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持人菩薩經》

「經集部」經文481卷14頁碼:P0625
西晉 竺法護譯

  《持人菩薩經》四

  西晉月氏叁藏竺法護譯

  世俗度世品第十

  佛告持人。菩薩何謂菩薩得曉了知現世度世經典之要。雲何名曰現世度世。若有菩薩常順思惟現世度世。雲何順思。何謂現世法。何謂度世法。若有住于顛倒法行皆從想有。由因緣生合于虛妄。有二緣立從二想生。一從虛妄。二從無生。其虛妄語欺迷惑法。得愚冥想猶如小兒。執若幹種畫于虛空。虛妄經行愚冥凡夫。想雲有世。計其世俗皆歸壞敗。麋散悉盡以見一切世俗諸法從虛欺惑。所因無作本無所生。陰種諸入皆從緣對。色聲香味觸。由因緣法。不說色緣。猶愚凡夫心有所猗。所以諸見因無數見。而有猗著。若彼種性放存窮匮。令世間見處在顛倒。所睹世法度世在彼爲何所是。世俗之法真谛如有。達其本淨是爲度世。明不求世了不可得。度世亦然。若不能得現世度世。無現世及度世業。宣其度世現世本淨。何謂宣布度世之業。若世本淨至于度世。所以者何。永不可得。現世本淨悉空。其世亦然。本以自然世本淨寂。以世自然世淨寂然。計世俗法無究竟成。當作是觀。現世度世悉不可得。不得度世不著于世不念度世。以不念世及度世者不與世谛。所以者何。以覺曉了世間悉虛欺詐惑法。以能睹見世猗虛無。不想于世不慕度世。所以者何。佛言。持人。所雲世者謂五盛陰也。貪求合會一切世法。明知求陰永不可得。五陰自然而不可得。五陰本淨亦不可得。五陰無來去無所至。湊處不可得。是曰度世。不知五陰所歸處所也。以無五陰諸種本淨及諸衰入之本淨也。若有菩薩觀于世俗之法。悉無所見以合度世。不見度世不與世合。則無有世惟睹度世。在于度世不見世法。而有異持也。不轉二法雲是世俗。是度世法。所以者何。持人。其所在世解世本末本無所有。度世亦然。雖見有世悉無世法。所作分別度世俱同。以了無世。假使有人。心自念言。世俗別異度世不同。則于其人佛不興世。雖佛出世。普世顛倒。無發道行用真正解。以慧察世頒宣經法。處世顛倒貪受于世而救濟之。故曰度世也。是故持人。用真正解以慧察之曉了世倒。故曰度世也。如來出世普通諸法。世俗度世皆無有二。以真正慧觀察造證。故爲宣布度世之法。佛言。持人。不以是法遊于世間。無所至湊無所消除。不猗世诤乃得世義。不念度世曉了世辭。達本所想以著想二。不解能達如是像法。則無濟者不能解了不暢度世。所以者何。用二行故。其二行者不能解了世俗度世。菩薩如是方便曉了一切諸法。現世度世靡所不達

