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海龍王經》

「經集部」經文598卷15頁碼:P0131
西晉 竺法護譯

  《佛說海龍王經》叁 ▪第2页

  西晉月氏國叁藏竺法護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惡口得八清淨言辭之報。壽終之後得生天上。何等八。所說如谛。所言柔軟。所言如應。所言和順。所言能受。所言光曜。所言衆人莫不承樂。所言衆所不譏。因是德本。志願無上正真之道。得成如來音聲超梵。佛語龍王。人不绮語得叁正行。何等爲叁。常爲衆明諸等敬愛。心常專一入于至誠不以多言。于天上人間常得大尊不爲雜碎。以是德本。志願無上正真之道。爲佛所授決得成如來所言無異。佛語龍王。人不嫉妒得五威神。何等五。身口意明諸根具足。得極財富而以自恣。降伏諸冤。樂于飲食美味生活之業。福德巍巍爲諸國王所見恭敬。而蒙覆蓋如己所有微妙之寶。致差特家功德宿本不嫉他財。因是德本。志願無上正真之道。成等世尊叁界所奉。佛語龍王。人不嗔恚得八心歡喜法。何等爲八。無害樂谛滅除嗔恚。樂于誠實心不樂诤心。樂質直安祥而和。等于聖賢常懷慈心。愍傷具足見人安悅。端正殊好衆人所敬。生于梵天不以爲難。心以方便哀和之故。是爲八。因是八德本。志願無上正真道意。得爲如來至真等正覺觀無厭者

  佛語龍王。人不邪見得十法德。何等十。志性真實得人善友。信善惡之報。若已沒命不傷犯人。念行佛道心無有異。不事天神志懷質樸。舍于谀谄神咒之術。與諸天人以爲朋友。不與地獄餓鬼畜生而作伴侶。與衆特異功德巍巍聖道爲上。離于邪見離于貪身。離于惡見都無挂礙。于聖平等。須臾之間生天上人間。是爲十德法。已離邪見得本。志願無上正真之道。近得諸佛道法。速逮神通。成爲如來。佛語龍王。菩薩離于殺生而行布施。常得大富長壽無極行菩薩道。一切外怨莫能當者。已離盜竊而布施者。既饒財寶人不敢取。行菩薩道無能妨廢。合聚一切功德之法。離于邪淫而布施者。後常大富妻無逸態。在于人間無敢犯者。其家女人而不色視。離于妄語而布施者。常大富有不被誹謗。以下劣人皆蒙擁護。行菩薩道言行相應所願堅強。離于兩舌而布施者。常大富有眷屬不別。行菩薩道則得菩薩一切眷屬質直等性。已離惡口而布施者。常大富有所言人受。行菩薩道入于衆會莫不欣樂。離于绮語而布施者。常大富有所言辄行。行菩薩道斷一切疑離于嫉妒而布施者。常大富有喜好衣食床臥具足。行菩薩道已所喜者。而以加施得大尊豪。離嗔恚心而布施者。常大富有威耀端正。所言說者衆人愛樂。行菩薩道心無加害諸根具足。離于邪見而布施者。常大富有立于正見。生于族姓值佛世尊。行菩薩道不離諸佛。常得聞法發菩薩心。佛語龍王。是謂十善布施莊嚴廣大。乃爾此十善行。以戒莊嚴以自具願得諸佛法。以忍莊嚴諸相種好成佛音聲。以精進莊嚴降伏魔怨。以佛道法有所超度。以禅莊嚴心意所趣而以清淨。以智慧莊嚴除諸枉見。行慈莊嚴當以仁和不害衆生。行哀莊嚴不舍黎庶。行喜莊嚴無懈厭心。行護莊嚴得無所著斷諸疑結。行恩莊嚴勸化群萌。行意止莊嚴止身諸痛癢心法具足。行意斷莊嚴斷諸惡法具足善德。神足莊嚴神足輕舉。五根莊嚴。堅固其行。以上精進而無放逸。以心修治除諸塵勞。五力莊嚴以質直心降化衆怨。覺意莊嚴曉了諸法如本所由。八路莊嚴懷來正慧寂然莊嚴。滅除一切諸垢塵勞。以觀莊嚴觀諸法本審谛悉無。善權莊嚴。有數無數有爲無爲具足安隱。佛語龍王。取要言之。十善之德。具足十力四無所畏成諸佛法。以具足之故。于是十善之德。廣普莊嚴常當精進。譬如郡國縣邑村落丘聚。百谷藥草樹木華果種殖刈獲皆因地立。十善之德天上人間皆依因之。若學不學及得果證。住緣覺道菩薩道。行諸佛道法皆由從之。于是海龍王白世尊曰。何謂入法門菩薩所行。入法門者。除于宿世陰蓋之罪。已除陰蓋得至超異。佛語龍王。菩薩有一法除諸罪蓋。何等一。立于擁護不舍所說悔過首罪。複有二法除諸罪蓋。何等二。常觀淨法。不造現在。複有叁法除諸罪蓋。何等叁。入因緣慧具足悅心。依本淨法了知本無。複有四法除諸罪蓋。何等四。曉了于空。不住無想趣于無願。慧無所造。複有五法除諸罪蓋。何等五。無我無人無壽無命無識。複有六法除諸罪蓋。何等六。歡喜笃信。而無狐疑。往返進止。觀察審谛。所作至誠。不失正信。是爲六法除諸罪蓋。龍王白佛。何謂菩薩得至超異。世尊曰。菩薩有十事得至超異。何等十。常念歡悅。心性清淨。善權方便。堅強精進。觀察人物。行無極哀。修德無厭。博聞不惓。奉無放逸。念于道場。令得佛慧。不舍道心。是爲十事。菩薩所行得至超異

