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華手經》一
後秦龜茲國叁藏鸠摩羅什奉 诏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其中閑靜宜修遠離。行空無相無願定者所應住處。爾時慧命舍利弗。于日晡時。從禅定起往詣佛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大目揵連。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羅。摩诃劫賓那。摩诃均陀。須菩提。無诃羅阇婆耆舍難陀難提伽跋難陀阿難金毗羅那羅陀婆私詫。無醯羅。優波離。有如是等五百比丘。皆于晡時。從禅定起往詣佛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爾時複有名聞比丘。護國比丘。天敬比丘。樂名聞比丘。樂衆比丘。樂欲比丘。有如是等五百比丘。于舍衛國夏安居已。趣王舍城詣竹園中。頂禮佛足卻坐一面
爾時彌勒菩薩與叁萬菩薩。于瞻婆國夏安居已。來詣竹園。頂禮佛足卻坐一面。跋陀婆羅菩薩。寶積菩薩。導師菩薩。星得菩薩。那羅達菩薩。因陀達菩薩。水天菩薩。梵天菩薩。善力菩薩。大意菩薩。勝意菩薩。增意菩薩。不虛見菩薩。善發菩薩。大力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日藏菩薩。持世菩薩。持地菩薩。持甘露味菩薩。善住意菩薩。無量意菩薩。堅意菩薩。越叁界菩薩。無邊力菩薩。無量力菩薩。金剛力菩薩。無等力菩薩。無動力菩薩。疾辯菩薩。利辯菩薩。深辯菩薩。無邊辯菩薩。無量辯菩薩。文殊師利法王子。華德藏法王子。昙無竭菩薩。寶手菩薩。持寶菩薩。轉無量劫莊嚴菩薩。轉女相願菩薩。轉男相願菩薩。轉衆生相願菩薩。無邊自在菩薩。無量自在菩薩。壞自生緣自在菩薩。是諸菩薩能隨無量衆生行願。而度脫之。各于其處夏安居已。遊行諸國遇集中路。俱詣佛所頭面作禮卻坐一面。爾時世尊知諸大衆皆悉雲集。以神通力。令摩伽陀國舊住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詣竹園。頂禮佛足卻坐一面
爾時長老摩诃迦葉。在韋提诃山帝釋石室。五百比丘俱止其中。皆行頭陀乞食納衣。受常坐法隨敷樹下。少欲知足樂遠離行。時大迦葉以佛神力。于彼石室忽然不現。現于竹園行詣佛所。世尊遙見告諸比丘。汝等且觀。是大迦葉今從彼來。是人常修阿蘭若行。乞食納衣粗弊叁衣。邊外遠住。少欲知足樂遠離行。于一切法心不與合。聲聞德行皆悉具足。我諸弟子于是法中無能及者。汝等當知。是大迦葉尚不樂與諸天言說。何況人耶。爾時世尊遙命之曰。善來迦葉。久乃相見。汝當就此如來半坐。佛移身時。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有大光明遍照世界。大音普聞如擊金鍾。摩诃迦葉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長跪合掌白世尊曰。佛是大師我爲弟子。佛之所有衣缽坐處。爲弟子法不應受用。所以者何。如來衣者。一切世間諸天及人供養恭敬如宗塔廟。我昔從佛受僧伽梨。恭敬尊重未曾敢著。我從是來不生欲覺嗔覺惱覺。不生欲熱恚熱癡熱以自燒惱。世尊。以要言之。我于學地受世尊衣。以頂戴時即成無學。我爲順教受如來衣。而實不敢生高下心。但手執持不親余身。若未澡手亦不敢捉。豈敢輕慢枕于頭下。常與身俱未曾遠離。我持此衣敬如舍利。佛舍與我我不敢著。自持衣來心常念佛。除入余定。入余定時。無有地相水火風相。亦無今世後世之相。于諸所有見聞覺知心之所行。于中無想亦無無想。世尊。諸無想行及無想定。過諸想行。過諸想定及衆想行。我于是中。不見學行若無學行。