  持人菩薩經有爲無爲品第十一

  佛告持人。何謂菩薩曉了分別有爲無爲法。雲何有爲無爲法。若有菩薩以真正覺。有爲無爲順理求之。雲何順理。雲何求之。亦不作有爲法。有所見者自然得號。已造有爲故曰有爲。又有爲法以虛僞轉。雲何爲轉。由已合會自然歸之。以二緣立緣本際教。用以所有自因而生。一切諸法。無爲作者勸使作者。自然生已。是有爲法斯自然法。無有回還故曰有爲。其有爲法。無內無外亦無中間。住存欺惑。無合無散。由從虛妄思想興立。從無明緣生愚癡業有一切法。自然轉行無教造行。從有爲事受其相業因其顛倒。以愚凡夫猗名之故。又明智者。覺了有爲不可得邊。不猗有爲無合有法。乃曰明智。明智分別至實。有所造行滅一切爲。明智剖判一切諸行虛無欺詐。是諸法者悉無所有。鹹爲自然亦無自然。從意念成一切有爲。所以者何。不當奉行有爲因緣。或曉無爲未曾複習有爲緣行。若曉無爲爾乃通耳。雲何曉之。一切有爲皆爲不真而無有形。悉無邊際無至合會。明智觀之。不以有爲至生究竟。其有爲者亦無所受悉以無異。有爲無爲亦複無異生。宣斷有爲業。是有爲是無爲。斯有爲相斯無爲相。彼何謂有爲相。知生當死合會別離。何謂無爲相。不生不滅不會無別。愚冥凡夫不能解了。入斯二義不曉有爲。所由起相及滅壞相。不住異相。因無相生。住于異也。若無是相。如來所說。從是相生。從是相滅。住如是相。佛言。持人。如來所雲一切諸法皆無有相。以能得成。無所生相。無滅壞相。無所住相。如來敷演無爲之相。是相非相。其有爲相不成無爲導師。所以愚冥凡夫所宣道法。有爲所起會歸滅盡。惟無爲安以能無爲。不生不滅亦無所住。故曰無爲。從其所習而令生滅。其無所習則無究盡。無行無究無異住處。其以真正解其斯慧。不致合會。有所起生而有滅也。無有異住。若有菩薩當作是觀。其有爲法及無爲法。無有不無常見如應。不睹有爲及無爲法。有爲不見無爲。無爲不見有爲。不見異無爲。而自謂念我身有矣。真有正是見有爲業。無余有爲是谛有耳。思念妄想。其有爲無爲法永無所想。有爲無爲以無所想分別諸想。皆斷諸著以了無爲。除去衆緣本淨無緣。其因本淨所睹真正。以能曉了悉無所作則無合會。菩薩能逮是有爲無爲。則了諸法不有不無。亦複不猗有爲無爲。乃逮正覺也

  佛告持人。若有菩薩分別五陰。曉了諸種解達六入。以能暢知十二緣。剖判四意止。五根八道。能覺世俗度世之業。明知有爲無爲之事。以曉了是。逮解一切諸法之無。宣布諸法。所不達得意力勢。解暢一切諸法章句。斷生老死心不能絕壞。能自究竟無上正真道。成最正覺

  持人菩薩經寶光菩薩品第十二

  佛告持人。乃往過去無央數劫不可稱計懸曠無限。爾時于世有佛。號紫金山王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爲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爲佛世尊。其紫金山王如來壽住五劫。諸聲聞衆不可計數。諸菩薩會亦不可限。無能稱了知其多少。其土熾盛。風雨時節五谷豐熟。人民安甯強不淩弱。各得其所心行平等。飲食消化不以爲病。淫怒癡薄善自修身。家居義教順律清淨。彼時如來。爲諸菩薩一切衆生。決諸疑網令無懷恨。頒宣菩薩道法之藏。時有菩薩名曰寶光。聞佛說是諸菩薩業。解陰衰入諸種十八。十二緣起。諸根意止。八正道行。世俗度世。有爲無爲。即辄奉受。如是精進十二億歲。未曾發起淫怒癡心。不貪利養飲食衣服床蓐臥具病瘦醫藥。惟心精修。入如是像曉了思惟。常修精進盡其形壽。淨修梵行在其佛所。壽終之後還生本土。在于人間適生墮地。便複出家複受學斯。如是像法曉了奉行。複在于彼六十億歲。淨修梵行心不舍遠。如是像法慕求不廢。複壽終竟還生佛國。其紫金山王如來續存。複在其所淨修梵行。一一劫中。五返生沒終而複始。其紫金山王如來至真。臨欲滅度終五劫已。因是景模博聞無量。曉了諸法。于五劫中所可聞受。觀已從佛咨講解者。逮其意力觀戴如來。便爲衆生一一敷演。開發無量人。皆發無上正真道意。佛滅度後正法住世一劫。複五百返往來周旋。生于人間常出家學。奉是景模曉了正典。化無央數不可思議衆生之類皆入至行。寶光菩薩見萬億佛。最後有佛。名無量光如來至真等正覺。所見授決。卻無數劫。汝當成無上正真之道。過無數劫當複逮見億百千姟兆載諸佛。逮得正覺。號決一切議如來至真等正覺。諸聲聞衆不可稱計。難可限量。諸菩薩衆無央數人。其國處世人壽二劫。米谷平賤人民安隱。是故持人。菩薩大士。欲逮得是如斯景模曉了正典。當精進學受持諷誦是經典要

