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寶積經》

「寶積部·涅槃部」經文310卷11頁碼:P0001
唐 菩提流志譯並合

  《大寶積經》十 ▪第2页

  西晉叁藏竺法護奉 诏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門口宣音響。聞所宣音莫不悅喜。而演如來言辭之教。散一音聲。悉普周遍衆生所想衆生心念。是則如來從口敷演。如來言辭出六十品。各異音聲。何謂六十。吉祥音。柔軟音。可樂音。悅意清淨音。離垢音。顯曜音。微妙音。明聽音。無亂音。無愦音。師父音。無剛鞕音。無粗犷音。善順音。安重音。身所吉和音。隨心時音。空悅音。與愛安想音。無惱熱音。方正音。識達音。親近音。意好音。歡悅音。和教音。曉了音。精勤音。忍和音。重了音。其響去穢音。應師子音。龍鳴音。雨好音。海雷龍王音。真陀羅伎音。哀鸾音。鷹暢音。鶴鳴音。耆域音。英鳥音。雷震音。不卒音。不暴音。普入響音。去非時音。無乏音。無怯音。悅豫音。通暢音。戒禁音。美甘音。進行音。廣普音。具足音。諸根無瑕音。不輕疾音。無住音。響普入衆會音。宣諸德音。密迹金剛力士謂寂意菩薩。是爲如來六十品音。其如來音。普通十方諸佛世界。可悅一切衆心性行。如來所觀無有妄想。如來道心不作是念。吾當爲其口宣經法。通聞經德經所演經分別經頌詩經藏經。于是順經生經方等經未曾有法經譬喻經章句經。若說古喻。若有引喻。有頒宣言論談語。諸無上講諸事敷演衆事。有所處當分布遠近。開通其本自解曉了。宣暢其義而爲開化。又衆會等。如來至真所宣法典。親近佛坐。入比丘衆比丘尼清信士女。諸天龍神。揵沓和。阿須輪。迦留羅。真陀羅。摩休勒若人非人衆會之黨。隨衆生根所行精進。從所樂法而令入道。以順入道。求衆生無因開化之。樂法音響亦複如是。斯諸衆生心自念言。從如來口出。不以各各說法。隨心別異言行應時。各各聞法而得開解。是則名曰如來口密要也。又有寂意。無數衆生行不可計。其所言辭八萬四千闇處下劣。誘進此輩無明衆生。入如來法而蒙開化。又衆生行不可限量。若有貪淫。隨時因彼衆生所行。由入其中便救濟之。怒癡衆生及等等分行叁事。蔽衆生之類。隨其叁界思想之頃。莊嚴拔之令無所住。而無異心。入衆生類罪福之行。而爲分別。現如來壽而有限盡。不知衆生所行罪福。以權方便各說異法。如來善權衆生無限。不可計量。所行不同。便爲頒宣若幹品法。又以衆生。在于我所面現相值。如來所說悉遍入心。隨其本行宣布道業。各解入道。是則名曰如來秘要。若有菩薩入如來秘要。是等不知。謂于如來至真。演有爲之門。而如來法悉是無爲。又有如來宣一品音。衆生想念坐有所說。唯憶想樂如來音者。望想所說。不當作是觀。而如來口永無所說。所以者何。或有衆生聞如來音。眉間之相謂之在頂。若有想發。知之绀色從天中[立*寺]。目善明好。人不堪任谛視如來。所以施與。消除諸非。棄诤訟門。無危害心。若頸肩臂去衆陰事。若諸指事。若以身脅。若有宣頒。從背至足。若以腹。若以臍又陰馬藏。若以膝腨無嗔休息。若以有相及成種好。于世最上。若有想知如來至真聞其音響。隨其所好諸根厚薄。從其應度而開化之。演斯音訓悉使入律。雖爾如來所觀開化亦無相念。猶如寂意。或譬如伎樂以調其音。以手鼓之其聲悲和。無有在彼作是聲者。皆由方便緣合。