不見如來若如來法及如來行。譬如虛空有種種名名曰虛空。虛诳無住亦無所有。無取無舍無诤無受。又名如實亦稱清淨。無色無形不可得見。雖以是等種種名字。名字虛空。而虛空相不可得示。若大若小若高若下有邊無邊。世尊。聖智慧名能知一切。而是聖慧亦不能知虛空分數若幹形色如是相緣。世尊。如來亦爾。或言爲佛或言大師。又稱世尊爲炬爲燈。爲歸爲救爲世間舍。爲照明者爲將導者。療衆病者示說道者。究竟道者一切智者。雖以是等世俗假名稱贊如來。我于是中不見有法。無受無得。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本自空故。譬如幻師幻作灌頂轉輪聖王。有四種兵七寶具足遊四天下。其諸民衆見有種種差別形相若幹言音。世尊。是轉輪王不作是念。我爲尊貴統四種兵遊諸天下。是四種兵亦複不念。王是我主我爲從者。雖有所爲而無心念。世尊。此諸法相亦複如是。無有如來。亦無聲聞若學無學。無辟支佛亦無凡夫。世尊。是法相中。若如來法及如來相。皆不可得亦不可知不可得取。辟支佛法辟支佛相。若聲聞法及聲聞相。凡夫心法及凡夫人相。皆不可得亦不可知不可得取。是法相中色相色法。皆不可得無知無取。受想行識識法識相。亦不可得無知無取。世尊。又是相中所謂色空以是故空。是處色空皆不可得。受想行識空以是故空。是處識空亦不可得。世尊。又是相中謂如來空如來法空以是故空。及此處空皆不可得。乃至凡夫凡夫法空以是故空。及此處空皆不可得。猶如幻化轉輪聖王及四種兵。是中實無轉輪聖王。無四種兵。無幻幻事。無地地種無水火風。水火風種。無虛空識虛空識種。世尊。我觀諸法皆亦如是。我從本來不在此法。于是法中亦無分別。我以此法念佛功德。是名正道。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是道而行余法。隨順余師敬從教誨。謂有正見則無有處。世尊。我于此法無有所疑。我入此門知一切法皆是一相。所謂離相無所受相。我于帝釋石室中住。承世尊命故來到此。欲于佛法請質所疑。而今如來顧命分坐。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我即惟曰如來希有。成就甚深清淨大法。自然無師成無上道。住大慈悲摧憍慢幢。今乃顧命弟子分坐。如貧賤人以尊敬心見轉輪王。時轉輪王命之共坐。是貧賤人生希有心。我見聖王尚以爲難。況複得與分床共坐。佛亦如是。一切智人有大威德。法王無師自然逮覺。一切聲聞及辟支佛無能勝者。況余世間一切天人阿修羅等。我今得見親近咨請已爲大利。況乃見命分床共坐。甚爲希有。我作是念。如來深具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不自矜高。我爲最尊世間中上。如來功德而自顯現。是名不與一切聲聞辟支佛共。爾時世尊贊迦葉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言。如來無量亦能成就無量大法。謂不可量。爾所布施施波羅蜜。爾所持戒戒波羅蜜。爾所忍辱忍波羅蜜。爾所精進精進波羅蜜。爾所禅定禅定波羅蜜。爾所般若般若波羅蜜。爾所叁昧叁昧波羅蜜。爾所功德功德波羅蜜。爾所行願行願波羅蜜。爾所方便方便波羅蜜。爾所解脫解脫波羅蜜。爾所解脫知見知見波羅蜜。迦葉。如來成就四無等智。能于大衆正師子吼。何謂爲四。戒品無等。定品無等。慧品無等。佛法無等。是名如來四無等智。爾時世尊欲明此義。而說偈言
諸佛智無等 世所難思議
心業清淨故 能正師子吼
當作師子吼 怖畏諸外道
聞佛甚深法 當墜于大坑
若人住我相 及住衆生相
是人于佛法 我說爲外道
若人依法相 依我我所相
是人于佛法 我說爲外道
若人貪著戒 及余諸功德
著多聞自高 我說爲外道
若人著小欲 知足遠離行
及粗弊納衣 我說爲外道
如空無觸閡 煙塵所不汙
我說沙門法 無染亦如是
如人以名華 塗香及燒香