  佛複告持人。若有菩薩學是經典。逮權方便常修四法。何謂爲四。一曰棄家捐業行作沙門。二曰舍于愦鬧習在閑居。叁曰住清淨戒行不違阙。四曰去離懈怠精思不廢。是爲四。以行是四勤求博聞。常立忍辱疾逮四法。何謂爲四。一曰雖生天下常住中國。二曰因值佛世不在邊地。叁曰常奉正法終無相違。四曰悉除罪蓋無複殃釁。是爲四。若有菩薩學如是像經典之要。辄逮力勢。布施清淨戒禁無穢忍辱精進一心智慧。聖明無瑕。以建是法致權方便。又複持人。菩薩學斯立知止足閑居功德。懷無蓋哀愍于衆生。以用大哀入于衆生。然後乃學如是像法解了要行。又其菩薩入總持門學于勤修。何謂得入總持門而學勤修。志慕勤思曉了量法。方便觀察奉無限行。又解了觀諸定意門諸要法門。入不可計因緣正行。逮致如是比像力勢。曉一切法分別諸法。得意力勢以能曉了。斷生老病死。志強無怯不失正法。乃成無上正真道意逮最正覺

  佛複告持人。若有菩薩通總持門。普能曉了一切諸法言辭所趣。以用一事入百千事。以用道力分別諸法無所不達。又若菩薩逮定意門入音聲。便入無限定意門辭。以得入是了若幹品一切法門。以入一切諸法道門。頒宣諸法靡不蒙濟。又其菩薩奉行智慧。以是慧力曉了諸想。勤解想已以是慧力逮一切法疾通無礙。又若菩薩曉了無量定意門行。以住是地。普致一切十方法。又若菩薩曉了無量總持門行。解不可計定意門力。以定意門暢不可限衆法之元。以是道地普入諸法靡所不通。又其菩薩甚能曉了觀世間行。極複分別有爲無爲。奉行諸法心所不著有爲無爲。行如是像一切諸法。疾解諸法逮得明慧。又菩薩行權方便。勤察一切諸法本無所行。雖作是觀不爲世事。不著世法亦無所猗。如是像法疾得曉了一切諸法。分別諸法。意力施財剖判章句。斷除生老死意行具足。是故持人。菩薩大士于是摸法而度無極。何謂爲四。于斯法典奉如道義。勤修正法。于斯經典逮無挂礙。普入道慧

  持人菩薩經往古品第十叁

  佛告持人。乃往過去無央數劫。不可稱計長遠無限。爾時有佛。號無量光超殊王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爲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佛世尊。其佛世時。聲聞衆不可計數。大會無限。諸菩薩會不可稱載。其佛在世時壽一劫。又彼佛土皆以七寶而遍覆成。七寶樹生周匝圍繞。以用莊嚴一切諸樹。殊異珍琦交露帳覆。又諸樹下皆施師子床。其諸床上細好帛[疊*毛]裹樹布床。一切諸床琉璃爲足。以赤真珠而挍諸樹。自然熏香合成諸葉。華常茂盛而圍旋之。其樹前自然浴池有八味水。其水底沙悉以水精車[(王*巨)/木]赤真珠合成。又以叁寶造成浴池。其諸浴池自生青蓮紅黃白蓮華。又諸池水以七寶作挍飾欄楯。一切欄楯地平如掌。又其佛土清淨無穢。其佛國土寶樹熾盛。猶忉利天晝度大樹。嚴飾巍巍明月珠樹。諸億千充滿…

《持人菩薩經四》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