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寶積經》

「寶積部·涅槃部」經文310卷11頁碼:P0001
唐 菩提流志譯並合

  《大寶積經》六十七 ▪第2页

  北齊叁藏那連提耶舍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當知是人行于非徑。何以故。此于菩提非道行故。世尊。若有衆生求菩提者。是人不見一法可覺。何以故。無有少法可得覺寤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故。世尊。彼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非有爲非無爲。非有非無。非可識非可知非可舍非可修非可證。謂菩提者彼法非與余法作對治。余法亦不與彼法作對治。何以故。彼法非雜煩惱非離煩惱。法體不可得性自離故。此法不與彼法作對治。彼法亦不與此法作對治。何以故。一切諸法離諸相故。是故彼法非可知非可識。非可舍非可修非可證。世尊。色生者離生相故。彼亦非可知。乃至非可證。受想行識亦複如是。世尊。色滅者離色相故。彼亦非可知乃至非可證。受想行識亦複如是。世尊。過去者離過去相故。彼亦非可知乃至非可證。未來者離未來相故。彼亦非可知乃至非可證。現在者離現在相故。彼亦非可知乃至非可證。世尊。有爲者離有爲相故。彼亦非可知乃至非可證。無爲者離無爲相故。彼亦非可知非可識。非可舍非可修非可證。世尊。如是等乃至爲陰所攝。或過去所攝。現在所攝。未來所攝。或有爲所攝。無爲所攝。此等諸法皆不可得。以不得故。是故彼法非可知非可識。非可舍非可修非可證。世尊。若有如是爲求菩提發心修行。善男子善女人。彼皆名爲住菩薩乘。爾時他化自在諸天。鹹各說已所知法已。以偈贊曰

