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四十叁 ▪第3页
東晉罽賓叁藏瞿昙僧伽提婆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彼此定樂欲住。彼此定樂欲住已。必有是處。住彼樂彼。命終生無所有處天中。諸無所有處天者。生彼住彼。受無所有處想。及比丘住此。受無所有處想。此二無所有處想無有差別。二俱等等。所以者何。先此行定。然後生彼。彼此定如是修.如是習.如是廣布。生無所有處天中。如是意行生
複次。比丘度一切無所有處想。非有想非無想。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彼此定樂欲住。彼此定樂欲住已。必有是處。住彼樂彼。命終生非有想非無想處天中。諸非有想非無想處天者。生彼住彼。受非有想非無想處想。及比丘住此。受非有想非無想處想。此二想無有差別。二俱等等。所以者何。先此行定。然後生彼。彼此定如是修.如是習.如是廣布。生非有想非無想處天中。如是意行生
複次。比丘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身觸成就遊。慧見諸漏盡斷智。彼諸定中。此定說最第一.最大.最上.最勝.最妙。猶如因牛有乳。因乳有酪。因酪有生酥。因生酥有熟酥。因熟酥有酥精。酥精者說最第一.最大.最上最勝.最妙。如是彼諸定中。此定說最第一.最大.最上.最勝.最妙。得此定.依此定.住此定已。不複受生老病死苦。是說苦邊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意行經第七竟(千叁百十九字)
(一六九)
中阿含根本分別品拘樓瘦無诤經第八(第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婆奇瘦劍磨瑟昙拘樓都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爲汝說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名分別無诤經。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言。莫求欲樂.極下賤業。爲凡夫行。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離此二邊。則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覺.趣于涅槃。有稱.有譏。有無稱.無譏而爲說法。決定于齊。決定知已。所有內樂常求彼也。莫相導說。亦莫面前稱譽。齊限說。莫求齊限。隨國俗法。莫是莫非。此分別無诤經事。莫求欲樂.極下賤業。爲凡夫行。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者。此何因說。莫求欲樂.極下賤業。爲凡夫行。是說一邊。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者。是說二邊。莫求欲樂.極下賤業。爲凡夫行。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者。因此故說
離此二邊。則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覺.趣涅槃者。此何因說。有聖道八支。正見。乃至正定。是謂爲八。離此二邊。則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覺.趣涅槃者。因此故說。有稱.有譏。有無稱.無譏而爲說法者。此何因說。雲何爲稱。雲何爲譏。而不說法。若有欲相應與喜樂俱。極下賤業。爲凡夫行。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彼知此已。則便自譏。所以者何。欲者.無常.苦.磨滅法。彼知欲無常已。是故彼一切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自譏
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彼知此已。則便自譏。所以者何。彼沙門.梵志所可畏苦。剃除須發。著袈裟衣。至信.舍家.無家.學道者。彼沙門.梵志複抱此苦。是故彼一切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自譏。有結不盡。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彼知此已。則便自譏。所以者何。若有結不盡者。彼有亦不盡。是故彼一切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自譏也。有結盡者。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戚正行。彼知此已。則便自稱。所以者何。若有結盡者。彼有亦盡。是故彼一切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戚正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自稱也
不求內樂。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彼知此已。則便自譏。所以者何。若有不求內樂者。彼亦不求內。是故彼一切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自譏也。求于內樂。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戚正行。彼知此已。則便自稱。所以者何。若有求內樂者。彼亦求內。是故彼一切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戚正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自稱。如是有稱有譏而不說法也。不稱不譏而爲說法
雲何不稱不譏而爲說法。若欲相應與喜樂俱。極下賤業。爲凡夫行。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彼知此已。則便說法。所以者何。彼不如是說。欲無常.苦.磨滅法。彼知欲無常已。是故彼一切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不達此法。唯有苦法。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說法。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彼知此已。則便說法。所以者何。彼不如是說。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不達此法。唯有苦法。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說法也
有結不盡。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彼知此已。則便說法。所以者何。彼不如是說。若有結不盡者。彼有亦不盡。是故彼一切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不達此法。唯有苦法。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說法也。有結盡者。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戚正行。彼知此已。則便說法。所以者何。彼不如是說。若有結盡者。彼有亦盡。是故彼一切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戚正行不達此法。唯無苦法。無煩.無熱.無憂戚正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說法也
