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寶積經》

「寶積部·涅槃部」經文310卷11頁碼:P0001
唐 菩提流志譯並合

  《大寶積經》二 ▪第2页

  大唐叁藏菩提流志奉 製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叁處示現證得。何等爲叁。或矯現威儀。或複詐現修持淨行。或舉手自稱言。我無與等。以此叁處示現有證。斯人鹹墮增上慢中。臨命終時心生追悔。既命終已生地獄中。是故迦葉。我今分明宣告汝等。我爲汝等真善知識。樂欲利益哀愍汝輩。不令于後受大熱惱。如慕理迦(唐言尾宿)。畔地迦(唐言路生)。波利婆羅理迦(唐言女梵志)。受諸苦毒。迦葉。我終不聽執著我見衆生見壽者見。補特伽羅見者。于我法中而得出家。我若不許強出家者。皆爲是賊。食重信施。亦不成就真比丘戒。迦葉。甯當絕食至于六日。不于我法得出家已食重信施。起于我見衆生壽者數取趣見乃至涅槃見。是故菩薩應發精勤不應執著我衆生壽數取趣見有見涅槃見。爲斷一切見故應當說法。迦葉如是等經。我今付囑諸菩薩等。何以故。彼等意樂同于我故。若彼意樂同于我者。是我伴侶。我伴侶者。則便堪能受我付囑。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衆苦所逼迫  都無能救護

