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有菩薩經》一
隋天竺叁藏阇那崛多等譯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王舍城毗富羅山中。與大比丘衆滿足百千人俱。複有百千諸菩薩衆。及比丘尼諸優婆塞及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闼婆緊那羅摩睺羅伽迦樓羅等。複有欲界諸天子色界淨居諸天子等。圍繞在前而爲說法
爾時衆中有一菩薩。名無所有。在彼會坐。然彼衆中有諸菩薩。心懷疑惑。悔作惡者。住顛倒者。有業障者。有法障者。及諸衆生爲障所障不能問佛。然彼欲爲彼等衆生淨業障故。欲問世尊。觀此諸衆。多有菩薩欲悔先惡。而心焦惱不能聽法。複見菩薩。心不悔惱能一心聽。觀彼心行多有苦惱。多有憂患多有穢雜。多生老死憂悲苦惱。多怨憎會多愛別離。當欲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而爲如是等無量纏縛。雲何當于阿僧祇劫行菩薩行。既自有縛。雲何當能解衆生縛。爾時無所有菩薩。如是念已即自思惟。若世尊教聽我請問。爲于此衆一切衆生。作惡疑悔令遠離故
爾時世尊。知無所有菩薩摩诃薩並及彼等諸菩薩衆心所念已。告無所有菩薩摩诃薩言。汝無所有。我亦不爲諸菩薩說有染有著有縛有系有犯犯處。所以者何。一切著處。一切染處。一切縛處。一切障處。一切犯處。欲令超越遠離諸相。行不和合。諸法不雜。不可得故。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如是一切諸法不縛。諸法不染。諸法不著。不系不障。不犯不得。是故當成一切種智。善男子。有一切智發心之處不得衆生。于彼處中無法可縛可染可著可系可障可犯可得可知處所。汝無所有。汝應當爲諸菩薩問。如諸菩薩摩诃薩等不倦不汙無著無縛無障虛空。離虛空想無有障礙。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速成就故。于一切處當爲開顯
爾時無所有菩薩。既爲如來教請加持及己智力。于多佛所種善根故。能于般若波羅蜜中。無有疑惑。隱身不現而無所著。欲爲攝化諸菩薩故。而複欲顯諸福德故。複爲著心諸衆生等。爲取著覆行在于相。遠善知識爲惡知識之所攝取。諸菩薩輩。知一切法皆不可得。欲令無著欲令覺故。即以無量種種名花或水陸生或金銀花普散佛上。以精誠意歡喜勝妙無有缺減。令諸衆生生歡喜故。贊歎世尊。以偈問曰
菩薩遊何處 何者是父母
住止于何處 何等爲眷屬
爾時世尊。即以偈頌。報彼無所有菩薩言
勇猛空遊處 般若母佛父
佛塔爲住處 諸菩薩眷屬
遊六波羅蜜 菩提心父母
叁昧爲住處 諸福爲眷屬
爾時無所有菩薩。從佛世尊聞此偈已歡喜隨順。複以偈頌問世尊曰
善能說此言 一切智無礙
隨喜于此言 複問人中上
以何爲因緣 用何方便智
觸證于何法 當覺知雲何
爾時世尊以偈報彼無所有菩薩言
勇猛菩提緣 方便攝衆生
證諸法空已 智者覺菩提
爾時無所有菩薩聞此偈已歡喜隨順。以偈稱贊。而複問曰
善能說此言 一切智無礙
隨喜于此言 複問人中上
何故不墮惡 大熾可畏處
舍一切惡處 速至于善處
爾時世尊。以偈報言
不造一切罪 是故舍惡處
恒常爲法行 是故至善處
爾時無所有菩薩聞此偈已隨喜稱贊。而複問曰
善說此語言 一切智無礙
隨喜于此言 複問人中上
雲何彼多罪 無智處造作
一切能速滅 盡滅無遺余
爾時世尊。複以偈頌。報彼無所有菩薩言
衆生求解脫 此等願菩提
菩提不得故 諸罪皆滅盡
爾時無所有菩薩。聞此偈已。隨順歡喜。複以偈頌。而複問曰
善能說此言 一切智無礙
隨喜于此言 複問人中上
雲何諸愛著 流轉煩惱苦
成就菩提時 皆盡無有余
爾時世尊。以偈報言
常樂我淨處 顛倒取虛空
如實真覺已 渴愛皆當盡
無我慢渴愛 取等如虛空
不住于內外 彼等無得處
爾時無所有菩薩隨喜此偈。而複稱贊。以偈問曰
善能說此言 一切智無礙
隨喜于此言 複問人中上
當作何業已 彼種子雲何
彼等多有財 恒常無有盡
複能施一切 舍施無悭吝
身肉財頭等 彼皆悉能舍
爾時世尊聞此問已。爲無所有而爲解釋。複說偈言
恒常于叁寶 供養不疲倦
若複斷世間 彼智者供養
所發菩提心 爲樂衆生故
彼荷擔菩提 爲他說受用
一切一切智 爲與衆生說
是故彼有財 一切時無盡
作如是業已 種如是子已
一切所生處 福饒多有財
若粗若細食 飲已淨如法
若得新衣服 先他後自著
是故生生中 一切具足勝
不加用功力 而得無盡財
是故一切施 舍施無悭吝
身肉及與頭 彼等無不施
爾時無所有菩薩聞此偈已隨喜稱歎。複以偈問