而有殊特悲和之音。如是寂意。如來言辭化衆生心。緣其暢教。如來在彼。有所演說無有偏黨。皆是宿緣所造立行而有殊特。如來至真在于衆生。超絕巍巍由本殊特。猶如寂意。呼聲之響其音遠徹。其音所出不在于內。亦不處外。不在中間。如來若斯宣音訓誨衆生之心。其辭言教不從身出。亦不從心。不內不外不從中間猶如大海之中如意明珠。演其光曜可一切衆。若寶明珠系在幢頭。遍照城市。從衆生心所欲志願。其明月珠出寶。衆人各得所欲。斯明珠寶亦無想念。如來若斯其有寶心。志存清淨執大哀幢。從衆生性根無所不應。各使開解。雖顯是教亦無想念。是則如來所宣秘要。密迹金剛力士複謂寂意菩薩。吾今普觀天上世間諸魔梵天沙門梵志諸天人民。都不能限如來所宣音響文辭。所以者何。我身憶念。如是世尊在靈鹫山。與諸菩薩眷屬圍繞。而有法典名淨音場。廣爲衆生而頒宣此。時慈氏菩薩之所建立。當爾之時。賢者大目連心自念言。吾欲試知如來音響所徹遠近。時大目連。自于其坐忽然不現。住須彌頂聞如來音。如在目前。自以神力即遊于是叁千大千世界。最在其邊。越衆須彌諸四方域一切鐵圍山。住在極邊大鐵圍山頂聞如來音。如故無異如近不遠。佛自念曰。是大目連欲試如來清淨音場。吾今甯可顯其神足。于是世尊發現神足。時大目連。承佛聖旨蒙己神足。西方界分去是懸遠。然過九十九江河沙等諸佛國土。有佛世界名光明幡。又其土佛名光明王如來至真等正覺。今現在說法。目連到彼。住其佛土。故聞佛音。如人對住聽所語辭。其光明幡佛土有大光明。佛身長四十裏。諸菩薩身長二十裏。其諸菩薩所食缽器。其高一裏。目連行缽際上。時諸菩薩白世尊曰。唯然大聖。此蟲何所從來。被沙門服行缽際上。于時彼佛言。諸族姓子。慎勿發心輕慢此賢。所以者何。今斯耆年名大目連。是釋迦文佛諸聲聞中大弟子。神足第一。時光明王佛告大目連。吾土菩薩及諸聲聞。見卿身小鹹發輕慢。仁當自顯現神足力。承釋迦文佛威德聖勢。時大目連往詣光明王佛所。稽首足下。右繞七匝卻在前住。白其佛言。又今是身我欲加趺坐此地容不。佛告之曰。如意所樂。時大目連踴在虛空億百諸仞。在彼寶域便作一床。加趺而坐。從其床座。垂衆名寶珠璎億百千姟。一一珠璎一一珠中。演百千光。一一光明各有蓮華一切蓮華現釋迦文身坐蓮華上。其所說音如釋迦文音響。清淨頒宣經典。等無有異。時大目連。顯神足力已複往佛前。時諸菩薩得未曾有。怪之所以前白佛言。是大目連以何等故詣此世界。世尊告曰。欲試釋迦文佛音響所徹遠近故到此土。時光明王佛告賢者大目連。仁者不宜試如來至真音響。無限無有遠近。豈欲知限卿甚大誤假使目連仁以神足過江河沙劫西行不休。不能得知如來音響所聞。諸佛世尊音響曠遠超絕無限。巍巍無量不可爲喻。時大目連在彼世尊。自投足下自忏悔過。唯然世尊。我身不敏。佛音無量而橫生心。欲知其限所聞遠近。其光明王告目連曰。汝雖遠來過九十九江河沙諸佛世界到此佛土。複白佛言。甚遠甚遠天中之天。身甚勞極不能複還至其本土。世尊告曰。于目連意所在雲何。以己神力到此世界。莫作是觀。故是世尊釋迦文佛威德所立到此世界。當遙自歸稽首作禮于釋迦文佛。其佛聖旨將仁本土。假使卿身以己神足欲還本國。一劫不至。卿既未至。到不見能仁佛滅度時。于目連意所念雲何。我從何方。東方南西北方乎。目連答曰不知何方也。今以迷惑。不知本土何所在處。爲在何方。世尊告目連。釋迦文佛在于東方。時大目連右膝著地向釋迦文佛所在東方。叉手自歸。爾時頌曰

