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寶積部·涅槃部」經文316卷11頁碼:P0781
宋 法護等譯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二十八

  西天譯經叁藏銀青光祿大夫試光祿卿慈覺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诏譯

  精進波羅蜜多品第九之四

  複次舍利子。在家菩薩于諸如來所設契經如實行相。雖複聽已不樂多聞。于少欲行不樂修習。及于同類諸契經等。亦不信受。于彼如來大乘教中。複生毀謗。而皆墮于諸惡趣中。雲何名爲諸惡趣中。所謂焰魔羅界餓鬼畜生。又複邊地諸惡律儀。縱得爲人身不具足。垢穢障重具諸邪見。舍利子。如是所呵厭處。諸佛菩薩。皆悉遠離不樂生彼。乃至不能疾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複次舍利子。在家菩薩于有大勢力堅樂依止。所謂國王大臣及諸人民。大富豪傑增諸嗔恚。所出言辭多生谄僞。積集惡事诳惑于人。複生侮慢。是人以不善語故。墮惡趣中。身體羸瘦具諸惡相。舍利子。此名在家菩薩五種之法。以是因緣。不能值遇諸佛出世。亦複不能親近善友。不能值遇好時。所集善根悉皆毀壞。于持戒菩薩摩诃薩等。不能隨學。乃至不能疾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爾時世尊。欲重明斯義。說伽陀曰

  若人行是五種法  于此勝慧不增長

  而複遠離調禦尊  不能速疾成正覺

  虛诳一切有情故  如王家臣諸仆使

  悉斷一切善根力  不能值遇佛出世

  又或驚怖諸有情  語令捉縛加捶打

  如是作諸惡業已  于無上尊常遠離

  複于苾刍苾刍尼  破他淨戒生病苦

  刹那不得值好時  于諸佛所常遠離

  父母妻孥諸眷屬  于非法行常無間

  而于正法不樂聞  墮癡迷中難出離

  設逢佛世求親近  于刹那間不能得

  或複愛樂出家時  彼等競來爲障難

  或時聽是正法已  隨處演說真實空

  彼等競生嗔恚心  乃說此爲非正法

  如是種種諸障難  十六分中未及一

  由是毀謗正法因  世世生盲無所見

  彼不能見正覺尊  縱見不生清淨信

  當獲人身不具足  後墮一切傍生中

  若人歸向佛菩提  及于菩薩生愛樂

  一切障難悉蠲除  善能修習真正行

  所有父母並眷屬  及余一切有情類

  數數引導令出家  速能攝受歸正道

  唯母最初引導已  複能贊歎令出家

  即當往詣善逝尊  發心開悟大菩提

  複次舍利子。出家菩薩複有如是五種之法。于諸善友亦複遠離。諸佛出世于刹那時不能值遇如是積集諸善根力亦皆破壞。而于持戒菩薩摩诃薩。不能隨學。乃至不能疾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雲何五法。一者以邪思故破諸淨戒。二者以不信故毀謗正法。叁者耽著利養及樂名聞。四者執著我見入諸險難。五者于他善行而生嫉妒。舍利子。而出家菩薩。具足如是五種之法。于諸善友亦複遠離。不能值遇諸佛出世。以要言之。乃至不能速疾得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舍利子。以是義故。譬如餓犬羸瘦憔悴皮骨連立。匆見枯骨而生食想。複于靜處以力舐齧。自傷其口血塗骨上。不自覺知妄生貪愛。于其飽滿終無所得。時有刹帝利婆羅門長者居士。自遠而來。見是餓犬齧彼枯骨。極生嗟念。是時餓犬複自思惟。彼所來者奪我美味。時犬乃作惡聲惡眼[齒*(崖-山)][齒*來]號吠。舍利子。于意雲何。彼諸人衆見是枯骨悉無血肉爲侵奪不。舍利子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告舍利子。雲何彼犬作如是相。舍利子白佛言。世尊。由犬餓故。齧彼枯骨如甘露味。妄生貪愛故。現如是惡聲惡眼[齒*(崖-山)][齒*來]號吠。恐彼人衆之所侵奪。佛告舍利子。如我滅後有諸苾刍。于種族中乃至便利不淨。深生愛著之所纏縛。如是行相。于刹那時成就佛事亦不能得。彼諸苾刍我今所說。于佛法中如彼餓犬。匪惟如來作是诃毀。若諸有情見彼苾刍如是行相。亦複誹謗如彼餓犬。舍利子。複有菩薩摩诃薩。廣爲利樂一切有情。求佛智慧。于自身命亦複棄舍。何況于他善業而生憎嫉

