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哀經》

「大集部」經文398卷13頁碼:P0409
西晉 竺法護譯

  《大哀經》一

  西晉月氏叁藏竺法護譯

  諸菩薩所生莊嚴大會法典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靈鹫山。古昔諸佛之所遊居。如來威神之所建立。其地道場。諸菩薩衆所共咨嗟。無極法座。天龍鬼神揵沓和等。鹹俱歸命稽首爲禮。而于佛土宣暢德本。如來威光。慕樂法門菩薩神明等。入無量無限功德如來所行。成等正覺轉妙法輪。爲極元首善宣開化。于一切法而得自在。所度無極。明曉衆生志性所趣。睹其諸根。便度彼岸曉了一切。蠲除挂礙。諸所止處爲作佛事而無俗業。堅住于行莫能當者。大比丘衆六百萬人。一切人民。滅除塵欲無衆蔽礙。則爲如來法王之子。行深妙法。其所由生不從顛倒。柔軟和雅威儀禮節而皆備悉。爲大衆祐如來之道。而得親近。諸菩薩衆不可稱計。行無挂礙。決了普智諸通敏慧。又諸大菩薩大慈大哀。興布法雲而演電明。爲雨甘露滿飽衆生諸久饑渴。等心一切執志如地。諸所妄想倚著結縛皆已除棄。熙降弘恩。道品之法叁十有七。猶如日殿聖慧之宮。明智光曜靡所不照。滅大幽冥顯示世間。指其道路宣其德本。若如蓮華開[門@爲]之時。枯竭恩愛。志深淵池。興立正業具大神通。遊于虛空。譬如月宮照乎夜闇。所可遊行等心衆生。得其志性靡不忻悅。善權方便有益無損。至于道誼亦無增減。普現所行。志若須彌堅住不動。常修梵行供養叁寶。于諸境界無能移轉。過諸世間之所有法毀呰誹謗。現于一切諸佛國土。而現親厚。神曜遠照志如大海。其器廣大盛滿法水。修菩薩行。一切衆生之所宗戴。猶如師子君主最尊。奉四聖谛懷于大悲心慕慈愍。寂然觀察。所察普顯。于深妙法而無所畏。壞諸外道。于無央數百千諸劫。究竟無抵。其若菩薩行不以懈惓。一切諸德悉已具足

  其名曰普觀見無盡菩薩。皆睹諸國莊嚴遍現菩薩。如來種性成就無退菩薩。威儀化衆示無嗔恚菩薩。無量辯才幢英變音菩薩。積累清淨金光威神王菩薩。分別光明辯解散句菩薩。生無量福積累親業菩薩。如是等類無數菩薩

  于是世尊班宣法門。名曰生諸菩薩。佛成正覺時十六年。見諸梵行普皆興盛。睹諸菩薩鹹來集會。欲演如來諸持法藏。而衆開士皆悉雲至。佛自念言。吾甯重增諸菩薩行。使得將護興立道行。曾有經典講無蓋門。如來所爲無極變化。爲諸菩薩大士之衆。當令進入如來境界。于時世尊以佛境界。變現如來叁昧正受。佛適以此佛境。變現定意正受衆祐聖旨。上虛空中自然高座。如叁千大千佛土。廣大高遠。上至欲界及無色界。悉佛正行如來功德之所興化。諸菩薩衆性行清淨。照于十方諸佛世界。悅可無量衆生意行。一切諸天龍神宮殿靡不蒙曜。請召十方諸菩薩等。咨嗟無量名德之稱。悉坐無數重閣交露。或有紫金以爲牆壁。吉祥藏寶以爲軒窓。以瑪瑙寶而作戶牖。明月藏寶以爲欄楯。離垢光寶以爲戶扇。以普明寶而爲重閣。一切衆寶而爲垣障。垂諸貫珠豎衆幢幡。而然錠鐐。懸諸缯蓋。上好栴檀而用垩塗。異妙栴檀可意衆香。懷來越度。海中名香而用然之。龍所出寶若幹種華。而散其上。衆寶之樹羅列而行。諸寶香爐巍巍微妙。其所光飾。普周十方諸佛世界。清淨奇妙歡悅人心。普悉現于高座之中。其師子座不可稱數。億百千姟而自然現。高座粲麗廣長而峻。衆所欽樂莫不忻慶。此四大域所有部界。則自然生四萬宮殿而甚高大。又其欄楯高四丈九廣二十裏。以夜光珠離穢寶珠梵英寶珠。懸在幡蓋。而以紫金莊飾交露。出自然音。從地以上乃至高座。又既崇妙自然化成無有作者。如是此四域所興變化。叁千大千世界亦複如是。諸有四域悉等無異。皆自然生無極宮殿。于時世尊安隱寂然從叁昧起。應時叁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其大光明靡所不照。佛與菩薩諸弟子衆眷屬圍繞。諸天在上歌詠功德。而雨衆華散諸天衣覆蓋虛空。燒衆名香。空集樂器而自然鳴。十方佛國皆自然動。光照無量諸佛國已。佛大神足無極變化。境界無限威神無際。聖光無邊感動無底。于靈鹫山忽然不現。與大衆俱。諸天龍神揵沓和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睺勒。侍從世尊欲聽經法。又四天王與諸天俱。見佛世尊欲詣講經。于上叉手雨諸天華。供養大聖以偈贊曰

