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經集部」經文587卷15頁碼:P0062
元魏 菩提流支譯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五 ▪第2页

  元魏天竺叁藏菩提流支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即是住真法  能轉此法輪

  若人持是經  能轉無量劫

  生死趣往來  得近于佛道

  若能持是經  智慧大精進

  是人極勇猛  能降伏諸魔

  然燈授我記  令得無生忍

  愛樂此經者  我授記亦然

  若佛不出世  無度衆生時

  愛樂此經者  作佛所作事

  說此偈時。五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二千菩薩得無生法忍。十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心得解脫。叁萬二千人遠塵離垢于諸法中得法眼淨。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法義。若有人發菩提願者。是爲邪願。何以故。一切諸法若有所得悉皆是邪。若有人計有得菩提而發願者。如是之人諸所作行皆爲邪行。何以故。以彼菩提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亦複不住無色界故。若彼菩提無有住處不應發願。世尊。譬如有人願得虛空。彼人甯有得虛空不。佛言不也。如是世尊。菩薩亦爾發虛空相菩提之願。當知即是發虛空願。是菩提無願。出過叁世非是受相。若菩薩起于二相發菩提心。作如是念。異彼生死而有菩提。異彼菩提而有涅槃。然彼菩薩非菩提行

  爾時勝思惟梵天問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雲何菩薩摩诃薩行菩提行。答言。梵天。若菩薩行一切法。而于諸法無所行者。是爲菩薩行菩提行。何以故。梵天過諸所行。是名菩薩行菩提行。又複問言。文殊師利。雲何菩薩行過諸所行是行菩提行。答言。梵天。遠離一切諸攀緣相。離于眼耳鼻舌身意諸緣之相。是名菩薩出過一切諸境界行。又複問言。文殊師利。言出過者。以何意故如是說耶。答言。梵天。不過平等。何以故。梵天。諸法平等即是菩提。又複問言。雲何菩薩起菩提願。答言。梵天。當如彼菩提。又複問言。雲何菩提。答言。梵天。菩提者。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菩薩叁世清淨觀起菩提願。梵天。如過去未來現在諸法本來不生若本不生則無修行。如是起願彼人無有處所發願。何以故。如是發願行菩提行。得一切種一切智智。又複問言。何義名爲一切智智。答言。梵天。一切悉知。是故說爲一切智智。又複問言。以何等法是一切智。答言。梵天。無別異相。以何等處無衆生相。如彼衆生如是而知。是故名爲無別異相。又複問言。雲何名爲無衆生耶。答言。梵天。言衆生者但有名字。離名字性則無衆生。離彼衆生則無名字。是故名字不異衆生。衆生之性不異名字。若有菩提異衆生者應有二相。以如菩提衆生亦爾。以是義故。不異衆生有菩提也。以不異故菩提平等。菩提平等則我平等。如是平等而得菩提。彼法無異。以是義故彼無異也。我常平等如彼無我。是故無我無異于我。如彼虛空無有異相。如是平等一切諸法無有異相

  爾時勝思惟梵天謂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當知如來是實語者。以如實解如是法故。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梵天。佛于諸法無所修行。何以故。如來猶尚不得諸法。何況修行。梵天問言。文殊師利。如來豈可不知諸法是有爲法是無爲法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耶。文殊師利問言。梵天。于意雲何。頗有人能修行虛空知虛空不。答言不也。問言。梵天。所說虛空。虛空頗有生滅不耶。答言不也。文殊師利言。梵天。如是諸法猶如虛空。如彼虛空無有生滅。一切諸法亦複如是。不以說故便謂諸法有生有滅。梵天。如此說法無有所說。一切諸法而可說也。以一切法不生不滅故無可說。若所說法不生不滅無可說者。說亦如是無法說也。何以故。如彼法說以何等識說彼諸法。彼識亦爾。以是義故。言說諸法真如法住。無真如住而真如不住

