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父子合集經》

「寶積部·涅槃部」經文320卷11頁碼:P0919
宋 日稱等譯

  《父子合集經》一

  西天譯經叁藏朝散大夫試鴻胪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诏譯

  淨飯王始發信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說法施化能事畢已。往迦毗羅國。去城不遠住尼拘律陀林中。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羅漢。諸漏已盡無複煩惱。心善解脫慧善解脫。如大龍王。所作已辦。棄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能到最上究竟彼岸。其名曰阿若憍陳如。摩诃迦攝。優婁頻羅迦攝。伽耶迦攝。那提迦攝。舍利弗。大目幹連。衆所知識。大阿羅漢等。複有種類差別舍邪歸正外道尼幹子沙門婆羅門。無數衆會皆悉來集。所謂調伏調伏衆。寂靜寂靜衆。善超彼岸善超彼岸衆。善住安隱善住安隱衆。出離煩惱出離煩惱衆。能離罪惡能離罪惡衆。洗除罪垢洗除罪垢衆。善超叁有善超叁有衆。遠離五塵遠離五塵衆。離諸障礙離諸障礙衆。清淨意樂清淨意樂衆。具足諸根具足諸根衆。違順解脫違順解脫衆。善護自身善護自身衆。具諸正念具諸正念衆。具四神足具四神足衆。樂說明記樂說明記衆。明了緣谛明了緣谛衆。善寂諸根善寂諸根衆。決定信解決定信解衆。樂求義利樂求義利衆。觀察無我觀察無我衆。離諸分別離諸分別衆。斷除疑惑斷除疑惑衆。身行輕安身行輕安衆。自在愛樂自在愛樂衆。心善解脫心善解脫衆。慧善解脫慧善解脫衆。住聖種族住聖種族衆。如是衆會身意泰然樂得善利。各與徒屬來詣佛所。猶如廣大缽羅奢樹枝葉繁茂生長圓滿。清淨而住

  爾時世尊。于初夜分露地而坐。寂然無聲。一切大衆恭敬圍繞。于是如來觀察時會諸比丘衆。而問之曰。何人堪往化淨飯王勸導發心生淨信解。時尊者憍陳如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作禮。白言世尊。我當願往。佛言。憍陳如。汝居聲聞最爲上首。先解谛義有大名稱。一切衆生尊奉如師。且止是說。不須汝往。是時會中四大迦攝及舍利弗目幹連等。各伸禮敬而作是言。我能往化淨飯聖王。佛皆不允。止之如初。時大目幹連即作是念。未知如來今遣何人詣父王所。遂入定觀。乃睹如來心光遠矚彼優陀夷。猶如杲日穿其樓閣。從于東牖直注西垣。時目幹連從定起已。往詣尊者優陀夷所。而語之曰。世尊召子。往化父王故相報爾。優陀夷曰。果蒙教敕固當從命。目幹連曰。尊者所往此極難事。宜自審悉無贻後悔。所以者何。彼爲灌頂刹帝利王。威德尊嚴性無敢犯。孰能導達何由召對。況複教化發生信心。今取諸譬子當可悉。如以百夫于累歲中。擔負幹薪積成大聚。縱火焚之其焰猛熾。複以酥油而沃其上。頗有人能于此廣大火聚中行不爲所害。又如有人欲于最勝龍象口中而取其牙。當知是人必遭所損。今欲往化淨飯聖王。此極爲難。亦複如是。我今粗陳少分譬喻。臨事籌量好自安意。于是世尊乃召尊者優陀夷至。而語之曰。于我聲聞弟子之中。汝爲釋種。具足辯才善說法要。今可往化淨飯父王。以善方便開發道意。時優陀夷承佛指喻。唯然受教。白言世尊。我今當往。唯願大慈勿垂轸慮。設使父王或見致怒。遙冀慈光冥加救護。爾時世尊爲優陀夷。而說偈言