  世尊善說盡有邊  永不暫受六趣身

  世間無智畏生死  發心欲度生死岸

  彼諸陰體不可得  以陰性相本自空

  一切法空皆無相  是故諸法離對治

  自體即空無有物  無有可知及修舍

  亦複非是可證法  如來說有即非有

  相求菩提不可得  助道諸法亦如是

  取心求佛不可得  菩薩相求亦不得

  堅著諸相愚癡輩  彼等望得寤菩提

  顛倒境界取相行  無智非行菩提道

  入佛境界離衆相  名爲智者如法行

  遠離諸相及無相  亦離于空及不空

  彼能寤解無上道  于諸外道非境界

  亦非聲聞所能知  又非緣覺之所趣

  心得解脫淨無垢  羅漢于法相應者

  及諸一切辟支佛  非彼智慧之境界

  彼句非爲相心知  及修少空亦不解

  若有解空說空者  亦說諸法無自性

  彼受佛教無毀訾  是名善修空寂靜

  能寤難寤菩提道  世尊于彼真導師

  贊佛二足最尊已  所獲無量諸功德

  回施一切諸群生  成佛覺寤未覺者

  爾時世尊。知彼八十那由他他化自在天。及以天王等得深信已。欲令大衆增益善根。故現微笑。爾時慧命馬勝。以偈問曰

  二足世尊現微笑  以知他化深信故

  未曾演說笑因緣  唯願如來爲解釋

  大聖今者非無因  現是希有微笑相

  願佛開顯因緣義  滅除大衆諸疑惑

  由見世尊微笑故  今此衆會悉懷疑

  憐愍一切世間者  唯願敷演分別說

  此衆鹹皆背生死  合掌恭敬求涅槃

  斯等靡不懷猶豫  無礙說者願斷除

  悉皆正信善逝法  心得開解離取著

  鹹有淨信尊重心  善哉牟尼願解說

  勇猛精進于佛法  遠離疑網登聖路

  一切諸佛遊此道  是故願除大衆疑

  爾時世尊。以偈答慧命馬勝曰

  汝爲憐愍大衆故  以偈問我正是時

  具足辯才有巧便  乃能問此微笑義

  以問如來現笑故  必當利益無量衆

  是故一切衆會等  皆得住于勝菩提

  知彼他化深信已  故我現是微笑光

  一切隨順如來教  爲求菩提修妙行

  觀察世法離諸相  如見陽焰非真實

  愚者見焰謂是水  欲求菩提勿同彼

  取相貪樂凡夫境  無智常怖于無相

  愚癡執相舍正路  離相能獲妙菩提

  妄想思量虛僞法  隨所分別即被縛

  智者觀相悉皆空  得上寂滅陀羅尼

  執相凡愚住惡心  彼皆無智歸六趣

  輪回逼迫受衆苦  都由愚癡住相故

  著相衆生見諸陰  佛與菩提及菩薩

  智者離相見空已  能得無上大菩提

  住相之類增煩惱  能觀無相得除結

  所謂結者即是相  觀結無相即斷除

  若有分別求道者  分別于道爲障礙

  智者雖複行于欲  彼欲即爲無相行

  諸法無體不可得  分別諸法說言空

  若離分別得無相  彼即菩提更無余

  聞于善逝說是語  大衆除疑得無畏

  頂受牟尼所說法  如智頂戴瞻蔔花

  斯諸天衆獲無畏  于我設供最無上

  亦知諸法佛境界  當作世間大導師

  諸梵天等授記品第十九

  爾時六千萬諸梵衆天。見諸阿修羅伽樓羅乃至他化自在天等供養如來聞授記已。欣喜踴躍。皆得稱心。彼于世谛禅。以喜悅爲食。亦于佛法中。得智慧明宿殖善根故。已曾親承供養諸佛故。及深信清淨故。于甚深法獲得法忍。彼諸天等。知諸法無作非無作。非生非不生。非有非不有。非起非不起。非滅非不滅。非依非不依。非清非濁。非憎非愛。非賢非愚。非知非不知。非見非不見。非受非不受。非恻非不恻。非無非非無。非物非非物。非可得非不可得。非去非來。非趣非不趣。非空非不空。非相非不相。非願非不願。彼諸梵天。于一切法心無所著。亦無所住。于非用中不作非用想。于非不用中亦不作非不用想。于語言中無語言想。于非語言亦無非語言想。于有作中無其作想。于無作中亦無無作想。于凡夫不作凡夫想。于非凡夫亦不作非凡夫想。于凡夫法不作凡夫法想。于非凡夫法亦不作非凡夫法想。于聲聞不作聲聞想。于非聲聞亦不作非聲聞想。于聲聞法不作聲聞法想。于非聲聞法亦不作非聲聞法想。于緣覺不作緣覺想。于非緣覺亦不作非緣覺想。于緣覺法不作緣覺法想。于非緣覺法亦不作非緣覺法想。于菩薩不作菩薩想。于非菩薩亦不作非菩薩想。于菩薩法不作菩薩法想。于非菩薩法亦不作非菩薩法想。于佛不作佛想。于非佛亦不作非佛想。于佛法不作佛法想。于非佛法亦不作非佛法想。于涅槃不作涅槃想。于非涅槃亦不作非涅槃想。于生死不作生死想。于非生死亦不作非生死想。如是彼天一切皆悉離諸分別。定心清淨。彼等既得清淨心故。以寂滅法。說偈贊佛