  唯天人之尊  見垂力愍念

  威德大巍巍  天人所恭敬

  音響徹無量  其慧無邊際

  願顯其國土  今欲還斯土

  如是寂意。諸佛世尊音聲無際不可限量。釋迦文佛遊在靈鹫山。時舍利弗。聞賢者大目連宣揚大音。怪之所以。賢者阿難前白佛言。誰爲于今宣揚大音遙自歸命。佛語阿難。耆年大目連在西方境。去是九十九江河沙佛土。世界名光明幡。其土佛號光明王如來至真。今現說法。耆年大目連到彼佛土。意中欲還歸斯國土故。遙宣揚此大洪音。阿難又問。以何因緣到彼佛土。佛告阿難。大目連至當問其意。時大衆會各白佛言。欲樂得見光明幡世界及光明王佛如來至真等正覺。睹大目連遊在其國。爾時世尊。見諸衆會勸助意。時從眉間相。有大光明名俱受。照九十九江河沙等諸佛世界。至光明幡佛土。其大光明普遍衆會。悉睹其土光明王如來至真。大目連見之自投其地稱宣大音。爾時世尊釋迦文佛。告賢者大目連。承其光明來還此土時目揵連依佛光明。發意之頃還到此土。稽首佛足右繞七匝。則住佛前悔過自歸。重自克責我甚迷誤。如來音響不可限量。而欲試之。我所至到極爲曠遠。所至到處聽音適等。近不覺遠。如來音響巍巍無際。佛言。如是目連。如汝所雲。如來音響徹遠。無以爲喻。欲知如來音響遠近。猶限虛空欲得邊際。所以者何。猶如虛空普周無邊。如來言辭響徹無際。回遠如是。寂意。當說目連往反品時。尋于彼會。一萬人皆發無上正真道意。是爲如來言辭秘要。密迹金剛力士言。于寂意所知雲何。一切衆生心各所念。甯可知乎。寂意答言。一人心念思想難限。正使叁千大千世界衆生。一劫共計觀察多少不能知之。何況一切衆生心念思想。不可稱限乃如是也。今故語汝殷勤囑累。計如一切衆生心想。所演音響無限若斯。何況一切衆生心性。是無形想。不可計喻。于是頌曰

  叁千界衆生  皆使成緣覺

  一人一劫中  心念不能知

  一切心所念  佛悉知志思

  以無想之心  佛悉了此念

  其一切衆生  叁世所想念

  世護口所言  所布各得解

  佛隨之所念  宣音講經典

  斯音響在心  乃演其道宜

  如一切衆生  所思諸名色

  世雄一毛孔  所演光如是

  如一切衆生  名色及心念

  如來演音響  過于彼衆想

  佛頒宣一切  引喻計諸想

  其音不休廢  不得佛言際

  無色誰能得  愍無言之辭

  無色無有言  消滅無色塵

  假使塵無色  一切不可得

  以是無色塵  究竟不可獲

  設言虛無實  無內亦無外

  塵勞虛空等  故曰無內外

  如使不得辭  佛言通十方

  塵勞亦無際  斯建立所處

  一切衆生言  上中下之辭

  無身口心事  不舍無所立

  想應如倡妓  諸天之音樂

  亦無身言辭  而音響普周

  如是本甚淨  衆生心若斯

  佛皆頒宣之  其心無所想

  猶如呼聲響  無內亦無外

  人尊言如是  乃無內無外

  無想如妙寶  所說悅衆生

  其言無妄想  可一切萌類

  密迹金剛力士。謂寂意曰。是則如來口言秘要。又如來密要隨其音聲。而爲衆生說法開化斯叁千大千世界。設若幹種。如來至真宣布訓誨。從其音辭。以不可計諸有名號。化立至誠。若往無業。斯則名曰苦習盡道。名曰地神擁護其心堅固意本于是。咒曰