  爾時四天王。釋提桓因。大梵天王。娑婆世界主。集在會中。即以天華散于佛上。而作是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文殊師利法王子說如是法有信解者。當知是人能破魔軍及諸怨敵。何以故。以法王子文殊師利善說諸法離一切相。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如是甚深法門。不驚不怖能信解者。當知是人必定不從小功德來。若是經典所在之處。當知其處佛所住持。若有得聞如是甚深法門之處。當知其處佛轉法輪。隨是經典在所住處。若聚落城邑山林曠野。塔寺僧房經行之處。諸魔外道貪著之人所不能行。若多供養過去諸佛。乃能得聞如是經典。于是經中我等獲得智慧光明。而不能得仰報如來文殊師利勝思惟梵天之大恩也。我等常于所從聞經說法法師生世尊想。能以血肉而供養之猶不報恩。我等諸人于是法師生世尊想。我等諸人常當隨侍說是法者。此善男子常爲諸天之所衛護。世尊。若人書寫如是經典。若讀若誦若解說時。無量諸天爲聽法故往至其所

  爾時世尊告四天王釋提桓因梵天王等諸大衆言。善哉善哉。諸善男子。如汝所說。如是如是。若有叁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布施福德以爲一分。聞是法門所得功德。其福勝彼。諸善男子。置是叁千大千世界有人。若如恒河沙等十方世界滿中七寶。布施福德以爲一分。聞是法門所得功德。複過于彼。諸善男子。若有欲得諸功德者。當聽是經。若有欲得身色端正。欲得財富。欲得眷屬。欲得自在。欲得具足天樂人樂。欲得名稱。欲得多聞憶念堅固正行威儀戒定智慧解達經書。欲得善知識。欲得樂說辯才。欲得叁明六通。欲得一切善法。欲得與諸衆生一切樂具。欲得涅槃者。當聽是經敬信是經受持讀誦如說修行廣爲人說

  諸善男子。若有人能行是經者。我不見其有不攝受。如此一切諸勢力者。諸善男子。我今語汝。若人所從聞是經者。若是和上。若阿阇梨。我未曾見世間所有供養之具能報其恩。以是法門出于世間。世間供養所不能報。何以故。以是法門過于世間。世間財物所不能報。是法無染。染汙之物所不能報。不可得以世間資生飲食臥具所能報恩

  諸善男子。說是法者余不能報。惟有一事謂如說行。若有人能于此法門如說行者。是人名爲能報佛恩。是人亦名恭敬于師淨畢報恩。是人不空食人信施。是人名爲順如來教。是人名爲越度衆流。是人名爲過諸險道。是人名爲建立勝幢。是人名爲能破敵陣。是人名爲師子之王。無所畏故。是名象王。能降魔故。是名牛王。外道論師無能壞故。是名醫王。療衆病故。是人名爲無所怖畏。能說如是甚深法故。是人名爲能具足舍。能舍一切諸煩惱故。是人名爲持清淨戒。究竟一切諸善法故。是人名爲得大忍辱。以得遠離我我所故。是人名爲大精進力。于無量劫心無惓故。是人名爲具足禅定。心常系念住一處故。是人名爲有大智慧。善解言說諸章句故。是人名爲有大功德。以無量福嚴身相故。是人名爲有大威德。能蔽日月諸光明故。是人名大力。持佛十力故。是人名大雲。能震法雷故。是人名大雨。滅煩惱塵故。是人名歸依。以至涅槃故。是人名大救。救生死畏故。是人名燈明。離無明闇故。是人名歸趣。魔所驚怖者之所歸依故。是人名究竟大道之衆生。是人名得位。以坐道場故。是人名得法眼。是人名見真如。是人名知空。是人名爲安住大悲。是人名爲安立大慈。是人不舍一切衆生。是人名爲背于小乘。是人名爲向于大乘。是人名爲除舍顛倒。是人名爲至于平等。是人名爲入于法位。是人名爲安住道場。是人名爲破壞諸魔。是人名爲住一切智。是人則能轉于法輪。是人能作佛所作事。諸善男子。我若一劫。若余殘劫。稱揚彼人。贊歎彼人。說其如說修行功德不能窮盡。如來之辯亦不可盡。所有功德亦不可盡

