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薩璎珞經》

「經集部」經文656卷16頁碼:P0001
姚秦 竺佛念譯

  《菩薩璎珞經》五 ▪第3页

  菩薩璎珞經卷第五(一名現在報) /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我今舍此身已當更求觀。如我今身解知無我。然知外物亦複如是。一一分別悉無所有。是謂于現在身便能思惟過去未來。複次善男子善女人。自觀己身外物已。舍此心當更求觀。我今此身悉皆分別非有非無。彼衆生者如我身不。便分別外人內過去身。咄嗟此身磨滅不久。便起不淨想已生不淨想。知外人內過去身如己無異。若善男子善女人。舍此外人內過去身已複當生觀。雲何此人內過去心。爲從何生爲從何滅。複自思惟。且舍外人內過去心。便複思惟外人內未來心。咄哉此身爲從何來爲從何滅。是謂善男子女人在菩薩位者。便能具足叁禅之行。佛複問月光照菩薩曰。雲何學地修叁禅法。月光照菩薩白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已在信地名曰學人。便欲前進向所趣道。即詣六靜處若樹下冢間無事及虛空露靖。便能結加趺坐端心思惟。自欲具足叁禅行法。是時善男子善女人。內自思惟。自觀內過去身本從何生複從何滅。複自思惟咄嗟此身本無所生本無所滅。善男子善女人。即舍此身已複更求觀。我今此身爲從何生爲從何滅。未來身者亦複然耶便自思惟。內未來身爲從何生爲從何滅便自生念。此內未來身亦不有生亦不有滅。是謂善男子善女人于學地內身具足叁禅。雲何學地觀內身于他身具足叁禅。是時善男子善女人。舍此身已自觀外身。內過去身本從何生本從何滅。使自思惟。咄他內過去身。爲從何生爲從何滅。複自思惟。此內過去身亦不生亦不滅。複舍此已而更求觀。此內過去身已不複生已不複滅。此內未來身爲從何生爲從何滅。便自生念。此內未來身亦不生亦不滅。是謂善男子善女人于他身內過去未來身具足叁禅。佛告月光照菩薩曰。雲何無學地善男子善女人具足叁禅。月光照菩薩白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趣漏地斷無漏法。便自思惟。結加趺坐內自思惟。此內過去身爲從何生爲從何滅。複自思惟。此內過去身亦不生亦不滅。爾時無學善男子善女人。舍此觀已複更思惟。我今已觀內過去身。當複觀我我過去身。亦不見滅亦不見生。亦劫無有亦無生死亦無刹土。是謂善男子善女人于無學地具足叁禅。世尊複問月光照菩薩曰。雲何一地菩薩不盡諸行具足叁禅。答曰。以無身觀觀身念。以無念本不失念行。不以聲受音響。過初菩薩地叁過信地叁越一切諸法是謂善男子善女人具足叁禅。世尊問月光照菩薩曰。雲何族姓子不見汝一地叁禅乎。答曰。不見有界。是故不說。佛言。無身耶有身耶。何以故不說。答曰。有身。佛複問曰。身爲法身爲四大身答曰。是父母身。佛言。汝今以父母身。雲何成就叁禅。月光照菩薩白佛言。如我初求如來至真等正覺。坐樹王下無畏亦無恐懼心。便念叁界然熾法。即自思惟。過去諸佛悉般泥洹。爲能度幾所衆生過去須陀洹。過去斯陀含。過去阿那含。過去阿羅漢。過去辟支佛。複自思惟。于未來亦複如是。是謂一地菩薩具足一禅行。如我一地菩薩觀見叁界。一地行本越次羅漢辟支佛上。是謂一地菩薩成就二禅。若一地善男子善女人。分別內外守身叁空。演說法教無有差錯。是謂一地中成就叁禅。佛複問月光照菩薩曰。汝何不說斯陀含阿那含叁禅耶。答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已在見地便自思惟。己身內過去身內未來身亦不有此身。亦無佛想亦無法想亦不見身想。是謂內過去身具足叁禅。雲何內未來身具足叁行。爾時斯陀含複自觀內外舍諸塵勞。于叁禅地系念不忘。雖自獲證不壞自相。猶如法法自相。自分別名身句身味身。複觀外無量衆生不興佛想。成就佛想平等無二。悉令清淨不見往來無有近遠。是謂斯陀含于內未來身具足叁禅。複次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以得不還道。便自分別。吾今定在受證之地。不壞諸法自然之相。審自證明。吾已過一已過二已過叁不複往來。處在生死心意澹然不可移轉。是謂善男子善女人于己身觀過去。未來亦複如是。爾時世尊問月光照菩薩曰。阿那含獲過去法耶。未獲過去法耶。答曰。阿那含獲過去法未盡過去法。何謂獲過去法未盡過去法。然阿那含身在過去法在未來。是謂獲過去法未盡過去法。又複阿那含身在未來法已過去。此亦獲過去法未盡過去法。複次善男子善女人。若阿那含身未過去身未現在。法已過去法已現在前。是謂阿那含獲過去法未盡過去法。世尊複問月光照菩薩曰。斯陀含獲過去法盡過去法乎。答曰。