  燕居阿須倫受決品第十二

  于是燕居無善神白世尊曰。何謂菩薩超諸德上。佛告無善神。菩薩有八法超諸德上。何等爲八。菩薩于是離于貢高爲一切人下屈謙敬。受教恭順言行相副謙順尊長。一切德行諸法爲本。所行堅強超諸善德。樂于微妙若幹種施。甯失身命不求人便。見有危懼施以無畏。來歸命者不以舍棄。求于一切福慧之業不以厭足。是爲八法。無善神又問佛言。菩薩有幾法行。得身長大面部弘滿眷屬繁熾意廣無極。佛告燕居無善神。菩薩有四事得身長大。何等爲四。不說他人所作貪嫉。作佛形像根相具足。和合離別勸令志于無上正真之道。向于衆生無傷害貌。是爲四事得身長大。菩薩有四事面部弘滿。何等四。若幹璎珞而用布施。一切所愛施而不惜。常以慈眼觀于如來。見人端正不生嫉妒。是爲四事得面色弘滿。菩薩有四事得眷屬繁熾。何等四。離于兩舌未曾破壞他人眷屬。見他友黨代其歡喜不舍道心。並化他人令發道意。是爲四。菩薩有四事意廣無極。何等爲四。其心清淨而無谀谄除重愛欲。所在中間而無厭疲。志于微妙深入要法。一切諸法本末皆空。是爲四菩薩意廣無極。于是燕居無善神。與叁萬二千眷屬。各各以若幹種八千天華。散世尊上以偈贊曰

