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合集經》七
西天譯經叁藏朝散大夫試鴻胪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诏譯
緊那羅王授記品第十二
爾時會中。有八俱胝緊那羅王。其上首者名曰大樹。見諸阿修羅王乃至諸藥叉衆。鹹于佛所廣作供養。複聞如來與授記別。心生驚疑歎未曾有。謂若佛說一切世間諸蘊界處。但有假名無有少分令衆生見。若佛菩薩亦不可見。雲何世尊于大衆中。與諸天龍次第授記。複令化度無量有情。從一佛刹至一佛刹。奉觐如來經河沙劫。廣修諸行得成佛道。具諸相好國土莊嚴。壽命劫數正像法等。乃至緣畢入般涅盤。既言諸法皆悉空寂。何能建立授記之事。時大樹緊那羅王。生此疑心未能決了。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我聞如來作是說 于佛妙慧心有疑
既言空已複授記 此義甚深不能了
又雲法界本空寂 而說如月現于水
既言空寂複現形 此義甚深不能了
雲何諸法本無生 複說樂求菩提者
既言無生何有求 此義甚深不能了
雲何諸法本無盡 複說如來有滅度
我今請問牟尼尊 此義甚深不能了
雲何諸法皆如幻 複說此殁得生天
既言如幻何有生 此義甚深不能了
雲何諸法無所依 複說依止善知識
既言無依何假人 此義甚深不能了
雲何世間無作者 複說有能斷諸惑
既言無作斷無由 此義甚深不能了
雲何諸法自性空 複說觀空得解脫
既言空已複何觀 此義甚深不能了
雲何諸法刹那滅 複說諸法常不滅
既言遷變或凝常 此義甚深不能了
雲何福業非積聚 而說修習成菩提
既言無集豈能成 此義甚深不能了
雲何諸法無所說 複說毀謗墮惡道
既言無說謗何生 此義甚深不能了
無能勝者所宣說 種種差別難曉了
佛眼清淨照世間 普施群生甘露味
余無有能爲我等 決擇如上所疑事
唯有如來能斷除 故我頂禮一切智
爾時世尊。爲彼大樹緊那羅王釋諸疑故。以偈答曰
緊那羅王汝所問 既空依何而授記
由彼達法性本空 故得如來與授記
以何因緣作是說 諸法若有實性者
則應不減亦不增 于一切時無改轉
譬如圓鑒挂空中 假明緣故現色像
緊那羅王汝當知 自性清淨本如是
法性無垢常湛然 亦無動亂及變異
汝觀供養福業因 于何法中有其相
應知法界本寂靜 智者觀法不可得
諸有取相凡夫人 于此疑惑不能了
汝問諸法本無生 複說發心求佛道
緊那羅王汝當知 十力妙智難思議
凡愚沒溺叁界中 于諸欲境生耽著
由是常生顛倒心 故受生死諸苦惱
從昔未聞于正法 設得聞已而不解
使令安住實智中 漸能求趣菩提果
汝問諸法本無滅 何故如來有滅度
爲破常見諸衆生 無有少法爲常者
汝問諸法猶如幻 見生天者故懷疑
爲化凡愚諸衆生 恃己所有生憍慢
汝問諸法無所依 而見依止善知識
若非依止說法師 畢竟世間無出離
汝問諸法無主宰 而見世間有作者
當觀車由衆分成 有于運載作用事
爲化著我諸衆生 及彼執著我所者
我爲彼說無堪任 是故但唯假名想
汝問諸法自性空 複說觀空得解脫
由彼分別執著心 故于空義不能了
汝問諸行刹那滅 複雲諸法性不滅
爲破著欲諸衆生 于非淨處生淨想
譬如遠矚于陽焰 渴者趣之而求水
皆從妄想分別生 當知水體不可得
陽焰之處本無水 自性淨中本無染
由彼愚夫顛倒心 則爲彼愛所纏縛
汝問諸法無所說 亦雲謗者墮惡道
愚夫聞已懷驚疑 智者聞之除障礙
世間諸法本空寂 無智妄計執爲我
彼等若聞諸法空 則生斷滅怖畏想
