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思惟梵天所問經》一
元魏天竺叁藏菩提流支譯
歸命一切諸佛菩薩。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王舍城迦蘭陀竹林。與大比丘僧六萬四千人俱。菩薩摩诃薩七萬二千人。皆是智者之所識知。得具足陀羅尼。得無障礙樂說辯才。得諸叁昧。得大神通。奮迅無礙。畢竟得無所畏。如實善知諸法體相。得無生法忍。其名曰文殊師利法王子。寶手法王子。寶印手法王子。寶德法王子。虛空藏法王子。發心轉法輪法王子。網明法王子。奮迅法王子。功德藏法王子。能舍一切法法王子。缽頭摩莊嚴法王子。師子法王子。月光法王子。月明法王子。最勝意法王子。一切莊嚴法王子
跋陀婆羅等上首。十六大賢士。其名曰跋陀婆羅菩薩。寶積菩薩。善將導菩薩。人德菩薩。善護德菩薩。大海德菩薩。帝釋王德菩薩。上意菩薩。勝意菩薩。增上意菩薩。不空見菩薩。善住菩薩。善奮迅菩薩。無量意菩薩。不休息菩薩。日藏菩薩。持地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诃薩七萬二千人。及四天王。天帝釋王上首。叁十叁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及梵王等諸余梵天。並余無量天龍鬼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普皆來集。爾時世尊有百千萬大衆。集會。恭敬圍繞而爲說法
爾時網明童子菩薩即從坐起。整服右肩右膝著地。頂禮佛足合掌向佛。動此叁千大千世界。觀察叁千大千世界一切衆生。而白佛言。世尊。我欲少問。若佛聽者。乃敢咨請。佛言。網明。恣汝所問。我當解說悅可爾心。于是網明童子菩薩。既蒙聽許心大歡喜。即白佛言。世尊。如來身相超百千萬日月光明。我自惟念。若有衆生能見佛身及思惟者。甚爲希有。我複思惟。若有衆生能見佛身及思惟者。皆是如來威神之力
佛言。網明。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若佛如來不加威神。衆生無有能見佛身及思惟者。亦無有能問如來者。何以故。網明。如來有光名寂莊嚴。若以此光觸諸衆生。遇斯光者。能見佛身思惟佛身不壞眼根。網明。如來有光名無畏辯。若以此光觸諸衆生。遇斯光者。能問如來其辯無盡。網明。如來有光名集一切諸善根本。若以此光觸諸衆生。遇斯光者。能問如來轉輪聖王行業因緣。如來有光名淨莊嚴。若以此光觸諸衆生。遇斯光者。能問如來天帝釋王行業因緣。如來有光名曰自在。若以此光觸諸衆生。遇斯光者。能問如來大梵天王行業因緣。如來有光名離煩惱。若以此光觸諸衆生。遇斯光者。能問如來聲聞乘人所行之道。如來有光名善遠離。若以此光觸諸衆生。遇斯光者。能問如來緣覺乘人所行之道。如來有光名益一切智智。若以此光觸諸衆生。遇斯光者。能問如來最上佛乘大乘之道。如來有光名曰住益佛來去時足下光明。若以此光觸諸衆生。遇斯光者。隨所壽終生于天上。如來有光名一切莊嚴。若佛入城放斯光明。衆生遇者得樂歡喜。諸莊嚴具莊嚴其城。如來有光名曰分散。若以此光觸諸世界。無量無邊世界震動
