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益梵天所問經》一 ▪第3页
姚秦龜茲國叁藏鸠摩羅什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世間 不知是世間
菩薩行世間 明了世間相
世間虛空相 虛空亦無相
菩薩知如是 不染于世間
如所知世間 隨知而演說
知世間性故 亦不壞世間
五陰無自性 是即世間性
若人不知是 常住于世間
若見知五陰 無生亦無滅
是人現行世 而不依世間
凡夫不知法 于世起诤訟
是實是不實 住是二相中
我常不與世 起于诤訟事
世間之實相 悉已了知故
諸佛所說法 皆悉無诤訟
知世平等故 非實非虛妄
若佛法決定 有實有虛妄
是即爲貪著 與外道無異
而今實義中 無實無虛妄
是故我常說 出世法無二
若人知世間 如是之實性
于實于虛妄 不取此惡見
如是知世間 清淨如虛空
是大名稱人 照世間如日
若人見世間 如我之所見
如斯之人等 能見十方佛
諸法從緣生 自無有定性
若知此因緣 則達法實性
若知法實相 是則知空相
若能知空相 則爲見導師
若有人得聞 如是世間相
雖行于世間 而不住世間
依止諸見人 不能及此事
雲何行世間 而不依世間
若佛滅度後 有樂是法者
佛則于其人 常現于法身
若人解達此 則守護我法
亦爲供養我 亦是世導師
若人須臾聞 世間性如此
是人終不爲 惡魔所得便
若能達此義 則爲大智慧
法財之施主 亦是具禁戒
若知世如此 忍辱力勇健
具足諸禅定 通達于智慧
所在聞是法 其方則有佛
如是諸菩薩 不久坐道場
若有深愛樂 如是世間法
則能降衆魔 疾得無上道
解諸法品第四(此品名丹本無下二十四幅爾時下方爲歎功德品第五)
佛複告思益梵天。如來出過世間。亦說世間苦世間集世間滅世間滅道。梵天。五陰名爲世間苦貪著五陰名爲世間集。五陰盡名爲世間滅。以無二法求五陰。名爲世間滅道。又梵天。所言五陰但有言說。于中取相分別生見。而說是名世間苦。不舍是見是名世間集。是見自相是名世間滅。隨以何道不取是見。是名世間滅道。梵天。以是因緣故。我爲外道仙人說言。仙人于汝身中。即說世間苦世間集世間滅世間滅道。爾時思益梵天。白佛言世尊。所說四聖谛。何等是真聖谛。梵天。苦不名爲聖谛。苦集不名爲聖谛。苦滅不名爲聖谛。苦滅道不名爲聖谛。所以者何。若苦是聖谛者。一切牛驢畜生等。皆應有苦聖谛。若集是聖谛者。一切在所生處衆生。皆應有集聖谛。所以者何。以集故生諸趣中。若苦滅是聖谛者。觀滅者說斷滅者。皆應有滅聖谛。若道是聖谛者。緣一切有爲道者。皆應有道聖谛。梵天。以是因緣故。當知聖谛。非苦非集非滅非道。聖谛者。知苦無生。是名苦聖谛。知集無和合。是名集聖谛。于畢竟滅法中。知無生無滅。是名滅聖谛。于一切法平等。以不二法得道。是名道聖谛。梵天。真聖谛者。無有虛妄。虛妄者。所謂著我。著衆生。著人。著壽命者。著養育者。著有著無。著生著滅。著生死著涅槃。梵天。若行者言。我知見苦是虛妄。我斷集是虛妄。我證滅是虛妄。我修道是虛妄。所以者何。是人違失佛所護念。是故說爲虛妄。何等是佛所護念。謂不憶念一切諸法。若行者住是念中。則不住一切相。若不住一切相。則住實際。若住實際。是名不住心。若不住心。是人名爲實語者非妄語者。梵天。是故當知。若非實非虛妄者。是名聖谛。梵天。實者終不作不實。若有佛若無佛。法性常住。所謂生死性涅槃性常實。所以者何。非離生死得涅槃。名爲聖谛。若人證如是四谛。是名世間實語者。梵天。當來有比丘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是人說生死相是苦谛。衆緣和合是集谛。滅法故是滅谛。以二法求相是道谛。佛言。我說此愚人是外道徒黨。我非彼人師。彼非我弟子。是人墮于邪道。破失法故說言有谛。梵天汝且觀我坐道場時。不得一法是實是虛妄。若我不得法。是法甯可于衆中有言說有論議有教化耶。梵天言不也。世尊。梵天。以諸法無所得故。諸法離自性故。我菩提是無貪愛相◎
