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燈叁昧經》二 ▪第3页
高齊天竺叁藏那連提耶舍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智者見是過 不與愚共俱
若與往來者 失天況菩提
智者恒住悲 住慈與喜合
常舍一切有 修定證菩提
悟道除憂怖 見人老死逼
于彼起悲愍 發言合真義
若人知佛法 離言說聖谛
若聞是法者 得離食聖愛
童子。以是義故。欲得成就堅固行菩薩應如是學。何以故。童子。堅固行菩薩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則爲不難。何況此叁昧也。爾時月光童子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應正遍知。善能說此堅固之行。爲入此叁昧法。善說善建立一切菩薩所學。乃是一切如來行處。尚非聲聞辟支佛地。何況外道。世尊。我今當住是堅固行。何以故。我欲如佛所學。我今欲學。我欲知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故。我欲破壞于魔波旬及其眷屬。我欲脫一切衆生苦。唯願如來及比丘僧並諸眷屬。明受我請。爲悲愍我故。如來爾時及比丘僧默然許受。月光童子明日請食爲護彼故。時爾月光童子。既蒙如來許受供已。歡喜踴躍深自慶幸。即從坐起偏袒右臂。頂禮佛足右繞叁匝辭退而去
爾時月光童子。向王舍城還至家中。到已即于其夜嚴辦種種無量無數勝味飲食。于王舍大城一切諸處。悉懸缯彩散種種花豎幢幡蓋。燒衆名香施諸帳幕。掃治街巷除卻瓦礫。于四衢道灑令清淨。散栴檀末雜寶遍布。複散種種花種種寶花。間錯其地猶如彩畫。又以無量種種莊嚴雕飾城巷。其城一切周遍已。有優缽羅花。拘物陀花。缽頭摩花。分陀利花。于其家內。純以牛頭栴檀用塗其宅。以種種莊嚴張諸寶帳。爲佛世尊設上味食。是時童子作如是等莊嚴城郭街巷舍宅。辦諸供具一夜之中悉備足已。至明清旦。與八十那由他菩薩。阿逸多菩薩以爲上首。其名曰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香象菩薩。寶幢菩薩。難勝菩薩。文殊師利童子菩薩。勇健軍菩薩。妙臂菩薩。寶花菩薩。不虛現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诃薩。于余菩薩而爲上首。與如是等大菩薩衆前後圍繞。出王舍大城往如來所。更整衣服。頭面作禮。右繞叁匝白佛言。世尊。食時既至所設已辦。願垂臨顧入王舍城。至我室內哀受我供
爾時世尊于中前時。著衣持缽。與大比丘滿百千人菩薩摩诃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無量百千而設供養。恭敬贊歎。佛大威力。佛大神足。佛大變現。佛大威儀。放百千萬億那由他光。作百千種伎樂。雨種種天花。爲受月光童子供故入王舍城。佛以久集無量善根。以右千輻輪足蹑城門阃。時現種種神變未曾有事。諸佛如來若入城時。法皆如是現其神變。汝今善聽當爲汝說。佛入城時所有神德。說偈頌曰
大仙入王城 輪足蹑門阃
威力動大地 衆生鹹歡喜
諸乏飲食者 遠離饑渴患
其身皆飽滿 由佛履阃故