若人毀謗于空法 皆由執著我人相
猶如系縛于虛空 增長愚癡墮惡趣
或說善業往天中 或生人間受快樂
作者非實業不亡 如夢中境唯心造
當知諸趣皆如夢 由迷真故不覺知
夢中何有于去來 愚夫妄謂真實境
我雖說有所作業 十方推求無作者
譬如狂風吹樹枝 由相觸故生其火
彼風及木無思念 謂言我能出于火
兩相因故火發生 本無作者亦如此
汝問福業無積聚 雲何能得菩提果
如世間有百歲人 雖經時分年無聚
汝問諸法不可盡 雲何複說業可盡
觀空理者說無窮 隨世俗中則有盡
我雖演說真實際 由顛倒故于外求
衆生業惑障緣深 不能了此勝義法
緊那羅王汝當知 于此勝義善安住
一切諸相皆一相 善通達者謂無相
一切菩薩之所行 一切諸法皆無作
所謂阿字總持門 由此入解一切法
緊那羅王汝當知 一切諸法本寂靜
此說無相總持門 由阿字門而入解
緊那羅王汝當知 一切諸法無分別
此說平等總持門 由阿字門而入解
緊那羅王汝當知 一切諸法無自性
此說清淨總持門 由阿字門而入解
緊那羅王汝當知 一切諸法無有盡
此說離障總持門 由阿字門而入解
緊那羅王汝當知 一切諸法非思議
此說實相總持門 由阿字門而入解
緊那羅王汝當知 一切諸法無所趣
此說解脫總持門 由阿字門而入解
緊那羅王汝當知 一切諸法本無動
此說證淨總持門 由阿字門而入解
緊那羅王汝當知 一切諸法假名說
此說真實總持門 由阿字門而入解
緊那羅王汝當知 一切諸法不可得
此說離相總持門 由阿字門而入解
緊那羅王汝當知 一切諸法離思念
此說靜慮總持門 由阿字門而入解
此法非見非對治 求彼二相無所有
了知無相亦無名 則能具足菩提道
若法可見可對治 是法非實非平等
彼法自性離言诠 譬如虛空無相似
法性無有種種相 亦非一相及異相
非有冷相及熱相 如鏡中像不可得
非有曲相及直相 亦複無有明暗相
遠離男相及女相 此名入解真實相
非谄非诳非動亂 無有舒卷微細相
亦無忿怒忻喜相 非怯弱相起盡相
非有入相及出相 亦無進相及退相
非其寤相及寐相 複無去來現在相
非是眼相及瞻視 亦非盲瞽與瘴瞖
非其調順非剛強 非有覆藏及顯露
非是動轉及止息 離諸戲論常湛然
智者當作如是觀 此名了知佛境界
爲欲調伏世間故 于離言法強分別
于此勝義善知了 則能通達一切法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聞佛世尊釋諸疑已。及聞演說總持字門深生入解。心大歡喜得未曾有。以神通力化八俱胝殊勝樓閣。巧妙奇絕。或住山峰或依林木。或化現于蓮華之上。是諸重閣皆以七寶。合成花蓋而懸其上。一一皆有衆寶幢幡寶幔花鬘次第嚴飾。是八俱胝緊那羅王。各各升彼樓閣之上。于虛空中右繞叁匝。複以上妙水陸之花而散佛上。散已即從重閣而下。至于佛所複繞叁匝。瞻仰尊顔目不暫舍。一心合掌住立一面。思念如來過去現在積集無量最勝功德。佛知是已口放淨光時尊者馬勝比丘睹是相已頭面禮佛。以偈問曰
如來今者放光明 淨妙難思甚希有
時衆谛視于慈容 猶若披雲瞻滿月
何人今于世尊所 樂聞最上微妙法
以真實智善了知 放此光明垂印可
誰人初發菩提心 感佛加持現斯瑞
唯願說此光因緣 製諸外道令生信
是時諸來大集會 鹹各歡喜發淨心
冀聞清淨甘露音 聞已奉行于佛教
爾時世尊。爲尊者馬勝比丘說伽陀曰
具壽馬勝問斯義 當一心聽無異緣
我今爲彼緊那羅 授記未來成佛事
彼所請問極難解 皆爲利樂諸世間
我今爲斷彼疑心 令于佛法善安住
此大樹緊那羅王 與八俱胝徒屬衆
由興供養淨福因 命終當得生天上
展轉天中受妙樂 滿足九十俱胝歲
