如乳母。如地如水。如火如風。如太虛空。如日如月。亦如大海。如同生天。能生種種圓滿利益。雲何菩薩猶如父母。爲其安立菩提心故。雲何菩薩猶如乳母。令其成就菩薩道故。雲何菩薩猶如大地。譬如大地有十種事。何等爲十。所謂猶如大地廣大無量。普遍成就一切事物。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成就無量廣大福智功德之聚。又如大地。能生世間種種資具。一切衆生依之存活。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能生出世功德財寶。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菩提分等妙法資具。養育衆生功德慧命。又如大地平等饒益。無憂無喜。無分別想。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于怨親所。都無愛憎。不生二想。又如大地能受大雲所注之雨。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能受如來大法雲雨。又如大地。一切衆生依之而住。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與諸衆生世出世間種種樂事。而爲依止。又如大地。一切種子依之而生。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一切衆生善法種子依之生長。又如大地。能生衆寶及諸寶器。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能生衆生種種法器諸功德寶。又如大地。能生衆藥滅除諸病。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依大慈悲。出生法藥。滅除種種煩惱重病。又如大地。諸惡毒蟲腹行之類。種種觸惱。安住不動。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恒被一切內外諸苦觸惱。身心終無搖動。又如大地。大雷龍吼。種種惡聲。不驚不懼。亦無聞想。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諸魔外道種種惡聲。不驚不恐無憂無怖。亦無聞想。善男子。是爲菩薩具足圓滿十種功德。猶如大地自在成就善男子。雲何菩薩猶如于水。譬如水大。能令一切藥草叢林。及大樹王。生成增長。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以叁昧水。出生一切菩提分法種種藥草。增長福德智慧大樹。成就無上菩提之果。雲何菩薩猶如于火。譬如火大能燒一切不淨之物。及能焚爇大地所有草木稠林。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能以種種大智慧火。燒諸衆生所有煩惱隨眠習氣不淨罪垢。雲何菩薩猶如于風。譬如風大無有色相。亦無住處。無依無…
《大方廣佛華嚴經二十七》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