  其有于十方  人種不可量

  須臾一時頃  則供養世尊

  假使十方人  一切供養德

  在于百千劫  等心給足人

  不能及慈心  愍傷之福行

  寂然極如應  供養安能報

  是爲諸十方  供養之奉事

  發心無與等  正谛住如應

  于是吾自由  立志無谀谄

  已覺了本無  自致得佛道

  人中尊見愍  叁界無谀谄

  十力證明我  解我心性行

  柔軟無怯弱  以離諸恐懼

  布施調禁勝  持戒及忍辱

  精進于定意  爲應住智慧

  順從慈愍哀  常奉至誠行

  加哀不爲我  勝不受善決

  人尊我便當  自別受佛決

  吾悉不狐疑  謂不成自由

  吾了了究竟  志淨在于道

  人中尊時笑  月英尋問曰

  今何故欣笑  唯聖解說之

  化度時告曰  月英具聽之

  吾所以示現  奮出大光明

  時燕居廣普  志願尊大道

  叁萬二千人  諸所從眷屬

  于百千劫中  常行菩薩道

  一切志同等  當得聖佛道

  當供養諸佛  等如恒邊沙

  所開化人民  其數複過此

  其劫曰歡喜  又號淨複淨

  得佛離寂塵  覺了至無憂

  此燕居廣普  當逮爲法王

  超出精進力  號曰帝幡幢

  其世界名曰  欣樂仁莊嚴

  衣食豐平賤  譬如兜術天

  其十力壽命  七十億萬歲

  滿六十那術  比丘比丘尼

  諸菩薩之衆  有八百那術

  堅住于總持  所聞悉解了

  彼于歡喜劫  又號淨複淨

  皆以如是比  當成尊佛道

  開化百千人  悉使住佛道

  具觀是德勝  菩薩之道心

  燕居無善神  彼聞佛授決

  四千萬大衆  悉發菩薩心

  叁千界震動  則時雨天華

  善哉總要德  心意之所持

  無焚龍王受決品第十叁

  于是無焚龍王白佛言。一切諸法皆無所住亦無有人。何有受決者。誰當成至無上正真道爲最正覺乎。佛言如是。如仁所言。一切諸法皆無所住。亦無有人。一切諸法亦複如是。凡夫愚人處于顛倒。住吾我人無人起人想。菩薩發大哀爲除顛倒。去吾我人被覺德铠。此正士等曉了諸法無吾我人。開化誘立吾我人命。屬仁所雲誰受決者。諸仁等解人空無我。則爲受決。一切法等觀諸法寂則爲受決。諸佛國等而無所取。心淨無垢則爲受決。慧觀諸佛等諸佛道不壞法界。則爲受決。于諸魔衆等一切魔。于塵無塵了心本已。則爲受決。無名無相無應不應。無念不念不受不舍。則爲受決。佛語龍王。其心意識無所住立。則爲受決。諸法如是。以無因緣諸法本谛。覺了諸法平等無異。則成無上正真之道。究竟求本無有受決及成佛道。若受決者。若受決已。所以者何。諸法無形本末悉斷皆無有主。一切諸法從因緣轉。諸法如空。無從生相故。諸法無從生相。無所至相故。諸法無所從來。計本空故。諸法無所至。未發起故。諸法無所住。不可得處故。諸法悉空。用無身故。諸法無著。用無猗故。諸法無所猗。不可動故。諸法不可動。無處所故。諸法皆愚。用自然故。諸法自然。無言教故。諸法無言教。無色像故。諸法無色像。用無念故。諸法無念。無因緣故。諸法無因緣。無所行故。諸法無所行。用寂然故。諸法寂然。無受陰故。諸法無受陰。本淨空故。諸法脫相。用無二故。諸法無二。用本一故。諸法本一。離若幹故。諸法等無差特。用等覺故。佛語龍王。解諸法等無受決者。不成等覺。且觀于是如來堅固興無極哀。及諸菩薩勸樂之力。諸法如是以無央數爲人解說。合會有數于諸法觀。無解脫人法亦不度。人如法者人亦如也。道亦如也。佛亦如也。決亦如也。諸法亦如也。故曰如來了于本無。住本無故。而不可動故曰本無本無像。本無壞。解了本無故曰如來。以如來故等住本無。諸法如是等如本無住。是爲如來等住之地。其有菩薩聞是說者。不恐不怖不畏不難。以是如來等住之地。爲人解說。佛說是時。叁千菩薩皆得法忍。阿耨達龍王歡喜踴躍。以白珠璎珞價當是世。而覆佛上

  女寶錦受決品第十四

  爾時海龍王有女。號名寶錦離垢錦。端正姝好容顔英[禮*色]。與萬龍夫人俱。各以右手執珠璎珞。一心視佛目未曾眴。禮佛而立。時寶錦女及萬夫人。以珠璎珞奉上世尊。同音歎曰。今日吾等一類平心皆發無上正真道意。吾等來世得爲如來至真等正覺。當說經法將護衆僧如今如來。于時…

《佛說海龍王經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