不求內樂。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彼知此已。則便說法。所以者何。彼不如是說。若不求內樂者。彼亦不求內。是故彼一切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不達此法。唯有苦法。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說法也。求于內樂。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戚正行。彼知此已。則便說法。所以者何。彼不如是說。若有求內樂者。彼亦求內。是故彼一切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戚正行。不達此法。唯無苦法。無煩.無熱.無憂戚正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說法。如是不稱.不譏而爲說法。有稱有譏.有無稱無譏而爲說法者。因此故說也
決定于齊。決定知已。所有內樂當求彼者。此何因說。有樂。非聖樂是凡夫樂。病本.癰本.箭刺之本。有食有生死。不可修.不可習.不可廣布。我說于彼則不可修也。有樂。是聖樂.無欲樂.離樂.息樂.正覺之樂。無食無生死。可修.可習.可廣布。我說于彼則可修也
雲何有樂。非聖樂是凡夫樂。病本.癰本.箭刺之本。有食有生死。不可修.不可習.不可廣布。我說于彼不可修也。彼若因五欲功德生喜生樂。此樂非聖樂。是凡夫樂。病本.癰本.箭刺之本。有食有生死。不可修.不可習.不可廣布。我說于彼則不可修
雲何有樂。是聖樂無欲樂.離樂.息樂.正覺之樂。無食無生死。可修.可習.可廣布。我說于彼則可修耶。若有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遊。此樂是聖樂.無欲樂.離樂.息樂.正覺之樂。無食無生死。可修.可習.可廣布。我說于彼則可修也。決定于齊。決定知已。所有內樂當求彼者。因此故說
莫相導說。亦莫面前稱譽者。此何因說。有相導說不真實.虛妄無義相應。有相導說真實.不虛妄無義相應。有相導說真實.不虛妄與義相應。于中若有導說不真實.虛妄無義相應者。此終不可說。于中若有導說真實.不虛妄無義相應者。彼亦當學不說是也。于中若有導說真實.不虛妄義相應者。彼爲知時。正智正念。令成就彼。如是面前稱譽。莫相導說。亦莫面前稱譽者。因此故說
齊限說。莫不齊限者。此何因說。不齊限說者。煩身。念憙忘。心疲極。聲壞。向智者不自在也。齊限說者。不煩身。念不憙忘。心不疲極。聲不壞。向智者得自在也。齊限說。莫不齊限者。因此故說
隨國俗法。莫是莫非者。此何因說。雲何隨國俗法。是及非耶。彼彼方.彼彼人間.彼彼事.或說瓯。或說[木*墮]。或說杅。或說椀。或說器。如彼彼方.彼彼人間.彼彼事.或說瓯。或說[木*墮]。或說杅。或說椀。或說器。彼彼事隨其力。一向說此是真谛。余者虛妄。如是隨國俗法。是及非也。雲何隨國俗法。不是不非耶。彼彼方.彼彼人間.彼彼事.或說瓯。或說[木*墮]。或說杅。或說椀。或說器。如彼彼方.彼彼人間.彼彼事.或說瓯。或說[木*墮]。或說杅。或說椀。或說器。彼彼事不隨其力。不一向說此是真谛。余者虛妄。如是隨國俗法。不是不非也。隨國俗法。莫是莫非者。因此故說
有诤法.無诤法。雲何有诤法。雲何無诤法。若欲相應與喜樂俱。極下賤業。爲凡夫行。此法有诤。以何等故此法有诤。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是故此法則有诤也。若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此法有诤。以何等故此法有诤。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是故此法則有诤也。離此二邊。則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覺.趣于涅槃。此法無诤。以何等故此法無诤。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戚正行。是故此法則無诤也
有結不盡。此法有诤。以何等故此法有诤。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是故此法則有诤也。有結滅盡。此法無诤。以何等故此法無诤。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戚正行。是故此法則無诤也
不求內樂。此法有诤。以何等故此法有诤。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是故此法則有诤也。求于內樂。此法無诤。以何等故此法無诤。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戚正行。是故此法則無诤也
于中若有樂。非聖樂是凡夫樂。病本.癰本.箭刺之本。有食有生死。不可修.不可習.不可廣布。我說于彼則不可修。此法有诤。以何等故此法有诤。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是故此法則有诤也。于中若有樂。是聖樂.無欲樂.離樂.息樂.正覺之樂。無食無生死。可修.可習.可廣布。我說于彼則可修也。此法無诤。以何等故此法無诤。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戚正行。是故此法則無诤也
于中若有導說不真實.虛妄無義相應。此法有诤。以何等故此法有诤。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是故此法則有诤也。于中若有導說真實.不虛妄無義相應。此法有诤。以何等故此法有诤。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是故此法則有诤也。于中若有導說真實.不虛妄與義相應。此法無诤。以何等故此法無诤。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戚正行。是故此法則無诤也
無齊限說者。此法有诤。以何等故此法有诤。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是故此法則有诤也。齊限說者。此法無诤。以何等故此法無诤。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戚正行。是故此法則無诤也
隨國俗法。是及非。此法有诤。以何等故此法有诤。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邪行。是故此法則有诤也。隨國俗法。不是不非。此法無诤。以何等故此法無诤。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戚正行。是故此法則無诤也。是謂诤法。汝等當知诤法及無诤法。知诤法及無诤法已。棄舍诤法。修習無诤法。汝等當學
如是須菩提族姓子以無诤道。于後知法如法
知法如真實 須菩提說偈
此行真實空 舍此住止息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拘樓瘦無诤經第八竟(叁千一十六字)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中阿含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7】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