如來有光名曰生樂。若以此光觸諸衆生。能滅地獄衆生苦惱。如來有光名曰上慈。若以此光觸諸衆生。能令畜生不相殺害。如來有光名曰涼樂。若以此光觸諸衆生。能滅餓鬼饑渴熱惱。如來有光名曰明淨。若以此光觸諸衆生。能令盲者得眼能視。如來有光名曰聽聰。若以此光觸諸衆生。能令聾者得耳聞聲。如來有光名曰止息。若以此光觸諸衆生。住十不善惡業道者。能令安住十善業道。如來有光名曰慚愧。若以此光觸諸衆生。能令狂者皆得正念。如來有光名曰離惡。若以此光觸諸衆生。令邪見者皆得正見。如來有光名曰能舍。若以此光觸諸衆生。能令悭者破悭貪心修行布施。如來有光名無悔熱。若以此光觸諸衆生。令毀禁者皆得持戒。如來有光名曰安利。若以此光觸諸衆生。能令嗔者皆行忍辱。如來有光名曰勤修。若以此光觸諸衆生。令懈怠者皆行精進。如來有光名曰一心。若以此光觸諸衆生。令忘念者皆得禅定。如來有光名曰能解。若以此光觸諸衆生。令愚癡者皆得智慧。如來有光名無垢淨。若以此光觸諸衆生。令不信者皆得正信。如來有光名曰能持。若以此光觸諸衆生。令少聞者皆得多聞。如來有光名曰威儀。若以此光觸諸衆生。無慚愧者皆得慚愧。如來有光名曰安隱。若以此光觸諸衆生。令多欲者斷除淫欲。如來有光名曰歡喜。若以此光觸諸衆生。令多怒者斷除嗔恚。如來有光名曰照明。若以此光觸諸衆生。令多癡者觀十二緣斷除愚癡。如來有光名曰遍行。若以此光觸諸衆生。令等分者斷除等分
網明如來有光名曰示現一切種色。若以此光觸諸衆生。能令遇者皆見佛身種種異色無量種色過百千萬色。網明。當知如來若以一劫。若余殘劫。依于如來光明說法不可窮盡。是故如來應正遍知光明功德。無量無邊不可窮盡
爾時網明童子菩薩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示現無量無邊身光莊嚴。不可思議。方便善巧相應說法。世尊。我未聞此諸光明名。世尊。如我解佛所說法義。世尊。若有菩薩得聞如此諸光明名。能生淨信恭敬心者。彼諸衆生畢竟定得如來如是光明之身。世尊。惟願今放請菩薩光覺諸菩薩。令他方菩薩善問難者皆悉覺知。既覺知已發心來此娑婆世界。既來此已問于如來。供養如來。問答如來
爾時世尊。既受網明菩薩請已。即放光明。照于他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于是諸方無量菩薩。依佛光明觸其身故。皆來至此娑婆世界。爾時東方過七十二恒河沙等諸佛國土。有佛國土名曰清潔。彼中有佛。號月光明如來應正遍知。現在現命現住。惟爲諸菩薩摩诃薩說清淨法。彼佛國土有菩薩梵天名勝思惟。住不退輪。蒙佛光明觸其身已。到彼佛所頂禮佛足。白言。世尊。何因何緣。于此世界大光明現。月光明佛告言。梵天。西方去此過七十二恒河沙等諸佛世界。有佛世界名曰娑婆。彼中有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現在現命現住。爲衆說法。是彼佛身所放光明。爲集十方諸大菩薩摩诃薩故。梵天言。世尊。我今欲詣娑婆世界奉見彼佛。供養彼佛禮拜親近。咨問問答深細意問。彼佛世尊亦欲見我。其佛告言。便往梵天。今正是時。彼國今有若幹千億諸大菩薩。現前集會。梵天。汝今應以十種清淨堅固心遊彼世界。所謂于毀于譽。心無增減故。聞善聞惡等以慈心故。于諸愚智等以悲心故。于上中下衆生之類意常平等故。于輕毀供養心無有二故。不見他人功德過失故。見種種乘皆是一味故。聞叁惡道心不驚怖故。于諸菩薩生世尊想故。佛出五濁生希有想故。梵天。汝當依此十種清淨堅固心遊彼世界