聾盲喑痖輩 貧窮薄福等
諸根悉全具 由佛履阃故
閻羅界餓鬼 食膿唾屎尿
悉得天味食 由佛履阃故
諸山及寶山 種種林花果
曲躬悉回向 由佛履阃故
大海城邑聚 地皆六種動
不逼惱衆生 由佛履阃故
人天鸠槃等 歡喜住空中
爲佛持寶蓋 發大菩提心
諸音樂不擊 自然出妙聲
衆人皆歡喜 由佛履阃故
百千萬億樹 向佛具花果
無量天住空 所設非人供
百千諸牛王 獸王師子吼
象馬悉歸禮 由佛履阃故
國中諸大王 見十力世尊
導師勝妙色 歡喜而頂禮
余人心喜贊 或散諸妙花
合十指爪掌 稱佛爲大悲
或散諸璎珞 金鎖[(王*巨)/木]臂印
或散師子條 發大菩提心
女人奉金鬘 又女散面花
或解金璎珞 乳面手嚴具
或有散金花 及諸嚴身具
雖舍無一心 悕求諸佛道
城人布妙衣 或複散頂珠
及散衆寶網 佛至城門故
若人病苦逼 種種憂箭射
一切鹹具樂 導師威德故
拘翅羅鹦鹉 孔雀頻伽等
諸鳥住空中 出和雅妙音
衆鳥心歡喜 出是妙音時
能滅修行者 貪嗔癡煩惱
無量億衆生 聞聲得順忍
爲聖授彼記 未來鹹作佛
見佛十力身 衆生樂佛智
我雲何得此 佛知欲授記
佛一一毛孔 放百千種光
遍照諸佛刹 普眼入城故
障蔽于日明 摩尼寶天火
余光悉不現 佛入城門故
百千蓮花敷 出地千葉淨
十力尊蹈上 與衆遊城巷
道路無穢汙 純以香泥塗
遍城燒妙香 馨流甚可樂
巷陌甚嚴麗 除去諸瓦礫
十力功德故 具種種花香
百千惡夜叉 見佛金色身
起大悲愍意 淨心歸牟尼
諸天宮悉空 皆共來觀佛
在空雨衆花 佛入勝城時
若人以散花 于人天師所
佛上成花蓋 莊嚴身端好
人天修羅等 睹佛十力尊
心歡喜踴躍 未曾有厭足
右有百千梵 左帝釋亦然
無數天在空 恭敬叁界尊
時佛現變已 開示勝妙法
百千衆聞者 發大菩提心
相好花爲身 猶滿虛空星
佛處王禦路 如淨空圓月
如淨摩尼寶 離垢無瑕穢
十方放光明 佛照刹亦然
諸天衆圍繞 人尊入王城
足履地如畫 來入月光宅
城郭悉莊嚴 百千億幢幡
栴檀塗其地 散花而莊嚴
佛在道行時 發廣悲愍心
口出無量光 吐香而說法
睹佛身生樂 得喜不思議
我等何時得 法王勝供養
無量人發心 我明亦請佛
憐愍救濟者 久遠難值遇
或巷城卻敵 勝妙自莊嚴
辦具諸花璎 散佛爲菩提
或勝瞻波鬘 婆師目多伽
或複散缯彩 發勝純至心
或在家心淨 勝衣自莊嚴
以缯彩諸花 散大比丘衆
優缽羅花等 複散妙金花
種種摩尼寶 或散栴檀末
現諸希有事 不可稱計數
佛入城門時 多人發道心
無煩熱見谛 善現善見天
阿迦尼離欲 一切來觀佛
密身及廣果 百那由他衆
如摩尼光曜 悉來瞻仰尊
淨天子無數 及諸少淨天
無量淨天子 悉來觀大仙
其少光天子 及無量光天
光音天子等 鹹共來觀佛
其梵輔天子 並及梵衆天
定藏大梵等 皆來觀世尊
他化天歡喜 化樂天善心
兜率炎摩衆 叁十叁天王
四方四天王 財主毗樓勒
惡眼提賴吒 故來禮敬佛
大力夜叉王 及眷屬淨心
並親族在空 雨諸天妙花
恒醉持鬘天 執種種花鬘
並眷屬心喜 供養勝丈夫
百器足夜叉 並妻及眷屬
自擊美音樂 供養于如來
喜悅耽美歌 謂緊那羅王
居在香山頂 踴躍悉來集
婆稚睒婆利 羅睺毗摩質
並余大威德 而雨諸寶物
過無量羅刹 多衆而圍繞
各持諸妙花 恭敬而散佛
阿耨大龍王 女善學音樂
擊百種妙聲 誠心供養佛
耨龍五百子 求廣菩提智
與親屬圍繞 鹹共無上尊