  複次舍利子。複有世間愚癡之人。以自活命愛樂世間財寶飲食。身爲奴仆。爲彼系縛責役驅使。于他族中親近诳妄。以貪求故。複于他人而生嫉妒。舍利子。如彼苾刍爲貪利養。先在彼族見後來者。而複發起憎嫉之心。謂後來者而作是言。我先住此。汝等諸人從何所來。今此族中諸長者等。先發願言。所有衣服飲食臥具醫藥決定施我。作如是言。彼後來者雲何當得。因是發生叁種過失。何等爲叁。一者樂著住處。二者不樂本住。叁者于世間法而能解了。出世間法不能解了。又彼苾刍于此長者族中不樂安住。而彼苾刍又發是言。住處有叁。一者愛樂處住。二者和合處住。叁者如實處住。汝諸長者多行過失。應當于我深生恭敬。于我法中稱揚贊歎。舍利子。由是種族生憎嫉過。于潔白法悉皆減沒

  複次舍利子。複有種族多諸嫉妒虛妄不實。或有持戒不持戒者。于菩薩摩诃薩所。悉皆遠離而不隨學。如是譬喻應當了知。複次舍利子。于過去無量無邊廣大不可思議阿僧祇劫。彼時彼分有佛出世。號勝高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佛住世九十俱胝歲。彼佛會中複有九十那踰多大聲聞衆。皆阿羅漢。諸漏已盡。無複煩惱。逮得己利。心得自在。到于彼岸。彼時複有長者名曰善集。其家巨富眷屬廣大。多諸財寶。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皆悉具足受用廣大。複有奴婢仆從象馬車乘。及諸倉庫悉皆盈溢。時彼長者生其二子。一名淨住。二名淨持。面貌端正身相具足。人所樂見。忽于一時登大樓閣經行遊戲。爾時佛告舍利子。彼勝高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于晨朝時著衣持缽。與大苾刍衆前後圍繞。入彼大城次第乞食。其佛相好猶若金山。又如廣大妙好金幢。最上第一。住奢摩他諸根隱密行。如龍象極妙清淨。如大池沼離諸塵穢。又如大海珍寶充滿。如帝釋天主諸天圍繞。如大梵天王寂靜嚴飾。具足圓滿清淨潔白。心意調暢諸根寂靜。彼二童子。即于是時。見彼勝高如來多陀阿伽度阿羅诃叁藐叁佛陀。是二童子乃贊如來自遠而至。佛身相好無量無邊圓滿具足。瞻仰世尊心無厭足。舍利子。時淨住童子往昔已曾得見勝高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乃語淨持童子言。汝曾往昔得見勝高如來不。此佛功德無有邊際。于一切有情中爲大慈父。時淨持童子言。我于往昔未曾得見此佛世尊相好具足威德特尊。時淨住童子言。我于昔時。已曾見此勝高如來。願我當來一如此佛等無有異。舍利子。時彼淨住童子說伽陀曰