獲得如意五神通 親近承事河沙佛
經曆那由他刹土 常說勝義第一法
化度那由他有情 得成無上菩提道
號曰無量光如來 劫名國土皆無異
人中師子十力尊 具足無邊大智慧
彼國所有諸菩薩 修習善根悉圓滿
亦無求趣二乘人 皆是一生居補處
如是彼諸菩薩衆 各懷悲願利群生
能與世間作照明 後當次第得作佛
彼諸國土勝莊嚴 離諸穢惡無煩惱
猶如睹史多天宮 受用清淨知止足
一切過患八無暇 乃至名字未嘗聞
有情安隱住其中 常飡法味禅悅樂
大哉善逝天中天 與授緊那羅佛記
時衆聞已心泰然 稽首致禮無上士
父子合集經寶璎珞天授記品第十叁
爾時會中。有八俱胝寶璎珞天子。見諸阿修羅乃至緊那羅等于佛會所作大供養。及聞如來與彼授記。心甚歡喜得未曾有。時諸天子爲供佛故。發勇猛心。繞迦毗羅城周匝六十踰繕那量。于虛空中雨曼陀羅花。缤紛而下積至于膝。作供養已繞佛叁匝。住在一面合掌向佛。以偈贊曰
具足大悲十力尊 能救一切衆生者
諸根寂靜放光明 故我敬禮聖中聖
諸天及龍人非人 于佛法中生愛樂
最上牟尼大導師 是故我今歸命禮
如來出現于世間 譬若衆星中滿月
無邊福智莊嚴身 衆生觀者心無厭
具足種種清淨法 六通叁明四無畏
十八不共法難量 是故我今歸命禮
叁十二相皆圓滿 八十隨好妙嚴身
巍巍猶若天帝幢 是故我今歸命禮
成就最勝叁摩地 能斷輪回諸結縛
降伏無數億魔軍 湛然安住心無動
如來智慧力堅固 常說四谛真實法
廣能化利諸人天 鹹令超越于彼岸
人中最勝釋師子 破諸邪見及異論
願我當得如世尊 說法使離諸癡暗
超出世間成正覺 常興四種無量心
憐愍攝受諸衆生 同證菩提無上道
爾時世尊。知諸天子深心所念。即于口中放大光明。時尊者馬勝比丘睹是相已。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牟尼現是希有相 時衆矚已心忻悅
各各谛奉大慈顔 願說放光之所以
如來今放此淨光 必興廣大利益事
我等頂禮無上尊 唯冀洪音爲開示
爾時世尊。爲馬勝比丘說伽陀曰
善哉馬勝問斯義 今當爲汝分別說
我爲利樂諸人天 與璎珞天授佛記
如來若不因請說 無由記別弟子事
答汝問故息群疑 彼離疑則心安住
寶璎珞天于我所 以淨意樂伸供養
從此展轉生諸天 百千天子常圍繞
複持天上妙香花 供養無量俱胝佛
于彼佛所發淨心 愛樂修行菩薩道
如是精進供養已 複于未來作佛事
奉觐那由他世尊 常說伽陀贊佛德
如理廣修清淨行 得那羅延堅固身
于其歡喜劫中生 具足圓成一切智
號曰華幢勝如來 有大名稱無與等
並余天子八俱胝 同一劫中皆作佛
彼佛土中無地獄 亦無鬼趣與傍生
及阿修羅憍慢心 離于八難諸危苦
彼諸天子成佛刹 悉如叁十叁天中
國土富樂遍莊嚴 壽量長遠皆相似
彼土既無惡趣名 泥複有作惡業者
衆生各各隨法行 皆住無诤清淨行
所化衆生無有邊 過彼恒河沙數量
彼佛出現世間時 常說勝義第一法
如是化緣歸寂已 廣布舍利起塔廟
一一舍利勝難思 其中皆有佛身相
鹹各稱贊佛功德 住虛空中現神變
教化無量諸衆生 皆發無上菩提意
十力牟尼方便力 爲彼天子授道記
時諸大衆聞佛言 住正思惟心寂靜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父子合集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3】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