善說此語言 諸智具足體
隨喜于此言 複問人中上
雲何離熱惱 身口及與意
雲何有上色 無垢最清淨
爾時世尊複爲敷演。而說偈言
受齋戒無阙 常說空無缺
知一切皆空 忍諸打罵辱
身口及與意 是故無熱惱
當得最上色 一切衆生愛
略說一切善語中 一切諸問解釋中
彼等雲何堅精進 于一切處不違背
彼雲何得有諸乘 若在世間及出世
爾時世尊。以偈報言
作事不怯弱 分別心行中
故精進及智 所生中常有
爾時無所有菩薩。複以偈頌。問世尊曰
善說此語言 諸智具足體
隨喜于此言 複問人中上
彼雲何有智 世間中決定
彼雲何有力 衆生無能伏
爾時世尊。以偈報言
常問諸佛法 不誹謗諸法
求諸巧方便 故彼有上智
五種味常施 施衆生無畏
是故彼有力 衆生無能伏
爾時無所有菩薩。以偈問曰
善說此語言 諸智具足體
隨喜于此言 複問人中上
彼雲何勝色 于世間最上
雲何得長壽 多百億數歲
爾時世尊。以偈報言
若聞虛實過 不傳向他說
常贊歎叁寶 名聞至十方
不惱諸衆生 不隨喜殺者
是故得長壽 多百億數歲
爾時無所有菩薩。複以偈問于世尊曰
善說此語言 諸智具足體
隨喜于此言 複問人中上
雲何得梵音 迦陵頻伽聲
若有得聞者 聞已得歡喜
爾時世尊。以偈報言
說法時贊歎 無複毀訾言
不破壞和合 是故得上音
護四種口過 常說利益言
自過能發露 是故得上音
螺鼓等音聲 和合衆伎樂
供養諸佛已 是故得上音
爾時無所有菩薩。以偈問曰
善說此語言 諸智具足體
隨喜于此言 複問人中上
雲何彼身腹 而得于平正
所有諸眷屬 而得相隨順
爾時世尊。以偈報言
毒藥及非藥 不與不教他
應病施湯藥 是故腹平正
善友及怨仇 平等于光明
于彼等心已 是故腹平正
所有衆生界 無有數量者
愛念如自身 是故腹平正
父母于一子 常起憐愍意
于衆生如是 故得腹平正
菩薩及父母 供養不疲倦
是故彼眷屬 常順如自身
世尊諸長宿 及有尊上者
若承事彼等 調柔心謙下
是故彼眷屬 隨順如自身
彼無有分別 一切平等心
以四攝攝他 能攝多衆生
是故彼眷屬 當得如自身
教行諸善利 于不思衆生
是故彼眷屬 隨順如自身
和合菩提心 于不思衆生
是故彼眷屬 隨順如自身
彼等無不舍 于諸衆生所
故彼眷屬等 隨順如自身
于諸衆生等 當共同一事
是故諸衆生 常共爲眷屬
己所有愛物 能以施于他
不念失分別 是故多眷屬
爾時無所有。複以偈頌。問世尊曰
善說此語言 諸智具足體
隨喜于此言 複問人中上
雲何彼念淨 當有趣無邊
雲何彼樂法 亦不離正法
爾時世尊。以偈報曰
樂法者爲說 失法者令念
不惱于衆生 故彼正念行
爾時無所有菩薩。複以偈問于世尊曰
善說此語言 諸智具足體
隨喜于此言 複問人中上
雲何聞法已 常無有疑惑
若得五通已 雲何當不失
爾時世尊。以偈報言
令衆生無惑 最上佛法中
彼等聞無疑 當得不失通
爾時無所有菩薩。複以偈頌。問世尊曰
善說此語言 諸智具足體
隨喜于此言 複問人中上
雲何諸菩薩 常在諸佛前
貪嗔一切種 亦不能降伏
雲何生煩惱 依何而對治
複能有慚愧 生已能寂靜
爾時世尊。以偈報言
恒常念諸佛 亦無有所念
不得于衆生 彼等言菩提
是故名菩薩 恒常在佛前
亦不壞煩惱 亦不離諸佛
猶如智慧人 仰觀上虛空
于中無身心 彼無有別處
何時彼智人 觀看上虛空
彼時無余念 若身若心中
如是護菩提 彼于諸佛所
不動身心等 亦不遠諸佛
無物妄分別 發起欲等患
無物不分別 是故不可破
有念現前生 無念故無障
舍已無實故 覺已此等舍
爾時無所有菩薩複以偈頌。問世尊曰
善說此語言 諸智具足體
隨喜于此言 複問人中上
何緣當化生 菩薩常有樂
諸佛說法時 生諸蓮花中
爾時世尊。以偈報言
所有諸功德 生死中有樂
衆生于中生 教諸佛法中
所有波羅蜜 于中一切教
世間及出世 令覺一切法
一切諸法相 無相無持者
諸法如是住 于中教衆生
于空及無相 無生中亦然
世間無行處 于中教衆生
是故彼化生 菩薩常有樂
諸佛說法時 生諸蓮花中
如是修功德 菩薩不毀者
彼等不爲難 諸樂不思議
修是功德已 無能毀菩薩
諸法中巧智 彼無所不知
于諸法自在 決定見無疑
爲于衆生說 攝取衆生故
爾時無所有菩薩聞此偈已。隨喜此言稱歎世尊。以偈問曰
善說此語言 諸智具足體
隨喜于此言 複問人中上
何緣婦人見 變身爲丈夫
端正人憙見 衆生皆愛樂
爾時世尊。以偈報言
所有婦人念 婦人攀緣處
婦人歌詠聲 于彼不共住
皆不憙見聞 不觸如毒器
遠離如毒蛇 常恐怖婦人
不觸于諸女 不勸受女身
教轉女身故 彼見成男身
如是行行已 正住于此行
是故婦人見 即變身爲男
爾時無所有菩薩聞說此已。隨喜此言複以偈問
善說此語言…
《無所有菩薩經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