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文殊師利問經》

「經集部」經文468卷14頁碼:P0492
梁 僧伽婆羅譯

  《文殊師利問經》上 ▪第3页

  梁扶南國叁藏僧伽婆羅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品第十二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雲何上出世間戒。無漏不可思議。無處無所著。文殊師利。戒者于彼衆生。無我非無我無事無因無教化人。無行無不行無行處。無名無色。無色相無無色相。無寂無不寂。無可取無不可取。無真實無不真實。無身無言無說。無心無世間無非世間。非世法非不世法。不自歎戒不毀他戒。不求他過。不以持戒輕慢他人。不覺戒不思惟戒。無所思惟無所覺故。文殊師利。此謂上出世間聖戒。無漏無生無所著。出叁界離一切依。佛說此祇夜

  有出世戒人  無垢無所有

  憍慢及所依  無明與系縛

  如是諸過患  一切皆無有

  無內寂外寂  亦無內外寂

  內外覺亦無  知者得解脫

  文殊師利。是有戒人于佛法。不自觀身不著壽命。不著一切生得正行是正住。文殊師利。是謂有戒于佛法。不著世間不依世間。得光明無明闇無所有。無自想無他想不著想。清淨戒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無所著無所縛。無罪過無漏。文殊師利。此有戒人于佛法及名色心不執著。常平等饒益。常寂靜心無我無我所。是人如所說戒。住無所學無解脫無所作。是得上道是清淨戒相。無勝戒無定戒無智慧戒。是聖人性不可得。是佛所歎戒。是空無與我等戒能安聖定。若清淨定成修行慧。以慧得智以智得解脫

  菩薩受戒品第十叁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受菩薩所受戒法。當雲何。佛告文殊師利。應于佛前至誠禮拜。作如是言。我某甲。願諸佛憶念我。如諸佛世尊。正知以佛智慧無所著。我當發菩薩心。爲利益一切衆生令得安樂。發無上道心。如過去未來現在諸菩薩。發無上菩提心。于一切衆生如父母兄弟姊妹男女親友等。爲彼解脫得出生死。乃至令發叁菩提心。勤起精進。隨諸衆生所須財法一切施與。以此財法攝受一切衆生。漸漸隨宜爲解脫衆生出生死故。乃至令安住無上菩提。我當起精進。我當不放逸如是再叁。是名菩薩摩诃薩初發菩提心。文殊師利。此諸菩薩所受所行爲化菩薩。不爲聲聞緣覺。不爲凡夫諸不善者

  字母品第十四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一切諸字母雲何說。一切諸法入于此及陀羅尼字。佛告文殊師利。一切諸法入于字母及陀羅尼字。文殊師利。如說阿字是出無常聲。說長阿字是出離我聲。說伊字出諸根聲。說長伊字出疾疫聲。說憂字出荒亂聲。說長憂字出下衆生聲。說厘字出直軟相續聲。說長厘字出斷染遊戲聲。說梨字出相生法聲。說長梨字出叁有染相聲。說[醫-酉+土]字出所起過患聲。說翳字出聖道勝聲。說烏字出取聲。說燠字出化生等聲說庵字出無我所聲。說阿字出沒滅盡聲。說迦字出度業果報聲。說佉字出虛空等一切諸法聲。說伽字出深法聲。說恒字出除堅重無明癡闇冥聲。說誐字出預知行聲。說遮字出四聖谛聲。說車字出斷欲染聲。說阇字出度老死聲。說禅字出攝伏惡語言聲。說若字出說安住聲。說多字出斷結聲。說他字出置答聲。說陀字出攝伏魔賊聲。說檀字出滅諸境界聲。說那字出除諸煩惱聲。說輕多字出如是無異不破聲。說輕他字出勇猛力速無畏聲。說輕陀字出施寂靜守護安隱聲。說輕檀字出聖七財聲。說輕那字出分別名色聲。說波字出第一義聲。說頗字出作證得果聲。說婆字出解脫縛聲。說梵字出生叁有聲。說磨字出斷憍慢聲。說耶字出如法分別聲。說啰字出樂不樂第一義聲。說邏字出斷愛聲。說婆字出勝乘聲。說舍字出信精進念定意慧聲。說屣字出攝伏六入不得不知六通聲。說娑字出覺一切智聲。說诃字出正殺煩惱聲。說攞字出最後字過此諸法不可說聲。文殊師利。此謂字母義。一切諸字入于此中