  爾時會中有一天子。名不退轉。在大會坐。時不退轉天子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說隨法修行。隨法修行者。雲何說名隨法修行。佛言。天子。如我所說隨法行者。謂不修行一切諸法。是名修行一切諸法。何以故。若人修行一切諸法。彼法不作亦非不作。若法不作亦非不作。是則名爲隨法修行。如是行者則不行善不行不善。不行有漏不行無漏。不行世間不行出世間。不行有爲不行無爲。不行生死不行涅槃。是則名爲隨法修行。若不修行一切法者。名爲修行。以世間人有法相者不如實行。若有法相彼人則無如實修行。若人不能住于法中。不如實行一切諸法。以一切法無有對故。如是說名如實修行

  爾時不退轉天子白佛言。世尊。若能如是如實行者。是人畢竟如實修行。何以故。實法行者名爲畢竟。如實修行非是住于邪行道者。住正道者有隨法行。世尊。行正行者無有邪法。何以故。諸法平等無差別故

  爾時勝思惟梵天。問不退轉天子言。善男子。汝住如實修行中耶。答言。梵天。若使世尊所說法中有二相者。我則住于如實修行。今以諸法無有二相。是乃名爲如實修行。梵天。而我如實住彼行中。以常不作亦不戲論。如真如法。如是修行如實之法。我住彼法如彼法行。是故我說住于修行。梵天言。天子。我嘗于此佛國土中不曾見汝。天子言。梵天。我亦于此佛國土中不。曾見我梵天言。天子。此佛國土非是分別。無所分別我見不見。天子言。梵天。我亦如是。亦不分別。無所分別曾于佛土見與不見。問言天子。何人能見未曾見耶。答言。梵天。謂諸凡夫一切未曾見聖法位。若能入者是則名爲先所未見而能見也。是法位如非眼識見。亦複非是耳鼻舌身意識所知。但諸聖人如彼真如。如是而見如眼耳如。乃至意如及法位如。亦複如是。若有能作如是見者。是名正見。爾時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譬如商主入于寶洲眼所見者皆是寶物。如是成就不可思議諸功德者。有所樂說皆是法寶。皆示實際以是諸善男子。不著我見不著衆生見。故是諸善男子。有所樂說皆不顛倒。是諸善男子。有所樂說能清淨本際。不見後際。不見現在際。是諸善男子有所樂說。若無信者能令生信。若已信者令得解脫。是諸善男子有所樂說。若憍慢者能令降伏。無憍慢者令如實知。是諸善男子有所樂說。一切諸魔不能得便。其有聞者過諸魔業。是諸善男子有所樂說。若有未生諸善法者則能令生。若有已生諸善法者能令不滅。是諸善男子有所樂說。現在煩惱已生能斷。未生煩惱能令不生。是諸善男子有所樂說。若有未發菩提心者則能令發。已發心者能令不退。是諸善男子。有所樂說。能令一切諸法不斷。攝取一切諸法不滅。是諸善男子有所樂說。能令滿足一切佛法。世尊。以是樂說能善降伏一切外道。何以故。世尊。一切野幹師子王前不能勝身。何況出聲。世尊。一切外道諸論義師。亦複如是。不能堪忍堪作無上師子王吼