阿波羅龍王 向佛而合掌
持龍勝真珠 在空供養佛
目真陀龍王 踴躍悉歡喜
散諸妙寶果 淨心而供養
彼起勝敬心 念佛種種德
諸親屬圍繞 皆來贊歎佛
難陀跋難陀 德叉黑瞿昙
與眷屬詣佛 屈膝禮善逝
伊羅缽龍王 百眷屬號泣
憶念迦葉佛 厭惡此受生
我昔懷疑惑 壞小[廿/伊]蘭葉
是故生難處 不能知佛法
深厭此蛇身 願速舍龍趣
能知清涼法 道場所得者
余多千龍王 海龍摩那斯
持上妙龍衣 來奉人中尊
調達擲佛石 夜叉住空接
其名金毗羅 恭敬在佛前
阿吒夜叉城 空無大夜叉
誡約悉令集 供養大仙尊
灰毛針夜叉 阿吒婆可畏
雪山婆多山 驢夜叉歸佛
種種異類身 被服甚可畏
多那由他鬼 持吉物奉佛
食海金翅鳥 變形婆羅門
寶冠自莊嚴 住空而禮佛
閻浮所有城 一切大林天
與城神俱來 供養世間解
無量林天至 並諸樹神等
及一切河神 集詣法王所
山峰岩嶺神 堆阜天亦至
泉池沼神等 共海神喜到
天人修羅鬼 迦樓鸠槃等
餓鬼富單那 悉來供養佛
諸天修羅衆 離慢鹹供養
見佛入王城 觀之無厭足
過修菩薩行 供養曾世尊
彼作是淨業 衆生觀無厭
須彌輪山等 及閻浮諸山
不能爲障蔽 諸佛照刹光
此娑婆諸海 土地悉平正
佛刹普皆遍 散衆花悉滿
百千種光明 法王足下放
地獄盡清涼 除苦獲安樂
十力爲說法 天人得眼淨
無量百千衆 于佛道決定
無等等入城 現作是神變
無量百千劫 佛說尚難盡
如是勝德聚 牛王度彼岸
一切德究竟 頂禮佛福田
爾時世尊。與諸比丘前後圍繞。往詣月光童子住處。坐所敷坐。諸比丘僧次第而坐
爾時月光童子。知佛菩薩比丘坐已。自手赍持多種美食。所謂佉禅尼蒲禅尼梨呵那諸沙尼等。又持漿飲以百味食。充足如來及以大衆。既充足已歡喜踴躍深自慶遇。佛及大衆飯食訖已。卻缽澡手。以萬億價寶衣奉上如來。比丘衆隨上中下次第。各以上中下叁衣次第施之
爾時月光童子。于佛及僧施衣物已。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作禮住于佛前默念說偈。而問世尊
菩薩智者行何行 常能解知諸法性
雲何能入所作業 惟願導師爲我說
雲何能得于宿命 雲何不複處胞胎
雲何能得不壞衆 何故而得無量辯
無上定慧兩足尊 如我所問願記說
知諸衆生心所行 于一切法無有疑
佛知一切法體性 離言語法以言說
如師子吼摧野幹 佛降異道亦如是
知諸衆生之所行 通達諸法到彼岸
無礙智慧淨境界 惟願法王爲我說
知于過去未來世 及今現在亦悉了
叁世無礙智堪能 是故我問釋師子
一切叁世諸佛法 法王世尊悉能知
于法體性善覺悟 是故我問大智海
能離一切諸法過 已能斷于心穢故
剪除一切癡穢結 願佛爲說菩提行
而佛所得諸法相 如所得相爲我說
我聞如是法相已 依所聞相行菩提
衆生行相多差別 我作何行能解入
願爲我說入行法 我得聞已則能知
一切諸法各差別 其體空寂性遠離
菩薩雲何能現證 願爲我說是法母
于一切法到彼岸 言說法句已修學
己自無疑除他疑 爲我顯示佛菩薩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月燈叁昧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8】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