  佛告文殊師利。我當說八字。雲何八字。跛字第一義。一切諸法無我悉入此中。羅字以此相好無相好入如來法身義。婆字愚人法慧人法如法度。無愚無慧義。阇字度生老病死。令入不生不老不病不死義。伽字度業果報。令人無業果報義。他字總持諸法衆語言空無相無作。令入法界義。舍字奢摩他毗婆舍那。令如實觀諸法義。沙字一切諸法念念生滅。亦無滅不滅本來寂靜。一切諸法悉入涅槃。文殊師利。此謂八字。是可受。持入一切諸法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雲何說無常聲。佛告文殊師利。無常聲者。一切有爲法無常。如眼入無常。耳鼻舌身意入亦無常色入無常。聲香味觸法入亦無常。如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亦無常。色陰無常。乃至識陰亦如是。此謂無常聲

  無我聲者。一切諸法無我。有說我人作者使作者等或斷或常。此謂我想。我覺是外道語言。若過去已滅。若未來未至若現在不停。十二入十八界五陰。悉無有我。是長阿義

  諸根聲者。謂大聲。如眼根名大聲。耳根乃至意根名大聲。此謂伊字。是名大聲

  多疾疫聲者。眼多疾疫。乃至意亦如是。衆生身心種種病苦。此謂多疾疫聲

  荒亂聲者。國土不安人民相逼。賊抄競起米谷不登。此謂荒亂聲

  下衆生聲者。下劣衆生貧窮困苦無善根。諸禽獸蟲蚋等。此謂下衆生聲

  直軟相續聲者。直者不谄。不谄者不曲。不曲者真實。真實者如說行。如說行者如佛語行。此謂爲直。軟者有六種。眼軟乃至意軟。此謂爲軟。相續者不離一切諸善法。是謂直軟相續聲。斷染遊戲聲者。斷欲界染叁十六使。思惟所斷四使。斷者除滅義。遊戲者五欲衆具。衆生于此遊戲如是應斷。此謂斷染遊戲聲

  出相生法聲者。一切諸法無我爲相。念念生滅寂靜相。無我爲相者。色陰無常乃至識亦如是。此謂無我爲相。念念生滅者。一切諸行念念生。生者必滅。此謂一切諸法念念生滅。寂靜者。空無處所無色無體與虛空等。此謂寂靜相者。過去未來現在無常。此謂相生法聲

  出叁有染相聲者。相者五欲衆具欲界相。色染色界相。無色染無色界相。此謂相。叁有者。欲有色有無色有。雲何欲有。地獄乃至他化自在天。雲何色有。梵身乃至色究竟。雲何無色有。空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著。叁界九十八使。此謂出叁有染相聲

  所起過患聲者。叁求。欲求有求梵行求。欲求者。求色聲香味觸。雲何色求。色有二種。一謂色。二謂形色。色有十二種。謂青黃赤白煙雲塵霧光影明闇。形色有八種。謂長短方圓高下平不平。此謂欲色。雲何欲聲。聲有七種。謂螺聲鼓聲小鼓聲大鼓聲歌聲男聲女聲。此謂欲聲。雲何欲香。香有七種。根香心香皮香糖香葉香花香果香。或男香女香。此謂欲香。雲何欲味。味有七種。甜味酢味醎味苦味澀味淡味辛味。或男味或女味。此謂欲味。雲何欲觸。觸有八種。冷熱輕重澀滑饑渴。或男觸或女觸。此謂欲觸。此謂欲求。雲何有求。欲有色有無色有。此謂有求。雲何梵行求出家苦行欲求天堂欲求涅槃。此謂梵行求。求者何義。謂樂著義

  雲何所起過患聲。衆生諸有悉名過患。除天堂及涅槃。余處求一切有過患。此謂所起過患聲

  聖道勝聲者。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無過患無所著故謂聖道。此謂聖道勝聲

  取聲者。執捉諸法。此謂取聲

  化生聲者。四陰受想行識。此謂化生。複說胎生卵生濕生化生。胎生四種。東弗于逮。南閻浮提西拘耶尼。北郁單越。卵生一切衆鳥。濕生蚊虻虱等。化生諸天也。此謂化生聲

  無我所聲者。一切諸法非是我所。無我起故。無我所者。無我所慢。此謂無我所聲

  沒滅盡聲者。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生滅故憂悲苦惱滅。沒盡者。泥洹寂靜不複更生。此謂沒滅盡聲