◎爾時思益梵天。白佛言世尊。若如來于法無所得者。有何利益。說如來得菩提名爲佛。佛言。梵天。于汝意雲何。我所說法。若有爲若無爲。是法爲實爲虛妄耶。梵天言。是法虛妄非實。于汝意雲何。若法虛妄非實。是法爲有爲無。梵天言世尊。若法虛妄。是法不應說有。不應說無。于汝意雲何。若法非有非無。是法有得者不。梵天言。無有得者。梵天。如來坐道場時。惟得虛妄顛倒所起煩惱畢竟空性。以無所得故得。以無所知故知。所以者何。我所得法。不可見不可聞。不可覺不可識。不可取不可著。不可說不可難。出過一切法相。無語無說無有文字。無言說道。梵天。此法如是猶如虛空。汝欲于如是法中得利益耶。梵天言。不也世尊。諸佛如來甚爲希有。成就未曾有法。深入大慈大悲。得如是寂滅相法。而以文字言說教人令得。世尊。其有聞是能信解者。當知是人不從小功德來。世尊。是法一切世間之所難信。所以者何。世間貪著實。而是法無實無虛妄。世間貪著法。而是法無法無非法。世間貪著涅槃。而是法無生死無涅槃。世間貪著善法。而是法無善無非善。世間貪著樂。而是法無苦無樂。世間貪著佛出世。而是法無佛出世。亦無涅槃。雖有說法而是法非可說相。雖贊說僧而僧即是無爲。是故此法一切世間之所難信。譬如水中出火火中出水難可得信。如是煩惱中有菩提。菩提中有煩惱。是亦難信。所以者何。如來得是虛妄煩惱之性。而無法不得。有所說法亦無有形。雖有所知亦無分別。雖證涅槃亦無滅者。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信解如是法義者。當知是人得脫諸見。當知是人已親近無量諸佛。當知是人已供養無量諸佛。當知是人爲善知識所護。當知是人志意曠大。當知是人善根深厚。當知是人守護諸佛法藏。當知是人能善思量起于善業。當知是人種姓尊貴生如來家。當知是人能行大舍舍諸煩惱。當知是人得持戒力非煩惱力。當知是人得忍辱力非嗔恚力。當知是人得精進力無有疲懈。當知是人得禅定力滅諸惡心。當知是人得智慧力離惡邪見。當知是人一切惡魔不能得便。當知是人一切怨賊所不能破。當知是人不诳世間。當知是人是真語者善說法相故。當知是人是實語者說第一義故。當知是人善爲諸佛之所護念。當知是人柔和軟善同止安樂。當知是人名爲大富。有聖財故。當知是人常能知足。行聖種故。當知是人易滿易養。離貪著故。當知是人得安隱心。到彼岸故。當知是人度未度者。當知是人解未解者。當知是人安未安者。當知是人滅未滅者。當知是人能示正道。當知是人能說解脫。當知是人爲大醫王善知諸藥。當知是人猶如良藥善療衆病。當知是人智慧勇健。當知是人爲有大力堅固究竟。當知是人有精進力不隨他語。當知是人爲如師子無所怖畏。當知是人爲如象王其心調柔。當知是人爲如老象其心隨順。當知是人爲如牛王能導大衆。當知是人爲大勇健能破魔怨。當知是人爲大丈夫處衆無畏。當知是人無所忌難。得無畏法故。當知是人無所畏難。說真谛法故。當知是人具清白法如月盛滿。當知是人智慧光照猶如日明。當知是人除諸闇冥猶如執炬。當知是人樂行舍心離諸憎愛。當知是人載育衆生猶如地。當知是人洗諸塵垢猶如水。當知是人燒諸動念猶如火。當知是人于法無障猶如風。當知是人其心不動如須彌。當知是人其心堅固如金剛山。當知是人一切外道競勝論者所不能動。當知是人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測。當知是人多饒法寶猶如大海。當知是人煩惱不現如波陀羅。當知是人求法無厭。當知是人以智慧知足。當知是人能轉法輪如轉輪王。當知是人身色殊妙如天帝釋。當知是人心得自在如梵天王。當知是人說法音聲猶如雷震。當知是人降法甘露猶如時雨。當知是人能增長無漏根力覺分。當知是人已度生死汙泥。當知是人入佛智慧。當知是人近佛菩提。當知是人能多學問無與等者。當知是人無有量已過量。當知是人智慧辯才無有障礙。當知是人得憶念堅固得陀羅尼。當知是人知諸衆生深心所行。當知是人得智慧力正觀諸法解達義趣。當知是人勤行精進利安世間。當知是人超出于世。當知是人不可汙染猶如蓮華。當知是人不爲世法所覆。當知是人利根者所愛。當知是人多聞者所敬。當知是人智者所念。當知是人人天供養。當知是人爲坐禅者之所敬禮。當知是人善人所貴。當知是人聲聞辟支佛之所貪慕。當知是人不貪小行。當知是人不覆藏罪不顯功德。當知是人威儀備具生他淨心。當知是人身色端正見者悅樂。當知是人有大威德衆所宗仰。當知是人以叁十二相莊嚴其身。當知是人能繼佛種。當知是人能護法寶。當知是人能供養僧。當知是人諸佛所見。當知是人爲得法眼。當知是人以佛智慧而得受記。當知是人具足叁忍。當知是人安住道場。當知是人破壞魔軍。當知是人得一切種智。當知是人轉于法輪。當知是人作無量佛事。若人信解如是法義。不驚疑怖畏者。得如是功德。是人于諸佛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甚深難解難知難信難入。而能信受讀誦。通利奉持。爲人廣說如說修行。亦教他人如說修行。如是之人我以一劫若減一劫。說其功德猶不能盡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思益梵天所問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3】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