  願我當來如世尊  有諸苾刍衆圍繞

  我若得似如來相  複名如是最上尊

  今將飲食諸供養  爲求無上菩提故

  所有舍宅悉棄舍  願我當來成正覺

  譬如衆星月爲勝  此誰見已不清涼

  于有情中佛最尊  誰不舍家求出離

  舍利子。時彼淨持童子聞是語已。複說伽陀曰

  汝今莫作如是語  亦勿高聲報四方

  汝今聽我誠實言  雲何速得菩提道

  舍利子。時彼淨住童子聞是語已。複說伽陀曰

  汝于此道不愛樂  亦複莫起憎嫉心

  我今所出善語言  是故當得菩提道

  汝于世間諸財寶  亦莫辄生悭吝心

  我于身命尚能舍  是故語汝悉知解

  與汝如是諸舍宅  及有一切財寶等

  我今往詣于佛所  出家求授菩提記

  叁十二種殊勝相  誰人見已不愛樂

  無上菩提誰不行  于此莫生劣弱見

  我于舍宅並財寶  父母眷屬諸親友

  于此一切皆能舍  爲求往詣于佛所

  假使俱胝千劫中  聞佛出世甚難得

  佛爲世間大光明  遇佛光者亦複難

  佛來王城行化行  大苾刍衆皆圍繞

  猶若晴空清淨月  普遍照耀于世間

  又如出現千日光  四衢道陌皆晃耀

  佛于城中行化行  普放光明亦如是

  譬如須彌山中王  亦如出現殊妙寶

  佛于苾刍大衆中  清淨尊嚴亦如是

  熾盛光明大威德  普能照耀諸有情

  如來殊勝二足尊  圓滿如是諸色相

  佛入王城行化行  顯現無量大神變

  諸天龍神及有情  見者愛樂鹹恭敬

  叁十二種殊勝相  見已誰不求正法

  若于小乘樂修習  是名愚夫劣弱見

  我見無上人中尊  相好端嚴世希有

  我今往詣善逝尊  爲求無上菩提道

  舍利子。時彼淨持童子聞是語已。複說伽陀曰

  我于小乘非愛樂  亦能往詣于佛所

  今于此大樓閣中  誓欲棄擲于身命

  又我想身皆虛幻  于其身命即能舍

  爲求無上大智慧  亦當往詣于佛所

  父母恩愛極最重  舍宅財物諸欲境

  我今悉能皆棄舍  誓當往詣于佛所

  若我願得如世尊  蒙佛稱贊爲攝受

  一切所有棄舍已  投佛出家爲弟子

  舍利子。時淨住童子從大樓閣安詳而下。即時往詣勝高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時淨持童子複于大樓閣中發勇猛心。不顧身命迅速而下。以精進故先詣勝高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舍利子。時淨住童子到佛所已。持以上妙法服價值閻浮檀金一俱胝數。奉獻如來。說伽陀曰

  我今所獻上妙服  不求端嚴諸色相

  願我當來如世尊  最上最尊稱第一

  具足清淨大智慧  于精進力善安住

  叁十二相妙莊嚴  願得果如二足尊

  又複成就十智力  四無所畏善安住

  願我當來如世尊  最上最尊稱第一

  願我于佛正法中  如佛安住光明聚

  演說諸法施有情  普令一切皆覺悟

  我今所獻上妙服  不求端嚴諸色相

  願成清淨大菩提  廣度無邊人天衆

  又我所獻上妙服  爲求如來無上慧

  安住不二正法門  降伏一切諸外道

  又願利樂諸有情  令貪嗔癡悉遠離

  無明愛有等皆除  獲得無爲甘露法

  又說如來清淨法  普皆利樂諸有情

  令離生老病死等  及滅憂悲諸苦惱

  又願說法利一切  天龍人等及非人

  有想無想諸有情  自覺覺他鹹恭敬

  願我如住諸佛刹  普放光明照十方

  于大黑闇熱惱中  作彼清涼甘露味

  欲界色界無色界  皆令一切無所著

  于憎愛境悉遠離  常說如來清淨法

  舍利子。時彼淨持童子既到佛已。複以上妙革屣。持以奉佛。殷勤施已。說伽陀曰

  願我如佛衆中尊  如大舍宅爲救護

  令諸有情離惡趣  複能演說真正道

  世間所有諸愛欲  此名愚夫粗境界

  一切有爲悉遠離  願佛出世常值遇

  見佛光明照世間  于二足尊應供養

  爲利一切諸有情  誓求無上菩提果

  複以最勝香花等  種種幢幡及寶蓋

  爲利一切諸有情  將持供養大覺尊

  上妙衣服及飲食  床褥臥具諸湯藥

  爲利一切諸有情  持此供養于如來

  又持鼓具諸樂器  歌詠贊歎妙音聲

  爲利一切諸有情  供養出世光明尊

  又持珍妙諸飲饍  世間所有最上味

  爲利一切諸有情  願將供養佛世尊

  作是廣大供養已  于佛如來求出家

  爲利一切諸有情  誓行一切清淨行

  又願一切有情等  不生邪道幻惑中

  悉令俱胝數有情  安隱皆住八正道

  願我不生此欲界  極劣邊地诃厭處

  遠離一切放逸已  常得親近不放逸

  又願不生諸惡趣  常願生于信族中

  生已當發最上心  願見如來常親近

  見已發此清淨心  及以花鬘塗香等

  衆鼓伎樂諸供養  當求勝解利一切

  願于俱胝多劫中  常作廣大供養事

  出家遠離諸欲境  當行一切清淨行

  舍利子。彼二童子。于勝高如來應正等覺所。以種種伎樂伽陀歌詠贊歎供養佛已。即于地方所發清淨心。以赤旃檀造立精舍。縱廣四踰繕那高半踰繕那。如是造已奉獻世尊。複作是言。唯願如來哀慜納受。彼二童子。于勝高如來應正等覺所。勸請世尊。說伽陀曰