  賢哉優陀夷  今當聽我說

  汝具智辯才  衆中爲上首

  釋種淨飯王  見必生忻悅

  是故汝應往  速勸令發心

  若能化父王  發生清淨意

  諸天及世人  鹹增長善利

  安閑不修善  如沮岸將墜

  當于現生中  除我慢疑惑

  富貴刹那頃  增放逸染著

  如羁旅無財  所思唯有苦

  處最勝宮殿  受殊妙欲樂

  佛教不了知  樂壞生悲惱

  具四種兵衆  七寶諸眷屬

  隨意而自在  樂壞生悲惱

  有夜叉鬼神  啖衆生精氣

  令人染衆病  于身何不護

  積聚諸珍寶  如計羅娑山

  染慧所纏縛  不能自觀察

  由染慧覆心  善法無所了

  如人處夢中  何能有知覺

  凡夫失明慧  決定獲憂怖

  猶如涉遠道  而喪其伴侶

  是故優陀夷  當以善方便

  勸王立信幢  摧我慢高舉

  余人非善巧  獎助令發心

  汝具妙辯才  能示叁有苦

  我念過去劫  有王出于世

  名稱遍十方  號曰真實聚

  以善法治世  境極海邊際

  具胝那臾多  臣民鹹歸奉

  諸聚落城邑  多種種花果

  地唯生軟草  無瓦礫荊棘

  流泉及林木  處處皆圍繞

  百千乾闼婆  互奏諸音樂

  賢聖集其中  民物鹹豐樂

  多諸比丘衆  依止持淨戒

  複有諸外道  大仙大智者

  其數有百千  舍所修苦行

  鹹生真實見  信樂佛正法

  怖彼叁惡道  願得生天果

  彼王有太子  名曰堅固慧

  值過去諸佛  久植諸德本

  俱胝那由他  人民皆親近

  觀五欲過患  心常生厭離

  睹王所居處  如彼天宮殿

  後妃競圍繞  受欲樂無極

  是時堅固慧  即啓白父王

  我今誠實心  誓求無上道

  于采女眷屬  都不生忻樂

  少年著欲者  樂壞苦即至

  如往古大仙  棲止于山谷

  五欲非究竟  寂靜即爲樂

  王語堅固慧  勿作如是說

  若不受欲樂  何名爲我子

  有國之富貴  如彼多聞天

  諸宮殿樓閣  衆寶而莊嚴

  百千衆妓樂  周匝常圍繞

  具最上色相  類天女無異

  面貌皆圓滿  唇丹齒齊密

  額廣複平正  目比青蓮葉

  形儀悉端直  膚潔猶珂雪

  作衆妙歌舞  而共相娛樂

  年少色鮮白  如彼枝上華

  汝當住于此  勿棄于榮貴

  我今誠謂汝  非毀亦非譽

  太子善了知  王位極尊勝

  我聞是說已  決志求出難

  于彼五欲境  不著如夢寐

  複白于父王  自念從無始

  爲欲之所溺  娛情不知愧

  猶如彼盲夫  艱辛趣險道

  自舍平坦處  憑誰爲歸救

  于欲不了知  何由脫苦縛

  當離于險道  此心非顛倒

  若能遠諸欲  安隱除過患

  當知著欲者  如盲無所見

  欲境如瀑流  傾注難防護

  世有明智人  當生于厭怖

  欲爲衆苦因  損害逾蛇螫

  刀杖與毒藥  熾火然相似

  堅固慧王子  含悲白父王

  我志在山林  離欲求解脫

  是身深可厭  老病苦萦縛

  不顧王寶位  願允聽出家

  是時王族中  童子名月施

  見太子出家  亦隨修梵行

  太子出家已  具勇猛精進

  獲得五神道  善修四無量

  人中釋師子  說法無所畏

  教化諸衆生  皆令入佛道

  彼月施童子  以善巧方便

  示五欲過患  勸王發道意

  優陀夷當知  往昔堅固慧

  于汝意雲何  今則我身是

  其月施童子  樂修真實行

  同居釋種中  今則汝身是

  是故優陀夷  汝今應當往

  勸父王發心  增長諸善利

  爾時尊者優陀夷。聞佛世尊說是偈已。欽承慈旨作禮而退。于晨朝時執持應器。往迦毗羅城詣王宮門。見有百千釋種皇族共集一處。時彼衆中有一釋種。名曰月面。與優陀夷舊爲知識。遙見尊者往相慰問。何緣至此。優陀夷曰。今從世尊所住之處尼拘律陀林中。匍匐而來。奉佛慈旨遣令教化淨飯父王開發淨信。彼聞說已。而作是言。昔者太子若不舍家。決定當作轉輪聖王。十善治化王四天下。當有七寶自然出現。所謂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兵寶主藏神寶。複有千子之所圍繞。一切人民恭敬尊重。今既出家志樂空寂。則失如是廣大富貴。今所集會正議此耳。所言未竟。時淨飯王即召釋種群列于庭。而語之曰。卿等當知。悉達太子棄舍國位上妙快樂。樂居林野。一何錯謬。而今而後汝等不應往詣彼所供養恭敬。若有違者。必當捶罰。時有釋種名曰善悟。聰慧明達多諸善巧。出至宮門見優陀夷。方便附近漸至屏處。始敢伸問。世尊導師。起居輕利安隱快樂。四大調和少病少惱。化度衆生無疲勞耶。複有釋種名曰無憂。複有釋種名曰離憂。詣尊者所問訊世尊。一如前說。我等鹹欲詣世尊所。適奉王旨。諸釋種等不得于佛親近供養。若有違越必行捶罰。爲懼嚴敕無敢往者。時優陀夷聞已太息。淨飯父王。何意如是。如來慧日出現世間。于諸衆生多所饒益。一切人民四大天王帝釋天主梵天王等。競伸供養曾無虛日。我當求見彼淨飯王具陳上事。乃入定觀。知彼父王信根成熟決定可化。時尊者優陀夷具諸威儀。結跏趺坐湧在虛空。高七多羅樹即現種種神通變化。時淨飯王。遙見尊者乘空而來。心生歡喜合掌瞻仰。說伽陀曰