斯陀含雖有過去身。不獲過去法不盡過去法。雲何斯陀含有過去身。不獲過去法不盡過去法。答曰。斯陀含過去身已滅過去法未盡。未來法自觀已過去法亦無所有。如阿那含無過去身有過去法。是故斯陀含不爾。猶如明鏡觀其面像不如面面相見。是故斯陀含不如。阿那含識如純煉金。斯陀含識如未煉金。故有差別。佛複問。雲何族姓子。如汝所言。阿那含獲過去法盡過去法。獲未來法盡未來法。已成就所未成就法耶。答曰不然。雖爲煉金猶未成器。可有金名未有形像。佛言。善哉善哉。族姓子。善說此義。如阿那含無過去法盡過去法。無未來法盡未來法。如今阿羅漢獲過去法盡過去法耶。獲未來法盡未來法耶。答曰。獲過去法未盡過去法。獲未來法未盡未來法。是故有差別。爾時世尊問月光照菩薩曰。雲何二地菩薩具足叁禅行。答曰。猶如二地菩薩發無上至真等正覺。不見內身不見外身。系念在前便自思惟。我今內身有內過去身耶。無內過去身耶。有內未來身耶。無內未來身耶。舍此觀已複更思惟。我今已無內身已無外身。雲何于內身求內過去身求內未來身。是謂二地菩薩于己內外身具足叁禅。爾時二地菩薩複作是念。我今于內外身悉皆分別。當複次觀他內外身法與我有異不乎。轉自前進觀他內外身有過去身耶。無過去身耶。有未來身耶。無未來身耶。是善男子善女人在二地者。于他觀過去身無過去身。于他觀未來身無未來身。是謂二地善男子善女人于他過去身成就叁禅。世尊複問月光照菩薩曰。雲何叁地善男子善女人于叁地中成就叁禅。答曰。若叁地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于內觀過去身。有過去身耶。無過去身耶。于內觀未來身。有未來身耶。無未來身耶。複自思惟。我無初地內過去身不。過去身亦複無初地內未來身不。未來身亦複無初地他內過去身不。過去身亦複無初地他內未來身不。未來身複觀二地內觀過去身。有過去身耶。無過去身耶內觀未來身。有未來身耶。無未來身耶。複自思惟。我無二地內過去身不。過去身亦複無二地內未來身不。未來身亦複無二地他內過去身不。過去身亦複無二地他內未來身不。未來身如我今觀我叁地中內過去身無內過去身。複自觀內未來身無內未來身。自于地中觀他內過去身無他內過去身。觀他內未來身無他內未來身。況當我有身無身乎。是謂善男子善女人于叁地中具足叁禅。爾時世尊複問月光照菩薩曰。雲何善男子善女人于四地中具足叁禅。答曰若四地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于內觀過去身。有過去身耶。無過去身耶。于內觀未來身。有未來身耶。無未來身耶。複自思惟。我無初地二地叁地過去身亦無未來身。何況當有四地內過去身。四地內無過去身。四地內未來身四地內無未來身。是謂善男子善女人于四地中成就叁禅。爾時世尊複問月光照菩薩曰。雲何五地善男子善女人于五地中具足叁禅。答曰。若五地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內觀過去身。有過去身耶。無過去身耶。內觀未來身。有未來身耶。無未來身耶。複自思惟。我今已舍一地二地乃至四地。于四地中于內觀過去身無過去身。于內觀未來身無未來身。複舍此已觀他內過去身無過去身。觀他內未來身無未來身。況我于五地于內有過去身無過去身。于他觀未來身無未來身。是謂善男子善女人于五地中具足叁禅。世尊複問月光照菩薩曰。雲何六地善男子善女人于六地中具足叁禅。答曰。若六地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觀我無身于無我身中觀內。有過去身耶。無過去身耶。于內觀未來身。有未來身耶。無未來身耶。是謂六地善男子善女人于六地中成就叁禅。六地善男子善女人舍無我身已。于他觀內。有過去身耶。無過去身耶。于他觀內。有未來身耶。無未來身耶。複自思惟。于他內觀過去身無過去身。于他內觀未來身無未來身。是謂善男子善女人于六地中成就叁禅。佛複問月光照菩薩曰。七地善男子善女人雲何于七地中成就叁禅。答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在閑靜處端坐思惟。觀內過去身。有過去身耶。無過去身耶。複觀內未來身。有未來身耶。無未來身耶。善男子善女人複作是念。我今已舍一地。內過去身無過去身。內未來身無未來身。乃至六地內過去身無內過去身。內未來身無未來身。雲何當于七地中有內過去身無內過去身。有內未來身無內未來身。是謂善男子善女人于七地中成就叁禅。佛複問月光照曰。雲何善男子善女人于七地中觀他內過去身不過去身。他內未來身不未來身乎。答曰。善男子女人觀他內過去身非有他內過去身。觀他內未來身非有他內未來身。佛言。止止族姓子。非汝境界。何以故。七地善男子善女人。觀他內過去身亦不有他內過去身。唯無有他內未來身。汝何以故說。