  願佛安住我精舍  過去諸佛所稱贊

  我今發此淨施心  願佛哀慜親納受

  若佛常住我精舍  了知俱胝有情數

  過現未來叁世心  願我當來亦如是

  佛依精舍到彼岸  獲得正斷及神足

  四種勝行各了知  我施精舍亦如是

  唯願勝高如來佛  及與一切苾刍衆

  受此精舍半月中  供養尊重常恭敬

  我今于是如來所  親近恭敬供養已

  發是信心求出家  剃除頂發被法服

  如是舍家出家已  于諸利樂遍希求

  常當修作善相應  愛樂如是真實法

  時二童子。說是伽陀已。彼淨住童子白佛言。世尊。願我當來速成正覺。放大光明如佛世尊等無有異。時淨持童子又白佛言。世尊。願我當于險難惡道常爲導師。舍利子。時彼淨持童子于勝高如來前。住立一面恭敬合掌。又發誓言。願我于佛法中。無複坐臥常離睡眠。爲利有情求無上道。而常遠離一切懈怠。甯以身命一切棄舍。乃至筋皮血肉皆悉枯悴。亦複遠離一切懈怠。當發廣大勇猛精進。求菩提道。舍利子。爾時淨住菩薩摩诃薩。爲彼淨持菩薩摩诃薩。說伽陀曰

  我共汝發平等心  修行無上菩提行

  我今亦發精進力  爲利一切諸有情

  遠離諸欲及身命  血肉枯幹無所辭

  願于千劫盡修習  精進志樂菩提道

  常思安住曠野中  及樂山間寂靜處

  爲求無上大智慧  于法清淨得自在

  舍利子。時彼淨持菩薩于千歲中。一彈指頃曾無睡眠及諸懈怠。況複夢想。又于千歲不求安坐。除諸便利。乃至一彈指頃亦不胡跪。何況坐臥。恃彼菩薩。又千歲中。食時持缽遊行乞食。于彼施者。亦不觀視是男是女童子童女。化利有情心行平等。卻詣本住叁觀世間然後乃食。如是食已于非食時。不生一念饑渴之想。乃至不生甜酸鹹淡苦辣之想。又千歲中。于非食時亦不乞食。時彼菩薩又千歲中住于樹下。一心精進求菩提道。亦不觀視是何等樹。又于千藏所被法服。未嘗暫時而有更換。時彼菩薩。又于千歲。而于諸欲不起尋伺。于諸損害亦複如是。又于千歲。于自父母兄弟姊妹及諸眷屬。于日月等數不曾發起一念尋伺。又于千歲于其舍宅。曾無一念愛樂依止。又千歲中于日月星宿等。曾無一念起瞻視意。又千歲中未嘗依止牆堵樹木而于中住。又于千歲。未曾以諸酥油塗身。又千歲中于其自身。乃至一念曾無懈怠。又于千歲于其一念曾無疲倦。又千歲中乃至酥油亦複不受唯樂一心精進。求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故。時彼菩薩。又千歲中于其身心亦不懈倦。又于千歲修精進行。不起一念剃除須發。時四大天王來于頂上。以手摩觸頂發自落。時四天王又持此發。于清淨地起窣堵波。又千歲中四大天王。知彼菩薩于善所作悉來成辦。時彼菩薩。又于千歲若值熱時。亦複不樂于樹蔭中。又于千歲若值寒時。亦複不樂以衣覆身。又于千歲亦複不共世間有情語言戲論

  複次舍利子。時有魔王忽然出現。名曰癡念。時癡念魔王敕諸波旬。爲彼淨住淨持二菩薩。造作劍林及劍橋道已。時彼魔王及魔波旬。狂亂往來高聲唱言。我今造作此名劍林。時彼魔王發是語時。叁千大千世界中。上至魔宮下徹地界。有百千俱胝魔王波旬諸天眷屬。皆得聞知悉來集會。共生恐怖。欲相謀害。舍利子。時彼菩薩一心精進安住不動

  佛說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2】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