供養于虛空 虛空不生喜
若汙以埃塵 不染虛空性
以本性淨故 沙門法亦爾
若以惡口毀 虛空無恚恨
沙門法無染 其喻亦如是
若人于是法 已學今當學
其心無染著 是名真沙門
如空無障礙 煙塵不能汙
沙門法如是 本淨無變異
如月在空中 其明無翳閡
亦不生是念 我光能悉照
比丘入他家 不染世八法
亦如月無念 我能無所染
比丘入他家 不應懷憍慢
自大自高心 若生皆當滅
當以慈愍心 無欲無所求
說法廣饒益 淨行于世間
神力品第二
爾時世尊告迦葉曰。汝且就座請問所疑。當爲汝說令得悅解。爾時迦葉即從地起。頂禮佛足隨次而坐。是時世尊複現神力。令諸國土所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承佛力來詣竹園。頂禮佛足卻坐一面。時四部衆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陀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來入竹園。皆見廣博不相逼礙。爾時世尊又現神力。令此叁千大千世界諸四天王帝釋梵王光音諸天遍淨天廣果天無诳天無熱天喜見天善見天阿迦膩吒天皆承佛力。至王舍城行詣竹園。合掌禮佛卻住一面。爾時世尊複以神力。令娑伽羅龍王阿耨達龍王欠婆羅龍王輸陀羅龍王橋陀龍王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摩那斯龍王德叉迦龍王孫陀羅龍王伊羅缽龍王。有如是等億千龍王。承佛神力來詣竹園。頂禮佛足卻住一面。爾時叁千大千世界。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陀羅摩睺羅伽等。上至阿迦尼吒天。皆承佛力來入竹園。並先在坐諸菩薩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容受不相妨閡。爾時世尊告目連曰。汝與如來敷置高座。吾今當說斷衆生疑經。悉知一切衆生深心。皆令歡喜得入法海。說諸菩薩摩诃薩行及淨佛國化衆生業。亦說成就檀波羅蜜屍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禅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亦說成就諸法門行。能知一切衆生諸根及處非處。令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陀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皆得歡喜。我于過去業緣果報及心所願。智無有礙。當爲汝等說其少分。時大目連即從坐起。頂禮佛足爲佛敷座。高至梵天。又于空中作經行處。七寶莊嚴柔軟細滑。如加陵伽。長千世界廣七百由旬。經行坐處皆有窓牖七重行列。七重寶窟七重欄楯。七重寶網羅列圍繞。其座左右寶樹行列。金銀琉璃頗梨所成。金樹銀葉頗梨爲華琉璃爲果。銀樹金葉琉璃爲華頗梨爲果。琉璃樹者銀葉金華頗梨爲果。頗梨樹者金葉銀華琉璃爲果。諸寶樹間皆有浴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其池四邊有四寶階。金銀琉璃頗梨所成。底有金沙。青黃赤白雜色蓮華彌覆水上。鴛鴦衆鳥相和而鳴七寶羅網覆諸池上。豎諸幢幡燒衆名香。于經行處華深七仞。其衆華上有化比丘。皆如目連。爾時目連。以神通力。化作座訖還詣佛所。白世尊曰。我已敷座。唯聖知時。佛告目連。雖設此座。如來不于變化座上爲衆說法。爾時佛告示無量緣菩薩。汝爲如來敷置法座。我今當坐說斷衆生疑經。時示…
《佛說華手經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