  度業果報聲者。業者叁業。謂身叁口四及意叁業果報者叁業清淨。此謂度業果報聲。虛空等諸法聲者。諸法與虛空等。雲何與虛空等。一切法唯有名唯有想。無有相無分別。無體不動不搖。不可思議不起不滅。無所作隨無相。無所造無相貌。無形色無行處。等虛空住平等。不老不死無憂悲苦惱。色者虛空等。受想行識亦如是。過去已沒未來未至現在不停。此謂虛空等諸法聲

  深法聲者。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憂悲苦惱滅。彼理真實是名爲深。深者。是十二因緣一切語言。道斷。無邊無處無時節。斷丈夫斷世性。入平等破自他執。此謂深法聲

  除堅重無明癡闇冥聲者。堅者。身見等五見。重者五陰。無明者。不知前後際及有罪無罪。不識佛法僧。不知施戒天。不知陰界入。此謂無明。癡者。忘失覺念。此謂癡。闇者入胎苦惱一切不淨。而生樂受迷惑去來。此謂闇。冥者。于叁世無知。無方便不明了。此謂冥。除者。真實谛開示光明。除自果除煩惱。除非煩惱除余習。入平等不可思議爲主。此謂除義。此謂除堅重無明癡闇冥聲

  豫知行聲者。八種豫知行。謂正見乃至正定。此謂菩薩豫知行。除斷五見謂正見。不思惟貪嗔癡謂正思惟。身意業清淨此謂正業。口業清淨此謂正語。欺诳谄谀詐現少欲以利求利。五種販賣。酤酒賣肉賣毒藥賣刀劍賣女色。除此惡業此謂正命。善身行善意行謂正精進。念四念處此謂正念。以定心無染著。寂靜相滅相空相。此謂正定。此謂預知行聲。四聖谛聲者。謂苦集滅道谛。雲何苦谛。能斷十使。雲何集谛。能斷七使。雲何滅谛。能斷七使。雲何道谛。能斷八使四思惟斷。乃至斷色無色結。此謂四聖谛聲

  斷欲染聲者。欲者。染樂不厭欲莊嚴著姿態。思惟欲思惟觸待習近。染者系縛。樂者樂彼六塵。不厭者專心著緣無有異想。欲者歡喜。莊嚴者爲染意。著者遊戲。姿態者作種種容儀。思惟欲者著五欲思惟觸者欲相習近。待者以香花相引。習近者欲染心遂。斷者悉除前不善法。此謂斷欲染聲

  度老死聲者。老者。身體消減柱杖羸步諸根衰耗。此謂老。死者。諸根敗壞何故名死更覓受生處彼行業熟。此謂爲死。雲何老死差別。諸根熟名老。諸根壞名死。先老後死此謂老死。度此老死此謂爲度。度有何義。過度義。到彼岸自在不更生義。此謂度老死聲。攝伏惡語言聲者。攝伏者。攝伏語言攝伏身體。雲何攝伏語言。以同類語破異類語。以異類語。破同類語。以真實語伏不真實語。以不真實語伏真實語。以非語言伏語言。以語言伏非語言。以第一義伏非第一義。以非第一義伏第一義。以決定語伏不決定語。以不決定語伏決定語。以一伏多以多伏一。以無犯伏有犯。以有犯伏無犯。以現證伏不現證。以不現證伏現證。以失伏不失。以不失伏失。以種類不得伏種類。以非種類不得伏非種類。惡者。說不實不谛不分別。伏者。斷義遮義陰義。此謂攝伏惡語言聲

  說安住聲者。說令分明開示分別說。不覆障道隨法說。此謂說。安住者。置在一處。說泥洹說出世間。述成所說無相語言。無貌語言。無異語言。無作語言。覺語言空語言。寂靜語言。此謂說安住聲

  說斷結聲者。無明滅乃至老死滅。滅一切陰。滅者失沒斷無有生。此謂滅。斷者斷一切諸使。斷煩惱根無有遺余。此謂斷結聲

  置答聲者。隨問答分別答反問答置答。雲何隨問答。如問即答。雲何分別答。隨彼所問廣爲分別。雲何反問答。若人有問反問令答。雲何置答。如問我斷我常。置而不答。以分別問問隨問答。以反質問問分別答。以置答問問反質答。以隨問答問問置答。此謂置答聲。攝伏魔賊聲者。魔者四魔。色受想行識。此謂陰魔賊。從此有度彼有息一切事。此謂死魔賊。無明愛取。此謂煩惱魔賊。五欲衆具爲天魔體。此謂天魔賊。此謂攝伏魔賊聲。滅諸境界聲者。滅色乃至滅觸。境界者色聲香味觸。此謂滅諸境界聲