爾時勝思惟梵天白其佛言。世尊。然我不敢于如來前作師子吼。我所能行佛自知之。時月光明如來國土余諸菩薩白其佛言。世尊。我得大利。不生如是國土。不生如是惡衆生中。其佛告言。諸善男子。勿作是語。何以故。若菩薩于此國中。滿百千劫淨修梵行。不如于彼娑婆世界。從旦至中無嗔礙心。其福爲勝。何以故。以彼世界多有垢染多有諸難。彼諸衆生多有垢染多有鬥诤故。即時彼國有萬二千諸菩薩等。欲與勝思惟梵天俱共發來。而作是言。如來知我行菩薩行。我等亦欲以此十心。一心遊行娑婆世界。見釋迦牟尼佛禮拜供養。一心定意遊行彼國。爾時勝思惟梵天與萬二千諸菩薩等。頭面禮拜月光明佛。于其國土忽然不現。譬如壯士屈申臂頃。一刹那頃。一羅婆頃。一無侯多頃。到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頭面禮足。右繞叁匝。卻住一面。爾時佛告網明菩薩言。網明。汝見勝思惟梵天來不。網明菩薩白佛言。如是世尊。唯然已見。佛言。網明。此勝思惟梵天。于一切正問諸菩薩中。爲最第一。于一切善巧隨意所宜說法諸菩薩中。爲最第一。于一切美妙音聲諸菩薩中。爲最第一。于一切美妙言語諸菩薩中。爲最第一。于一切先意問訊諸菩薩中。爲最第一。于一切應以言語供養諸菩薩中。爲最第一。于一切無障礙言語諸菩薩中。爲最第一。于一切密意言語諸菩薩中。爲最第一。于一切無嗔恨心諸菩薩中。爲最第一。于一切慈心行諸菩薩中。爲最第一。于一切悲心行諸菩薩中。爲最第一。于一切喜心行諸菩薩中。爲最第一。于一切舍心行諸菩薩中。爲最第一。于一切善問疑心諸菩薩中。爲最第一。爾時勝思惟梵天與萬二千諸菩薩等。頂禮佛足。右繞叁匝。合掌向佛。偈贊請曰
世尊大名勝 普聞于十方
所在諸如來 無不稱歎者
有諸余淨國 無叁惡道名
舍如是妙土 慈悲故生此
佛名智無減 與諸如來等
以大悲本願 處斯穢惡土
若人于淨國 梵行滿一劫
此土須臾間 行慈爲最勝
若人于此土 有身口意罪
應墮叁惡道 現世受得除
生此土菩薩 不應懷憂惱
設有惡道罪 頭痛則得除
此土諸菩薩 若能守護法
世世所生處 不失于正念
若人欲斷縛 滅煩惱業罪
于此土護法 增益一切智
淨土多億劫 受持清淨戒
于此娑婆國 從旦至中勝
我見安樂國 無量壽佛國
無苦及苦名 彼作福非奇
于此煩惱處 能忍不可忍
亦教他此法 其福爲最勝
我禮無上尊 大悲救苦者
能忍惡衆生 說法甚爲難
佛集十方界 名聞諸菩薩
聽法無厭者 廣爲說佛道
釋梵天四王 諸天龍神等
皆悉欲求法 願隨信樂說
比丘比丘尼 及清信士女
是四衆普集 願時爲演說
有樂佛乘者 及聲聞緣覺
佛知其深心 願悉爲斷疑
不斷佛種者 能出生叁寶
爲是諸菩薩 我今請法王
名稱普流布 十方菩薩聞
皆悉共來集 願說無上道
法非二乘境 我等信力入
不可思議慧 惟是佛境界
我今有所請 悔過于世尊
如來無疲惓 願說菩提道
爾時勝思惟梵天偈贊歎已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其心堅固而不疲惓。雲何菩薩所言決定而不中悔。雲何菩薩增長諸善根。雲何菩薩無所恐畏威儀不轉。雲何菩薩增長諸白法。雲何菩薩善知從一地至一地。雲何菩薩善知方便教化衆生。雲何菩薩隨順諸衆生。雲何菩薩不失菩提心。雲何菩薩能一其心而不散亂。雲何菩薩善求于法。雲何菩薩善出毀禁之罪。雲何菩薩善斷諸…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