  日月之威曜  明珠天然晖

  佛光悉蔽之  消滅叁惡趣

  其明遍佛土  越須彌鐵圍

  悉歸命最勝  鹹各懷踴躍

  時四天王從諸天人。各以此偈贊世尊已。忻戴無量。時天帝釋與忉利天。見于大聖欲詣大殿。至高座所則施供養。雨諸天香散于佛上。叉手以偈而歎頌曰

  神足度無極  顯變化無等

  現乎億佛土  最勝日以出

  降伏諸魔界  普德淨莊嚴

  其神足自在  稽首無等倫

  忉利諸天偈贊佛已。侍從世尊

  時須深天王。見佛欲詣宮殿高座。雨于天衣叉手贊佛

  安住慧無量  普知衆生性

  無著如虛空  皆遠叁世事

  一心入諸行  悉曉群生性

  是故可奉敬  叁世悉戴仰

  時炎天王偈贊佛已。侍從世尊

  兜率天王與諸天俱。見于世尊欲詣宮殿大高座所。雨天珍寶而供養佛。叉手贊曰

  宜暢于經誼  觀如幻野馬

  彼則無文字  何有意心像

  興愍哀衆生  故佛贊尊法

  歸知法自然  勝曉無吾我

  時兜率天王偈贊佛已。侍從世尊

  無憍樂天王與諸天俱。見于世尊欲詣宮殿大高座所。雨寶璎珞供養佛上。叉手贊曰

  顯示乎法身  十方如虛空

  最勝現色像  愍哀而開化

  宣法無有色  最勝行普平

  禮法自然慧  明識一切誼

  無憍樂天以偈歎佛。侍從世尊

  化自在天與諸天人。見于世尊欲詣宮殿講堂高座。雨天寶珠而供養佛。叉手贊曰

  禁戒離諸垢  則立于清淨

  勸化其高尊  定意不可動

  智慧無等倫  如海無嗔恨

  已度于終始  稽首得自在

  神聖之足底  自然立相輪

  顯修乎慈哀  從本此爲先

  解脫叁迳迹  稽首佛德行

  則以悲哀故  增加以平等

  以寂然爲華  解脫成其實

  猶如蜂之王  勸化諸眷屬

  安住如蓮華  以頭腦稽首

  善建立禁戒  住于安谛地

  精進之勢力  超殊無能逮

  稽首正品類  甚尊不可動

  愍哀爲清淨  道場成光曜

  智慧離垢穢  威明消闇冥

  無數百衆生  鹹共歸稽首

  則爲無極覺  頭面禮大聖

  其脫門之迹  音暢于虛空

  智慧馳懸遠  光明照十方

  衆生華百千  令得解開彼

  覺了離垢穢  稽首無所著

  察之無等倫  何能有踰者

  求之于十方  導師不可逮

  功勳甚衆多  一切德備悉

  吾今而咨嗟  其志無飽滿

  阿須倫諸龍  帝主所歸禮

  無數諸天人  佥共歎其德

  其所贊名稱  衆多難思議

  舉譽禮世尊  功勳皆流布

  化自在天偈贊佛已。侍從世尊

  于時世尊則以無量佛之境界。感動變化。爲百千天人所共咨嗟。詣寶高座。時佛世尊適升高座。四域宮殿悉知見之。一切叁千大千世界。諸在四域皆複如是。悉知見之。于時大聖坐于叁千寶護高座師子之床。諸菩薩衆及大弟子亦複次坐。于是大聖有叁昧名無蓋法門娛樂。以此定意正受。佛適叁昧。聖體諸毛一一毛孔。各出江河沙等光明。威曜盡照東方諸佛世界。靡不周至。南西北方四隅上下。亦複如是。盡照諸界遍無遺漏。所照十方諸佛國土。應時諸土一切地獄。勤苦拷掠悉爲休息。畜生解脫。餓鬼得安。時諸衆生諸患消除。不爲淫怒愚癡所惑。而無瑕穢苦勞之難。慈心相向共相瞻視。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子如身無異。如來光明照諸菩薩諸菩薩衆承佛威神。光曜之中說此頌曰