善男子善女人于七地中成就他內未來身。月光照菩薩複白佛言。如我觀他內未來身非有非無。是故說成就。佛複問月光照菩薩曰。雲何八地善男子善女人于八地中成就叁禅。答曰。若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觀內過去身無內過去身。觀內未來身無內未來身。觀他內過去身無內過去身。觀他內未來身無內未來身。或時善男子善女人。自觀內過去身時非有非無猶如虛空。未能滅內未來身。或時觀內未來身時。未能滅內過去身。或時觀他內過去身時。未能滅他內未來身。觀他內未來身時。未能滅他內過去身。是謂善男子善女人于八地中成就叁禅。佛複問月光照菩薩曰。雲何九地善男子善女人于九地中成就叁禅。答曰。若善男子善女人端坐思惟。觀內有過去身耶。無過去身耶。自觀內未來身。有未來身耶。無未來身耶。善男子善女人舍此觀已。複觀他內過去身。有過去身耶。無過去身耶。觀他內未來身。有內未來身耶。無內未來身耶。舍此觀已複作是思惟。我本無內過去身無過去身。本無內未來身無未來身。何況當有他外過去身無過去身。他外未來身無未來身。執心牢固不舍本誓。是謂善男子善女人于九地中成就叁禅。複次九地善男子善女人。當複修叁禅行至坐道場而不違失。雲何爲叁。一者觀。二者行。叁者本。若成就叁禅者。便能具足得至道場。雲何爲觀分別法界知衆根本莊嚴衆相。是謂爲觀。雲何爲行。往詣佛樹現身色相諸漏已盡。不爲塵垢之所染汙。諸佛如來之所常行四非常法。是謂爲行。雲何爲本。菩薩摩诃薩自念。我今弘誓已備。當使衆生備此弘誓。是謂爲本。善男子善女人具此叁行者。便能具足得至道場。複次善男子善女人。複當具叁禅得至道場。雲何爲叁。一者空空。二者空想。叁者空識。若具此叁空者。便能具足得至道場。雲何爲空空。所謂空者。觀內法空外法空。觀一世界二世界乃至無數阿僧祇世界。是謂爲空法。雲何爲空想。便入定意盡觀世界。亦不生念有空無空有我無我。是謂爲空想。何謂空識。入定意時複作是觀。吾今以衆生念更無他想。當淨衆生如我無異。然此衆生有無量識。吾今當以何識化彼衆識。吾今當以空識令此世界皆悉如空。令彼衆生分別識著。是謂善男子善女人于九地中具此叁禅。複有叁法所可修行。雲何爲叁。一者分別世界。二者分別衆生界。叁者分別第一義。若修此叁法者。便能進趣道場而無所畏。雲何分別世界。盡能遍觀一切諸界。有清淨者不清淨者。皆悉了知亦無錯謬。隨意選擇修治佛土。是謂世界。雲何衆生界。複當遍觀一切衆生。常以權便而教化之。不舍弘誓曠大之心。經曆劫數不以爲難。是謂善男子善女人成就衆生界。雲何成就第一義。一一分別衆生義趣悉歸于空。無我人壽命亦無一二。至一切法亦複如是。是謂分別第一義也。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叁法者。便能具足進趣道場。複有叁神足法。雲何爲叁。一者神足知過去法。二者神足知未來法。叁者神足知現在法。若善男子善女人具此叁法者。便能具足得至道場。雲何神足知過去法于是九地善男子善女人知過去法如虛空想。分別過去衆生有欲怒癡染汙心者。無欲怒癡不染汙心者。一一分別而無所著。是謂神足知過去法。雲何神足知未來法。于是九地善男子善女人知未來受形衆生。有欲怒癡染汙心者。無欲怒癡不染汙心者。一一分別而無所著。是謂神足知未來法。複次九地善男子善女人知現在一切衆生有欲怒癡染汙心者。無欲怒癡不染汙心者。一一分別而無所著。是謂神足知現在法。是謂九地成就叁法進趣道場。複次九地善男子善女人複有叁法得至道場。雲何爲叁。一者身淨。二者口淨。叁者意淨。具此叁法得至道場。雲何身淨。身已越過無量德行。本行已滅更不造身行。身身通達無所挂礙。是謂九地菩薩身淨。雲何口淨。出無量教未曾虧損甚深妙藏。是謂口淨。雲何意淨。除去染著不受塵垢。是謂意淨。爾時月光照菩薩便說斯偈

  身淨無瑕穢  內外無所染

  德高無等侶  永滅欲怒名

  口淨演諸教  不漏諸過失

  乃至取滅度  口教無有窮

  意淨除貪著  慈愍無增減

  受生無量中  覺寤不寤者

  九地過法界  非有亦不無

  此等善男子  已入如來境

  我本無量世  勤學追師侶

  由未履此行  況余墜落者

  守行無所著  積一得作佛

  行過出叁界  人中師子吼

  是謂九地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叁法◎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菩薩璎珞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9】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