  唯除世導師  無有戲論者

  諸苦惱衆生  修下劣邪道

  漸增諸欲貪  由斯墮惡趣

  無導無救護  住之崄曠遠

  趣向邪道中  終無安隱處

  譬如人持財  求利行遠道

  于中群賊起  劫盡諸赀財

  失財已空歸  爲利增熱惱

  所貸他人財  被債倍生苦

  斯等亦如是  爲法故出家

  本所持法財  白業皆銷滅

  唯淨剃須發  愚墮諸見中

  執著我衆生  補特伽羅想

  說空法比丘  不著數取趣

  于此起謗心  速墮于地獄

  以嗔恚因緣  遞互相誹謗

  自犯畏人知  妄宣他過失

  身惡及口惡  意業多谀谄

  顛倒隨見流  斯人生惡趣

  造諸惡業已  速疾往叁塗

  衆苦所燒然  無能救護者

  未來有比丘  卒暴多嗔恚

  逼惱諸出家  趣向菩提者

  此諸可畏衆  誹謗如是經

  不複能信受  釋師子之教

  互起嗔恚心  遞共相苦切

  更相揚過失  惡名遍十方

  虛加惡唱他  于己便生恥

  柔和者劣弱  邪友勢力增

  是知正法衰  惡人多勢力

  我之所愛子  謂諸善比丘

  應趣向余方  往求安隱處

  從惡得解脫  于此起悲心

  宜于是經中  當自審思念

  佛有如是教  當樂住余方

  正法滅壞時  柔和者難得

  相隨俱往詣  如來稱歎所

  或有言此處  可離不可居

  當詣大仙人  得大菩提地

  複有稱仁者  汝實善爲言

  繞塔以求真  是名世尊教

  甯當至于彼  悅意菩提地

  不可恒此居  沒于嗔迫所

  比丘當詣彼  爲我故應行

  見佛所遊方  昔曾安止處

  經行宴坐地  若石及空閑

  集已共咨嗟  爲之數啼泣

  言是彼大仙  經行受用處

  昔日曾遊止  轉無上法輪

  有爲悉無常  我等今不見

  人及非人等  天龍皆會集

  善化令歡喜  何乃見空虛

  時往道場中  最勝菩提地

  同來集會已  當如理思惟

  世尊于是處  成無上佛果

  驚怖惡魔軍  猶如野幹衆

  是爲道場地  大覺所端居

  過去及未來  一切諸佛座

  安處大雄尊  億天所敬禮

  七日加趺坐  谛視菩提樹

  瞻觀供養畢  次往鹿林中

  言此轉法輪  聲聞于梵世

  彼諸比丘等  當爲數悲啼

  爲欲調五人  導師來至此

  五人初見佛  各起憂惱心

  立製自相要  我等勿爲起

  時大悲世尊  哀愍群生類

  爲五比丘說  甘露果時成

  禮轉法輪方  心悲數啼泣

  次往涅槃處  感佛最後身

  于此雙林下  利益群生類

  碎身分支節  于茲般涅槃

  嗚呼大聖尊  釋迦大寂滅

  今但聞其名  惜哉我不見

  大師複于此  最後度善賢

  能以智先知  此爲最後度

  或修時壽盡  或發趣命終

  或修己身亡  彼皆生善趣

  從于彼時後  深廣法沈淪

  持戒毀禁人  皆當得供養

  受他重信施  速墮惡趣中

  汝觀諸比丘  有如是差別

  智者修雖後  速受人天身

  是等照世燈  憐愍世間者

  大智諸菩薩  慈心利衆生

  常作勤修事  勇躍心歡喜

  當成大覺尊  亦逢事彌勒

  供養彼如來  衆中蒙授記

  隨心所憶念  爲彼大威神

  我說誠實言  安慰如是輩

  彼雖不見佛  而與見佛同

  我昔求菩提  禮敬于諸佛

  若諸女人等  趣無上菩提

  我及無量佛  皆當安慰彼

  速成男子身  得見于彌勒

  供養彼如來  所求悉如意

  應學諸智者  淨信而出家

  堅固樂欲心  多聞學持戒

  于彌勒佛前  得受其記莂

  是故聞勝利  起信修善賢

  安住堅固心  攝諸衆生類

  誰于如是處  求而不得之

  有慧及精勤  菩提不難證

  修習慈悲念  舍離谄曲心

  常樂在空閑  是則菩提道

  若人于是法  空說不能行

  衆皆禮敬之  此爲可畏賊

  若人爲飲食  及諸利養事

  受持正法門  互共相傳說

  斯惡活命人  名爲空過世

  于此舍人身  惡趣受衆苦

  或于佛法內  假名爲比丘

  誹謗于契經  善說解脫禁

  言我具弘宣  所有木叉教

  雖爲比丘像  終失人天身

  若誹謗人天  及毀一切智

  如是謗法人  得罪複過彼

  善防身語意  令不起諸惡

  能除此叁行  必當得涅槃