  阿裨 阿婆牟黎 加阿呵那移 阿迦優頭

  是護一切。是神咒乃名曰苦習盡道。其虛空中一切諸天悉歎所言。各宣咒曰

  活知 阿活知 阿活吒迦彌 阿和尼抳黎

  救一切。是則名曰苦習盡道。其四天王諸天複咒曰

  伊泥彌泥 多閉多多閉 維盧

  救一切衆生。是則名曰苦習盡道法。彼忉利天上諸天咒曰。是諸咒護一切其回轉 貫習 主滅盡 爲盡不相舉要

  第叁焰諸天而複咒曰

  首黎 道羅 斯和尼 道羅 犀雖耶 道犀雖耶被和尼

  第四兜率天咒曰

  獨犯面觸 固轉種畜業 是諸咒護一切

  第五樂無慢天說咒曰

  所度 俱所度 護所度 主度女 是諸咒護一切

  第六他化自在諸天咒曰

  呵呼事業 呼和泥移 啊羅尼含 是咒護一切

  第七諸梵天咒曰

  有事業 事業種 因緣樹以因緣度 是咒護一切

  第八梵身諸天咒曰

  清明 造清淨 清淨風 動清淨 是神咒護一切

  第九梵滿諸天咒曰

  無極氏 俱將去 道禦主 念堅要 是神咒護一切

  第十梵度著諸天咒曰

  和那和那散提 和那呵呵那 和那拘摩那

  是神咒護一切

  第十一大梵諸天咒曰

  木密 木密鞕彼亦鞕印氏 是神咒護一切

  第十二光曜諸天咒曰

  伊諧諧 將諧去 親近 是神咒護一切

  第十叁少光諸天咒曰

  是取去 不將去 不使去 無所至 是神咒護一切

  第十四無量光諸天咒曰

  貫習 俱供習 習滅盡 習無量 是神咒護一切

  第十五光音諸天咒曰

  以斷終 自在斷 順從和 常清淨 是神咒護一切

  第十六約淨諸天咒曰

  所至趣 所可歸 近所到 以近所到 是神咒護一切

  第十七少淨諸天咒曰

  清淨 清淨氏 淨複淨 歸清淨 是神咒護一切

  第十八無量淨諸天咒曰

  無我氏 無吾我氏 非貢高歸自大 是神咒護一切

  第十九淨難逮諸天咒曰

  解脫以遮 迹解度本近解 是神咒護一切

  第二十應果天。第二十一禦辭天咒曰

  以無作無所作除所作所作 究竟 是神咒護一切

  密迹金剛力士言。是則名曰苦習盡道。所當奉行。所應開化。而隨律教。顯現微妙無極之業。第二十二離辭諸天。第二十叁假使諸天。第二十四善見諸天。第二十五一究竟諸天。淨居有四天。謂所奉行決了一處究竟天。真究竟天。無嗔恚天。不親近天。是爲寂意。諸天立至誠誓慧衆。如是諸夜叉鬼神。揵沓和。阿須輪。迦樓羅。真陀羅。摩休勒。迦盧迹鬼神。持花鬼神。其言辭教各各別異。又寂意。是閻浮利天下大國。具足有一千。各有大郡。其十六大國。以用治政而相攝護。各自咨嗟。一切諸人及與非人。言語各異音聲不同。辭有輕重。如來聖慧從其音響隨時而入。皆悉化之立正真業。各有種號。釋種。安息。月支。大秦。劍浮。擾動。丘慈。于阗。沙勒。禅善。烏耆。前後諸國。匈奴鮮卑。吳蜀秦地。諸麼夷狄。他羅多愚民野人。及諸須曼耶咒。女人處國。牟兜吒國。因緣國。波羅奈國。數樹國。金本國。脾羅本國。倚脾沙國。益本國。上本國。他談國。北方異國。西方所持國。海中諸神。衆蟲魚鼈。諸山中神。有形含血之類。阿拘羅。摩拘羅。阿那散諸牧羊諸禽獸。所負諸瘘種。心不平正。前曾生者。處在世者。如是寂意。如斯千國周圍充滿。于閻浮利天下。各自異居。又是諸人及非人類。言語各異志操不同。音聲各別。如來至真隨其言音而入其中。因開化之立于正真。密迹金剛力士謂寂意菩薩曰。此叁千大千世界。有八十四億百千姟衆生之類。言辭各異。計是一切皆歸一誼。至真之慧至誠無怒。如是寂意。是則如來言辭秘要。又寂意。如來言辭。決于一切衆生疑網。令無余結。十方一切所有衆生。衆生種類多于地土。此衆生之類所行各異。與本不同。罪皆使畢。逮得人身。以得人身。從思想生。是諸衆生逮得智慧辯聖勇猛。如舍利弗。合斯智慧爲一人聖。如是比像普使衆生皆得智慧。各如前一聖明。以是聖明在于一劫。若過一劫。智慧禅思以察衆想。求其本末。如其一人智慧禅思。不複訓誨。從第二人。鹹受言教。智慧聖達各有大明。以是比像。斯衆生等各各所疑。往詣如來。如來一時彈指之頃悉說本末。大聖如是。常以一心入于一切衆生心念。皆能分別慧明所在。以一言辭悉決結網。各各處當慧本所在。各令欣然而得其所。所聞如來智慧明達。如來悉令明了。又次寂意。如來悉決一切衆生前後所疑。令無余結。是爲如來言辭秘要。所入音響又其言教。是不足言。如來言辭不可限量。無以爲喻。說是如來秘要言辭時。二萬二千衆生。皆發無上正真道意。一切衆會得未曾有。普聞密迹金剛力士宣如來言辭秘要之業。各懷悅豫。各從坐起。稽首自歸密迹金剛力士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大寶積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10】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