  除諸煩惱聲者。斷滅煩惱。除煩惱者。染欲大毒不淨觀爲藥。嗔恚大毒慈悲爲藥。無明大毒十二因緣觀爲其藥。此謂除諸煩惱聲。無異不破聲者。無異者。無破無異。第一義實谛。空無相無形平等。不動不可思議。此謂無異。不破者。無異形平等無相。不動不破不斷。純一無過患。無心無前後。此謂無異不破聲。勇猛力速無畏聲者。勇猛者精進。力者十力。速者駃也。無畏者一切處不怖畏。此謂勇猛力速無畏聲

  施寂靜守護安隱聲者。施者二種。內施外施。雲何內施。說真四谛。雲何外施。施肌肉皮血國城妻子男女財物谷米等。寂靜叁種。謂身口意。雲何身寂靜。不作叁過。口寂靜者。無口四過。意寂靜者。不貪不嗔不癡。守護者。守護六根。安隱者。同止和合不覓彼過。知足少欲。不求長短不覓他過者。不相覓過。不以此語彼。此謂施寂靜守護安隱聲

  七聖財聲者。一信二慚叁愧四施五戒六聞七慧。此謂七聖財聲

  分別名色聲者。名者四陰。色者四大。分別者分別名色。此謂分別名色聲

  第一義聲者。分別五陰。此謂第一義聲

  作證得果聲者。果者四果。須陀洹乃至羅漢及緣覺果。得者入義也。證者現證也。作者造作也。此謂作證得果聲

  解脫縛聲者。縛者叁縛。貪嗔癡縛。解脫者離此叁縛。此謂解脫縛聲

  生叁有聲者。所謂生有現有後有。此謂出生叁有聲

  斷憍慢聲者。憍者。色憍盛壯憍富憍自在憍姓憍行善憍壽命憍聰明憍。此謂八憍。慢者。慢慢大慢增上慢我慢不如慢勝慢邪慢。此謂七慢。斷者。斷憍慢。此謂斷憍慢聲

  通達諸法聲者。通達者如境而知。諸法者善不善法。五欲衆具謂不善法。除斷五欲此謂善法。此謂通達諸法聲

  如法分別聲者。如者等義。法者善法不善法。不善法者。不斷五欲衆具。善法者。斷五欲衆具。斷者破滅義。此謂如法分別聲

  樂不樂第一義聲者。樂者五欲境界。不樂者不著五欲。第一義者空無相。此謂樂不樂第一義聲

  斷愛聲者。愛者色愛。乃至觸愛。斷者滅除。此謂斷愛聲

  勝乘聲者。所謂叁乘。佛乘緣覺乘聲聞乘。般若波羅蜜十地。此謂佛乘。調伏自身寂靜自身。令自身入涅槃。此謂緣覺乘。軟根衆生怖畏衆生欲出生死。此謂聲聞乘。此謂勝乘聲。信精進念定意慧聲者。隨逐不異思惟觀。此謂信。勇猛勤策行事持事。此謂精進。專攝一心此謂念。諸事不動此謂定意。般若純一平等此謂慧。此謂信精進念定意慧聲。攝伏六入不得不知六通聲者。六入者。眼入乃至意入。攝伏者。攝伏色乃至攝伏法。六通者。天眼天耳他心智宿命智身通漏盡通。不知者無明。不得不知者除彼無明。此謂攝伏六入不得不知六通聲

  覺一切智聲者。一切智者。一切世法皆悉知。世者念念生滅。複次世者。諸陰界入。複次世者二種。一衆生世。二者行世。衆生世者。一切諸衆生。行世者。衆生住處一切世界可知悉知。智者二種。聲聞智一切智。此謂智覺者。覺自身覺他身。此謂覺一切智聲

  正殺煩惱聲者。殺者除斷義。煩惱者九十八使。欲界苦所斷十使。習滅七使。道谛八使。思惟四使。色界苦所斷九使。習滅六使。道七使。思惟叁使。無色亦如是。正者分明除斷無余垢。此謂正殺煩惱聲

  是最後字過此法不可說聲者。若無有字此謂涅槃。若有字者則是生死。最後者。更無有字唯除羅字。不可說者。不可得不可分別。無色故不可說。諸法者。謂陰界入叁十七品。此謂最後字過此不可說聲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文殊師利問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