  精進力無量  廣普無所住

  又以精勤力  越度億載劫

  十力功流布  普達于十方

  釋迦文威光  廣照于一切

  其欲求法誼  故往百千土

  禮佛聽尊法  而至忍世界

  其在兜率天  十方諸菩薩

  斯等察此光  佛演安衆生

  魔塵異學衆  降以精進力

  如蓮華出日  須彌照十方

  其身曜無底  晖普于一切

  詣彼聽尊法  最勝轉法輪

  今日無等倫  班宣無比經

  十力愍衆生  故轉尊法輪

  今日衆集會  廣普難可遇

  笃信欲見佛  今當詣忍土

  爾時光明普告十方諸佛國土。說斯頌已。動諸佛國安于衆生。耀諸法界淨除一切塵勞之境。滅衆幽冥蔽魔宮殿。與諸菩薩無數眷屬。還回忍土。在佛頭上忽然不現

  于時東方無量功德寶福普辭世界。其佛號離垢淨光海華無斷光言王如來。佛土有菩薩。名首藏華諸法自在。彼光所請。與十江河沙等諸菩薩衆會眷屬圍繞。忽沒彼土。須臾之頃至此忍界。詣寶高座住世尊前。稽首足下繞佛萬匝。雨夜光珠衆寶璎珞供養散佛。以頌贊曰

  十力功勳發  皆達于十方

  嗟歎無等倫  德祚度彼岸

  我等所詣土  欲聽經法故

  一切聞名稱  釋師子之號

  世尊爲平等  離垢光普曜

  如諸法無本  亦無有嗔恨

  見危懼衆生  辄令得解脫

  爲諸法之王  如幻師善學

  時諸菩薩無央數衆。嗟歎佛已。各神足力悉化作座而坐其上

  南方佛辯世界。無量德寶辯如來佛土。有菩薩名寶柱。與十江河沙等諸菩薩俱眷屬圍繞。在于彼土忽然不見。須臾之頃至此忍界。詣寶高座住于佛前。以白珠交露覆蓋佛上。稽首足下繞佛萬匝。以頌贊曰

  世尊悉周匝  愍雨于衆生

  開[門@爲]光明焰  以空無吾我

  以八平正路  消竭塵欲淵

  寂秘諸樹王  長育清白林

  則以智慧光  化滅陰冥母

  悟久夢衆生  溺沒終始流

  爲顯示正路  消竭恩愛池

  令逮清淨眼  使度如前勝

  時無數菩薩頌贊佛已。各神足化變作其座皆自處上。于時西方照耀世界。普明如來至真佛土。彼有菩薩名顯音契王。與十江河沙等諸菩薩俱眷屬圍繞。在于彼土忽然不現。須臾之頃至此忍界。詣寶高座住于佛前。雨瑛真珠供養世尊。稽首足下繞佛萬匝。以贊頌曰

  其聖體之行  猶如虛空界

  所願悉清淨  劫數無有量

  其身淨無垢  永無有衆漏

  能周于十方  無思議佛土

  所講如時雨  雷震梵妙音

  悅可群萌類  應如志所慕

  其心無所行  亦無有不行

  所演暢諸音  出應衆生心

  時無數菩薩頌贊佛已。各神足化變作其座皆自處上

  于時北方衆寶錦界。無量德…

《大哀經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