  大聖甚深寂滅智  修行寂滅到彼岸

  演說寂滅度衆生  亦自常行寂滅法

  菩提寂滅善清淨  斯法牟尼之境界

  速得寂滅勝甘露  以是今得盡諸有

  恒說寂滅微妙道  是彼智者所行處

  八正之路滅惱濁  拔濟一切諸群生

  善修寂滅證菩提  乃是先佛之所行

  修彼能到安隱城  過去諸佛所證知

  是諸如來修學法  導師如是化世間

  若人能行有學法  獲得無學勝菩提

  一心趣向寂滅道  諸根寂靜久修習

  當得爲佛世間解  那羅延力度群生

  若知寂滅甘露者  能盡一切諸有相

  是爲真實如來子  寂滅能除世間畏

  彼等所設供養佛  勝上希有最殊特

  所說寂滅盡煩惱  于諸無相最第一

  世間寂滅離諸相  所謂寂滅即涅槃

  衆生輪轉受諸苦  遠離寂滅取相故

  牟尼諸法不思議  即是菩提一切智

  已度淤泥到彼岸  故佛于此無疑慮

  若有離陰得解脫  于佛大乘不願樂

  欲求菩提思滅度  于其五陰生怖畏

  離欲淨心求涅槃  彼等如是簡擇智

  于法取相凡夫境  是謂如來之所說

  若取寂滅即是縛  以是不得一切智

  若有于其五陰相  不生存執取著心

  彼能利益釋迦法  是名喜樂無相行

  能獲無名安隱處  逮得菩提佛境界

  降魔诤論滅煩惱  速得成就一切智

  我等贊歎無上士  所獲寂滅諸功德

  唯佛大智能了知  回施衆生願成佛

  爾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知諸梵天贊歎佛已對佛正立。以實功德。而贊頌言

  法王已知一切法  不實虛诳如空拳

  亦如秋雲及電光  是故大聖離取心

  猶如夢中饑餓人  飡食百味甘美膳

  夢人饑食皆不實  如來見法亦如是

  又如夢中焦渴人  得飲清淨涼冷水

  夢渴飲水皆虛妄  佛見諸法亦如是

  無作無受無衆生  無其作業及得報

  亦無得受果報者  世尊于此無疑慮

  譬如美言得人愛  然彼語言無可最

  亦無言說及聽者  大聖了知皆不實

  如聞箜篌美妙音  其聲亦無真實性

  世尊如是見諸陰  知陰無體不可得

  猶如摩尼性自淨  系之衣上隨色變

  諸法自體本清淨  虛妄分別增倒染

  譬如無垢鮮白衣  隨受染色種種變

  諸法如是性自淨  隨所分別而染汙

  猶如有人聞貝聲  尋其貝聲從何來

  其聲非自非他性  大仙見法亦如是

  如人思美肴饍食  其食衆緣所合成

  觀食各各無自性  如來見法皆如是

  譬如衆緣號爲城  推其城體無自性

  如是衆緣皆悉空  法王見法亦如斯

  喻若有人擊鼓聲  雖能令人心欣喜

  聲及衆緣皆悉空  大聖見法亦如是

  譬如有人打鼓時  其聲不從十方來

  聲滅亦不向諸方  世尊見法皆如是

  如是彼人擊鼓已  其鼓不生憎愛心

  亦不分別衆緣性  佛見諸法皆若斯

  又如彼人打妙鼓  聲不作心生他喜

  及以衆緣皆亦然  導師見法皆如是

  如人擊彼妙鼓時  鼓亦不生苦樂想

  亦不觀察衆緣性  如來見法皆如是

  猶如有人擊妙鼓  聲不即緣亦不離

  及彼伎緣亦複然  牟尼見法皆如是

  爾時世尊。知諸梵天大梵王等深心敬信。及以寂滅贊頌佛已。又見大衆欲生善根。即便微笑。爾時慧命馬勝。以偈問曰

  既見如來口中出  離垢清淨微笑光

  世間天人大衆等  一切鹹生希有心

  以見世尊微笑故  諸來大衆普懷疑

  皆悉瞻仰如來面  殷勤願樂欲聽聞

  願佛開示笑因緣  蕩除大衆疑惑心

  最勝牟尼非無因  而現希有微笑相

  諸佛所現微笑光  必爲利益諸世間

  今者爲誰現此笑  唯願敷演分別說

  大衆得聞必欣喜  由知微笑因緣故

  斯諸大衆皆合掌  一心瞻仰樂欲聞

  是故願佛爲解釋  必當斷滅諸疑惑

  導師爲彼諸來衆  願垂演說微笑因

  衆會若聞必喜悅  以得洗除疑網故

  衆心堅固皆清淨  專念希仰如來德

  大衆瞻仰世尊顔  猶如睹見初生月

  具八妙聲如梵天  一心渴仰願速聞

  天人衆等聞佛說  必得除疑住正法

  梵音演說義相應  得聞甚深出世法

  佛智善巧能悅豫  故令大衆增踴躍

  此衆心淨離疑結  能樂如來一切智

  精進勇猛有力人  乃能志求無上道

  是故導師愍世間  唯願解說令衆喜

  善哉世尊平等心  憐愍一切諸衆生

  令諸大衆增善根  安心不動求佛智

  爾時世尊。即以偈答慧命馬勝曰

  憐愍一切諸世間  故我現是微笑光

  汝當谛聽說彼因  其義甚深微妙句

  此諸衆會若得聞  發勤精進修善業

  當得利益諸衆生  于佛妙法起勝行

  斯諸梵衆皆欣喜  如來法中悉無疑

  那由他劫久修行  猶如恒河沙劫數

  于諸境界悉不著  心如虛空無障礙

  雖樂常修菩薩行  而不速取菩提證

  此等複于未來世  無量億劫恒沙數

  天衆清淨無垢穢  得大勢力住世間

  然後當成一切智  爲大法王有威力

  具足功德盡諸有  觀諸世間悉空寂

  彼佛如本久修行  壽命限量亦如是

  斯諸善逝住世時  能于苦惱度衆生

  彼佛國土無倫匹  世界嚴淨甚滋茂

  無量那由劫數中  如來演說不可盡

  彼佛刹土嚴淨事  無量佛說亦不盡

  彼佛同號大智力  國土皆悉名最勝

  爲衆演說不動法  不可思議無所依

  彼佛世界衆生等  鹹皆修治諸善根

  無一衆生受後有  生死之中重生者

  彼等當時有一苦  于其世間便顯現

  唯畏諸行皆無常  令諸衆生起厭離

  爾時彼國衆生輩  離老病死諸苦相

  一切依于一教法  同厭無常修勝行

  彼諸衆生當爾時  耳更不聞余音聲

  唯聞不淨無常苦  無我寂滅空無相

  甘露涅槃及菩提  安隱清涼無上樂

  斯等如是勝妙音  恒常數數而得聞

  爾時更無余聲響  若樹若壁及露地

  或複空中及寺廟  但聞如是微妙句

  聞已一切皆得道  便于生死得解脫

  皆是如來神力故  具八功德妙音聲

  爾時無有雜毒心  所謂離欲及嗔恚

  亦無愚癡出惡聲  粗言逼惱來經耳

  一切厭背于生死  趣向涅槃大正路

  彼土一切悉當空  佛及衆生皆滅度

  斯是彼佛大神力  發弘志願不思議

  曾于過去那由劫  爲求菩提修道行

  彼國所有諸衆生  一切悉皆當作佛

  此諸梵天發廣願  皆由觀察寂滅句

  悉得證知甚深義  解了如來吉祥路

  其所修學皆通達  于諸世間爲導師

  彼能觀察衆生空  不生疲倦懈怠心

  是故巧入諸法性  修集菩薩勝妙行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大寶積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53】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