  希有成就殊勝行  現諸神變具威儀

  乘空至此有何緣  唯願聖者速當說

  爾時尊者優陀夷。以偈答曰

  我是聖王子之子  依止如來法中住

  願王速發淨信心  于勝福田興供養

  太子棄國成佛道  具勝吉祥大名稱

  身光常照于世間  智光能破諸癡暗

  猶如赫日除雲翳  空中普放大光明

  龍子智光亦複然  于叁有中常照耀

  又如皎月舒盛光  揜蔽遊空諸宿曜

  龍子智光亦複然  能伏一切諸外道

  又如師子吼岩谷  衆獸聞已悉奔竄

  龍子宣暢妙法音  摧諸異論令開解

  苦行外仙邪妄智  不能入解無我理

  流轉輪回叁界中  由無勝慧迷真谛

  一切世間諸有情  盲無慧眼難出離

  如來開發智光明  爲破無始無明醫

  善惡二途極明顯  一爲平坦一險阻

  如來善爲指其迷  沒淤泥者能救拔

  譬若雲能含衆水  普滋大地無高下

  佛施法雨亦複然  增長人天諸善種

  雨能充洽諸山林  藥草根莖及枝葉

  衆妙花蘤悉開敷  周遍莊嚴于大地

  亦如龍子雨法雨  滋榮佛法功德樹

  十力無畏不共法  成熟菩提智花果

  海中衆寶彌盧山  煥赫巋然而不動

  佛處聲聞大會中  最勝光明無與等

  叁十叁天帝釋主  廣興供養妙莊嚴

  龍子巍巍大沙門  諸天見者鹹開悟

  欲入佛法解脫海  成就智慧法寶藏

  當以戒定爲船筏  能至念處摩尼聚

  太子昔修諸苦行  或住陂池或岩窟

  或依逈絕曠野中  善達空無相無作

  牟尼大仙師子吼  指誘群迷生覺悟

  如是善巧方便力  難化能化使柔順

  佛爲最上調禦師  能施衆生諸法寶

  寂靜妙樂奢摩他  戒定功德堅固藏

  若能依教修諸行  除惑滅罪令清淨

  是故天人阿修羅  常樂聞持佛正法

  于是淨飯王。爲尊者優陀夷。而說偈言

  我子舍家無少樂  或乏飲食或臥具

  猶如鮮潔青蓮華  置之陸地當枯悴

  尊者優陀夷。以偈答曰

  如來遊戲諸神通  常飡禅悅無饑渴

  由住寂靜妙等持  若金蓮華體堅實

  時淨飯王。複說偈言

  太子昔在皇宮日  百千采女常圍繞

  睡寤常聞歌吹聲  棲止山林有何樂

  尊者優陀夷。以偈答曰

  佛住解脫勝境界  深心依止諸禅定

  行住坐臥威儀中  常生喜樂曾無苦

  時淨飯王。複說偈言

  太子昔在皇宮日  衆妙茵褥敷臥具

  百千燈炬常照明  向夕未嘗知有暗

  尊者優陀夷。以偈答曰

  牟尼廣修殊勝行  以四無量爲茵褥

  心常利樂諸有情  于中庸境無癡鈍

  時淨飯王。複說偈言

  昔時太子居深殿  遊戲受用諸快樂

  左右侍衛善承迎  獨止山林何所得

  尊者優陀夷。以偈答曰

  如來所止悉清勝  樂居寂靜阿蘭若

  平等觀視于世間  常得天龍常恭敬

  時淨飯王。複說偈言

  昔日太子處王宮  沐浴嫔嫱競承事

  上妙塗香以瑩身  棲止山林何所得

  尊者優陀夷。以偈答曰

  牟尼持戒爲浴池  永滌諸惡淨無垢

  能令自他悉清淨  離衆塵穢登彼岸

  時淨飯王。複說偈言

  太子所著殊妙衣  金縷貫飾珠璎珞

  旃檀和合妙塗香  棲止山林何所得

  尊者優陀夷。以偈答曰

  牟尼以慚爲上服  菩提分法如珠鬘

  護戒清涼若塗香  以用莊嚴功德體

  時淨飯王。複說偈曰

  太子所住常嚴警  百千勇士持戈胄

  傘蓋迎空蔽日光  獨向山林誰守護

  尊者優陀夷。以偈答曰

  牟尼具足十智力  于諸怖畏心不動

  慈悲普蔭諸群生  沙門法子常圍繞

  時淨飯王複說偈言

  善哉善說佛功德  不久當往聞法要

  願今先受我供養  複持香飯奉如來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父子合集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9】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