  爾時不退轉天子。問釋提桓因言。憍屍迦。所言師子吼。師子吼者。爲何謂耶。以何義故名師子吼。答言。天子。若行者說法。無所貪著而有所說。是則名爲師子吼也。若行者貪著所見而有所說。是野幹鳴。不得名爲師子吼也。以起一切諸邪見故。天子。汝當複說。雲何名爲師子吼者。天子答言。憍屍迦。若行者有所說法。乃至如來尚不貪著。何況余法。是則名爲師子吼也。又憍屍迦。若行者如說修行。如是說法名師子吼。決定說法名師子吼。說法無畏名師子吼。又憍屍迦。若行者爲得諸法不生不滅。不爲法生不爲法滅。如是說法名師子吼。又憍屍迦。若行者爲無垢無淨無合無散。是故說法名師子吼。又憍屍迦。師子吼者名決定說。一切諸法悉無有我無衆生等。名師子吼。以決定說諸法皆空無相無願。名師子吼。守護法故而有所說。名師子吼。爲諸衆生令得解脫。發菩提心說如是言。我當作佛。如是說法名師子吼。若能清淨資生知足。如是說法名師子吼。常能不舍白瑪若拙。如是說法名師子吼。若自行施化他令施。如是說法名師子吼。若能不舍成就威儀。如是說法名師子吼。等心怨親。如是說法名師子吼。常修精進不舍本願。如是說法名師子吼。能除煩惱。如是說法名師子吼。能以智慧善知所行。如是說法名師子吼。當說如是師子吼時。于此叁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百千伎樂自然出聲。放大光明普照天地。百千諸天踴躍歡喜。而作是言。此不退轉天子所說師子吼法。我等得聞。于閻浮提則爲再見轉于法輪。時佛微笑。諸佛常法若微笑時。則有若幹百千萬種青黃赤白紅紫等光。從口中出。普照無量無邊世界。上過梵世蔽日月光。照已還攝繞身叁匝從頂相入。于是勝思惟梵天。向佛合掌。偈贊請曰

  度一切慧最勝尊  悉知叁世衆生行

  智慧功德及解脫  願爲演說笑因緣

  佛慧無量不思議  知衆生心無障礙

  隨應說法稱根性  聲聞緣覺所不及

  惟願最勝無上尊  爲我演說笑因緣

  舌淨無垢月光明  如帝釋王梵天王

  普照天人須彌山  及鐵圍等一切山

  惟願最勝無比尊  爲我演說笑因緣

  大聖寂然離嗔恨  天人瞻仰無厭足

  一切皆蒙得快樂  願爲分別笑因緣

  通達諸法如虛空  水沫電雲幻夢影

  水中月等虛空相  願以妙音說笑緣

  離分別相諸邪見  了空無相及無作

  常樂禅定寂然法  願說放此淨光緣

  不著文字言語聲  爲諸衆生常說法

  不著我法無垢慧  一一法句如來說

  智通根力皆具足  華光智慧爲我說

  如來世尊能永滅  生老病死一切苦

  那羅延力勇猛力  降伏一切諸魔力

  能與衆生無歸者  而作歸依法燈明

  惟願勇猛天人師  爲我分別說笑緣

  爾時世尊。告勝思惟大梵天言。梵天。是不退轉天子。汝爲見不。大梵天言。如是世尊。唯然已見。佛言。梵天。此不退轉天子。從今已後過叁百二十萬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號須彌燈王如來應正遍知乃至佛婆伽婆。世界名善化。劫名梵歎。其佛國土閻浮檀金琉璃爲地。純菩薩僧。勇猛降伏諸魔怨敵。所須之物應念即至如兜率天。佛壽無量不可計數。說法無過。于是勝思惟梵天。謂不退轉天子言。天子。如來今已授仁者記。天子言。梵天。我之受記如與真如法界授記。與我授記亦複如是。梵天言。法性法界不可授記。天子言。如法性法界不可授記。當知一切菩薩授記。亦複如是。梵天言。天子。若佛如來不與汝記。汝于過去諸如來所。是則便爲空修梵行。天子言。梵天。若無所住是住梵行。問言。天子。雲何無住而住梵行。答言。梵天。若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不住無色界。是住梵行。複次梵天。若不住我。不住衆生。不住壽命。不住人者。是住梵行。以要言之。若不住法。不住非法。是住梵行。問言。天子。所說梵行爲有何義。答言。梵天。住不二道是梵行義。問言。天子。住不二道爲住何所。答言。梵天。住不二道是即不住一切諸法。何以故。以衆賢聖皆無所住。不取于法不度諸流。問言。天子。雲何修道。答言。梵天。不墮有無。故不分別是有是無。如是修者名爲修道。問言天子。爲以何法而修道耶。答言。梵天。不以見聞覺知等法。亦不以得。亦不以證。于一切法無相無示。名爲修道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