  複次迦葉。如來滅後。昔于佛所深種善根諸比丘等悉般涅槃。具勝意樂諸衆生類命終複盡。後五十歲正法滅時。當有比丘性懷貪著。猛利貪欲映蔽其心。樂離間語毒害于他。言詞粗犷慘勵颦蹙。住叁法中。何等爲叁。所謂醫道。販易。親近女人。住此叁法。退失四事。何等爲四。謂退戒蘊善趣果證如實見佛。由退此四。複成四法。不生厭離熾盛增長。雲何爲四。所謂嫉妒增長熾盛。嗔恚惡心增長熾盛。耽著種族增長熾盛。貪著飲食積聚衆味。愛樂衣服映蔽心故置之箧笥。專行此事以爲常業。于沙門法空無所獲。亦不發生沙門證道。聞是等經當墮四處。何等爲四。謂墮謗法。佛所不許而反說之。獨爲女人宣說法要。毀謗如來別解脫戒。聞是等經轉加壞法。而墮生長惡業之中。迦葉。譬如惡狗以苦膽灌鼻。于意雲何。彼狗倍生凶惡心不。迦葉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佛告迦葉。彼等惡人猶如惡狗及毗舍遮。見有比丘住淨意樂。持是法者。說是法者。住于真實少欲之者。歎少欲者。于是人所不生歡喜而起厭背。心懷怯劣複生熱惱。以其嗔恚障蔽心故。作是念言。我等住在非時非處。于非時中而爲他人輕毀我等。是故聞說如是等經。起于誹謗面加毀辱。嗔恚粗言此非佛教。此輩受用多欲因緣。非少欲者。迦葉。我種種名。贊歎少欲及以喜足。名爲易養。亦名易滿。名淨除者。行頭陀者。極端嚴者。我亦贊歎住阿蘭若者。發精進者。遍淨命者。汝等不應多修貯聚箱箧等法。何以故。應當修習如是法故。汝等不應猶如銅钹空有其聲。應順如來修行此法。又亦不應起重嗔恚。亦複不應攝取事物。應當住于無事無物。勿于處所生住著心。應無所住。不應自贊。亦不應畜牛驢等類。不應成就住懈怠處。應當發起殊勝精進。舍離不善攝受善法。迦葉。我種種名贊歎寂靜。住阿蘭若不處愦鬧。今于是中。種種名說極淨除行。若有不住極淨除者。具大欲者。成罪惡者。即當誹謗諸有安住極淨除者。迦葉。譬如愚夫于四月中。服蘇患渴。尋詣池所求水而飲。他人謂曰。汝已服蘇勿複飲水而致命終。是時愚夫嗔蔽心故。毀呰罵詈不順他言。飲水而死。迦葉。如是如是。未來比丘。貪著有見住不善行。有持法者。作是教言。此是應作。此不應作。彼惡比丘嗔蔽心故。毀呰罵詈謗是經典。迦葉。今時尚有于如來所多興诤競。何況未來。汝且觀是賢護比丘。如來製戒。令諸比丘受一坐食。嗔蔽心故。于夏叁月不至我所。迦葉。今于我前。尚有如是輕梵行者。況佛滅後。貪著飲食衣缽病藥。睡眠所覆嗔恚猛利。如是比丘聞是法已。尚不恭敬如來大師。豈能敬彼持法比丘。迦葉。名爲不善。亦名極惡。如是法寶即當隱沒。于中若有求大利益。善男子善女人。信我教者。後滓濁世極覆藏時。善人難得。時聞如是等甚深法已。應爲如理者說。不爲不如理者。爲信者說。非不信者。我今亦爲如理者說。非不如理者。爲信者說。非不信者。迦葉。譬如惡馬不受被甲。若同良馬爲被甲者反生驚怖。何況更聞螺貝鼓聲。能堪受者無有是處。如是如是。破戒比丘。無有時分堪能忍受善丈夫法。猶如惡馬反生驚怖。迦葉。破戒比丘。乃至聞說一言諸法無我。執我想故。于中便生怖畏诤競。何況聞說被善甲耶。若被甲已。即能降伏百億魔軍。而令畢竟不生鬥诤。諸善比丘被精進甲。不破根本頭陀功德。淨除根本。無貪恚癡根本。無嫉妒根本。離欲根本。獨處性根本[宋-木+悎]寤根本。于一切時一切種中。不應發起恚貪之心。于種種物無所希求。如是被甲名無根本。若被如是種種甲已。應發無上菩提之心。于一切處不應執著。況起我想。是故不應起于我想。衆生想壽者想。數取趣想。女想男想。地水火風想。欲界色界無色界想。持戒想破戒想。空性想。取要言之。一切諸想皆不應起。以一切想無所得故。迦葉。貪若實有則應了知。近之令滅貪愛之心。非住一處無住可得。唯除妄語。是故如來名實語者。如來說之諸所有貪皆爲非我。如是諸法是沙門法。諸沙門法皆無所得。若複有人著此想者。是人則爲著我想等。如須彌山。退失聖教諸沙門法少不可生。亦複不能住沙門法。如是廣大最勝之法。于彼愚夫癡所衰損。少不應說。何以故。若執少法。則當攝受極怖畏處。大地獄中住之一劫。迦葉。汝觀俱迦利比丘(唐言惡時者)。提婆達多比丘(唐言天授)。骞荼達羅比丘(唐言鈌財)。迦盧底輸比丘(唐言器鬼宿)。母達羅多比丘(唐言海授)。阿濕繁比丘(唐言馬騰)。布那婆蘇比丘(唐言柳宿)。蘇氣怛羅比丘(唐言善星)。是我給侍。親對我前。聞我說法見我經行。見我端坐。見我神足遊處虛空。見我降伏多千外道于大衆中摧彼邪法。如是等人。尚于我所不生信樂。于步步間恒欲毀我。由是步步漸增其惡。複次。若說佛名信爲實者。應持上器如須彌山盛栴檀末而散其上。應作傘蓋猶如叁千大千世界。持在空中而覆其上。何以故。爲…

《大寶積經二》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